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直指, 近幾年, 因大陸市場勃發, 茶壺甚至柴燒壺已到氾濫地步!
那天他語重心長的說, 壺不是燒出了, 就能泡出好茶!
陶土是否已燒結? 溫度是否已經足夠? 土的種類? 你想要你的壺泡哪一種茶?
有些為了壺上的釉色屬低溫釉, 以至於窯燒溫度沒有到那火侯, 這樣的壺真能泡茶嗎?
一把好壺, 應該在注水, 握持, 出水, 等多面向上都能給予茶人愉悅的使用經驗, 而不是一位的追求型與色的變化,
而最重要的是這壺能不能帶出茶的特色! 但近幾年, 台灣壺大多只有在 型/色 上鑽研!
他更直指, 一種土, 無法適用所有茶種, 一種土不同的燒結溫度, 更適用不同茶種,
他衷心建議, 所有製壺的陶人, 都應向茶人取經, 甚至自己成為茶人, 這樣才能有一把適合泡茶的好壺!
其餘的因為時間關係也沒能再跟老師討教, 殘念!
版主發的壺,
粉紫霧面這把, 壺上沒什麼落灰, 火痕不是很明顯, 推斷陶師燒窯時, 溫度升的很快, 因此沒有什麼落灰,
而火痕不明顯, 推斷這壺燒窯時擺的位置應該在後中下的位置!
棕帶綠那把上的棕綠, 就是柴燒窯的特色-落灰, 而這落灰顏色, 很像荔枝木的落灰顏色! 要是溫度再高, 落灰再溶一次, 在壺體表現上, 會更特別!
而這一把裡面壺壁的顏色, 推斷是用熟料土做的, 上一把, 我才疏學淺, 看不出來!
以我粗淺認識, 大概只能說出這些資訊, 其餘的無法推斷!
更何況你們已經動手去泡了, 我想再說, 好像也不能幫助什麼!
只能建議要不要改變試驗方式, 直接以兩把陶壺來泡開這安化黑茶, 看看兩把壺所表現的!
其實, 這兩把壺是使用不同的陶土種類(看壺壁顏色推斷), 在版主的這一次試驗中已經反映了一些訊息了!
所以是否考量這兩把壺根本上就已經不適合黑茶的特性了!
請參考!
土撥鼠 wrote:
前不久聽一位陶界前輩...(恕刪)
土撥鼠大大說的真是太棒了!给您鼓掌,
给您加10000分,這裡真的需要您這樣說真話的真知灼見!
真的,我最怕那種誇來誇去但是沒有實質內容的虛言,
那樣真的讓大家沒有成長!
我在鶯歌買這兩把柴燒時,也聽說柴燒快要崩盤了,
因為大家都一窩蜂弟亂做!
t24920 wrote:
茶喝了40幾年了~關...(恕刪)
本身有幸, 認識不少陶人與茶人!
所接觸的茶人中, 各類茶都有接觸, 台灣茶, 大陸茶, 日本茶, 甚至還有推廣日本茶道的!
而這些茶人大多不拘泥於茶具種類, 朱泥, 紫砂, 陶壺 等 都有!
而他們所抱持的大多是, 適茶適具, 至於什麼茶適什麼具, 我不懂, 我也沒問, 我只管喝!
唯一知道紅茶, 用玻璃茶具泡就可以了, 除香氣不受影響外, 還可以觀看紅茶茶湯雲霧般的變化!
而我也相信適茶適具這說法,
曾在一位陶人家中, 喝他說的老茶樹的茶, 茶馬古道中所提的那種老茶樹!
用他長年泡茶的壺來泡, 這壺算有開了吧!
但泡來, 無香無味, 就只能喝出他是茶湯, 毫無特色!
是老茶樹言過其實? 還是茶具不適合? 並不知道, 但我寧願相信是後者!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