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

[麥克分享]經典中的經典-日本設計宗師-柳宗理之蝴蝶椅

prettypink wrote:
(前略)

我一直認為,一個好的藝術家,應該有包容的心態,陽春白雪的高雅當然是好事,但是懂得欣賞下裏巴人的美麗,是更值得尊重的事情. 當然現在的確有很多設計師,看不起平民的美麗,比如Karl Lagerfeld. 這不妨礙他成為一個成功的設計師. 只是, 外國的風俗就是好風俗,設計師的作品就是(每個人眼中的)好作品,這不是“有品味”,這是“snobbish".

謝謝您看到現在,您可以說我"沒有品味", "是頭牛",因為那是您的觀點自由 (:)


沒錯,我十分贊同prettypink網友的言論

另外,我或許不敢確定要成為一個好的藝術家是否一定要學會"包容"

不過我十分確定的是

一個人如果不懂的"包容"

也就是"心胸狹窄"的意思

您買到了您心中的夢幻逸品

大家不管真心還是虛偽的在網路上替您拍拍手

反正您爽就好

但也無需在有人不同意您"個人"的觀點時就要說這些人是 "牛"

他們如果真是牛

那你又是什麼東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什麼是美?

只要每個人雙眼看出去覺得"美",那就是"美"~

一個再怎麼技藝高超的設計師設計出來的東西

大家一眼看出去

就是不覺得美

那就是大多數人覺得它不美

沒什麼品味不品味的

沒事喜歡搞的孤芳自賞,自以為是

實在是沒必要的事...


voyagerlmp wrote:
什麼是美?

只要每個人雙眼看出去覺得"美",那就是"美"~


當然~~~談美,每個人都可以都說出他的道理,每個人想的美都不一樣~~~

可是在某些領域之中,美可不是像民主投票這樣~~~大家覺的美就是美~~~

美在某些專業的領域中是專斷的~~取決於少數人的品味~~~

不知道大家有看過The Devil Wears Prada電影中

掌握整個時尚界對美的定義的

是誰呢???答案是總編米蘭達

為什麼呢??為什麼不是大家開會決定要流行什麼呢???

因為在某些領域中美是一種賺錢的工具

所以很現實的需要某些受過專業訓練的人來決斷~~~

在很多設計的專業之中

也都是這樣

大家用的各種3C產品,手機電腦滑鼠~~~

到開的汽車,坐的椅子,沙發....各種產品的外型設計

最後決斷他們形狀,判斷他們美不美的~~要不要生產出來的~~~

並不是各位~~而是身為設計師與管理設計師的少數人

這些決定也許會參酌一些對消費者所做的問卷

不過絕大多數是資深設計師以過去的經驗加上專業訓練作判斷



所以設計師的確常常是孤芳自賞自以為是
因為他們不管是天生的或後天培養的
都必須具備遠高於大眾的美感
甚至必須肩負美感流行的走向
隨著科技與文化的進化
不斷創造出更進化更美的產品
如果
設計師的美感只適合大眾一樣
我想那就很難領著大眾在美的領域中前進了!!!

美在某些領域
的確是菁英決
而不是多數決的~~~~
如果談美要談包容
我想法拉利的車子可能就不會讓每個男人魂牽夢縈
Prada的包包也不會讓女生瘋狂想擁有~~

談包容還是搞政治的去談比較好
美很專斷 一點都不包容的~~~~
那個不叫美/美感.
完全是叫流型或者是廣告貢獻度
michael yang wrote:

當然~~~談美,每個人都可以都說出他的道理,每個人想的美都不一樣~~~

可是在某些領域之中,美可不是像民主投票這樣~~~大家覺的美就是美~~~

美在某些專業的領域中是專斷的~~取決於少數人的品味~~~

不知道大家有看過The Devil Wears Prada電影中

掌握整個時尚界對美的定義的

是誰呢???答案是總編米蘭達

為什麼呢??為什麼不是大家開會決定要流行什麼呢???

