a975665 wrote:有空再來寫寫和闐玉~...(恕刪) a975665大大,小弟對於白玉一竅不通,這些都是大大的藏品嗎???單以圖上這些白玉來說不論玉質,白度,取材,刻工,構圖,取色以現在來說都是上上之品.真是實力雄厚極富眼光的藏家.(佩服)感謝分享藏品.
孤掌難鳴 wrote:a975665大大,...(恕刪) 呵呵~除了開頭的2尊觀音以及昨天新疆記過來的青花牌是我的之外其他那些玉不是我的~貼出來欣賞~順便練眼力那些雕刻都是人家拿原籽去給大師雕的~雕刻費以公克計價~光雕刻費至少就要快40萬台幣~就算有玩家要賣也都開價在台幣幾十萬到幾百萬~本錢真的要夠~
孤掌難鳴 wrote:a975665大大,...(恕刪) 你這塊很確定不是白玉~另外照片沒辦法準確判斷~你打燈看看結構吧~不然還是得上手才知~建議你可以先測個密度看看~在2.95的話大概就是廣義的和田玉沒錯~
孤掌難鳴 wrote:謝謝a975665大...(恕刪) 白玉是和田玉的一種~說明如下和田玉分為六類十九級。六類是:白玉、青白玉、青玉、碧玉、墨玉、黃玉。而這六類中,白玉分為四級,即:特級白玉一羊脂玉、一級白玉、二級白玉、三級白玉。其餘各類每類分三級。值得說明的一點是:和田玉的“類”和“級”之間並沒有明確的界線,多數是逐漸過渡的。分類的詳情如下:(一)白玉類:和田白玉中雖然都屬於白玉類,但因微量元素的含量不同,結構、構造的異常,綹、裂、雜質的不等,因此會出現不同的顏色、質地、光澤等。其中有糙米白、魚肚白、石蠟白、梨花白、月白、蔥白等等。理論上講:白玉是越白越好,但是太白了會變成“死白”,白而不潤並不是好白玉,白玉一定要潤,溫潤脂白才是上等白玉。特級白玉一羊脂玉:顏色是羊脂白,柔和均勻,質地緻密細膩,油脂一蠟狀光澤,滋潤光潔,半透明狀(成品、工藝品狀如凝脂,無綹、裂、雜質及其他缺陷),是和田玉之最上品。一級白玉:顏色呈潔白色,柔和均勻,質地緻密細膩,堅韌,滋潤光潔,油脂一蠟狀光澤,半透明狀(成品、工藝品基本上無綹、裂、雜質及其他缺陷者),是和田玉中之上品。二級白玉:顏色呈白色,較柔和均勻,偶見泛灰、泛黃、泛青、泛綠,油脂一蠟狀光澤,質地較緻密、細膩、滋潤,半透明狀,偶見細微的綹、裂、雜質及其他缺陷。三級白玉顏色白中泛灰、泛黃、泛青、泛綠,蠟狀光澤,半透明狀,具有石花、綹、裂、雜質等。(二)青白玉類:青白玉是白玉和青玉的過渡品種,其上限與白玉靠近,下限與青玉相似,是和田玉中數量較多的品種。一級青白玉:顏色以白色為基礎色,白中閃青、閃黃、閃綠等,柔和均勻,油脂一蠟狀光澤,質地細膩堅韌,基本無綹、裂、雜質,半透明狀。二級青白玉:顏色以白、青為基礎色,白中泛青,青中泛白,非青非白非灰之色,較柔和均勻,油脂—蠟狀光澤,質地緻密細膩,半透明狀,偶見綹、裂、雜質,石花等其他缺陷。三級青白玉:顏色以青、綠為基礎色,泛白、泛黃,不均勻,較緻密細膩,較滋潤,蠟狀一油脂光澤,半透明狀,常見有綹、裂、雜質、石花及其他缺陷。(三)青玉類:顏色由淡青—深青,顏色種類較多,有蝦青、竹葉青、楊柳青、碧青、灰青、青黃等等,一般以深青、竹葉青為基礎色者最為普遍,青玉是和田玉中最多的一種。一級青玉:色青,柔和均勻,質地細苷,堅韌,滋潤光潔,油脂一蠟狀光澤,基本無綹、裂、雜質其他缺陷,半透明狀,為青玉中佼佼者。二級青玉:色青,閃綠、閃黃等,質地細膩,滋潤光潔,堅韌,半透明狀,油脂—蠟狀光澤,偶見綹、裂、雜質等。