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

請懂玉的大大幫小弟鑑定一下這塊古(老)玉 :) 已補新圖!

拍拍的 wrote:
其實如果照片夠清晰,...(恕刪)


照片有時候真的很難斷定玉石,小弟有時候也是要看看背景白平衡有沒有跑掉,再來仔細看玉石的主體,不過大多時候,都是憑感覺的,看走眼的時候也很多。

拍攝玉石真是門學問,小弟天真以為弄個小攝影棚,燈光打一打就成了,結果拍的不三不四,改天再來用自然光搭景修練好了。

拍拍的前輩斷定玉石就像”謙謙君子比德於玉”,對於那枚天鵝,只談鑲法不談玉石的本身;玉本身是B貨,敗入這件只因為天鵝鑲台;至於那個斷鐲,也是早期繳補習費之物,自然不入前輩法眼。

拍拍的前輩照片中這尊法相莊嚴的觀音,割愛轉出的價格估計蠻高的,至於其他沒拍起來留念的,比起小弟連看都沒看過的,自然幸運百倍。

流傳有云『人養玉三年,玉養人一生』。20多年前,家母從2樓樓梯滑倒滾下來,手上玉鐲斷三節,人無殃;自此漸漸與玉石結下不解之緣。小弟個人感覺,相比於西方人佩戴珠寶那種耀眼之美,玉石搭配東方人的膚色與體態,是一種內斂之美。


孤掌難鳴 wrote:
哇....01 果真...(恕刪)

孤掌難鳴大大,您又讓小弟燃起別人的珍藏,總比自家中的美的感覺了;套句冰心訣"看過就算擁有了",謝大大分享寶貝。


噗,塑膠死魚一條
小弟有幾個疑問請教各位大大~小弟最近初入石玉界~~請各位不要笑問題問的蠢~

請教各位神大 xiaoxiaoyao 大的天鵝是B貨

請問要如何看出有酸洗過的痕跡?? 放大鏡? 用燈光照?

塑膠貨用敲擊可以聽得出來嗎??

只要是玉石敲擊出來的聲音跟塑膠貨會差很多嗎??

謝謝!!
其實照片的分辨真假我之所以說過綠滿不透的我不好判斷(誤差率可達一半),

還有光不打硬光我不好判斷這兩點,

是因為不透滿色的看不到內含物(沒有透明的部分),

所以通常需要X10放大看表面才可以,

X大的綠魚就屬於硬光拍的,這隻之所以比較好斷定出來,

由雕刻處的白白一個一個點點(非常微小的一群),可以看出一些訊息。

X大您的斷鐲做的玉件品項不會不好,是很棒的玉品,

我曾經處理過很多次的斷鐲,我比較習慣磨成玉牌用線穿成手環,

或小小墜可以打磨成愛心形狀,好可愛

不過多數人都會做成類似X大您貼的那種樣式,以達到保留最多。



X10放大的好處就是拿來找類似X大拍出的那個白點點還有表面腐蝕的痕跡,

表面的坑洞會給很多訊息,這個不用放大鏡看不到,

除非真的浸酸太嚴重,才可以從圖片這樣肉眼可以直接看到(B貨)。



表面的坑洞還有再分,因為玉件燉蠟出品的都會表面洗一下,

或者配帶後被人體的汗(酸性)表面腐蝕過,

所以可以看到比較分離的小坑洞,這個依然是A貨,

不過很多朋友可能剛開始不容易分辨一樣是坑洞,

怎樣的距離、怎樣的坑洞看坑洞距離度是A,怎樣是B,

這個可能又得另外說明,晚點有空我再找圖來說...

還有如圖中的(玉只要是透明的就很好斷論真偽),綠色飄的方法就不自然,

所謂的不自然是感覺,其實我有些東西學的比較類似老一輩,

老一輩的總跟我說,你多看就知道什麼是真假拉!因為你真的看多了,看到假的你就渾身不對勁了!

雖然我也學過鑑定,不過要把很學術和很理論的東西寫出來,

可能得稍晚在去溫習一下書籍,哈哈!!



自己也還在不斷學習,所以我一定要說明,

我如果有說錯也屬正常(誤)

我對於比較高單價滿綠的玉件坦白說我並沒有到能夠很精準的判斷出其價位的能力,

至於真假部分透過手感(比重、需要經驗),雕刻處的細節、透光看內涵物,

拿到實體多數都可以判斷的出來的,

因為平常接觸的玉件大部分是比較普羅大眾可以接受的玉件,

因為來來去去也萬件玉件有了,包括拍攝、修圖也有拍過至少五千件起跳,

才能夠用經驗去判斷是否推估為A貨,A貨好斷價格難斷,

所以我都跟自己說,我的原則就是不幫忙斷論價格,不收、不賣純討論,

所以就別問小弟這些東西,單純討論就好了。


孤掌大的東西都很漂亮,鑲工也很細,尤其我好喜歡那個小綠墜,

小小墜精品類的東西我都愛

自從黃金3000多跳到5.6千後,我就很少請師傅做鑲件了,

除非有需要才會去做,不然現在真的價位好貴...




