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型造型,摩卡壺要講究造型那就非Alessi莫屬了還用說!因為前二隻摩卡壺都是鑄鋁壺體,所以這隻我想來點不同的;摩卡壺大部分都是以鑄鋁製造的,當中又以八角造型居多,而Alessi生產的不鏽鋼摩卡壺算是摩卡壺界中的少數,而每隻壺都具有獨特而又經典的造型更是少數中的少數!它的一系列產品中尤其又以由Richard Sapper設計,並以Alessi命名的當家不鏽鋼款摩卡壺最為經典,不過…經典是要付出代價的,而這代價我付不出來啦!
想想索性上網瞧瞧看有沒其他選擇;幸運的我一上拍賣網站就找到一隻同樣是由Richard Sapper設計,並由旅英同學帶回的A di Alessi(ARS09)在招標,售價將近是Alessi的半價!不囉唆馬上下標,賣家也很有效率,幾天之後這隻摩卡壺就到我手上啦。
以下就是小弟在01首發的A di Alessi 開箱文(圖多看得過癮些):
這款包裝盒我還沒見過,有點給它可愛說…

開盒照- 裡面除了壺本體外還付了一份說明書,等下來瞧瞧

空盒照- 平行四邊形的幾何造型,好看不一定好開是好設計的要件之一

燈光美氣氛棒底下來一張

壺蓋及握把部分特寫

上壺體內部的材質處理和外面不一樣,反射出溫暖柔和的色澤

上壺體底部來一張,因為不鏽鋼壺體比鑄鋁壺體薄很多,底部處理起來多了很多線條…一體成型的嗎? 我找不到接合處說…

壺底部來一張,造型造型,不造型毋寧死阿

上下壺體轉開分離

濾杯漏斗從下壺裡取出

該厚的厚,該薄的薄,不鏽鋼壺和鑄鋁壺就是不一樣,這濾杯腳做的這麼厚,這下不怕會鏽蝕掉了,漏斗和腳的接合也不馬虎

握把可以說是這隻壺的造型表現重點,握把以導熱較慢的金屬成型,噴沙的表面增加摩擦力;不過這隻壺把短了點,要拿起滾燙的壺體還是要小心點

Alessi的工藝水準從壺底部的處理就看的出來

開了開了!咖啡沖出來啦!首泡喔,不過不是拿來喝的,看了下面說明書就知道了…

以下簡略翻譯說明書裡面關於這隻摩卡壺的種種:
摩卡壺(Espresso Coffee Maker)在30年代早期才被設計出來,可以說是最晚被發明出來的咖啡烹煮方式 (這我從來都不知道…) 。而這款以18/10(註)不鏽鋼打造的ARS09是Richard Sapper在2006年設計出來的作品。不鏽鋼的材質讓它可以在瓦斯爐之外的電磁或陶瓷面盤上加熱,使用起來更加方便。
這隻ARS09由以下幾個部分構成:煮水壺、安全伐、濾杯漏斗、上過濾網片、橡膠襯墊、上壺體與握把以及壺蓋。在初次使用時,說明書裡建議先將壺體以洗潔劑徹底清洗乾淨後,再以咖啡粉實際煮上幾輪以徹底消除掉不鏽鋼壺體的金屬氣味。
接下來煮咖啡的過程就不贅述了。直接跳到壺體的保養要點,這點對沒使用過不鏽鋼摩卡壺的我要注意啦!千萬(說明書上用了-NEVER)別用肥皂洗它,因為肥皂氣味會留存在咖啡壺裡,清洗壺體只需用清水徹底沖洗乾淨就可以了。外壺體部分千萬別用菜瓜布等材質刷洗,那將會破壞表面材質,OK。清洗完以後就是要擦乾表面,讓分解開的壺體放置在乾燥環境保存,OK。
最後要記得定期以刷子清潔壺體內部,以清水徹底洗淨濾杯漏斗、上過濾網片、橡膠襯墊與底座。這些部分如有損壞裂痕,ALESSI銷售據點有提供替換部件(水貨的零件台灣門市找的到嗎?)。摩卡壺真的是很便利的咖啡烹煮方式,煮出一杯香濃咖啡僅需10分鐘不到(含煮水+手磨豆),推薦大家試試!也歡迎摩卡壺老手提供自己的烹煮方式或摩卡壺心得,謝謝賞光。
註解:18/10不鏽鋼(屬於醫用級不鏽鋼,一般日常不鏽鋼抗腐蝕氧化能力等級區分為18/10>304(18/12)>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