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VP MX1 隨身DAC:雙輸出 3.5mm 立體、4.4mm 平衡|雙解碼晶片、破盤超值價|小資請入內

BGVP MX1 隨身DAC:雙輸出 3.5mm 立體、4.4mm 平衡|雙解碼晶片、破盤超值價|小資請入內

看着手中的「BGVP MX1」,想著它的售價... ...,現在雙輸出的小尾巴也進入了內卷時代🙈。令人吃驚的售價內含雙 CS43198 解碼晶片、高精度飛秒晶振。採 9 通道獨立供電,支援 32bit/768kHz PCM 輸出與 DSD 256 硬解,並搭載 100 級音量控制、實體播放音量操控鍵、調撥式增益鍵、警示燈。機身採鋁合金打造,搭配上下二片鏡面玻璃的對稱設計,帶來視覺上的美感。

並能透過 Walk Play 調節 EQ( 8 段 PEQ 均衡器)。此平台可經由手機 APP 或電腦端進行設定,亦可分享自己的參數給廣大同好。

開箱:

BGVP MX1 隨身DAC:雙輸出 3.5mm 立體、4.4mm 平衡|雙解碼晶片、破盤超值價|小資請入內『BGVP』在包裝方面愈發用心 ; 但產品本身並不大,建議可進一步考慮縮減耗材。BGVP MX1 隨身DAC:雙輸出 3.5mm 立體、4.4mm 平衡|雙解碼晶片、破盤超值價|小資請入內BGVP MX1 隨身DAC:雙輸出 3.5mm 立體、4.4mm 平衡|雙解碼晶片、破盤超值價|小資請入內
BGVP MX1 隨身DAC:雙輸出 3.5mm 立體、4.4mm 平衡|雙解碼晶片、破盤超值價|小資請入內
iPhone 14 以下的玩家,請自備 Lightning 線材或轉接頭。
BGVP MX1 隨身DAC:雙輸出 3.5mm 立體、4.4mm 平衡|雙解碼晶片、破盤超值價|小資請入內
這次的線材在配色上更加年輕化,線身深藍色微透光。BGVP MX1 隨身DAC:雙輸出 3.5mm 立體、4.4mm 平衡|雙解碼晶片、破盤超值價|小資請入內
前後玻璃面板有保護貼膜,玩家請記得撕掉。BGVP MX1 隨身DAC:雙輸出 3.5mm 立體、4.4mm 平衡|雙解碼晶片、破盤超值價|小資請入內
BGVP MX1 隨身DAC:雙輸出 3.5mm 立體、4.4mm 平衡|雙解碼晶片、破盤超值價|小資請入內
重量輕巧,因此體感上沒有明顯垂墜感。
BGVP MX1 隨身DAC:雙輸出 3.5mm 立體、4.4mm 平衡|雙解碼晶片、破盤超值價|小資請入內
增益鍵採撥動式,使用上更直覺。BGVP MX1 隨身DAC:雙輸出 3.5mm 立體、4.4mm 平衡|雙解碼晶片、破盤超值價|小資請入內
實體按鍵。BGVP MX1 隨身DAC:雙輸出 3.5mm 立體、4.4mm 平衡|雙解碼晶片、破盤超值價|小資請入內
BGVP MX1 隨身DAC:雙輸出 3.5mm 立體、4.4mm 平衡|雙解碼晶片、破盤超值價|小資請入內

使用:

BGVP MX1 隨身DAC:雙輸出 3.5mm 立體、4.4mm 平衡|雙解碼晶片、破盤超值價|小資請入內
「MX1」內建耳機識別功能,因此接上設備後需插上耳機,方能開始運作。警示燈號:啟用/待機 藍色燈號、PCM 綠色燈號、DSD 紅色燈號。

如若需要解 DSD 音樂檔,請記得手機開啟 USB 獨佔模式並完成設定。
BGVP MX1 隨身DAC:雙輸出 3.5mm 立體、4.4mm 平衡|雙解碼晶片、破盤超值價|小資請入內
較大而外凸的按鍵讓操作更為明確 ; 但於不同系統中,上下曲可能不支援,例如:MacOS、iOS。Android 則確定支援。BGVP MX1 隨身DAC:雙輸出 3.5mm 立體、4.4mm 平衡|雙解碼晶片、破盤超值價|小資請入內
想使用開增益時可直接撥到另一側,比起螢幕或採燈號辨識的小尾巴,相對更快速方便。

Walk Play PEQ 調節:

此 Walk Play APP 無法在 Google Play / APP Store 上搜尋到,請玩家利用網頁程式搜尋或點擊連結,進入網站。
BGVP MX1 隨身DAC:雙輸出 3.5mm 立體、4.4mm 平衡|雙解碼晶片、破盤超值價|小資請入內
安裝後您有可能遇到跟我一樣的問題,二台手機都無法利用 ; 但可透過電腦版。BGVP MX1 隨身DAC:雙輸出 3.5mm 立體、4.4mm 平衡|雙解碼晶片、破盤超值價|小資請入內
利用 Chrome 開啟網站 -> 註冊帳戶 -> 將「MX1」接上電腦就可以開始編輯了。除官方優化的設定外,亦可試試別人的 EQ ,當然您也可以分享自己的設定造福友群。

相關測試物件:

前端:
  • iMac 24"。
  • iPhone 16 Pro Max。
播放軟體與串流平台:
  • Qobuz。
小尾巴對照組:
  • FiiO KA5。

