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分享]15年前軌道車

chance_rc wrote:
車速高達37節/秒...(恕刪)

想請問這個單位要怎麼換算成 公里/小時?
是跟船速 單位一樣嗎? 再乘上 1.8
在當時又是如何測出車速?
對這個非常好奇的LKK.
看了大大的文章,令小弟也想起那段完軌道車的時光,
於是便把他們拿出來拍幾張,有些導輪都已經裂開了
而且也只剩兩顆馬達在車上,其他的都不見了~~

當初花500塊買的田宮工具箱

有五台車,這兩台是有馬達的


沒馬達的三台

個別秀














最後還是將他們收回箱子,將當初的回憶收藏好
或許再過個十年,可以讓我兒子當他的小玩具

我也是七年級的...

後來我都改玩前置馬達車...幾乎全車配件都改田宮的...

有機會在PO圖囉~~~
哦哦哦
這是我小六的玩具
原來都經過十五年啦
當初還自己做馬達
最高記錄同時有三台軌道車
最後都送給小表第了
看到大大還留著
突然很後悔送出去
沒自己留著做記念~
工作中...
yilong3 wrote:
想請問這個單位要怎麼...(恕刪)


這個算法是計算1秒鐘可以跑完幾節軌道?


例如標準的軌道是三線道+一個720度交換道(類似雲霄飛車那樣繞兩圈)

在跑道1起跑後經過交換道進入跑道2再繞一圈進入跑道3
然後進入720度交換道後跑回跑道1
衝過終點後停止計時


也就是說完整跑完一回是要繞跑道三圈


節數的算法是這樣的

跑道分為直線跟90度彎兩種
一組跑道由數十甚至數百片跑道組合而成

有的是彎、直各半
有的是彎道居多
有的是直線居多
所以搭配馬達、齒輪也顯的很重要

不管什麼跑道
都會配上一組720度交換道


彎道、直道每1節都以1節計算
一組720度算5節


假設這組賽道是由100片直線道以及100片彎道組成

那麼算法就是100+100=200

然後每一回要跑3圈(但大多數人都會習慣說1圈,但只的就是三圈一回的意思)

那就是200X3=600

600再加上一個720度交換道算5節就是605節



如果成績跑出來結論是15秒(三圈一回喔)

那就是605÷18=33.6節/秒

別小看這小數點以後

大型比賽計算是計算到小數點後3位數

差0.005秒飲恨敗北的多的是

通常冠軍決賽的比賽都是0.5秒以下的差距

緊張程度不輸看正規F1賽車喔!



尤其飛車的時候更是會有大隊人馬歡呼或者幹角~哈哈
鐵漢就是我
我記得我最後玩的時候
最高數節是44節
市面上已經有純銀線跟仿銀線的漆包線
我還有把碳纖維的前後翼給撞斷過
一組市價1400
不過那是老板送給車手試用的
我是絕得蠻誇張的
我用水電用的斜口拑還剪不斷
竟然撞斷了


田宮的工具箱我幾乎都有買
007手提箱
跟透明紅<<<這組是我國小買的我68的
我一直玩到當兵前
小弟的部落格-http://tw.myblog.yahoo.com/jaco-wang
小程 wrote:
我記得我最後玩的時候...(恕刪)

樓上的也太猛了,玩這麼久啊!
投資應該也是很驚人囉!
我也來分享剛剛在抽屜裡挖到的記憶
一時之間~~~好多記憶在腦海中流過





小弟我也玩過一段時間..最高紀錄是改過最靜音的車子..在速度32結左右..原場零件花了我不少錢阿.參加比賽時.只有我的愛車是聽不到跑時所產生的噪音..最後一台車用前置馬達改過後避震加可轉彎型底盤..在當時以過S彎道最快與最高速..稱霸...後來交女友後就沒時間玩了..車也不知收那去了..不過當時狂熱時期還畫了設計圖哩..有時還會想到玩車時後的回憶哩..
如果台灣自己有公司專門生產這些周邊,我想我會再去玩玩!
可惜至今仍是仰賴日本進口為主,成為一種可能只是短暫流行的產物,
在日本,好像一直滿盛行的...

說實在的,這真的是滿有趣的東西^^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