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到 Yodobashi 秋葉原試聽耳機似乎成了我每年的定番? 這次七月底到東京的獨旅, 除了吃喝玩樂之外, 不外乎就是挑一支耳機, 準備當作汰舊換新的參考, Yodobashi 陳列很多耳機可以試聽, USB Type-C 的 iPhone 16 Pro Max 就只能自己準備 3.5mm 轉接線來用, 不過以往經驗可以請店員借轉接頭來接訊源, 目前我主力 AKG K553 MKII 就是這樣借了轉接頭聽了幾支耳機才決定買它, 這次有自己買了 Elecom USB Type-C 轉 3.5mm 頭來用, 可以想聽多久就聽多久

目前主力 AKG K553 MKII, 一路從 AKG K701, K712 PRO這樣十多年用下來, 都是耳罩聽到壞掉, 奧地利製 K701 最可惜, 除了耳罩壞了, 透明塑膠頭帶斷了連接觸都有點不良, 聽音樂的時候會單邊無聲, 扭一扭線材又正常, 雖然多次換了副廠天鵝絨耳罩, 最終是喜新厭舊冷藏起來

在 Yodobashi 秋葉原, 聽了幾支差不多價位的耳罩式耳機, AKG, 聲海, SONY...
我用 iPhone 16 Pro Max 在音樂商店購買的歌曲來試聽比對, 分別對 ATH-R50x 比較 K701, K712 Pro 我習慣的耳機來做較, 取捨的方式很簡單, 合我口味就好!
試聽歌單:
- STU48 的 "月と僕と新しい自分"
- Kalafina 的 "満天"
- Alan Walker 的 "Alone"
- Evan Call 的《葬送的芙莉蓮》 "Zoltraak", "Knife to the Throat"
- Enigma 的 "Principles of Lust: Sadeness"
- Hans Zimmer 的 "F1"
Audio-Technica ATH-R50x, 發現我最喜歡它的人聲表現, 以往聽女聲 AKG K701 首選, 沒想到 ATH-R50x 與 K701, K712 Pro 有截然不同的表現, AKG 顯然已不是好選擇了, 第一次聽鐵三角耳機有點驚艷, 只能說各廠家調音取向不同, 鐵三角符合我目前的喜好, 於是決定 ATH-R50x, 但是免稅價格竟然比台灣還貴了一點...那我何必在日本買? 而且 ATH-R50x 還是 MADE IN TAIWAN




AKG K553 MKII 與耳機架就帶回家用了, Audio-Technica ATH-R50x 當作我的工作BGM良伴, 只是...這頭墊距離有點尷尬呀, 跟也是新的耳機架就差那麼一點, 雖然擠壓不是太嚴重的事情

但是看了頭墊, 似乎只是螺絲固定, 也許能調整間距? 於是用起子小心轉開螺絲

果然是簡單的機構, 不過螺孔是頭墊上的塑料, 拆太多次恐怕滑牙

往旁各移一格, 這下剛好了, 我這削足適履...

不過也不用擔心頭墊壓久了會變形

調整了頭墊間距...那耳罩高度有變嗎? 試戴之後發現要放長伸縮頭帶, 不過舒適性沒有變差

Audio-Technica ATH-R50x 有著與我習慣的 AKG 耳機不同調性, 人聲與樂器聲分明卻又融合一體, 以五千元價位內的耳機, 真的是便宜大碗, 我也開始變三角鐵粉絲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