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越都市以鄙遠,實在很難有機會到實體店試寫鋼筆,即使手感和實際試用遠比網路重要。
我大概爬文和孤狗一下,歸納出幾個點:
一 好看不一定好用
二 日系筆尖較細,適合日常東方文字書寫。
歐系筆尖較粗,多拿來寫羅馬字母和藝術字體。
三 最細的歐洲EF尖,根據照片(雖然不能太依賴它),頂多小到0.5
而且東方人寫英文,多數人包括我都很少用到藝術字體,最常寫的一定是漢字!
日系筆尖,可以細到0.4附近。
適合東方書寫,而且不如歐洲最細的刮紙?(這點很不確定)
四 就外型而言,高價位大多都很好看的,只是貴氣之重,消受不起(其實是買不起啦!哈哈)
法國和義大利的,多也是精緻浪漫,也就是貴老婦人氣,不考慮使用。
德國的大多給人感覺,也是貴族氣。
可是德國的lamy非常對我的胃口,外型簡潔俐落有質感,又有年輕活潑的氣息,適合學生。
敗就敗在,不能寫細字....
其實普通的稿紙、寬格筆記大小,已經綽綽有餘了,所以有不少人推薦狩獵系列做為入門款。
我也觀察過筆跡照片,大小差不多剛好,但還是有個極限,就差一點點細字就可行了。
日系,最細的真的能達到細字的,所謂白金牌和低價位的。
不過據傳言(該死的據傳言,筆能寫就好,而且也沒實際用過),
低價位的日系品質不如德國同價位的筆。
看來我的問題,好像越爬文越複雜,直接雙手一攤丟個不負責任的問題,好像比較適合我呢!
可我絕對不會這樣做,絕不!
我把回復裡的重點簡要(不可信)放在第一篇吧!
個人需求簡述:
一、中文字為主,最希望0.4mm的粗細大小,考慮墨水暈開或出水不易,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
二、英文為輔。期望先買中文用的,英文等日後再買專用的就好了.
0.5~0.7 最佳!
三、塗鴉、漫畫、線條、描圖為輔,不知道中文字的0.4還是英文用0.5~0.7適合畫圖。
四、外觀不必太奇怪,無嚴重缺點。
masao.tw wrote:
這句話不知從何而來?...(恕刪)
歸納而來的,但我自己也不怎麼相信,因為需要科學統計的東西,參入個人主觀立場就不準確了。
果然,還是要去實體店面才好,不過講這話也於事無補。
lamy的小問題發生率真的有一點點高嗎?(當然不可能很高)
lamy的外型非常對我的胃口啊!
不過lamy的筆桿似乎也比較粗,
我非常喜歡筆桿粗細接近一般中性筆,
可以接受比一般中性筆粗一點點就好了。
(沒實際觸摸過,憑照片真的容易被心中想法所曲解)
半個月後我才有時間機會出遠門,買鋼筆,
而我心裡也急,因為能有無憂無慮的時間不多了,
能多一兩個禮拜寫字,也更能填滿暑期生活,讓生活更有意義。
(百樂筆也可以寫字,純粹想換個感覺...)
youcoku wrote:
歸納而來的,但我自己...(恕刪)
lamy safari的筆桿不算粗,加上是三角握位設計握起來還蠻舒服的,可去實體店面試寫,對粗細滿意的話也是不錯的選擇。
本人所言均為個人實際經驗或是個人見解,不一定正確,僅供參考
一、好看確實不一定好用,但各筆廠通常會在其最熱門的筆款上做文章,所以有時好看也好用,這沒有絕對,只有看不看得對眼,寫不寫得合意的問題。
二、日式筆尖確實約小歐美筆尖半號,但若是寫中文字,日本筆尖確也有一套,然我的經驗是日本筆尖中如Sailor的筆尖表現也如歐美筆尖般的滑,很適合寫英文,歐美筆尖如派克或是waterman也適合拿來寫中文字,這還是寫不寫得合意的問題。
三、愈細當然愈刮,愈刮就愈停得住筆尖,當然適合中文字,我的經驗是白金的極細尖與百樂的EF尖都很刮,若使用在品質不好的紙張上,容易刮起紙屑(若下筆重的話)。
四、外型當然是貴點好看一點,但也非絕對,這造型見人見志。然外型有時涉及到潛在的配重,配重會影響到書寫(尤其是大量書寫)時的舒適感,我認為還是得在看得對眼下,親手拿一下,可以的話,沾白開水試寫一下(若店家願意的話),就可知道合不合手。
至於日系與德系筆的比較,我還是認為沒有高下,只有看不看得對眼,寫不寫得合意的問題。若可以的話,還是到實體商店去,親眼看、親手摸會比較準。
在過去,小弟也曾瘋狂買筆,由低價買到高價,也曾十分迷惘,到底什麼樣的筆才是自己要的,繳了很多很多學費,有時會想說若不要這樣玩筆,大概可以多買幾顆勞力士了。現在真正會放入筆袋隨身帶的就只有Waterman Man 100系列,當然玩筆是個過程,可以了解自己,也可以看到筆廠在開發筆時的努力,是十分有趣的,歡迎加入,應該說歡迎一頭栽入吧~~~(註:玩墨水玩紙也很不錯)
Faber-Castell 那支梨木的,實體真的很美,拿起來卻不太好寫。出水量大且不易控制粗細。
Cross Townsend 看起來中規中矩不起眼,筆尖又比人家小一點,可是寫起來卻很耐操。
Lamy Safari 好寫滑順,但是有寫過日系比較刮的筆後又覺得 Safari 寫中文只到堪用...