因為在某些領域中美是一種賺錢的工具

所以很現實的需要某些受過專業訓練的人來決斷~~~

在很多設計的專業之中

也都是這樣

大家用的各種3C產品,手機電腦滑鼠~~~

到開的汽車,坐的椅子,沙發....各種產品的外型設計

最後決斷他們形狀,判斷他們美不美的~~要不要生產出來的~~~

並不是各位~~而是身為設計師與管理設計師的少數人

這些決定也許會參酌一些對消費者所做的問卷

不過絕大多數是資深設計師以過去的經驗加上專業訓練作判斷



所以設計師的確常常是孤芳自賞自以為是
因為他們不管是天生的或後天培養的
都必須具備遠高於大眾的美感
甚至必須肩負美感流行的走向
隨著科技與文化的進化
不斷創造出更進化更美的產品
如果
設計師的美感只適合大眾一樣
我想那就很難領著大眾在美的領域中前進了!!!

美在某些領域
的確是菁英決
而不是多數決的~~~~
如果談美要談包容
我想法拉利的車子可能就不會讓每個男人魂牽夢縈
Prada的包包也不會讓女生瘋狂想擁有~~

談包容還是搞政治的去談比較好
美很專斷 一點都不包容的~~~~

你真如此相信你所敘述的嗎?

所謂的”設計師”(不管是設計衣服、鞋子還是汽車、房子、室內裝璜),到底是較所謂的”平凡人”先看到流行的先趨?

還是其實是只是看到了一般平凡庸俗又奢華的普通人的弱點(簡言之,愛附庸風雅),不斷的針對這個弱點創造出所謂”有品味的商品”。

Ok,我先承認,你與我所說的狀況都不會是100%的狀況。勢必是有所謂真的在從事美學的專業人員,帶著單純的心,僅希望能盡其最了解的,來盡量讓大家生活的更舒服。

But,我也不認為我所說的狀況是少數。(而這些人所創造的商品就如一個作家用盡華麗詞藻去堆砌出的某段文字,但這些文字本身卻毫無意義)

最後,還是就如前面我所說,也引述你的。這些人不認為美的,那這商品在這些人的感覺裡,就是”不美”,或許在另一堆人面前認為美,那對這另一堆人就是美。

對,就如你所說的,美很專斷。

且美是無法量化,很直接的一種感覺。(跟經驗.能力.完全無關,這是我的個人意見)

那某些人對於某些就算是所謂大師級設計出的商品視之如廢物。

那些其它視其如瑰寶的人群也沒有任何能力去批評。

我不用”沒有資格批評”這六個字來說,因為每個人都有說的權利。

但我認為”沒有能力批評”。

原因一樣

因為

美很專斷~
To Prettypink:

是的, 尊重包容的想法, 確實在國外教育中都有被札根, 但是, 我尊重(respect), 跟我認同(agree), 是不一樣的, 對吧...??
對啦, 美國人穿脫鞋短褲出門的很多; 在大學裡 多的是穿夾腳拖鞋上課的人--

但是呢, 美國人從小就有整齊服裝應對正式場合, 而台灣人有很多出了社會工作了都還不一定會買生平第一套西裝/禮服, 這點可就是很大的差異了

台灣有些人覺得穿休閒褲+襯衫, 甚至是牛仔褲, 就可以參加婚禮了, 但這種是不會在日本跟歐美國家發生, 那種人的想法覺得, 他這樣就叫做"禮貌"或是"正式"了, 我要說什麼? ok, 我尊重, 但我並不一定認同...

To Michael:

我很能體會你恨鐵不成鋼的想法, 但台灣社會目前就是如此, 這要靠教育來改變 而這是要長久的時間, 我父母曾說: 台灣過去幾十年來, 大抵上是靠把生活水準降到最低來賺錢, 後來賺錢了, 有了所謂台灣經驗了, 但是生活水平 品味 還有很多要提升的地方

我覺得這是很有道理的

台灣社會已經慢慢在改變了, 希望你抱持樂觀態度, 甚至是盡你之力, 教你的下一代, 或是傳達你的想法給身邊的人;
我記得有一回 我們全家人去天母一家準備結束營業的服飾店買東西, 我父親啥衣服都沒看, 唯獨看上了裡面老闆用來裝飾的兩尊polo塑像,

老爸: 老闆這賣嗎?
老闆: 看得到的東西都賣啊~
老爸: 出個價碼吧?

