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

[2007-12-26更新:補遺與後記]價值NT$120,000,000,000的逸品

一點意見

cph0516 wrote:
台灣目前的國防預算還是總預算的3%嗎?

最近才又回頭拉到3%的,不然之前才2%不到吧

cph0516 wrote:
高雄不適合蓋捷運就是它沒有那人口密集度和產業及相關法令還輔助。

高雄市的人口密度比台北市還高一點XD
當然這只是很簡略的戶籍統計數字,沒有考慮到台北的人口大多在台北縣的幾個鄰近鄉鎮市(所以捷運線一定得往外拉,但是站點大多還是在市內吧),不過高雄縣的數據包含太多偏遠山區,在下就懶得去找更精確的資料了(高雄縣的人口密度才445.48人/km2,在台灣來說還真是人煙稀少)
札幌市的人口數是188萬,除以面積1121平方公里,得到人口密度是1680人/km2,目前有三條地鐵線和三條路面電車線,還有JR北海道的三條長途鐵路線
高雄市的人口數是152萬人,除以面積154平方公里,得到人口密度是9894人/km2,......

至於產業,那是會跟著帶起來的(有需求就會有供給),相關法令本來就該同步制定,沒有蓋捷運怎麼會有捷運法規XD

e912577 wrote:
不過事實是,捷運興建改變台北人的生活。
雖然當然大家以為沒什麼好改變了。

前陣子才看到這麼一篇文章
提到當年要開放民營行動電話時,許多有興趣的業者都進行了市場調查
得到的結論是大比例的人認為行動電話並不需要,有事的話到處都是公用電話嘛
結果大家都知道了
按此看文章

當初台北捷運在蓋的時候,不也是有很多人認為有公車就夠了,捷運一張票20元起跳太貴了上班族不會想去花,結果大家也知道了,姑且不論現在的捷運族是從公車族轉移來的還是從汽車族轉移來的,起碼在下看到的是每天上下班時間與假日的捷運站人潮跟螞蟻一樣,公車上的人擠人也不像在下小時候在台北念小學時那麼誇張了(或許只是在下沒有去坐當年的那條路線?),離開北部又回來,體會到捷運的方便後甚至連公車都不會坐了XD,誰管它貴個幾塊錢啊?還巴不得它趕快多蓋幾條呢!

所以,真的不需要蓋高捷嗎?

------
來點別的
幾年前看過一本書,書名是未來城,這裡不提內容(反正在下也忘了:P),只是書中作者提到,他的觀點是都市圈會以通勤時間單程45分鐘為一個範圍,科技的進步對城市發展的影響,不是使市區內高樓林立,因為高樓有個限度,反而會因為交通工具的發展使移動速度加快,而使都市圈外圍到中心的通勤時間縮短了,反過來說就會使都市圈的範圍加大

那麼回過頭來看高捷,是的也許現在高捷路線通過的區域並不多,但是高捷通過的區域中也有不少開發稍微落後的地方吧?那麼會不會使得人潮開始往高捷路線聚集?在台北我們已經看到這種現象了(有沒有人聯想到炒地皮圖利財團等等方向?XD)

遠見與短視的差別之一,就在於是以現在的狀況做規劃,還是以幾十年後為目標去規劃,也許現在高雄還不是首屈一指的大城市(不過起碼也是台灣第二,在日本是絕對夠格列入政令指定都市的程度),但是規劃城市必須以未來幾十年為目標,現在不做,三十年後城市發展起來了,這時才發現需要蓋捷運時成本已經增加許多,而且還得避開些有的沒的,(印象中)台北捷運不也是為了避開一些有的沒有的所以要繞來繞去嗎?後面的發展必須遷就之前完成的部份,畢竟台灣又不像大陸,可以在建築物上噴個15、20的然後整個砍掉重練...更正,鏟平重蓋(敢這麼做一定被選民幹爆)
麻煩的是,想也知道這是一場豪賭,成功的話高雄市的地位又要更上一層,失敗的話...搞城市發展搞到城市破產好像也不是沒有前例?至少simcity裡常發生XD
說到這個,北捷是從哪位開始規劃的?(真是不得了的遠見,以台灣人來說)

------
上面也提到機車使用成本低所以機車族轉職成捷運族的比例也低,但是難道就不會有像在下這種寧願花錢搭捷運也不要騎機車冒險擠車縫省錢的人嗎?從家裡到捷運站的這段距離用機車替代就好,甚至可以改用腳踏車,省錢環保又能做運動,在下不喜歡騎機車?不不不,在下也是重機愛好者喔(只是沒錢買...),只是台灣的交通狀況,會讓在下有方便的大眾運輸就儘量搭大眾運輸通勤,機車(目前是速克達一台)就當做買菜車就好了吧

------
蓋高捷好不好,這要讓高雄人去回答,在下不便僭越,不過有高捷的話,在下閒來無事跑去高雄玩並且在高雄消費的意願會提高,因為已經被那些漂亮的車站毒到了XD
Live long, and prosper!!
R24 南岡山站還沒有發包,所以岡山人要「方便的」坐捷運還要等等,不然就要到橋頭火車站坐
路竹延伸線、屏東延伸線等都在規劃中

新聞上說,Taiwan Money 卡將可以用在高雄捷運上,但是據內線消息指出,此項目還在討論中
所以這個「將」字不知要到民國幾年
如果真的可以用了,也希望高捷的自動加值機可以幫 Taiwan Money 卡加值
喵~~ 滑鼠不能當飯吃,但可以混飯吃
我也支持多花一點錢在公共藝術上
雖然一時會覺得很浪費...


