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兒時的夢想, 終於達成!TAKARA 連斬模型系列之"男達之大和"(捷一號作戰版, A-150計畫版)

我之前在台南的一家玩具店買到天一號作戰~
950元一組~
其實有些地方會有點緊~
要稍微把插入的洞口稍微鑽大一點~
我手比較不穩~
有些小地方因為硬裝~
還弄斷了....
但是還是不失他威武的樣子啦~

之前在Y拍上面看到~
男之大和的大和號有三組~賣3000吧~
有天一跟捷一作戰跟隱藏版~
天一號作戰的炮有捷一號的1.5倍~
捷一號才有附上艦尾的飛機~
隱藏阪多了一艘小艇的樣子~
顏色好像也都有點差異~
這是小弟了解的部份~

再補充一點~
艦上3000多名人員並沒有全數跟著沉沒~
有部分生還者~
之前在discovery有看到介紹大和號的節目~
生還者有出來講解當時的狀況~
他還說到被擊沉之後~
他在海上獲救~
但是回到港口卻被限制行動自由~
因為怕大和沉沒的消息傳出去~
後來紙包不住火~
還是傳回日本國內~
他父母妻子還以為他已經身亡~
但是他卻平安的回到了家中~
這些平安回到家中的軍人們一度還被社會譴責為什麼沒有與鑑同亡~
也過著屈辱的生活直到大戰結束~
那集真是好看阿~
我也找男之大和的電影找好久了~
真是熱血阿~
剛剛看了前面大哥給的連結~
男之大和的網站做的真是棒~!
大家一定要去瀏覽一下喔!
劉天雲 wrote:
我之前在台南的一家玩...(恕刪)


或許是我的說法造成誤解
大和上面確實是有生還者沒錯
您說的那一集DISCOVERY我也有看過
真的是很完整的介紹
我也想去買一片DVD

天一號作戰因為是最後出擊
能裝的火器都盡量裝上去了

隱版的A150計畫尾部也是兩艘小艇
捷一號也是兩艘
至於捷一號作戰時甲板漆成黑色
查了一下資料是說為了因應夜戰
漆成黑色比較不那麼明顯
所以才漆的
46cm口徑的巨砲~最大射程41KM

請試者想像一下~肉眼有沒有辦法看見這門炮火的最大射程呢?
2次戰中~海軍的雷達有沒有41KM的搜索範圍呢?
(請注意~當時沒有衛星這玩意兒喔!!)
最大射程~只能拿來作擾亂以及驅離射擊~就算是登陸作戰~可能也會因為無法預測彈著點而誤傷我軍!!

再來~這門炮火的後座力以及發射時所發出的噪音都是非常恐怖的!
請試想:當砲座90度迴旋之後~下令射擊之前~還要做一些什麼事呢?

艦長:主砲~放!
副艦長:請所有人員做好防護姿勢~砲手作噪音防護~
砲長:放!

之後船身會向砲擊方向的另一側傾斜15-20度!~
而且兩門艦砲不可以同時作90度的砲擊!(有翻船的可能性!)

大和真的是一艘非常恐怖的戰艦阿!
感謝分享~加分喔
怎麼沒有看到波動砲

我也很迷大和號及武藏號
可是樓主的模型精致度好像沒有很細
還是我看走眼
這個不是宇宙戰艦
二次世界大戰哪來的波動砲?

