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自買了E4之後,就以為不會再碰IEM了。不是因為效果不好,而是認為已經足夠。但是,不小心亂看害人的網站(如AA等),對IEM又有了興趣。剛好在台北出差時坐小黃經過音悅,結果就是...

噹噹...據說是全球第一個有高/中/低音的3個單體IEM,難產久到讓大家都忘了他的存在。不過,既然這是Westone的最新力作,HeadFi也給了不錯了評價,我的小朋友們就離我而去了

因為之前已有開箱文,所以就省略開箱的部份了 (其實是迫不及待在機場等飛機時拆開來聽了

音質方面,我在機場用Sony RH1來直推測試,第一個感覺是」聲音好飽滿」!
也許是E4用久了,也可能是還未Run-in,感覺高音有點矇,低音有點氾濫。但是隨著在飛機上的不斷聆聽,我發覺它的高音其實很清脆,而中音有我從未在我的耳機聽過的磁性,對於某些女音的表現是恰到好處。但低音在某些地方感覺收不太住,還有待Run-in.
10小時後的聆聽:
在聽了大約10小時,我拿了我的E4來PK。訊源是Cantate + Foobar + ASIO Out。檔案都是無損壓縮檔。兩副耳機都是用Shure的黑海棉。
W3:很明顯的飽滿,偏暖的聲音。感覺上跟我的前後級hifi系統有類似之處,令人驚訝。當仔細聆聽時,可以感覺到很多的細節被呈現,完全不輸E4的解析度(可能還小勝),和很迷人的中頻。低頻則有好壞,力道充足,但有時候缺乏細節,應該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有趣的是,可以明顯感覺到3頻的分離度,真的有聆聽高中低音喇叭的感覺。
E4:明顯較偏高音,較冷聲。令人驚訝的是,力道上的貧乏比我想像中要來的更嚴重,一時還以為沒接好。中頻完敗,低頻則勝在細膩度。不過這支耳機已經用了超過1000小時,可說完全Run-in了。目前空間感在有些歌曲上要比W3來的好。
隨著W3慢慢Run-in後,小弟將會再做PK。當然,為了維持惡魔的優良傳統,沒有疊疊樂,也有掛掛樂


感謝各位收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