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arencezheng2 wrote:怎麼感覺是黑又短的最...(恕刪) 感謝指教呀!你說得很好,就算是神棍在手,也不會讓人馬上就「神功附體」變得厲害起來,再怎麼厲害的武器也是靠人才能發揮威力的呀。聽你這麼一說,我對這Safety Tip就沒啥好挑剔的了,還是多鍛鍊身體跟神經反應比較實際。
brexchen wrote:請教一下各位前輩.....(恕刪) 建議您是最好都不要,隨身行李絕對不行,托運行李萬一被刁到也是很麻煩的,可能會讓你的國外行程泡湯也說不定。若你是要去國外長住,隨身愛棍捨不得離手的話,建議用寄的風險較小,若你是短期行程,但有防身需要的話,建議你到目的地之後再買當地買得到的便宜防身器材頂著用就好,出境前處理掉別再放在隨身行李帶回國了。若你對這短期防身器材有了感情,想帶回國的話,建議還是用郵寄的方式寄回國就好。
雖然說EKA跟老莫我都有了,但人的慾望跟好奇心卻不是那麼容易滿足,我雖然停止了對於高檔甩棍的追求,但對於一些超越常識的新鮮甩棍,還是止不住好奇心,忍不住想要敗一把來瞭解一下。這回引起我好奇心的,是一把使用意想不到的材質來製作的甩棍──AM01碳素纖維甩棍。碳素纖維,也就是碳纖維,雖然已經被廣泛運用在自行車架、釣竿、球拍還有很多領域當中,但運用在甩棍上頭,還真是破天荒第一遭,當我第一次在網路上搜尋到這玩意兒時,還真是不太敢相信有人敢用碳纖維來做甩棍,因為碳纖維雖然強韌,但一旦超過它能承受的範圍時,它會立刻粉碎、不會彎曲也不會斷裂。碳纖維甩棍的最大好處應該是重量極輕吧!揮舞起來速度輕快、變換靈活,跟傳統甩棍的沉重手感應該大不相同。記得以前有去參加過一個為期兩天的短期武術研討會,裏頭有短棍的攻防教學,記得那時候我是拿那把老26吋台鐵(大陸論壇對於台製甩棍的暱稱)去參加活動,結果真是自討苦吃,26吋台鐵太過笨重,動作跟不上輕巧的藤棍,雖然只是練習而非實戰,但我知道真的打起來,26吋台鐵大概才剛稍微做出揮出的動作時,藤棍已經在我身上至少敲兩下了,也許台鐵的打擊力道會比藤棍大,但先被藤棍敲到的我,動作應該會因為被敲到的痛苦而停頓,接下來就是接連中招,陷入萬劫不復之地了。以前有一陣子我是偏重於力道,認為拿沉重的傢伙對準要害就這麼一下,一擊KO就可以收工領便當了,但隨著肌肉力量跟反應速度的逐漸衰退,拿重傢伙只會拖累已經不夠快的速度使之更慢,不但甚麼東西都打不到,還很容易被打到,這樣倒不如拿輕快一點的傢伙還比較不會拖累自己。這碳素纖維甩棍並不太貴,所以我就跟其他玩意兒一起敗,然後請我那搞代購的朋友弄進來。後來貨到了,我就迫不及待地跑去拿了。不過,到手時拿在手上倒也真是令我吃了一驚,重量當然是很輕,輕到好像是拿根同樣長度的塑膠水管一樣,不過哪個做工,也真不愧它120RMB的售價,看起來真不知道該怎麼形容,也許就像小學時代畢業旅行時,跑去各風景名勝買的那種玩具刀劍的感覺,黑色棍身搭配鍍鉻的鐵環,再加上那條手繩,又有點像盲人用的伸縮手杖。甩棍全長16吋,握柄收起來時長度約21cm,收起來的模樣要跟人說這玩意兒是甩棍可能人家也不太相信吧!相當適合想要低調的人。實際秤重145g,比官方宣稱多了5g,真的是很輕,快速揮起來聲音是咻咻聲,跟一般甩棍的呼呼聲不太一樣,可見其速度之快。至於敲擊的威力跟本體的強度就不要問我了,我是那種純蒐藏,不會把蒐藏拿去破百磚或跟什麼東西PK的人,這根棍子是挺有趣的,攜帶起來低調又輕便,不過質感老實說不高,我的話是不會把它當EDC的,因為總覺得帶在身上好像會降低品味似的,還是繼續帶老莫吧!
