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歡喜收藏 - 緬甸玉、和闐玉

9樓的三件, 都比之前放的上檔次阿, 型制與粗看的工藝都或多或少帶有些老味道
因為照片只有兩張, 又沒法放大, 無法確認更細的工藝特徵, 只能就我看到的分享

但第一件, 但皮殼與部分大坨特徵不太明顯, 保守估計新仿的可能性八成五以上
第二件工藝更有些老味, 但工藝痕有些彆扭, 新仿可能為8成
第三件用黑底來拍白玉, 工藝特徵幾乎都被閃花或模糊了, 但最後一張照片有點味道, 這件新工可能性也差不多八成五

網路鑑玉需要注意幾點,
1. 照片多(5,6張總需要, 適合用來欣賞各個地方, 2張照片除非大開門玉件, 否則不夠),
2. 圖形需可放大, 觀察細部工藝特徵
3. 若懂老玉工藝, 須把各處特徵明顯照出來, 以供玉友判斷(同樣的特徵, 同樣的工藝, 不同的學習經驗會讓人看到不同的東西)
SDD前輩,謝謝指教^_^
玉鐲方面:
1. 紫鐲: 買價2W(>_<)跟老闆娘相識很久的珠寶商買的A貨.(紫鐲這樣太貴嗎?)
2. 雙色鐲: 這不是緬甸玉喔~跟緬甸玉是完全不同觸感。是我玩和闐玉初期矇眼買的(老闆說是和闐玉??)
花了3千塊錢,現在有一點常識後認為它不是和闐玉,不知道到底是甚麼東西,
用紫外線手電筒照,沒有發亮。我回去再拍一下近照~再請各位前輩們指教,謝謝!
3. 綠鐲: 在一攤賣白玉(老件?)上看到的,萬白叢中一點綠,老闆說是A貨"老"鐲,照光後透全綠,
全支會透,連白色的地方也是透全綠的,我看是A的,但覺得它本人沒有很圓喔,一邊胖一些。
hola_ru wrote:
小女子一直很喜歡水晶...(恕刪)
感謝yjlin前輩的詳細回覆,小女子受益匪淺。
還好玉牌類是我最近1-2個月來才想要收藏的東西,只買了幾塊。
祥獸題材的手把件還是最愛,看起來古樸討喜又很潤手。
照片是之前欣賞時隨興拍的,沒有對焦到重點,不好意思。

但是想請教yjlin前輩,如果東西是對的,那這種祥獸的把件是哪個時期為多呢?
明、清、或民初呢? 小女子學而不精,煩請前輩指點,謝謝!
紫手鐲 種太差顆粒粗 有部分還點變種(種太差太久會變色)
2W就是一般路人的價格 不會特別便宜

第2支雙色鐲 只要是A貨 天然的 管他哪種"玉" 3000 肯定賺翻了
但怎麼看都不太像天然的..........

第三支磚頭料 這種便宜貨應該不會有假 產地就1000元台幣內的的東西
不過賣到您手上 應該也是好幾千
這種貨正常 都是舖路邊攤 大賣場 旅遊景點 拿來賣(虎)路人的

翡翠這東西 沒有所謂的老件 只要漂亮就好 除非有特殊的歷史價值意義
就專家而言 肉眼辨真假大概只能抓50% 在厲害頂多70%
還是請您過機器吧 台灣就開中國張 香港開港檢 中國開國檢

小弟才疏學淺 多有得罪多多包涵
送去開證書鑑定就對了!
(最近花了1萬多鑑定鐲子的我)
hola_ru wrote:
感謝yjlin前輩肯...(恕刪)

這幾個白玉手把件連最基本的毛孔都看不見~希望你沒買貴了~買玉要多看多摸~不要為了買玉而衝動下手~錢不好賺~靜下心來把玩品味~再決定是不是你想要的~之前貼的文章可以去看看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181&t=3315551&p=1
明清不少, 民初仿古也多, 近年仿古更多
至於斷代, 要看開臉與器型
最後, 樓上有位仁兄提到毛孔, 屬新工用詞, 主要是指籽料表面在水中自然滾動所留下的痕跡
這些痕跡, 是判斷子料或山料的主要條件

只是, 一般新手對玉照照片, 有時光線太強, 有時刷得太油, 有時反光/側光沒抓好, 或解析度太差
這些樣的照片品質, 要看出毛孔是否自然實在是太難了, 專玩新工新籽的同好或許能憑經驗與感覺來判斷
我就沒法子了
以上, 供參考

p.s., 請有興趣的同好務必看看上面那位仁兄的鏈結, 其中有幾件新工絕美品, 可以讓大家看到
絕非多數仿古或普品老件所能比擬的, 近代大師真正的"藝術呈現"與真正"用心"下去的"手工"

hola_ru wrote:
但是想請教yjlin前輩,如果東西是對的,那這種祥獸的把件是哪個時期為多呢?
明、清、或民初呢? 小女子學而不精,煩請前輩指點,謝謝!
hola_ru wrote:
小女子一直很喜歡水晶...(恕刪)

一起欣賞一下,請多多指教!
杯茶無語 wrote:

一起欣賞一下,請多...(恕刪)


剛剛忘記貼圖片,這是我收藏的一部分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