因為這個只是食玩級的產品
所以這樣的程度我已經算滿意了
如果您的手上有更好的模型當然很歡迎一起分享囉!

venson1969 wrote:
宇宙戰艦 大和號宇...(恕刪)

我想這是二次大戰的大和號吧!!!不是卡通片的
順便post上真正的模型讓各位大大比較吧


(左): 大和號照片 (中): 日本聯合艦隊總司令山本五十六


大和號模型 [ 比例尺 1:350 ] (館藏編號: NG-026-J-REF)



大和號模型 [ 比例尺 1:350 ]

大和級戰艦是日本設計建造的一種級別的戰艦。

1936年日本海軍明確提出在海上截擊美國海軍艦艇編隊的戰略。日本海軍在主力艦的數量方面無法同美國海軍抗衡,決心以單艦的威力來抵消對方在數量上的優勢。1937年日本海軍制定了"第三次艦艇補充計劃",確定建造2艘大和型戰艦:大和號與武藏號。另外,根據"第五次艦艇補充計劃"開工的該級三號艦信濃號於1942年在建造中改建為航空母艦,四號艦(111號艦)在1940年11月動工,於1942年3月停工。
大和級戰艦以其裝備的9門460毫米口徑巨型主炮聞名於世,三聯裝主炮炮塔的旋迴部分重約2700噸,相當於當時驅逐艦的排水量。大和級艦體長寬比為6.76:1,為主炮射擊提供了穩定的平臺並儘可能縮短了重裝甲覆蓋的面積;採用球鼻艏配合船體良好的線形設計,使艦體的減阻性能十分優良,以15萬馬力的主機功率使航速達到27節;設計獨特的操舵機構使其龐大的船體機動性能並不顯得笨重;大和級側舷裝甲擁有20度的傾斜角,兩層水平裝甲合計超過25厘米,要害部位的裝甲防護可謂是面面俱到。大和級戰艦是名符其實的主炮最大、裝甲最厚的戰艦,號稱世界第一戰艦。

大和號服役以後作為日本海軍聯合艦隊旗艦參加了中途島海戰。其後馬里亞納海戰中面對美國海空軍的優勢無所作為。1944年10月雷伊泰灣海戰,大和號被多枚炸彈擊中受傷,武藏號在菲律賓錫布延海域遭到美軍飛機攻擊,被19枚魚雷和17枚炸彈擊中後沉沒。1945年4月大和號作為第二艦隊旗艦,開赴沖繩海區企圖對登陸盟軍進行自殺特攻,途中遭到美軍航空母艦艦載機群集中攻擊,被10枚魚雷以及24枚炸彈命中,傾覆過程中發生爆炸,沉沒於九州鹿兒島西南海域。



性能數據
標準排水量:64000噸,滿載排水量:72810噸
尺寸:全艦長263米/水線長256米/艦寬38.9米/吃水10.4米
動力系統輸出功率150000馬力,航速:27節,續航力:7200海里/16節。
武備:9門三聯裝460毫米/45倍口徑主炮,三聯裝155毫米口徑副炮4座(改裝拆除2座),雙聯裝127毫米口徑高射炮6座(改裝增加6座),三聯裝25毫米口徑高射炮8座(改裝增加132門)
裝甲:側舷裝甲帶(最大)410毫米,炮塔(正面)650毫米,炮座560毫米,彈葯艙頂板270毫米,上層甲板55毫米,主甲板200毫米,指揮塔(最大)495毫米。
艦載機:6架水上飛機
艦員:3300人
3D紙模型論壇 [ 3D Papermodel Forum ]
作品組合過程公開(進行中的...)Working now
Hailnski 1:200 Yamato製作日記 有詳細的紙模型製作過程不容錯過.

http://www.3dpapermodel.com.tw/forum1/forum_posts.asp?TID=1539

http://www.3dpapermodel.com.tw/
須註冊是會員才可以流覽內容. 有上千個免費紙模型.
應該是靠戰艦上的偵察機觀測敵人位置
syntech wrote:
應該是靠戰艦上的偵察...(恕刪)


我也覺得應該是用觀測機來觀測彈著點
然後回報給戰艦作修正
因為41KM已經超出人眼視距
艦橋上的測距儀在那麼遠的狀況下也不知道還看不看得到~~

不過到後來的狀況是, 雙方都會用航空機互相攻擊
觀測機出去可能會被發現吧?
(美軍有雷達, 觀測機會被發現才對)
要是被擊落, 就沒有用了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