我還記得老闆那帶著無法理解我爸做法的笑容, 開了非常划算的價錢給老爸; 我爸不是啥藝術家, 但他笑著說: 兒子啊, 這種東西一定是罕見又少量的, 在國外搞不好一個都是兩倍的價錢呢...^^


To all:

我並不認為所謂牛啊牛的 是很合理的發言, 但我也看到了前面不少, 對於樓主美學出發點的看法與分享, 發表不尊重與負面的東西, 我們大家都可能不經意的用這些言語傷害對方, 所以 很多事情我們都要學的...


台灣啊!別再靠代工或製造啦!品牌跟設計才是我們未來能創造更多價值的路!


拿個"無能"當圖示也違反板規? 也叫觸犯政治? 01文字獄到這種地步啊?
to David_Hong

我會說牛啊牛之類大家聽了不高興的話 並不是針對誰!!
如果大家聽了不高興 我在這跟大家說聲抱歉

這句話原始出處是我的大大大老闆 KY(李焜耀)說的
身為設計師 對於集團大家長說出的這句話背後的無奈
真得感同身受!!!
他對品牌對設計是非常執著的
台灣如果能多幾個KY也許能就能再多幾個台灣品牌
在世界上為台灣發聲了

台灣的2A(acer,asus)1B(BenQ)
嚴格說來都有血緣關係在(都源自於最早的宏碁)
現在雖然B狀況很差
不過看到acer越來越好
asus也開始要走品牌
心中真得很高興

畢竟品牌才是台灣未來的路
唯有品牌才能永久延續下去

至於代工就留給無敵鴻海的郭大爺繼續搞吧!!!
希望他真得能找到真愛

偷偷透露一下
acer新一代的NB設計快出來了喔
與之前比較質樸的設計相較
整個家族非常有設計感
大家可以期待一下台灣品牌一哥準備發威的時代!!!

至於我們B
雖然跌的不輕
不過大家放心
有KY在 我們還是會堅定的朝品牌方向繼續努力的!!!!
michael yang wrote:
至於我們B
雖然跌的不輕
不過大家放心
有KY在 我們還是會堅定的朝品牌方向繼續努力的!!!!

或許有些離題了,
只是真的很好奇,
BenQ 就是因為有 KY 在,
被此君的好大喜功搞得鉅額虧損,
卻完全不用為自己的決策負責下台,
最近更因內線交易連 integrity 也受到質疑,
同樣的情況換成在歐美具相當規模的企業,
就算臉皮夠厚不引咎辭職,
董事會基於向股東(會)負責, 也會請人走路了,
只能說KY有你們這種忠誠的員工(多半還兼股東)真不枉了

Praetorian wrote:
或許有些離題了,
只是真的很好奇,
BenQ 就是因為有 KY 在,
被此君的好大喜功搞得鉅額虧損,
卻完全不用為自己的決策負責下台,
最近更因內線交易連 integrity 也受到質疑,
同樣的情況換成在歐美具相當規模的企業,
就算臉皮夠厚不引咎辭職,
董事會基於向股東(會)負責, 也會請人走路了,
只能說KY有你們這種忠誠的員工(多半還兼股東)真不枉了


我只能說看事情別光看數字 別光看表面
有時時間會是最好的答案

看看十年前的鴻海 再看看現在 在想一下它十年後會變怎樣???

十年前的明基呢???十年後的BenQ呢???

