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2018二月剛入手的舊文,現在已改成上面固定托樣式,為的是提升「後座力」,目前初速僅 94 m/s, 0.43g,當做DMR使用。
(Feb 2018)
「AEG + GBB + 空狙」的混血兒,GBLS!
上槍身上週就到了,但合體後我對於原廠性能不甚滿意,進行了各種調整與實驗。所以遲交合體報告了。


下槍身的半開箱文在此:
http://www.arms-cool.net/forum/thread-183532-1-1.html
先澄清一下,這把雖然是純電力(或人力 XD,後述),但結構上絕對是GBB與AEG的合體。在我改裝時,所有關於GBB與AEG,甚至空狙的知識都用上了。
先說這把特別的地方:
1. 好貴,
外國人問我為什麼不乾脆買幾把真槍算了,我回答:真槍比較不能每週下場打真人吧?(其實我已經不下場了)
台灣人問我,那為什麼不乾脆買GBB? 我回答:......你問得真好!
2. Cerakote + 鋁槍身,槍機也是鋁的,(上篇誤認為是鋼的,因為忘記活塞彈簧組藏在槍機裡),質感非常好,不過相對於價格,這也是剛好而已

3. 跟 GBB 一樣,許多部件可上真品。
無修直上:槍機拉柄 (圖中為真品)、覆進簧
可能小修:覆進 buffer(有些真品buffer可直上)

4. 需要用到真槍或GBB用的槍油,主要用於 BCG 上, 齒輪組則需AEG的潤滑油
5. 板機與網球拍同真槍簧力,板機扣單發一上午,我手指前端真的脫皮起水泡 (真的),網球拍在改真槍覆進簧前,要蠻用力才能按下去,改完真品之後,要用掌心拍,這對左撇子來說很不方便,搞得像右撇子玩AK GBB 一樣。
6. 齒輪組與馬達,扭力極大,有助於我改裝初速與後座力,馬達磁力極強,馬達轉子長度特規,比一般v2 馬達要長得多
7. 操作全如真槍或GBB,GBB的問題,除了汽化以外,這把也可能遇到,上彈方式跟GBB一模一樣,如槍機回膛上彈時可能會削子彈,彈道自然跟老婆的心情一樣,一下晴一下雨,靠
(更新:已更換塑膠製推彈嘴,裝上後,彈道不但變得穩定深遠,不再削彈,我的智商、身高也變高了XD)
8. 齒輪箱內全特規,但其他部分吃 AEG 的零件,如:
內管與hop皮 (目前塞了GHK G5 的皮,沒錯,是 AEG 規格)
槍機內真活塞的彈簧,我是塞一般電槍的M150,實測0.2g 150 m/s 左右,0.45g 92 m/s
9. 這把其實射擊結構是空狙,拉拉柄其實是把槍機內的活塞(見圖)後拉至定位讓司牙卡住,所以活塞彈簧改強,拉槍機就更累。這結構好處有二:1. 永遠擊發前已處於pre-cocking 活塞置後待發狀態 2. 沒電時,可當空狙,只要快拉慢放拉柄,不傷到子彈,真的跟我的空狙一樣準! 見我的影片後半:
像空狙的氣筒內構

直上真品槍機拉柄 (更新:我這把是v1要小修,現在市場上的是v2,可直上真品)

10. 可多準備幾個不同初速的bolt,畢竟人跟殭屍的待遇不同
11. 全槍各零件CNC切削精準,質感高,齒輪組等動力系統,應該有overbuild的思維
最後,來描述幾個原廠問題點與解決方案吧!
1. 原廠後座力好小,跟Marui次世代原廠差不多,雖然具備GBB式的buffer與buffer spring, 射擊時卻感覺只是槍身中段搖晃,沒有如 LONEX EBB 一氣呵成踢到肩頭的感覺!
方案:換了真槍的加重buffer與覆進簧,後座力提升不知多少,肩頭很有感覺!
三點放更是升天,絕對GBB! 而且動力系統同時拉這真槍覆進簧與M150彈簧,射速不受影響,輕鬆寫意。其實原廠覆進簧就比KSC M4 GBB硬囉。
2. 彈道不穩,後來發現是子彈被槍機撞變形 (見圖,槍機閉鎖處的白色屑屑,便是我的0.45蛋蛋啊)

方案:上彈路徑與上彈坡磨圓,hop 皮更換成GHK G5的。原本想整組HOP UP搞成GBB/VSR,但發現GBLS初版就是WA規格,我這是第三版,他們卻換為AEG規格,所以先順著原廠思路,觀察看看。另外,為減少傷彈,已換上原廠附上的塑膠吹彈嘴(原本配置是金屬的)
符WA GBB規格的Hopup 座 & 外管

3. 價錢好貴
方案:首先,女朋友更貴吧。另外,吃泡麵與補充高蛋白去捐X,也是可以撐過去就是囉⋯⋯
小結:這是一把滿足好奇心的好槍,是個適合繼續發展下去的好平台。結合 GBB+AEG+空狙的結構,卻也難以避免的遺傳下了各個系統的可能問題。總之,只要解決上彈傷彈問題,真的很準!
建議大家購買嗎?嗯,晚買享折扣吧!
加映彩蛋:
後座力比GBB猛的SCAR H電槍,一定要入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