耳機:
  • KEFINE Quatio 原線組。
  • Nostalgia Audio NA3 原線組。
  • Acoustune HS1697 Ti 原線組。
  • beyerdynamic Xelento Remote 2nd 原線組。
  • BD earphone 8 Unit 客製化耳機+Vortex Cables NADIA。

聽感:

「BGVP MX1」這款小尾巴十分有趣,本身推力充裕,因此使用在不同阻抗或多單體耳機上,需要的音量有著較大差異。假如您跟筆者一樣屬於多耳機者,那麼在使用不同耳機時,務必記得先降低音量,以免傷害聽力。

「MX1」有著寬鬆自然飽滿的特性,微溫微潤並帶著通透特性,讓人聲有更多氣息轉變。動、瞬態的多變篇幅讓曲目詮釋更加豐富,展現對比與區隔。而最特別的一點莫過於不會大幅改變耳機本身優勢。例如:耳機本身寬大飽滿者,在維持原本溫度與特性下,經由「MX1」提供足夠的推力,可簡單推出耳機最佳的狀態,呈現飽滿而通透,豐富氣息流淌的寬大音場。另外像是音場遼闊有能量者,則能適度撫平毛刺、增加一點潤厚,並在未開啟增益下,輕鬆推出耳機特色。

筆者嘗試搭配自身所擁有的耳機,「MX1」能讓耳機本身的音場外圍形體(輪廓)、氛圍、包覆狀態,感受更為明確(具體化)。而音場中富足的空氣讓曲目更有臨場感,例如:電音中寬廣遼闊與向外延伸之韻味,皆讓人擁有絕佳樂感,因此十分適合注重臨場沈浸者。

再者,「MX1」在人聲方面多有琢磨,更傾向詠唱放鬆自然並豐富氣息的狀態。這使得曲目本身如果人聲方面本就略單薄時,也不會出現毛刺感。例如:日系女聲方面,會多些軟萌與一絲慵懶。

而所見音符增多的原因,除動、瞬態多變使得每個聲音在聲量上的差異增大外。在半橢圓音場中拉開縱向深度,並打開上下盤空間,讓音符更自在的流淌。進而產生對比與層次,減少彼此交疊程度。並將飄蕩在更外圍的細小配樂拉到前方耳旁,呈現出更加豐富的狀態,此點也是「MX1」的特色。

但單音本身結像疲弱亦是不爭的事實。例如:應用在複雜度高的曲目中,因四邊形態不夠明朗,加上結構細節流失。雖不產生紛亂 ; 但平淡與部分交疊、暈染就避免不了,而比較耐聽也是真的🤣。且聆聽樂器演奏,雖能感受到韻味與繾綣 ; 但結構的靈動與擴散狀態是沒有的。故玩家如果有結像上的追求,就得請您好好評估評估囉。

「MX1」的優勢在於推力豐沛可解放耳機的大音場、不大幅改變耳機特性、融入更多空氣提升臨場感、豐富氣息的人聲,十分適合熱愛流行音樂的朋友。此超值價位所詮釋出的音色,讓筆者感到驚艷,捲得很棒!👍

手機與電腦之間:

於 4.4mm 平衡端口下,未開啟增益即可輕鬆推開 Quatio 寬大音場。「MX1」跟其他小尾巴一樣,在電腦端上因供電更充裕,故縱向音場與上下盤空間之深度會更足夠。若前端為 iPhone 16 Pro Max ,音場配置將略往前靠,相對也壓縮部分聲線前後移動的鮮明度。除聲音移動時之細緻度外,其延伸的廣度與舒展也會縮減。此點影響到上盤的聲揚、往左右外圍之延伸以及低頻的深沉度,個人主觀差距約有 20%。

假如您在手機上感受到差異,建議切換「MX1」增益鍵,約可將電腦端上所見的細節回歸 10%。但因為給予的力道較強,這使得尾部回收不夠完善,質地略感破碎(蔡依林 - DIY)。

「MX1」在電腦端上,於聲音尾部的處理能力、釋放或回收狀態,都是更完整的,與耳機本身推力的承受無關。因為這個現象在 HS1697 Ti 上也存在,故要怎麼使用,玩家可自行調整所需。但以不需另外供電的小尾巴來看,「MX1」已經是一款超值又可玩性十足的好物了!

再者,「MX1」的音量在不同設備上,前端與小尾巴本身可各自調整(APP 上沒鎖時),因此能執行更為細緻的音量微調。這點在推力充裕的小尾巴上十分重要,每款入耳式耳機所需的音量不盡相同。多耳機玩家難免遇到多一格太多、少一格太少的窘境,故筆者更看重此點 ; 但也有夥伴不喜歡調整無感的,只能說~每個人耳朵承受力不同囉🤣。

另外,在電腦端下,使用入耳式耳機個人覺得不需要開啟增益,於低增益下就已經足夠了。

結語:

「BGVP MX1」除了在聲音方面擁有高 CP 外,顏值、用料亦非常能扛。它不會大幅改變耳機本身特性,而是提供一些潤厚與充足能量,提高動、瞬態並拉近細小配樂。在對比更好的情況下,打開音場順便融入更多空氣,讓曲目詮釋出更豐富的音符與區隔性,並解放歌曲本身的音樂性與臨場感。

其推力與素質在千元小尾巴中十分有看頭,可謂是近期內小資族的首選。缺雙輸出小尾巴且資金有限的朋友,您可以不用找了,選它正解!👍
2025-08-01 13:29 發佈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