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試過拆簧片,結果套筒是頂在簧片上,拆了簧片螺絲就鎖不到了XD而且拆了幾次螺絲竟然花了,嚇得我不敢再動手。BM790這把刀我還是很喜歡,現在就放在桌上,不能帶出門照樣用。(我心臟比較小,用三秒膠太豪邁了我做不來)你的大馬刀Sebby真漂亮,每次掏出來心情應該都會變好。誰說帶刀會有殺氣,我都嗎越帶越笑容滿面
perigil wrote:Sebenza這個名子是誰取的阿??南非祖魯語的意思是"工作" Chris Reeve是南非人,為自己的折刀命名時用了不少祖魯語。早年台灣刀店都把CR的刀起個渾號叫「南非格鬥刀」。Sebenza也很對得起它的名字。耐操好保養。
kenkls wrote:感謝各位的美言。Sp...(恕刪) 可以請kenkls兄多介紹一下Munroe Basilisk這把刀嗎?剛剛一看那個握柄就有似曾相識的感覺以前也有過Munroe Design的小折刀所以一看那個型就知道錯不了只是刀也賣了好幾年了 型號也忘了 更找不到以前那把刀的照片話說我也有把一般版大莎也有三刃木723不過我的情形比較相反三刃木反而比較常用大莎已經被我束之高閣很久了我的原因是因為三刃木便宜 品質也OK拿出來無論怎麼用都不會心痛Sebenza就不一樣了鈦柄噴砂刮花會心痛刀刃刮花會心痛(我的不是石洗的)鈍了自己又沒辦法磨得很好恩 乾脆收起來好了 用三刃木比較自在當初Munroe Design的小折刀也是因為用不下手才賣掉但是還是非常的想念啦 哈
我努力看看DERYK MUNROE應該算是一個比較年輕的刀匠之前他的作品其實已經受到注目,只是跟很多有才華的刀匠一樣缺了適當的機會。手工刀子跟量產刀子最大的卻別,就是在于款式的多寡以及同樣款式有的差別。現在刀匠把手工刀(CUSTOM)定位成手工組裝,刀片自己磨成型(STOCK REMOVAL)或依照客戶的喜歡,需求來做一些特別的裝飾。越來越少刀匠會修改自己的設計。因為手工刀匠的訂單通常都是讓客戶選型號,刀的材質。 S30, 6K,大馬,或特別的材質。刀形(有些型號就是包含了刀形),刀柄的材質,刀柄處理,以及其他DERYK 我看到的都是G10還有碳纖維最多。也有一些全鈦的,但是數量非常的少。小弟的這個款式, BASILISK好像是一種毒蛇的意思。 目前最多在2手市場看到的,通常是SHAMAN 或是STORMCROW。BASILISK好像是比較早的款式。他的刀子,依照小弟看過的通常都是比較纖細,應該說,不是很粗獷的感覺。所以其實還蠻好攜帶的,小弟跑步都戴它,平常,就在小弟的使用的皮夾上也沒有問題通常,小弟會有一只會使用,一只只是把玩的。很多人會把價格比較高的做為把玩,比較不心疼的用來EDC。雖然今天攜帶的,使用的是BASILISK,但是價格卻是小弟收藏裡面最高的。原因就是。。。 好用。這個刀形,要我用來割紙板,泡綿,好像熱刀過奶油一樣。完全不費力氣。大小,以及厚度,是算順手的,剛剛好,不會太大,不會太小。 跟其他刀子比起來,算是貼身的了。他的刀子,我聽到的都是,手感很好。除了刀子的設計以外,開啓,以及關閉。刀子鎖定,感覺很“軟”,就是不會感覺刀子跟刀身鎖定都會聽到的一個“噹”聲。但是,有些人很喜歡那個聲因為很確定刀子鎖定了。 BASILISK沒有那種聲音,是一種比較低沈的聲音。如果要我比較,我會說打高爾夫球的時候,打一號竿,或打七號竿的聲音差別。 那種很確實,但是不是很吵的感覺很微妙。我很熟悉這種感覺,因為小弟最喜歡的刀匠TOM MAYO,鎖定也是這種感覺。我也不知道如何介紹。有問題就問我把。我列出我幾點喜歡這刀的地方。刀形,好磨,攜帶非常舒服。把玩超順手。稀有度100%,爽度100%不喜歡的地方。MUNROE大部份的材質選料,顏色都非常“豐富”小弟比較習慣簡單,低調風格。大部份的市面上的都是G10, 很少全鈦或全CF的。要收集,可能不是小朋友離家出走的那麼簡單而已。要買,買不到,要收集齊全需要很久的時間。
kenkls wrote:小弟正在找MT的AT...(恕刪) 就我知道的~住台灣MT ATCF的有三隻我這邊一隻~其他兩隻在朋友手上跟手工ATCF比較起來最大的差異是重量因為DA的關係跟MT用的材質關係~做工上我認為大同小異~當然手工刀多了一份人的"感覺"在我個人把MT自動刀定位在耍帥玩的刀~待辦公室很夠用了當然他的機構也是很有趣側開自動刀是用簧片下去推的~UT系列是兩條彈簧去推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