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1

讓他沉吧....

小弟我中字輩物理系
原PO真的超強,而且具有實作能力真的不簡單
好奇原PO高中念哪,怎麼會操作那些磨具
坐而言不如起而行, 樓主充滿了熱情.
加油~~~
忍不住弱弱說一聲:
在電漿裡溫度的表現是電子的動能,也會經軌域躍遷放出光。
所以所謂上億度,那是在「局部」區域「電子」的「表現」。
並不是真的有那高能量。

回到主題:
樓主的實驗很可惜,目前為止只能算是一個弧光燈。
希望能有數據證明的確有反應發生。
多少不重要,至少可以作為下一步改良的依據。
你真的很棒,能實際動手做的人不多了,以下提供幾個問題,讓你有接下來研究的方向

1.您所提到的溫度是電子溫度?如果是,才能符合所謂的電子溫度高、離子溫度低所以總能量低。

2.接續以上問題,核融合反應他的能量是非常高的,所以伴隨的應該溫度也非常高,建議可列舉量 測的參數來證明您的總能量大小

3.有很多人提到電漿問題,其實那真的是電漿。大家所知道的太陽也是,但他產生的光是非常不同的,電漿是經由降階產生輝光,而太陽表層的光是因為核融合反應產生的γ射線,經由核心不斷撞擊和能量減弱,到達表成才是可見光(太陽密度非常大,有核心到表成藥非常久的時間,不斷的撞擊跟激發)

4.還有因該也會有人質疑的真空度,圖中我們看到的是機械幫補,真空度應該可以大達5.0x10^-3 Torr 之間,在這真空範圍下其實還是能導熱的,而且這真空範圍只要給予能量,就能解離氣體產生電漿。

5.有個建議是希望能提供一些數據證明有核融合反應發生,例如利用質譜儀測試氣體的變化,只要成分改變就能直接證明,在真空中也是很好作業的。

6.為了留主能的安全問題,希望有保護裝置,產生核融合反應的時候,不談熱傳導(您表示真空絕熱),但他的輻射熱會有安全上疑慮(不然太空人也不怕太陽曬了),請做好保護措施。

7.接下來我淺薄的認知是,核融合反應產生條件剛好跟您的設計相反,我一直以來都認為,必須要高溫高壓才能降低核聚變反應的能量門檻,在歐洲光是要兩個原子撞擊,就需要20公里長的加速器了。希望您能考慮進去。
很厲害!
記得到時候不要跟馬英九握手就好
樓主太強大了,國家應該多多關注培養這樣優秀的人才呀!
趕快去找間 要你的公司吧! 他們讓你 正式完成 高級完整版 它們就賺翻了!! 加油! 台灣就缺乏你這樣的人!

Selu wrote:
----------...(恕刪)


天哪!!
版大你真的太厲害了吧

這真的跟天分與努力有關~~
請問文章可以分享在FB嗎?
謝謝

taiwan2008 wrote:
想問下到底
如何知道有沒有核融合??
還是說只是 高壓放電燈
WIKI
http://zh.wikipedia.org/zh-tw/%E6%B0%A6%E8%9E%8D%E5%90%88
氦融合是核融合的一種,參與此一反應的原子核是氦。
這種由氦4(α粒子)融合的反應就是所謂的是3氦過程(3α過程),因為這項反應先由兩個氦核融合成為鈹 8,但是這種同位素很不穩定,半衰期只有2.6×10-16秒,隨即又分裂成兩個氦。如果這顆恆星的核心溫度高達一億K,並且又在紅巨星或紅超巨星末期的演化階段,則第三顆氦原子能在鈹衰變之前參與反應,於是形成碳12。取決於溫度和壓力,額外的氦核也可能參與反應形成氧 16;在非常高的溫度下,另外的氦核也可能和氧融合而產生更重的元素(參考氦核作用)
=> 所以是否檢查重水燒完變 碳 OR 氧嗎??


但是瑞凡,
樓主作的不是氦的融合,
而是氫的融合呀,
燒完的產物應該是氦,不是碳或氧喔。
小史塔克
我決定把這篇文章列入我的收藏裡面
  • 11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