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蘇軾(蘇東坡)【念奴嬌‧赤壁懷古】拓片欣賞

謝謝分享
我讀愛蘇東坡的詩詞
不愧是任真性情的偉大詞人
從字體的變化就可以看得出來
好懷念以前跟朋友一起吟詩詞的時候......
謝謝分享^^
好有生命力的感覺,...

Aganippe wrote:

說實話...這種字體大概勤練個五年以上 是有機會寫出來的

此外 這刻本...我和一些練字以及研究書法的朋友都認為不是東坡寫的

東坡的字參考"黃州寒食帖" "赤壁賦"

以及一些尺讀 甚至是有ˊ爭議的"天際烏雲帖"

都可以看到東坡的字和這相去甚遠

另外 寫詞寫詩的人有時候自己都會改字

或許蘇子瞻在世的時候就已經不只一個版本了 傳抄也會有問題

若是今天東坡地下有知 他大概會覺得哪個版本都無所謂吧XD

這字欣賞是種樂趣 但是若要嚴肅地拿去和東坡其他書跡比較 就.......(恕刪)


和閣下的看法很接近。

"赤壁賦"是千年傑(絕)作,充分展現蘇軾文采。

個人覺得蘇軾的墨筆遠不如他的文采,而此拓片字跡和蘇軾筆跡不同,較原作應更顯俊秀飄逸。

Behonest wrote:
和閣下的看法很接近。...(恕刪)


我想到的是蘇東坡說過的:

我書意造本無法,點畫信手煩推求!


其實所謂書法在文人中,是讀書公務之餘的一種興趣、創作。東坡之所以是宋四家(米黃蘇蔡),不光是書法造詣高,背後氣質的內涵,是千古以來很多書家難以達到的高度。

東坡一生充滿矛盾卻也存在豁達,其實這拓片看似流暢而龍蛇飛動,但是用筆轉折處缺乏東坡的氣質,只有狂浪不羈,而缺少溫和蘊藉。其實書法沒有好壞,頂多是像不像,而我還是喜歡東坡那樣可以親近,有所溫度的感覺。(愚以為東披用筆仍是比這拓片高明、耐看)

題外話,我覺得當今無論比賽還是出售的作品,只是所謂的"筆墨",因為上面寫的幾乎都不是寫書法的人自己創作的句子、文章,我以為,文詞內容是神,文字藝術是形,神形兼具才是一個真的作品。如今書者多、文人少...



Aganippe wrote:

Behonest wrote:
和閣下的看法很接近。...(恕刪)


我想到的是蘇東坡說過的:

我書意造本無法,點畫信手煩推求!


其實所謂書法在文人中,是讀書公務之餘的一種興趣、創作。東坡之所以是宋四家(米黃蘇蔡),不光是書法造詣高,背後氣質的內涵,是千古以來很多書家難以達到的高度。

東坡一生充滿矛盾卻也存在豁達,其實這拓片看似流暢而龍蛇飛動,但是用筆轉折處缺乏東坡的氣質,只有狂浪不羈,而缺少溫和蘊藉。其實書法沒有好壞,頂多是像不像,而我還是喜歡東坡那樣可以親近,有所溫度的感覺。(愚以為東披用筆仍是比這拓片高明、耐看)

題外話,我覺得當今無論比賽還是出售的作品,只是所謂的"筆墨",因為上面寫的幾乎都不是寫書法的人自己創作的句子、文章,我以為,文詞內容是神,文字藝術是形,神形兼具才是一個真的作品。如今書者多、文人少...



受教了! 吾本以為與閣下看法接近,原來完全是誤會一場!

不過這讓我想到作曲家與演奏(唱)者的情況。原創者對於自身作品的體察應該無人能及,但優秀的演譯者卻往往更有辦法傳達箇中滋味給欣賞者。
Behonest wrote:
受教了! 吾本以為與...(恕刪)




哎呀,言重了,也不完全是誤會! 至少我們都認為這字和東坡不像 只是我愛多坡一點 您喜歡這碑的氣勢

每種詮釋都有它獨到與美的地方,作品本身有生命,不必然得照著原著的心情去揣摩!


我只是想說這拓本看到一些懷素的影子 而非我認識的蘇東坡(當然 我可能很多誤解:P)

懷素的氣質和東坡相差很遠 或許這拓本得其形,但是這闋<念奴嬌>的神卻失真不少

雖然"大江東去浪淘盡" 看起來氣勢萬千 但是這是東坡為了顯現自己的渺小而寫的對比,

畢竟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東坡當時認為他比千古風流人物渺小得多,風流人物都被時代洗去更何況是他。那時東坡謫黃州,還被限制不能亂跑,鬱悶之心只能藉由文字出口!

所以這詞是種由小而大的擴散,而非為大而大的氣勢。當子瞻不如意,身受之囹圄,只能讓心藉由文字,貫串古今,引赤壁舊事來稀釋苦難,以此指出向上。所以愚以為,這文字應該更多溫潤柔軟的氣質!

若說李白是謫仙,由仙而人;那東坡就是由人而仙了!


提出一點淺見 分享之餘也望拋磚引玉^^


Aganippe wrote:
說實話...這種字體大概勤練個五年以上 是有機會寫出來的
我想 您這話是在說你自己吧

我相信 不是每個勤練書法的人 都能寫上來

因為一個人的筆體跟個人的性格有絕對的關係


獨孤求愛之分身 wrote:
我想 您這話是在說...(恕刪)


不是喔 我雖然可以臨 但是自運運不出來

不過我看過很多朋友 可以寫出這種風格(當然不是100%一樣),或甚至是這樣水準的字

寫書法有兩種 一種是自己風格 就是你說的筆跡筆體、性格

一種是寫別人的字 比如用王聖教序字體風格 (可以寫任何新的內容)

簡單舉個例,目前市面上有很多仿得頗像的于右任

這些仿寫本、臨本、摹本雖然稍有不同書者風格 但是要一眼看出差異真假也是很難

臨摩時,就是訓練自己用不同筆法,嘗試不同結構等等 一來學習靈活度 二來改善自己字體的缺點

所以我認為正確勤練五年 (每天2-5hr) 要自如的寫出這種等級的字,並不難
請問有人知道哪邊可以鑑定蘇東坡的畫作嗎??

ddd8742655 wrote:
請問有人知道哪邊可以...(恕刪)




東坡畫跡目前只剩 《枯木怪石圖》和《瀟湘竹石圖》而且還有一些移點

要是還有其它本傳世,那可不得了了@@ 而且是天價

我以往看過的多是先找一些畫家或是藝術史老師先看過,再決定送哪些地方鑑定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