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超過40年之久的台鐵古早鋁製飯盒,民國50年代~60年代中期,台鐵列車【對號特快、光華號、觀光號、莒光號】車上販賣的排骨飯就是這種(早期鋁製圓形便當盒)。

北<代表台北鐵路餐廳製作(部分飯盒無印該字樣)。

盒蓋及下盒都有台鐵logo



當時年代裡面菜色是…些許豬油加碎菜伴飯,一塊炸過再滷的厚實排骨,些許雪裡紅,2片醃製黃蘿蔔或3~4塊醬瓜,一個滷蛋。菜色參考圖片如下,圖片網址來源:台灣光華雜誌。
https://www.taiwanpanorama.com.tw/Articles/Details?Guid=01b5dbd3-5cea-4584-b0d7-acc8a2329ead&CatId=1

當時列車上車勤員雙手抓著(直桶式鐵圓框裝飯盒器具)叫賣。

相信三,四,五年級生對此杯子並不陌生!這就是早期50~60年代台鐵對號列車上專用玻璃茶水杯,包含杯蓋皆保存完整良好。
當時列車發車後不久,車勤服務員會先發送(紅茶,青茶,花茶)茶葉包讓乘客挑選,將茶葉放入杯中,待會將有一位身材壯碩的男沖茶生服務每個乘客沖熱茶水,沒撕開茶包的…服務生還會貼心幫乘客撕開茶包將茶葉放入杯內,這時提著滾燙大茶壺的服務生就要開始沖茶,沖完後很熟練將茶杯放回杯架上,
最厲害的是將玻璃杯蓋【翻杯蓋倒水】據台鐵當時沖茶服務生說,因為座位分屬兩側,服務員都要練就「左右開弓」的功夫,不論左右手都能翻杯蓋,只要看到「轉來轉去」的,就知道是菜鳥。

當年代列車上熟練的沖茶技巧動作,台鐵特別請到當年服務生沖茶示範,請瀏覽下列二部影片參考
PS 1. 更早期之前台鐵列車上提供的茶包,是用小包紙袋內裝【原片】茶葉,沖茶前要先撕開茶包將茶葉倒入杯內,大約60年代中期後才改成不織布茶袋,原因為方便沖茶水及清洗玻璃杯,只是原片茶葉被茶末所取代。
PS 2. 民國69年台鐵對號列車上沖茶服務走入歷史,原因為煮水設備老舊、不敷成本及基於衛生考量等因素,遺憾取消。
這是民國55年大專生成功嶺暑期新訓八週完畢,乘坐台鐵返鄉專車,由當時政府(運輸署)免費發送每個大專兵一張茶券【憑券贈送一杯清茶】,此張茶券已保存51年之久,現今應該絕無僅有。

這是民國50~70年代,台鐵對號級空調列車上座椅背後網袋中放置的清潔袋,現今極少人收藏,當時年代列車上車勤人員並無專門巡視車廂負責收垃圾的,乘客的垃圾都要丟棄該清潔袋內。
早期的丁香衛生紙廣告,現今已無此牌衛生紙。

當時東元家電廣告的電視機為早期落地型傳統電視機。

另二個版本清潔袋廣告,國泰信託/人壽,安佳奶粉

看似一條破毛巾,但實際上這是民國50年代台鐵 觀光號/光華號列車上所發放的黃色小毛巾供乘客擦拭臉,手專用【發放毛巾是冰濕的】,可見得當時年代台鐵對號列車服務品質多麼完善。
雖為沒啥價值小毛巾,但也收藏了50年之久。

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上分享了台鐵列車上古早懷舊物品,
順便在此分享一張台鐵古早海報,以及早期莒光號餐車菜單珍貴資訊!
下一張圖片感謝資深台鐵人翁惠平先生提供分享!
這是50年代初期,台鐵餐旅服務所的海報廣告,特別的是當時台鐵餐旅業務還有經營(台北鐵路飯店),看看當時年代的文辭…相較於現今明顯差異。

___________________
下列二張圖片感謝FB台鐵家族團友羅盛金先生提供珍貴資訊分享!
這是60年代初期,莒光號餐車上的MENU,封面左邊圖片為莒光號59年開始營運,而右邊圖片為之前觀光號餐車情景【注意看該餐車為小窗戶】。

看看當年餐車上賣的餐點種類多元豐盛,簡直如西餐廳般,這些餐點價格以當年而言算是高檔,消費客多為商務客及大老闆。

上述圖片/文字描述皆為台鐵最輝煌的時期,令人懷念不已。
PS 1. 民國55年,台鐵列車上銷售排骨飯盒一個8元。
PS 2. 民國55年,非對號級列車,平快車泡茶每杯2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