三級青玉:色青泛灰、泛綠、泛黃等,色不均勻,質地較緻密細膩,蠟狀光澤,半透明狀,常見綹、裂、雜質等。(四)碧玉類:碧玉又稱綠玉,有暗綠、淡綠、鸚哥綠、松花綠、白果綠、蔥綠等等。其色潤菠菜綠者為上品而綠中帶灰者為下品。一級碧玉:顏色以菠菜綠色為基礎色,柔和均勻,質地緻密細膩,滋潤光潔,堅韌。油脂—蠟狀光澤,半透明狀,基本無綹、裂、雜質等。二級碧玉:顏色以綠色為基本色,有閃灰、閃黃、閃青,較柔和均勻,質地緻密細膩,油脂—蠟狀光澤,半透明狀,偶見綹、裂、雜質等。三級碧玉:以綠色為基本色,泛灰、泛黃、泛青,不均勻,蠟狀光澤,半透明狀,常見有綹、裂、雜質等。 (五)墨玉類:墨玉由全墨到聚墨再到點墨,“黑如純漆”者乃為上品,點墨和聚墨俏雕者價值極高。一級全墨玉:顏色通體呈“黑如純漆”,柔和均勻,質地緻密細膩,堅韌,滋潤光潔,油脂—蠟狀光澤,半透明狀,基本無綹、裂、雜質等。二級墨玉(聚墨):顏色黑色呈葉片狀、條帶狀、雲朵狀分佈在白玉或青白玉或青玉體中,均勻者可做俏雕利用,其價值更高。聚墨玉質地緻密細膩,堅韌,油脂一蠟狀光澤,半透明狀,偶見綹、裂、雜質等。 三級墨玉(點墨):黑色呈星點狀分佈,影響玉質,當俏色利用者尚可。質地緻密,蠟狀光澤,半透明狀,常見綹、裂、雜質。(六)黃玉:黃玉有栗黃、秋葵黃、雞蛋黃、蜜蠟黃、桂花黃、雞油黃、虎皮黃等色。由淡黃到深黃,以“黃侔蒸梨”色者為最佳。一級黃玉:顏色呈深黃色,柔和均勻,質地緻密細膩,堅韌,滋潤光潔,半透明狀,油脂一蠟狀光澤,基本無綹、裂、雜質等。二級黃玉:顏色由淡黃到深黃,較柔和均勻,質地緻密細膩,油脂一蠟狀光澤,偶見綹、裂、雜質等。 三級黃玉:顏色淡黃,柔和不均勻,質地較緻密細膩,蠟狀光澤,常見綹、裂、雜質等。備註:在和田玉中往往有“糖色”(似紅糖的顏色)分佈。糖玉多屬於從屬地位,故不單獨劃分為玉種,因糖色在玉雕中多成為俏色,很有利用價值,所以備受青睞。如果“糖色”在玉石中佔有30%以上的比例,可參加命名,如:“糖白玉”、“糖青白玉”等等。如果全為“糖色”可命名為“和田糖玉”。根據和田玉的產出地(段)的不同情況又可分為:一、山料:山料又名山玉、寶蓋玉,是產出在山上的原生礦石,特點是呈尖棱尖角狀,大小不一,良莠不齊,質量不如“山流水”。二、山流水:原生礦石經風化崩落,並由冰川或水流搬運至河床的上、中游的玉石。特點是距離原生礦床近,塊度大,棱角稍有磨圓,表面光滑,質量不如籽玉。三、籽玉:原生礦床被剝蝕搬運到河床中的玉石,因長期的搬運、磨蝕、沖刷,多呈卵形,塊度較小,表面光滑,質量好,這種子玉多分佈在河床兩側的階地或現代河床的中下游處。有些子玉經氧化表面帶有一定的顏色,如秋梨色則稱“秋梨子”,虎皮色則稱“虎皮子”,棗色則稱“棗皮子”等。如果白子玉帶上鮮豔的顏色則身價更高,但應注意現在子玉上做假色者很多.
轉貼新疆的挖玉現況~有巴郎子拿把鐵鍬三五成群的走到哪挖到哪,有動用大型機械在河壩上林地里溝渠旁躲著挖,也有打著工程項目圈地偷著挖。還有一種就是砂石廠,合法經營,有持續性的開採。也讓大家知道和田玉籽料的開採真心不容易,也快枯竭了,有時候一天拉上幾千方的量篩選出來也就一堆垃圾。河床的皮面就不說了,被翻了成千上萬次。最深的地方都挖到十多二十米深好了,上圖!新疆那拉提草原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