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台灣開放式耳機領域深耕 10 年的 Shokz 韶音,繼年初的二代旗艦 OpenFit 2 之後,近期又帶來全新力作─品牌首款耳夾式耳機 OpenDots ONE,它主打「全球首款 Dolby Audio 杜比音效的耳夾式耳機」,搭配獨家 Bassphere 低頻聚合技術和 DirectPitch 定向聲場技術,能進一步放大觀影時的立體音場,進而營造更沉浸的環繞聽感。
OpenDots ONE 採用雙 11.8mm 內磁式發聲單體,相當於 16mm 單體的效果,帶來渾厚有力的低頻表現,它同時也是 Shokz 歷來最輕巧的耳機,單邊僅重 6.5g,配合靈活動鈦弧、不等距矽膠耳夾,長時間配戴都能保持舒適穩固,OpenDots ONE 支援單指敲擊與雙指按壓操作,再加上「左右耳不分邊」設計(可自動識別左右聲道及觸控操作),用起來更加直觀便利。在開放式耳機競爭激烈的今日,一款定價超過 6 千元的耳夾式耳機是否物有所值,讓我們一起看下去~
- 外盒正面
- 外盒背面
- 一次性包裝
- 盒內容物
- 觸控方式說明
OpenDots ONE 外盒延續 Shokz 去年起的環保包裝,並採一次性的撕拉式開口,背面則可看到 Dolby Audio 杜比音效、Qi 無線充電的認證標章,盒內容物除耳機本體外還有一條 USB-C 對 USB-C 充電線及一本用戶指南,耳機充電艙的貼紙上並貼心地告訴你 OpenDots ONE 的兩種觸控操作方式。
- 充電艙正面
- 充電艙底部
- 充電艙背面
- 充電艙開啟
有別於自家開放式耳機 OpenFit 系列採用方形充電艙,OpenDots ONE 的則是橢圓形,並搭配亮面、霧面雙材質設計,觸感細膩舒適,充電艙正面設有一顆 LED 指示燈,背面則有圓形的藍牙配對鍵,由於 USB-C 充電埠設置在底部,因此它是無法站立的。打開充電盒後可以看到其槽位設計相當淺,搭配磁吸固定機構,取出耳機相當方便。而 OpenDots ONE 採用「不分左右耳」設計,取出後直接佩戴即可聆聽,耳機能自動智慧辨識左右耳(與左右聲道),提升使用直覺性與便利性,也是一大亮點。
- 耳機側面
- 耳機底部
- 麥克風(一)
- 麥克風(二)
OpenDots ONE 耳夾式耳機以不等距厚度的超柔軟親膚矽膠、鈦合金骨架打造「動鈦弧」,用來連接水滴形的「澎音球」及貼合耳背的「能量艙」,此一矽膠設計能讓每一處受力點更貼近人體工學,穩固之餘也減輕整體重量,動鈦弧內層採用 0.19mm 鈦金屬片,即使多次開盒也能恢復彈性,經久不易變形,鈦合金並自帶 9g 自適應調節夾緊力,大耳朵不緊繃、小耳朵也不容易鬆脫。設計上則呼應充電艙採用雙材質設計,算是耳夾式耳機的美型代表,另外它亦具備 IP54 的防塵防水等級。
Shokz 在歷來最小的耳機體積裡,配置了一對內磁式 11.8mm 發聲單體(相當於 16mm 單體的效果),單耳對稱雙單體振膜相對發聲共振,讓低頻聚焦後爆發,單體邊緣採用上凸花紋折環,讓低頻更加澎湃有力,中央的高性能 PEN 球頂材料則可帶來更佳的瞬態性能,使高頻表現更加清亮細膩。此外,Shokz OpenBass 2.0+ 動態調音演算法能在不同音量下即時調整高中低頻,不會因為低音量就犧牲掉該有的細節。
這款耳夾式耳機內建 4 顆通話麥克風,透過 Shokz AI 降噪演算法,官方稱平均可抑制 95% 以上的環境噪音,保護人聲清晰度。至於消費者不免會擔心的漏音問題,透過 Shokz DirectPitch 定向聲場技術,能夠即時反向消除外溢聲音內容,即便我以 75% 音量播放音樂,半公尺旁的同事都聽不到,效果相當不錯~
- 配戴示意
- 躺著用
- 觸控操作
配戴感方面,實際戴 OpenDots ONE 上班一整天,完全沒有感受到任何的不適或夾耳感,而且不像掛耳設計會跟鏡架「搶位子」,耳夾式就完全沒這問題,對眼鏡族、或常戴口罩的使用者非常便利