肝醬 wrote:雖然說EKA跟老莫我...(恕刪) 這隻碳素纖維的傢伙當初小弟第一眼看到時只想到..........釣竿?!這支如果練習時揮到東西, 應該會斷掉吧??小弟的老莫跟ASP在練習雙手揮舞時常常會不小心碰在一起, ASP外表都是傷痕,老莫連漆都沒掉..........但如果拿這支失手跟老莫KISS到,應該就不是傷痕而已了.
那天其實重點不在那條碳素纖維甩棍身上,因為朋友那邊有另一把傢伙,深深吸引了我的目光,那就是老莫22吋甩棍,而且還是之前我很哈的「Power Safety Tip」款式呢!這把是已經名棍有主了,所以我就趁著它還沒被寄到買主手上之前,趕快先拍照起來留念,剛好我也帶了老莫16吋,就讓他們合照一張吧!這「Power Safety Tip」比我的「Safety Tip」還大了兩倍以上,長約4cm、直徑約2cm,採用不知名的強化塑料製造,表面的分磨線也是很性格地不處理,反正這大型攻擊頭也不用跟人客氣甚麼,大頭的好處是用手拉棍頭出棍的速度跟精確度比小頭順暢非常多,習慣了之後可能會讓人忘了有甩開出棍這回事。另外聽一位內行的朋友講,這種大頭在給嫌犯搜身時也頗方便,只要甩棍在伸出狀態時,將甩棍伸入嫌犯口袋中繞一圈,就可以將口袋中的危險物品給挑出來,不必冒著手指被捕鼠夾、刀片、針頭之類的危險物品刺傷的風險。平平22吋,老莫的重量就是比同等級的還重些,16吋的有點小沉但我覺得還好,22吋的我就覺得有點重了,重到會拖累我速度與靈活的程度,看來要搭配神棍也需要好身手才行呀!來張符合01傳統的疊疊樂,不過因為疊不起來所以改採一字排開,從又到左分別是老莫22吋、老莫16吋、PSD18吋、ASP21吋、AM01碳素甩棍16吋、BHX-1聚酯纖維甩棍22吋,除了老莫22吋以外,其他都是我自己帶來跟朋友交流的,可以看到老莫的握柄長度果然是長人一節,重量也是重人一等。展開來大合照一張,之前我還說過能選的話我會選擇Power safety tip的,不過那天看了、摸了之後,我覺得現在這個Safety tip還是比較好,因為大頭太大了,而且收不進握柄裏頭,若我這把全長16吋、握柄長20cm的老莫裝上大頭,那握柄長就有24cm,直追26吋傳統甩棍的握柄長!
肝醬 wrote:「Power Safety Tip」比我的「Safety Tip」 肝醬大大:在國外運作老莫(Monadnock)的「Safety Tip」.的制止力及暫時性癱瘓功能, 是遠勝過「Power Safety Tip」的.個人覺得「Power Safety Tip」給我的感覺是,安全性夠, 但它的打擊點並不是很強.當然,話又說回來,,金屬頭是最強的 ,但卻容易使人致命.據了解,Monadnock的「Safety Tip」和它的握把Foam Grip材質,AutoLock 系列 及AutoLock HG系列,在世界各國採用所使用多年的分享經驗.是公認最好的至於AutoLock Defender 和 AutoLock Jr我就不清楚了
至於AutoLock Defender 和 AutoLock Jr我就不清楚了(恕刪) 我個人其實還蠻喜歡AutoLock Defender的那個護手,看起來不但酷,而且還提供了手指頭相當的保護,過去學生時代參加國術社,知道單刀招數裏頭有幾招就是專門對付持棍對手、刀刃貼著棍身削下去,對方若不鬆手棄棍,下場就是手指被削掉好幾根。Defender的護手看來可以消除這個恐懼,而且近距離時用護手直接打人,應該也有類似指虎的功能,不過缺點應該是體積變大、不好攜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