無01 wrote:
小弟有幾個疑問請教各..只要是玉石敲擊出來的聲音跟塑膠貨會差很多嗎??.(恕刪)


以手鐲來說,我還是會穿一條棉線敲聽聲音

灌膠料聲音乍聽也是噹噹響

但無處理翡翠聲音較為高頻又更清亮了

比較之後,非常明顯
HAPPY大大可謂經驗老道,說的沒錯,

手鐲比較之後確實明顯,只要兩個一起敲擊比較,高下立判。





比較可惜的是普通消費者沒有得比較,我就曾經看過一個阿婆賣玉鐲,

拿起了B鐲大力敲擊著,噹噹作響。

普通消費者還真分不出來,阿婆又很誠懇,所以便成交了這筆生意。




另外手鐲敲擊聲音並不是用來分辨真假的,

他的用意其實是要聽聲音傳達出內部有無斷裂,

尤其不透光的料底,更要透過這個來做為參考,

結構的鬆散會影響手鐲的聲音,

A貨也可能敲出頓頓的聲響,甚至比B貨還糟糕的聲音。






在幾年前我買過一隻手鐲,紫羅蘭冰底料,

顏色水頭都是相當有水準,而我一敲突然發現聲音其頓無比,

其原因用電筒照過就知道了,其實他有很微小的冰紋平均佈滿整隻手鐲,

也難怪聲音敲擊起來頓頓的了。

另外聲音其實也只是參考,畢竟緬甸玉是組合性共生礦物,

包涵霓石、陽起石、硬玉、透輝石、綠輝石、角散質等數種礦物,

因為礦物的不同組成,如鐵龍生材質的手鐲敲起來就不怎麼好聽了。



xiaoxiaoyao wrote:
照片有時候真的很難斷...(恕刪)

xiaoxiaoyao 大大您這~塑膠死魚一條~可換好幾貨車同等大小的真死魚.(玩笑話切莫生氣)


拍拍的 wrote:
HAPPY大大可謂經...(恕刪)

至於玉鐲敲擊,聽音辨位(僞)這碼子的事.個人蠻認同~拍姐~的看法:
[另外手鐲敲擊聲音並不是用來分辨真假的,
他的用意其實是要聽聲音傳達出內部有無斷裂,
尤其不透光的料底,更要透過這個來做為參考,
結構的鬆散會影響手鐲的聲音,]

聽音辨僞用在高單價的鐲子是有很高的風險存在.
買家想敲,賣家不一定給敲.如果一不小心就真的.....
小弟建議還是用看的就好.
感謝專業的資訊分享.

[姐]:這個字是用來表達專業的尊稱,非關年紀.
沒錯!
跟內部組織有很關係

我曾經摔過一只鐲
他聲音就變成了接近B貨
內部組織產生的變化

敲一定輕敲,翡翠硬度在7.0屬於硬玉
但別拿硬度高於翡翠的物品來敲它
好貨別拿來敲跟指甲摳,非常不禮貌

那、那我可以用這個魚換魚嗎?







我也認同,高價位的玉品真的不宜敲擊,也很沒禮貌。

我就曾經碰過要買玉墜的朋友,當著我的面拿起我的兩塊木拿綠玉墜大力互擊,

還跟我說怎聲音不清脆?

我當場嚇出心臟病....我只能勉強的露出笑臉跟他說不可以這樣敲喔...

心疼都心疼死了

我內心OS:美女...你敲也敲手鐲,哪有人拿墜子互敲的

拍拍的 wrote:
HAPPY大大可謂經...(恕刪)


謝謝拍大的講解跟資料~還圖文並茂~

對小弟來講有很大的幫助~因網路上都是文字敘述~小弟愚笨沒圖不能體會

另外小弟還有疑問請教各位大大~~對不起!!問題很多!!因小弟身邊沒有玩玉的專家!!

1.根據拍大的解說玉石有時候會因人體的汗(酸性)會腐蝕玉石表面,
那是否對於高價位的玉石盡量不要用手去摸??

2.之前去台南老店買一塊"繳學費"的玉石,老闆娘說玉石要用布去擦才會亮亮的
請問玉平時保養就是用布去擦就可以嗎? 我這顆玉石是腰掛的,如果要把玩是不是也要準備塊布把玩
不要去手去摸嗎??

3.我比較偏愛腰掛型的就是玉石刻的是祥瑞獸之類的~整體造型成半圓形~那要如何判斷是
玻璃偽玉? 或塑膠偽玉? 甚至玻璃+塑膠偽玉呢??

拍拍的 wrote:
其實如果照片夠清晰,...(恕刪)

多謝大大分享經驗
因為B貨優化處理的部份並不一定是玉石全部
所以我很難想像一張照片就可以斷定到8成是否A貨
照片照的再好
很多細部質地也很難表現
更何況還有光線角度和亮度的問題
粗糙的便宜B貨我想是可以用照片看出
但是我也買過需要以顯微鏡去看內含物和節理
才發現應該是經過優化處理的緬玉
既然要看內含物
照片要如何呈現??

就像有些蛋面翡翠
是只有表面薄薄一層
要是有封底又不能打開
不用儀器
連行家都很難斷定底下是否有封膠

以緬玉來說
現在因為大陸也開始收藏甚至管控
加上優化技術越來越精進
不只是價格攀升
經過處理的高檔玉不在少數
我只能說真的要小心

當然已經買得就別想太多
但是要買相對較高價的
絕對不要只是相信單方面的說法
鑑定是一種選擇
但是老實說即使經過有聲譽的機構鑑定過
也都還不能百分之百保證
老師傅也只能說以他的經驗來說應該是A貨沒處理的
但通常在有新優化技術出現時就會有盲點
當然重點是能買得開心就好


  • 4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