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新買的紫砂壺這樣開壺對嗎?

我個人早期也蒐.當代工藝師作品也略有涉獵


對土的看法.好的土對一把好壺有相輔相成的效果
相對泡茶也好喝(心理作用成分居多)

我想一位好的製壺工藝師.
對土質的認識與要求應該有一定的水準

土 本身不值錢.我常跟朋友比喻
土就好像.張大千作畫的 紙.墨
紙墨本身不值錢.有價值的是畫家將它成為一件藝術品

早期壺(商品壺)的做工(工藝價值)大都遠遠不及現在新壺(名家壺)
但蒐的人還是不少.我想是對土胎的一種熱愛
那種沉穩.粗曠加上一定時間的使用
這是當代壺很難追趕得上的


我想土的價值很難說得準
因人而異吧...

天堂裡沒有幽默,因為幽默的祕密來源不是喜悅而是悲傷。~~馬克吐溫 ~~
這樣說比較快

一個夠格稱上工藝師的製壺者

不至於使用不好的土胚

因為土很便宜

比較花時間的是製作

而且好作品失敗率高

用不好的胚土不是自找麻煩嗎???

  茶壺的好壞,個人的定義是:只要是找到自己喜歡的壺,長期的使用它,泡出來的茶就是好喝,簡單的說,就算是便宜的壺,只要你常泡,泡出來的茶一定比不常泡的名壺好喝。

  至於土胎,為何早期壺珍貴,因為早期壺的土胎已經斷絕了,用簡單的邏輯解釋:宜興的土礦開採,100年前開採的土礦內的礦物質,跟100年後開採的土礦裡的礦物質,一定會有比例上的不同,而土礦裡的礦物質比例不同,就會造就所燒的壺土胎不同,這就是為何早期壺珍貴的地方了。
  
早期壺與現代名家壺最大的不同,個人的見解是:早期壺有種自然純樸的感覺,而現代壺給人一種匠氣。

  總結,茶壺就是要拿來泡茶的,這並沒有所謂的好與壞,總之,只要常使用它,那泡出來的茶自然就會好喝。

說的很對喔.用的順手就是一把好壺.用價錢衡量一把壺的好壞有點代過武斷.

這裡既然是 逸品區 不知道有沒有板友能貼一些自己喜愛茶壺的相片.讓其他人
"聞香"一下

我個人現階段對電腦只會打打字 查查資料. 貼圖~ 不會耶~ 有那位板友能教學一番嗎? 呵

天堂裡沒有幽默,因為幽默的祕密來源不是喜悅而是悲傷。~~馬克吐溫 ~~
我個人觀念

一杯好茶

茶60
水30
泡的技巧9.9
器具0.1
kenjico_lin wrote:
我個人觀念一杯好茶茶...(恕刪)

沒錯,空有好的茶葉就算是比賽茶,但用自來水煮開來泡茶,茶香也會打折扣,但住在市區的一般大眾沒法天天上山去載山泉水怎麼辦呢??小弟覺得用逆滲透的水也還不差啦!!至少沒有自來水的味道!!
老實說器具也是影响茶水的關鍵,但個人並不鼔勵追求名家器具,茶壺的好壞是要用了才知道,而不是越貴的茶壺就代表泡出來的茶就越好喝。

至於水,個人的見解是儘量不要使用山泉水,因為山泉水大都含有石灰等礦物質,喝多了身体內的器官若產生了結石,那對健康是一大隱憂,最好還是用RO去泡茶,口感雖然差了些,但卻不致於會陪上了健康。

對於茶水,若當真講究,我可以給個建議,並不一定要去追求高檔茶壺,而是找個能淨化茶水的茶杯來喝茶。大家試過嗎?同一泡茶,若分倒在不同的茶杯,喝起來的口感還是有好壞之分!
ro是真的不錯

喝了20多年ro水

用來泡茶真是不錯

主要是ro水穩定
以我觀念來說,選水---很重要,山泉水是一個很好的選擇,不過要選擇軟水,避重水,因為重水的含石灰質重,所以水味不好,泡茶後的茶色茶味也比較不好,當然對人體更不好.....當然,山泉水不方便拿取,RO也是另一個替代,

而茶葉也很重要,選產地,選產季,更要選作工,有時一樣的茶葉,不一樣的茶師做出來的品質是差很多的,難怪好的茶師一天的工資快一萬,半桶師一天只要四千....

而茶壼只要是作工精良,不是粗製濫造的,不必國家級工匠師,一樣可以泡出好味道,;不可否認的,好的工匠師的作品的確品質,作工,設計都是上選,不過,他們的作品都被市場炒作,很多價格已高不可攀,十幾年前,我買一支才萬元以內,十年後,同一支都可以破十萬......如果單純泡茶,只要自己泡得爽就好了,不必追求無謂的開銷,除非,你很有錢啦!!(那請借我錢吧!!)就像是十年前,我在東莞買普洱老茶餅,一桶才幾百塊,現在一餅就二三千....這也差太多了吧!!

如果更講究一些,可以使用陶壼來煮水,會有更加乘的效果......
再給個建議,用石壺來泡茶,效果絶對不比紫砂壺差,但要挑選質地越硬的石壺效果越好,若在配上能軟化茶水的茶海或茶杯,那更是完美了!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