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h0516 wrote:
台灣目前的國防預算還是總預算的3%嗎?
最近才又回頭拉到3%的,不然之前才2%不到吧
cph0516 wrote:
高雄不適合蓋捷運就是它沒有那人口密集度和產業及相關法令還輔助。
高雄市的人口密度比台北市還高一點XD
當然這只是很簡略的戶籍統計數字,沒有考慮到台北的人口大多在台北縣的幾個鄰近鄉鎮市(所以捷運線一定得往外拉,但是站點大多還是在市內吧),不過高雄縣的數據包含太多偏遠山區,在下就懶得去找更精確的資料了(高雄縣的人口密度才445.48人/km2,在台灣來說還真是人煙稀少)
札幌市的人口數是188萬,除以面積1121平方公里,得到人口密度是1680人/km2,目前有三條地鐵線和三條路面電車線,還有JR北海道的三條長途鐵路線
高雄市的人口數是152萬人,除以面積154平方公里,得到人口密度是9894人/km2,......
至於產業,那是會跟著帶起來的(有需求就會有供給),相關法令本來就該同步制定,沒有蓋捷運怎麼會有捷運法規XD
e912577 wrote:
不過事實是,捷運興建改變台北人的生活。
雖然當然大家以為沒什麼好改變了。
前陣子才看到這麼一篇文章
提到當年要開放民營行動電話時,許多有興趣的業者都進行了市場調查
得到的結論是大比例的人認為行動電話並不需要,有事的話到處都是公用電話嘛
結果大家都知道了
按此看文章
當初台北捷運在蓋的時候,不也是有很多人認為有公車就夠了,捷運一張票20元起跳太貴了上班族不會想去花,結果大家也知道了,姑且不論現在的捷運族是從公車族轉移來的還是從汽車族轉移來的,起碼在下看到的是每天上下班時間與假日的捷運站人潮跟螞蟻一樣,公車上的人擠人也不像在下小時候在台北念小學時那麼誇張了(或許只是在下沒有去坐當年的那條路線?),離開北部又回來,體會到捷運的方便後甚至連公車都不會坐了XD,誰管它貴個幾塊錢啊?還巴不得它趕快多蓋幾條呢!
所以,真的不需要蓋高捷嗎?
------
來點別的
幾年前看過一本書,書名是未來城,這裡不提內容(反正在下也忘了:P),只是書中作者提到,他的觀點是都市圈會以通勤時間單程45分鐘為一個範圍,科技的進步對城市發展的影響,不是使市區內高樓林立,因為高樓有個限度,反而會因為交通工具的發展使移動速度加快,而使都市圈外圍到中心的通勤時間縮短了,反過來說就會使都市圈的範圍加大
那麼回過頭來看高捷,是的也許現在高捷路線通過的區域並不多,但是高捷通過的區域中也有不少開發稍微落後的地方吧?那麼會不會使得人潮開始往高捷路線聚集?在台北我們已經看到這種現象了(有沒有人聯想到炒地皮圖利財團等等方向?XD)
遠見與短視的差別之一,就在於是以現在的狀況做規劃,還是以幾十年後為目標去規劃,也許現在高雄還不是首屈一指的大城市(不過起碼也是台灣第二,在日本是絕對夠格列入政令指定都市的程度),但是規劃城市必須以未來幾十年為目標,現在不做,三十年後城市發展起來了,這時才發現需要蓋捷運時成本已經增加許多,而且還得避開些有的沒的,(印象中)台北捷運不也是為了避開一些有的沒有的所以要繞來繞去嗎?後面的發展必須遷就之前完成的部份,畢竟台灣又不像大陸,可以在建築物上噴個15、20的然後整個砍掉重練...更正,鏟平重蓋(敢這麼做一定被選民幹爆)
麻煩的是,想也知道這是一場豪賭,成功的話高雄市的地位又要更上一層,失敗的話...搞城市發展搞到城市破產好像也不是沒有前例?至少simcity裡常發生XD
說到這個,北捷是從哪位開始規劃的?(真是不得了的遠見,以台灣人來說)
------
上面也提到機車使用成本低所以機車族轉職成捷運族的比例也低,但是難道就不會有像在下這種寧願花錢搭捷運也不要騎機車冒險擠車縫省錢的人嗎?從家裡到捷運站的這段距離用機車替代就好,甚至可以改用腳踏車,省錢環保又能做運動,在下不喜歡騎機車?不不不,在下也是重機愛好者喔(只是沒錢買...),只是台灣的交通狀況,會讓在下有方便的大眾運輸就儘量搭大眾運輸通勤,機車(目前是速克達一台)就當做買菜車就好了吧
------
蓋高捷好不好,這要讓高雄人去回答,在下不便僭越,不過有高捷的話,在下閒來無事跑去高雄玩並且在高雄消費的意願會提高,因為已經被那些漂亮的車站毒到了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