OpenDots ONE 支援兩種觸控方式,單指敲擊兩下、或雙指輕觸兩下皆可對應播放/暫停、接聽/掛斷電話,雙指長按「能量艙」上下的動作則可於《Shokz》應用程式自訂,預設左耳減少音量、右耳則是增加音量,也可將其設為前後首、拒接電話,或是呼叫語音助理。Shokz 同時提供「高靈敏度模式」以提升觸控成功機率,但若你怕誤觸,也能夠將手勢操控功能全數關閉~
- 耳機本體重量
- 與充電艙重量
實際將 OpenDot ONE 放上電子秤測得單邊 6.5g,搭配充電艙則是 52g,著實非常輕巧。續航力部分,OpenDot ONE 耳機本體可連續聆聽 10 小時(這個是 50% 音量測得的數據,實際使用上應該是落在 8.5~9 小時之間),再搭配上充電艙則可來到 40 小時,是開放式耳機領域的佼佼者;而通話續航就會短些,使用時間分別為 6.3 小時、25 小時(搭配充電艙),另外只要 10 分鐘充電就能獲得 2 小時的續航時間,充電艙給耳機充電只需 1 小時就能充飽,至於充電艙本身的充電,有線需 2 小時、Qi 無線充電則是 4 小時,雖然後者較慢但有總比沒有好啦~
- 雙色(一)
- 雙色(二)
- 雙色(三)
- 雙色(四)
是說 OpenDots ONE 這次推出隕石黑、星際白雙色,後者真的很難跟「白」連接在一起,個人覺得稱之為米色比較恰當吧?這邊也提供比較照給各位參考。
Shokz OpenDots ONE (E310) 耳夾式耳機重點規格:
藍牙版本:Bluetooth 5.4
藍牙編碼:SBC、AAC
驅動單元:內磁式 11.8mm 發聲單體
防水等級:IP54 (充電艙不防水)
續航時間:耳機本體 10 小時,搭配充電艙 40 小時
重量:耳機單邊 6.5g、連同充電艙 52g
建議售價:6,490 元

OpenDots ONE 採用藍牙 5.4 無線通訊技術,支援編碼為基本的 SBC、AAC,透過《Bluetooth Codec Changer》應用程式可得知其傳輸品質為 16bit / 44.1kHz,頻道模式則是 Stereo 立體聲,實際戴著搭乘台北捷運通勤一週,只有出現過一兩次輕微的延遲,其餘時間都有非常穩定的傳輸表現。至於連接方式則需在裝置端的藍牙設定手動選擇,沒有 Google Pair 技術支援,若要配對第二個裝置,得將耳機收回充電艙再長按背面配對鍵。
- 主畫面(一)
- 主畫面(二)
- 雙設備連接
- 自訂等化器
- 尋找耳機
再來看到手機應用程式《Shokz》介面,它跟我今年稍早測試的 OpenFit 2 最大差異當屬 Dolby Audio 杜比音效模式的加入,此功能預設為關閉,在串流支援杜比全景聲的內容時開啟,可以感受到水晶般清晰的聲音及真實的環繞音效,同時音場變得更寬闊具包圍感,我自己試下來是覺得看片追劇最有感。音效模式則提供 4 種選擇、及可在 5 個頻段中進行 5dB 正負增益的自訂等化器,4 個音效模式的特性我則羅列如下─
◆ 標準模式:三頻均衡,低頻下潛深,人聲通透,高頻適中。適合大多數歌曲、或追求均衡聽感的用戶。
◆ 人聲模式:人聲更清晰突出,低頻略為削弱,適合聆聽 Podcast 或純人聲的歌曲。
◆ 低音增強模式:低音飽滿,高頻充足,人聲相對不突出,適合搖滾、電子樂等曲風,以及追求強烈低頻和刺激感的用戶。
◆ 隱私保護模式:控制高頻輸出,能夠有效抑制聲音外漏。(但 JB 覺得原本放漏音就已經做得很好了,其實用不太到這功能啦

《Shokz》主畫面下方除雙設備連接、手勢操控、尋找耳機的設定之外,「智慧配戴偵測」可偵測耳機的配戴狀況,在取下時自動暫停音樂、戴回則播放,「通話期間麥克風降噪」在啟用後,可讓對方聽到的環境噪音降低,不過與此同時,通話音質也會被影響而略為變差。

