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我的雙節棍收藏(10/27更新)

cotou wrote:
以樓主練過雙節棍,也...(恕刪)


袖鞭這種兵器我有朋友在玩,之前有跟他借來稍微試了一下,不過總覺得不太順手,也許是雙節棍用久了忽然之間換個構造相近、但配重手感不太一樣的兵器反而彆扭,也有可能是我那朋友是走力量路線,用的是重量級袖鞭(粗估約一公斤重),導致我對於袖鞭的第一印象,居然是類似鞭鐧的沉重兵器,不合我的喜好。

不過,後來在淘寶網上也看到各式各樣、各種材質的袖鞭,有些樣式還蠻合我喜好的,以蒐藏兵器的喜好來說,也是可以收來玩玩看的。

另外我曾在對岸論壇看過一種結合甩棍跟哨子棍的奇形兵器「甩節棍」,不知cotou兄可有玩過?

clarencezheng2 wrote:
http://blo...(恕刪)


感謝clarencezhenng2兄的指教,大有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之感!
那把老雙節棍當初用鑰匙圈也算是急就章,後來因為很少用了這個急就章就一直用到現在,想想也不太對得起這老夥伴,下回我經過太原路時會去找您說的那種扣環來用,順便看看有沒有可以代替U行鐵片的零件。

黑檀木的雙節棍過去我曾經收過一把,那也是將近20年前的事情了,當時一把黑檀木雙節棍(採用傳統鐵鍊連結)賣台幣六百,以當時的物價&學生零用錢來看也不便宜,但因為喜歡還是買了,後來那把雙節棍送給日本姊妹校來台的交換學生(對方練空手道的,大家以武會友),之後就再也沒看到哪間店家還有庫存的了,原本以為應該沒有廠商還會拿高檔木材來做這種學生孩子在玩的「玩具」,沒想到現在對岸還不少。

下回我大概會收蛇紋木雙節棍吧,蛇紋木這種材質曾經在某個朋友收藏的高價手工刀的木柄上看到過,我很喜歡那個紋路跟質感,不過價格驚人,從800~1800RMB都有(價格隨紋路漂亮與否遽增),這個價碼還真夠逸品,不過想想天然高級木材將來只有越來越少的分,有閒錢的時候還是應該先收一把才對。

傘繩磨損的問題對我來說也還好,因為現在雙節棍主要算是蒐藏,就算拿來練也只是動動身體,不練勁道,應該是不太會用到磨損斷裂的程度,反正磨損了自己換掉就好,鐵鍊棍的接頭要是鬆動損壞了,要自己換難度可高了,傘繩是切一段之後繞一繞纏一纏縫一縫就OK了。

袖鞭的話聽您跟cotou兄這樣推薦,害得我有點心動起來,上淘寶網上看了半天,發現大都是鋼鐵或銅製的,重量不輕,若以初學者來說,不知道您推薦哪一款呢?



肝醬 wrote:
袖鞭這種兵器我有朋友...(恕刪)


袖鞭我手邊有兩種,一種約 300 多克,一種約 600 多克,有些忘了。

出差時,直接帶回來的,完全不同的手感。

個人的想法是,袖鞭強調的會是在隱藏和突襲,因為它的體積小和軌跡刁鑽。和甩棍及雙截棍的使用思維不同。

當然我十分怕自已敲到自已,所以一直沒好好練,手邊的EDC 還是以 ASP 為主 。

肝醬兄有有興趣試玩看看就PM 連絡吧 (安全帽和防護衣需自備 )
自從在淘寶網上找到綠檀木雙節棍,並且透過代購的朋友弄進來之後,上淘寶網亂逛也變成我日常的例行公事之一,看了之後想要的東西雖然一大堆,但一來財力有限、二來一次買一大堆的話,對每個單項東西的關心、熱情都會被稀釋,買到手的東西會像是趁大特價時大量囤貨的廉價品,而非期待已久的逸品,因此下單之前總是再三考慮。

那兩根綠檀木雙節棍雖然色香味俱全,但耍起來就是有一點點說不上來的怪,總覺得在手感、配重上有一點點的不適應,雖然在外人眼中看來一樣是耍得很順,但總覺得還差了一點。而我那把老雙節棍,也因為當年的擅自DIY改裝,那熟悉的手感再也回不來了。這麼一來手上的這幾把雙節棍居然沒有半把是「完全合手」的,以前剛開始練雙節棍的時候,也是為了找尋合手的雙節棍找了許久,那把老雙節棍也是尋尋覓覓才找到的,一開始也是不太順手,後來我是靠著至少一學期天天拿著他持續鍛鍊,才練到完全合手的地步。

不過現在的我也沒那麼多美國時間,可以把一根不太合手的雙節棍給練到完全合手的地步,要就一次就找到合手的傢伙,至於不合手的傢伙,就當作純蒐藏吧!綜合了手上這幾把雙節棍的特長,我發現標準成人棍的size(棍身長28cm、鏈長13cm、棍徑3cm)對我來說頗合手,當年會刻意藉著鍛鍊讓自己去習慣那把一開始並不順手的老雙節棍,是因為看上實心鋁棒的破壞力,現在的我已經不講究這個了,那就從標準成人棍形制當中,找出一把順手的吧!