打落水狗的話沒啥意義??
acer有今天的成績我想也是當年跌倒得來的教訓
施振榮當年會在意臉皮的問題而下台嗎???
董事會中就是施振榮要KY繼續扛下去的
因為當年他也是這樣扛起ACER
michael yang wrote:
我只能說看事情別光看數字 別光看表面
有時時間會是最好的答案
(恕刪)
打落水狗的話沒啥意義??
acer有今天的成績我想也是當年跌倒得來的教訓
施振榮當年會在意臉皮的問題而下台嗎???
董事會中就是施振榮要KY繼續扛下去的
因為當年他也是這樣扛起ACER


所以結論是一家上市公司的經營者,
就算短短一年內慘賠了近三百億新台幣,
創下台灣證券史上的新頁,
都依然不必下台負責?

Carly Fiorina 連 HP 還在賺錢都會被趕下台了,
KY 一年內幫公司虧掉超過一個股本,
股價堂堂朝面額邁進,
但表演完請辭慰留的戲碼後就穩如泰山了,
很不幸這就是台灣的公司治理!

拿 BenQ 和以前 Acer 比?
如果 BenQ 這次算跌倒,
Acer 過去北美銷售失利或併購失敗的經驗頂多算打嗝吧,
更何況施先生夫婦好歹是 Acer 的大股東,
他扛 Acer 沒人能說什麼,
KY 明明是專業經理人的定位,
卻學起曹興誠玩交叉持股的槓桿遊戲,
搞得 BenQ 好像自己囊中物一樣,
但賠反正是賠股東的錢嘛!

如果賠成這樣還要人別光看數字, 光看表面,
那要看什麼? 那裏面是什麼?








從小到大 從美術班一直唸到美術系 甚至研究所
所接觸的先進長輩 總是不斷重複著同樣的問句

美是什麼?

歷史上有許多的名作 但是那就是美嗎
大部分的作品之所以為名作 有一半是因為它在藝術史上的價值
但這並不有所他之所以美的緣由---能夠觸動人心
我們承認蒙娜麗莎的微笑美
也認為畢卡索的自畫像充滿對藝術的熱情與自我突破的價值
更認同設計師對一把椅子的執著
這些都是美
美其實並不專斷也非絕對
美更不可能是少數菁英制的由一小撮人來決定
看樓主的發言 感覺得到樓主十分嚮往所謂可以決定美的一小撮菁英
更可以了解樓主對自己老闆的崇拜與羨慕
連一句牛不牛的玩笑話都可以奉為圭臬
更讓人對美在這個社會的功能性與價值感到灰心

離開學術機構而沒有繼續藝術創作最大的原因
就在於類似樓主所崇拜的這種現象

在任教於高中時
學生最常問我的一件事便是

美是什麼 我看不懂藝術作品怎麼辦?

很熟悉對吧
我總是回問他們說 你覺得
美 不是什麼?
看不懂藝術作品就看不懂啊
那不重要 重要的是 你覺得怎樣?
你覺得這作品想告訴你什麼?

其實不只在台灣 美 藝術 這類價值總是被操縱在一小撮人手裡
你今天要創作 你必須跟藝評人打交道 討好藝評人
因為他們的一句話決定了你的作品的優劣和價值
你想把作品推向大眾 向眾人發聲
就要經過這一關

但是很諷刺的
所謂的藝術創作 不正是要和他人溝通的一種行為?
我把我的想法 我的問題 利用作品 跟人溝通
關你藝評人何干? 我的作品好壞 美醜與否 其實只存在於作品跟觀看的人之間
可以決定美的一小撮菁英 在這前提下
有何施力點? 也可以說有存在的價值嗎?
藝評人的存在 是為了搭起 作品跟人之間的橋樑
並不是去告訴大眾 喔 這個東西經過我的專業判斷 這才叫美
然後把自己的地位提高 高不可攀
成為惡性循環

今天樓主的一席話 不正是非我族類便是敵嗎?
況且KY說的那句牛 就一定是對的嗎
如果我們只為了崇拜 嚮往 而同意一個人的言論
而沒有更深一步的思考 我們還敢大言不慚的說 沒錯 這就是美 我說的算數 因為我是菁英!

試想 當拿掉了
頭銜 你所追求的那一小撮人的殿堂
你剩下什麼?
你所捍衛的 是你的追求的高高在上不可攀的名 還是美的真理?

  • 1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