如果說只要實用就好
以台灣人的習慣
那車站就用鐵皮屋蓋一蓋就好了
台灣全國到處都是鐵皮屋的現象不就是這樣來的嗎
就算很有錢的人家,吃好穿好,還是會蓋鐵皮屋 ╮(﹀_﹀")╭

我去歐洲日本
其實覺得他們都很願意花錢花心力在美感這種好像沒意義的東西上
相對的,我覺得他們對吃就很簡單, 每餐都吃差不多的東西,
德國還一天只吃一頓熱的勒
日本人也不是天天吃像電視那樣的大餐的

台灣要是少一點鐵皮,多一點特別的建築,我想都值得鼓勵
像各地後來建的台鐵車站,就是最糟的例子
連照像都不想照

看了高雄捷運的照片, 還是令人有點失望,
簡直把台北捷運一些缺點整個帶到高雄捷運.

剪票口的閘門還是太窄, 同時 RFID 的感應區還是會卡到手.
個人還是喜歡日本的那種設計.
我看又要像當時高鐵剛通車時, 媒體天天說會夾死人.
他忘了說其實台北捷運就是這樣設計.
(高鐵就會夾死人, 台北捷運就不會????)

磁卡是完全沒有的.

另外, 國際機場站沒有水平電動步道是個有點失敗的設計,
雖然在已經不太需要國內航線了.

不過, 全線一起通還是比較好.
至少以後從高鐵到我家, 可以省下一兩百元的計程車費.
如果橘線再通, 以後回家就可以全鐵道運輸了.
Artige Kinder fordern nichts. Artige Kinder kriegen nichts.
其實需求是可以創造的, 相對來說支出也增加.
所以才會覺得薪水不夠用.

就好像手機一樣, 有了手機後無形中電話費更貴了.

其實更明顯的支出是電腦.
在我學生時代要買電腦, 被父母罵只是在玩電動.
結果現在, 我父母自己玩得很高興.

不過有了電腦, 一個月的支出多了好幾千元.
你看 xDSL 一個月一千元, 一台電腦組裝起來加周邊以及軟體算 45000 元, 用三年,
一年 15000 元, 一個月 1250 元.
加上 NB, Mac.....

有了電腦, 不需要太多人去做工作, 所以公司開始裁員, 很多人就丟掉工作....

札幌地鐵其實是不能單用人口數計算的.
別忘記札幌是全北海道的首府, 從本州往來北海道各地, 多半要先經過札幌.
所以會使用到札幌地點的很多是觀光客.

但是高雄的物價便宜, 觀光客自己國家的地鐵票價, 相當於高雄市的小黃,
或許他們搭小黃的意願會更高.

至少紅線會很多人搭啦, 橘線應該也是,
不過可能未來 248 這個黃金公車路線就得裁掉了.
Artige Kinder fordern nichts. Artige Kinder kriegen nichts.
高雄捷運的 RFID 卡好像不是 TM 卡. 是 I Pass 卡.
用 TM 卡只能從公務門進出.

這樣就很不方便.
日本的 JR 東日本, 可以直接使用 PASMO 以及 ICOCA 直接進出,
不必非得用 Suica.

其實應該全台灣的 RFID 卡都可以通用.
這也是為何台北市要拼命發行一些根本用不到的悠遊卡的最大理由.
Artige Kinder fordern nichts. Artige Kinder kriegen nichts.
札幌那個例子只是在下實在不認識幾個城市才拿來用的,主要是覺得高雄的人口密度已經不低了,但總不能拿東京大阪這種超級都會來跟高雄比嘛
Live long, and prosper!!
圖片跟介紹都很精美

--

先不管其他國家的捷運設備,制度

畢竟他們的歷史都比台灣長的多 (運作VS還在蓋)

但就前瞻性而言 不論在藝術層面 實用層面

已是創舉

只要對台灣有信心 再來想 怎麼進步就好

不用每次政策,設施,制度一下

都先跟國外比來比去
dearjohn wrote:
高雄捷運的 RFID...(恕刪)


高捷的儲值票卡的確不是 TM 卡,但是與 TM 卡的欄位設計是一樣的,都符合交通部的一卡通方案
而且高捷使用的票卡讀寫器,可以安裝 4 個 KEY,所以只要裝上 TM 卡的 KEY,就可以讀寫 TM 卡

原始的規劃,就是要可以使用符合交通部一卡通方案的儲值卡
這些卡包括:TM、台中e卡通、ETC 用的 e通卡 等。不過台北的悠遊卡不符合一卡通方案

所以我才說,內部消息指出,要不要可以用 TM 卡,還在討論中
喵~~ 滑鼠不能當飯吃,但可以混飯吃
生為高雄人的驕傲,歡迎搬來高雄住

基礎交通建設OK,才有商機嘛

玩模擬城市不都這樣................加油..........高雄
  • 2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