剛好在此時我又看到了一款使用著新奇素材的雙節棍,那就是尼龍雙節棍!這種材質也說不上多新奇,像我以前就玩過採用尼龍材質做下槍身及滑套的玩具槍,甚至還比金屬製的耐用。
但尼龍用在雙節棍上,這我還是第一次看到,因此挑起了我的好奇心,看了一下網頁介紹,以標準成人棍的尺寸來說,它的重量約300g,比綠檀木棍輕了約100g左右,之前覺得綠檀木棍不太順手的原因之一就是配重,這把輕了些,搞不好會很順手也說不定,再加上價格並不貴,可以一次買兩根來重溫兩手各一把雙節棍的舊夢。


透過朋友的幫忙,下單後不到一周東西就到手了,還真快!破爛的箱子我就不照了,白色尼龍的棍子比想像中好看多了,原本還以為塑膠味會很重呢!想不到那溫潤的色澤彷彿像是羊脂白玉或是象牙一樣,還頗有精品的感覺,這個質感超過它本體的價值很多,光是這一點就讓我覺得物超所值了。


原廠的傘繩是草綠色的,我嫌不好看就自己DIY換成紅色傘繩,順便改成這種快拆形式。原廠的作法是一條繩子穿過兩根棍子之後,再把兩個繩頭用針線縫起來,最後再把縫起來的地方挪動到棍身當中讓你看不到接縫處即可。而我這種改法是參考對岸論壇來的,改成兩根棍子各自用一段繩子穿過,然後兩段繩頭縫起來,再把接縫處挪動到棍身當中,好處是可以迅速地將雙節棍變成兩根單獨的短棍,也可以迅速地將兩根短棍結合成雙節棍。這樣在路邊看到太鼓達人的機台時,就可以把雙節棍拆成自備鼓槌,也可以拆來當擀麵棍,甚至用它幫老爸老媽搥背略盡孝道。雙節棍不再只是雙節棍而已,而是能提供料理、娛樂、養生等功能的萬用道具了。


在左岸論壇我看到一個概念「兩棍一繩」,簡單的說就是兩根棍體之間只靠一條繩子結合,將極簡工藝的精神發揮到極致,整把棍子的零件只有三個而已,換成快拆式的話頂多零件再多一小段傘繩而已。這個概念一開始我還不太能接受,但現在倒是蠻欣賞的了。記得有一部電影的片段,最能夠發揮出這種快拆式雙節棍的特色,那就是星爺演的「賭俠」了,片中星爺被壞蛋逼得躲進廁所,然後他就拿起兩根馬桶吸盤,用馬桶吸盤握柄上的繩子,將兩根吸盤結合成一把雙節棍,於是星爺就靠這把急中生智搞出來的雙節棍克敵制勝,打得壞蛋們抱頭鼠竄。雖然說是戲劇效果,但是也把快拆式雙節棍的特色表露無遺。

平時攜帶的時候可以兩根分開帶,也可以像下圖下方那種方式暫時用繩子套住另一把棍子的棍頭,要當兩根短棍用時就向外拉、要當一把雙節棍用時就向內拉。這種雙節棍還有一種低調的優勢,那就是全部零件都是木材、纖維、塑料之類,一點金屬的成分都沒有,在X光下可說是隱形的。


最後說一下這尼龍雙節棍的實際使用心得吧,那就是「非常順手」,300g的重量讓他輕快靈活,打擊的力道雖然遜於硬木或金屬雙節棍,但速度絕對比他們快。打在肉體上的疼痛感跟小時候被老師用藤條打很像,又熱又麻又痛,但很難造成嚴重的內傷或骨折,對自己或他人來說都是較安全的。也是很合適的練習用棍,以前我初學時也拿過泡棉棍,但當我泡棉棍練得OK,準備拿木棍大顯身手時,卻發現由於兩種棍的手感、配重大不相同,在過渡期間花的功夫,還不如一開始就直接拿木棍練的好。而這尼龍棍的手感配重很恰好,不像泡棉棍那樣輕飄飄,也不像硬木、金屬雙節棍那麼鈍重,要速度有速度,要力道也是鍛鍊過就可以收放自如了,比重量級雙節棍的力道易出難收要來得好多了。總之我很滿意這對尼龍雙節棍,現在要練習、運動時都用這對,其他的雙節棍都當成蒐藏了。


BearTank wrote:
分享一個 youtu...(恕刪)


幫連


這男的滿帥氣
那段影片我有看過,不過那是後人拍的廣告片,而不是李小龍本人。雙節棍能否做到影片中那種準確度我很懷疑,有可能是利用類似電影「阿甘正傳」裏頭阿甘打乒乓球的電影特效製作,演員純做動作,球是電腦動畫後製。

不過這倒也提供了我一種新的玩法,我會去買幾顆乒乓球來玩玩看,若練得到影片中那種程度我會拍成影片貼上來。

肝醬 wrote:
那段影片我有看過,不...(恕刪)


很難.. 幾乎不太可能~

因為球拍是平的.. 面積大.. 好打也好控球..
雙節棍是圓柱狀的..能瞄準打到已經算控棍不錯了.. 還要能在圓柱狀體和球接觸下, 正確的回位置.. 角度要抓很難...

樓主如果要試.. 要拿有一種外面有包海綿的雙節棍打.. 不然, 球一打就會裂了~

clarencezheng2 wrote:
很難.. 幾乎不太可...(恕刪)


您這建議真不錯,剛好我手邊有合適的訓練用海綿雙節棍,而且是八稜造型,拿來打乒乓球應該會比圓棍型的要好用些!

bison5210428 wrote:
開版大,想請教一下網...(恕刪)


這是nokia的手機廣告,當年為了紀念李小龍而拍的
而且也講的很清楚... 都是用"電腦特效製作"的...
http://www.youtube.com/watch?v=b4PIxzqsV0Y&feature=related
請問這位大哥...
我看了您的文後也到對面買了1黑2白回來玩...
請問一下七蕊的傘繩可以撐多久會斷...
棍體的凹溝槽~大哥您是否有修磨圓融過...
傘繩有斷過嗎...謝謝不吝告知。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