Visconti Rembrandt 很美但也很低調,寫英文爽到不行,寫中文幾乎無煞車可言。
Parker Premier 看起來肥肥重重一支,好像勉強夠簽名用,但事實上筆尖很有個性,讓人不想放手。
TWSBI Diamond 看起來不怎樣,塑膠一整支,寫起中文莫名奇妙的好壓,寫英文就中等。
LAMY 2000 造型劃時代,55年沒改過,出水量卻讓人覺得觀墨窗應該要開更大一點... haha
Pilot Custom FA 尖看起來再普通不過,不知道的人一下手馬上開高叉,但愛寫的人放不下手。
....等等等等
鋼筆界真的很多可以發掘的東西。保有赤子之心,不要有成見,不要貶低別的筆,多交朋友,
可以玩的很盡興!
-= 散仙 =-
我經手過約3000支筆,最符合我的書寫習慣的,是派克75和百利金M800,
有一陣子大量手寫中文稿,每一隻筆的個性都不同,
如果以長時間書寫中文字體,又要求筆劃不可以太粗,
建議找歐美的EF,最好是不銹鋼筆尖,活塞上水
因為EF粗細的筆尖,會把夾痕設定得比較細,插入式上水的設定會讓壓力不容易平衡,
如果選用黏稠度高的墨水,有時會有供墨不順的狀況
細筆尖,鋼身,大出水的筆,用來寫中文很適合
日本筆的話,大部分都可以滿足需求,不過白金的流暢度普遍來說不如寫樂和百樂,
寫樂的低階筆的品管又不算穩定,而且日本比使用活塞上水的款式太少了,
筆尖過細,出水如果跟不上,書寫時的流暢感會受影響,也會比較容易疲倦
至於筆身粗細,太細的沒有份量,而且長時間書寫會累,
149的粗細讓我最喜歡,F尖老149其實最好寫,可以塗鴉一下午還神清氣爽
martian2003 wrote:
cchangg寫得真...(恕刪)
謝謝前輩的指點,我盡量拿掉成見,僅僅參考一下就好。
我忘了注意選擇鋼筆的目的和用途了,這點如果弄不清楚,很容易錯失方向啊!
我對鋼筆的需求就幾大重點,只是不可能有萬用筆,
所以如果一支筆無法滿足所有場合,那就得買兩隻以上的筆來應對專門的用途了。
但我希望筆越少越好,未來最多三支,而目前頂多頂多只能接受兩隻鋼筆而已。
目前我寫的字很難看,我是最近兩三個月才開始大量拿筆認真書寫的,
以往都是字寫得出來,自己看得懂就好了。
我想趁勢把字體練好,浸淫在書寫的世界裡。(不一定要鋼筆才能辦得到,不過還是非常想嘗試。)
一、要拿來大量寫文字的,但不是很正式的場合,是私人隨筆、筆記、練字。
二、中文,漢字,想練的標準好看又有個人特色,
有點生活、可愛又不幼稚、有力道、清楚不含糊的手稿風格。
不追求行草標準楷書等傳統字體。
三、英文。學習要五感並用,唯有實際書寫,才有讓文字深刻進入腦海的體驗。
練字方向有兩種,
一個是線條力求清晰、簡潔、現代感,字體非常易認且看的舒適,有建築師的風格。
二是有手稿、個性的感覺,看起來比較有感情、個性的普通英文字。
但絕不是草寫,和很難懂的藝術字。
四、不管字體多有特色,那我不在乎,
我只在乎寫出來的字讓人覺得有感情、有風格特色、最重要的是:看了易懂舒服。
五、可以畫圖,而這不是主要需求。
畫的是直線、曲線,或是漫畫等,線條細或偏細的塗鴉、描圖、臨摹等等。
目前在練習握筆方式、畫好直線,
我的手太緊繃了,因為這錯誤的拿筆方式用了十四年有了,這嚴重影響要我寫字和畫圖。
只得砍掉重練,忘了過去,從頭來過,打好基礎。
六、眾人云:夠了!你根本就是想要萬用筆嗎!



七、還有還有,能好看當然要好看,當然實用至上,但底線是不醜、不土、不貴氣(實際不要太貴也行)。
中文一隻英文一隻,夠了吧?
初學者不要太貪心,先寫中文字好了,然後拿專門寫中文的畫圖,寫英文,加減用用吧!
常寫字,我也不會太容易在網路上抱怨廢話,思緒不會像以前一樣混亂。
看看以前我在01的發言紀錄,簡直是幼稚、裝成熟的黑歷史...

我住的地方算鄉下,離台北至少一百公里,台中還算近,車程加加減減三小時到市中心鬧區吧?
還好還好,很慶幸我住的地方有鄉下感又不離都市太遠,
不然我現在可能連鋼筆為何物都不知道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