音質表現上,Shokz 向來是開放式領域的翹楚,新推出的 OpenDots ONE 受益於單耳對稱雙單體(或許可將之視為雙動圈),低音效果、節奏感確實優秀,高頻亦十分清晰明亮,惟中頻人聲相較高低頻不免略顯不足,這部分建議各位可以在《Shokz》應用程式啟用音效模式、或是自訂等化器來進行調整,量感方面,只需 60% 音量就有一定的飽滿程度了,這部分跟我先前給予好評的水月雨 Moondrop Pill 有著相近的表現,若論聲音的層次細節、音場的開闊感方面,OpenDots ONE 則是明顯勝出。
這邊也簡單分享一下聽感,我以 75% 音量串流動畫電影《KPOP 獵魔女團》的主題曲、由 TWICE 成員演唱的《TAKEDOWN》,OpenDots ONE 的下潛深度是開放式耳機少有(甚至還有些回彈性),低頻飽滿而不擁腫,聽起來節奏感強、層次分明,瞬態表現佳,在啟用「人聲模式」後,主唱 Jihyo 力量感十足的聲線聽來更加清晰,換氣聲這樣的細節也能清楚聽見,音場的寬闊感似乎更勝自家掛耳形式的開放式耳機!
再來換到英國電子舞曲先驅 The Prodigy 超凡樂團的代表作《Firestarter》,在 OpenDots ONE 的詮釋下低頻別具爆發力,強烈的 Big Beat 節奏像一股不斷推進的能量洪流衝擊聽者的耳朵,配合主唱 Keith Flint 的吼聲還原曲子那躁動與反叛的氛圍,啟用「低頻增強」模式來聆聽,量感加重之餘,更進一步突顯了這類曲風的侵略性,因此要拿來聽電子舞曲、搖滾樂也都非常合適。
PS. 聽感屬個人主觀感受,請以實際聆聽為主。

OpenDots ONE 是全球首款支援 Dolby Audio 杜比音效的「耳夾式耳機」,之所以不說開放式耳機,是因為這個頭銜被 Cleer ARC 3 AI 先搶下了

實際以 Netflix 電影《灰影人》中段的布拉格大戰來進行體驗,Dolby Audio 所呈現的音場相較於關閉狀態要來得寬闊,且能感受到當警車追著主角時,是從哪個方位來的,且警車在畫面中移動時,也能感受到聲音 OpenDots ONE 左右聲道的移動,雖然沒有到 Soundbar 那麼明顯,不過對於在小空間(房間)追劇的人來說,還是有相當不錯的沉浸感的!雖然 JB 手邊沒有其他支援空間音訊的開放式耳機,不過綜合外媒評論,看來隔壁棚 Bose 產品的音場略大、低音略重一些,但價格就硬生生貴出 4 千元了。

既然是款開放式耳機,OpenDots ONE 基本不具備入耳式耳機常見的降噪效果,不過由於發聲部正對耳道,在足夠音量下還是能隔絕一定程度的外部噪音,以辦公室情境來說,其實用 60% 音量播放音樂就聽不見一旁同事的交談內容,在戶外則需要提高到 80% 方能享受到音樂的量感,這部分跟今年稍早的 OpenFit 2 算是大同小異。
OpenDots ONE 同樣搭載 4 顆矽麥克風結合 AI 波束成形演算法來幫助通話降噪,實測發現環境噪音確實能過濾掉 8 成以上,人聲則是清晰無失真,距離聽起來適中而不會過遠,至於《Shokz》應用程式提及「通話期間麥克風高降噪」功能開啟可能讓通話質感變差,這點我倒是沒什麼感覺就是


雖然 Shokz 耳夾式耳機稍微晚了一點推出,但市面上的選擇還不到非常多元,OpenDots ONE 依然有其吸引力,首先,其外觀輕巧又帶有輕奢質感,「動鈦弧」的延展性佳,親膚的矽膠材質戴起來非常舒適,不過最令人印象最深刻的還是不分左右耳的設計,開蓋取出直接帶、收納不必再辨別方向,相信不少人跟我一樣有放錯方向的經驗,能解決這個問題真的值得讚賞!
音質表現上,單耳對稱雙單體與 Shokz OpenBass 2.0+ 的結合,高低頻都有不錯的發揮,透過等化器還能微調出更符合喜好的聽感,另外,其量感、空間感與瞬態放在耳夾式耳機當中,相信都能夠挑戰最強


若硬要我挑出 OpenDots ONE 比較可惜的地方...首先是觸控反應度沒有 Shokz 自家 OpenFit 2 的實體按鍵來得好,其次可能就是相對較高的 6,490 元價格了,目前比它貴的應該就只有 Bose 了吧?不過在實際體驗之後,JB 覺得 OpenDots ONE 從音質、空間感到續航表現,都完全對得起它的價格,更不用說還有助攻追劇沉浸感 Dolby Audio 杜比音效了!妥妥地是一款入手不會後悔的耳夾式耳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