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這個盒子,
心中也是不勝欷噓....
早知道就多留幾盒下來....
回題回題~
民國74年,
台視首次播映這部名為「聖戰士」的動畫,
在那個「後超合金」時期(註),
這套玩具捲起一陣旋風,
小弟有幸,當時家中經手賣過的聖戰士玩具,
至少也超過千組,
原因無他,小弟家中經營的是玩具批發業...
不過,即便如此,小弟也只能望著架子上包裝好的玩具嘆氣,
畢竟那些都是商品,碰不得的!
這玩具,當時是由台灣萬榮玩具代工生產,
銷售地是日本,
但是台灣的玩具業者還是很習慣的、很順手的讓他成了便宜的玩具...
以當時的售價來看,這一組批發價約台幣800元,
同樣的東西在百貨公司售價大約兩千元,
不過在日本可是得賣上約台幣五千元...
台灣公司先生產交貨數量,假設為兩萬組,
印刷包裝全照日本規定,
交貨後,由於模具都在台灣,
所以利用相同的模具繼續生產兩萬組,
完全以英文包裝作為掩護與日系區隔,
然後以低廉的價格在國內販賣,
由於當時的版權與專利法規並不嚴格,
所以損失最大的就是日本商人了...
您若是問我有沒有玩過,開玩笑~
玩具店的小鬼沒玩具玩是不可能的~
由於當時利潤高,玩具業者都是提供不良品更換服務的,
因此小弟在不良品中還是湊了一套出來玩....
不過最後也都被我爹拿回去換錢了....
現在想想,當時真是玩具業的黃金時代....
註:所謂「後超合金時期」必須由「超合金時期」開始說起,
當初「無敵鐵金剛」動畫開播時,第一集就說了無敵鐵金剛是用「超合金Z」製成,
從那時候開始,「超合金」成了金屬玩具最炫的廣告詞,
說穿了也只不是「鉛錫合金」罷了,但是拿在手上的重量感與烤漆的質感,
可說是風靡了無數年輕人,
在第二次能源危機之後,塑料價格降低,
合體變形機器人使用大量的塑膠,
不但降低製造成本,也較容易開模,
在這個時期,「超合金」已經不再風行,
取而代之的是「完全變形」!
而「完全變形」,指的就是組合之後絕對不會多出零件,
這「百獸王」是其中之一,
另一個比較知名的就是「六神合體」,
連大拳頭都可以收在泰坦的腳底....
順便補上當年幾個台灣比較出名的合體機器人玩具...
「銀河烈風」:五台機車的組合,機器人的名字是「暴走合身BAXINGER」
「宇宙大帝」:三架機器人的組合,機器人的名字為「宇宙合體」
「黑豹鬥士」:這個是由小到大三架機器人的組合,還有另一部有相同的組合方法,台灣翻為「天威勇士」
「聖戰士」:由於台灣播放的是美國版,因此有兩組,分別由「百獸王GOLION」與「機甲艦隊DAIRAGA-XV
」,一個是本文的五獅合體(原名是「未來獸合體」),另一組是15架陸海空的載具組成。
「六神合體」:這個想必十分知名...
「巨獸王」:手部頭部是機器人,胸部與身體為獅子,腳是重型戰機組成的「未來合體」,動畫腰斬啦,沒人知道結局...
其他還有很多,有空再來說...

價格已經一路從15000-->22000-->30000了
有沒有朋友可以廉讓的啊!.......
我在四年前也有發表過一篇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37&t=52489#365134
之後找到五獅的合金版.....一次批了12隻
https://medium.com/@ln1202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