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這價位來說包裝可以,有的監聽耳機只有白紙盒



ATH-R70x的後繼機,亦或是技術下放阪、普及版(應該還有一支更低階的30會上)

這邊誠實的說,AD2000X之後的ath開放式我是有刻意保持距離的,之前有收AD2000X與R70x,沒有留住
目前手邊有一支癖公主AD1000,前陣子日幣香,本有考慮日本回收一支AD2000X,應該是停產了,將來二手市場隨緣吧
這次入ATH-R50x原因
1 機庫很久沒有新ath,缺鐵補鐵
2 目前PC環境為主,ATH-R50x剛好命中好球帶
3 ATH-R70xa MIJ、高阻抗、1萬元,ATH-R50x MIT 單邊入線、低阻、半價
4 自身有扶持二當家情節、曹植黨
〈〈實屬盲狙不心疼〉〉
改版全面去3D翼,我是屬於喜歡的一派,偏偏ATH-R70xa這種頭帶恰好又是我最不喜歡的
R50x泡棉頭枕不見得適合所有人,但我認為它不會是最糟的支撐方案

3D翼有特殊的機構美,老鐵的轉軸堅固緻密

200g上下,搭配45mm,單入+長短雙線,格柵式頭梁

熟悉的45mm,準確的聲音,沒有豪華的用料與設計,堅持該系列一貫的中性風格,老粉請看開並接受
我這樣比喻好了,R50x是露天游泳池,AD1000是海水浴場

直接總結
堅固輕便、均衡保底、定價合理、沒有驚喜
不在此分享聽感,可以交流討論,建議自己去試聽
因為沒收錢所以不豪洨

ATH-R50x的CP值已不好苛求,ATH-R70xa潛力一定是更高,但猜測單體與迴路都以R70x為基準去調的,肉眼可見的簡化很多機構,私心至少要加個3D翼或造型銘牌或多一組紀念線,這個價位與定位的MIJ是聊勝於無,優勢不明顯
再次強調我沒聽過R70xa,但有留R70x的朋友,我覺得可以跳過
若以第一支開放式耳機為目標去購入,Rx系列不貴,但是跟老AD與歐美廠的開放式相比,也真的聽不爽
錯過不必可惜,無愛不用勉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