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鐵三角 Audio-Technica 為慶祝創社 60 週年推出了全球限量 600 組的 ATH-WB2022 木質無線耳罩式耳機,當時無線藍牙+類比的使用方式深獲發燒族群好評,時隔一年,這家日本聲學大廠再度帶來純類比有線連接、全球限量 300 組的款式 ATH-WB LTD,其耳機外殼同樣以三層木質─火焰楓木、胡桃木及桃花心木打造,藉由組合異材質實現卓越聲學特性與減震性能,同時每一支耳機的紋路都是獨一無二的,說是工藝品也不為過!而首度應用於 ATH-WB2022 的 45mm 高解析驅動單元也針對類比使用進行了調整,進而實現高暫態響應和富感染力的聲音表現。
話說現在已經很少大品牌在製作高單價的木質耳機了,但這幾年鐵三角倒是很穩定地推出新作,像是 2019 年的楓木 ATH-WP900、烏木 ATH-AWKT 與淺田櫻桃木的 ATH-AWAS,再到 60 週年紀念款的 ATH-WB2022,以及今年初隨著「鳴神」擴大機亮相的黑柿木 AW-KG NARU,看來應該沒有品牌比鐵三角更熱愛木質耳機了吧?那麼,這款木質耳機最新作 ATH-WB LTD 又有什麼獨到之處、或是日本匠人精神的體現?以下直接開箱體驗帶你了解~
- 外盒
- 生產編號
- 與保固書
有別於去年 ATH-WB2022 還有絹紙封套包覆,ATH-WB LTD 的外盒看起來就比較...環保一點?不過美麗的木質耳罩就直接印在正面,無須多餘的說明就能了解其賣點,左下角也可看到 Hi-Res Audio 金標認證,打開上蓋後一張印有生產編號的小卡便映入眼簾,保固的部分則是一年。
延伸閱讀:鐵三角 ATH-WB2022 獨家開箱|全球限量 600 台、收藏品級的木殼無線耳機!
- 耳機與攜存袋
- 攜存袋
- 鐵三角 Logo
盒內下層便是存放 ATH-WB LTD 的攜存袋,其由黑色絨布製成,很好地襯托耳機本體的質感,表面稍微容易沾黏毛絮,再加上它沒有像 ATH-WB2022 跟高檔手提箱品牌 ZERO HALLIBURTON 聯手打造硬質攜存盒,攜帶外出時就比較需要留意一下了...
- 耳罩外側
- 耳罩內側
- 耳罩底部
- 頭帶內側
ATH-WB LTD 在構造上基本延續 ATH-WB2022,但頭帶、可調式設計與支臂則是由褐色改為黑色,頭帶與耳墊的 Alcantare 麂皮也換用羊皮以做區分,雖然材質不一樣,但戴起來同樣有著舒適的觸感,耳罩外殼為凸顯美麗的木紋,除了中央的鐵三角 logo 外沒有多餘的設計。ATH-WB LTD 耳罩雖無法折疊,但能夠旋轉 45 度平放收納,左右耳罩下方各配置專用的 A2DC 端子,與 ATH-WB2022 走 USB-C 有線輸入的方式迥異,而此 A2DC 端子前端透過獨特設計,可摒除聲音訊號流失和噪音影響,從而精準地表現每個聲音細節。

鐵三角自 1996 年推出第一款木質耳機 ATH-W10VTG 以來,一直在尋找適合耳機的各類型木材,這回在 ATH-WB LTD 上採用罕見而高價、經常用於製作高級弦樂器的火焰楓木、胡桃木及桃花心木,一層一層精心製作出 3 層構造的耳機機殼,而外殼的加工、上漆塗裝過程均由日本吉他製造品牌 Fujigen 完成,確保手工打磨浮現的木層能夠展現更完美的圖形。木質耳機除了擁有卓越的聲學特性外,每一款也具備獨一無二的紋路,已經不單單是隻耳機,而是邁入了「工藝品」的範疇

- 45mm 驅動單元
- 耳墊拆卸
或許是知道售價比 60 週年紀念款的 ATH-WB2022 低一些(雖然也沒低到哪去...),這次我就敢把 ATH-WB LTD 的耳墊拆下來了,筐體為具備高強度、高耐蝕性的輕質鋁合金,其可抑制多餘共振,提供清澈的音質表現

規格方面,這個 45mm 動圈單體具備 40 歐姆阻抗,最大承受功率為 1,000mW,輸出感度為 104dB/mW,頻率響應則是 5Hz~50,000Hz,較 ATH-WB2022 高頻上限的 45,000Hz 來得更廣(此頻率響應的前提是 USB 連接並以 24bit/96kHz 音質播放)。
- 可調式設計
- Made in Japan 銘牌
- 生產序號銘牌
作為一款限量生產的耳機,ATH-WB LTD 的頭帶左右兩端分別可看到銀色的金屬銘牌,左邊印的是生產序號,我手上這支是「057/300」,而右邊的銘牌則是「Made in Japan」日本製造的文字,但耳機吊臂外側就沒有了 60 週年紀念款的英文文字。耳機的可調式設計則是採沒有段落感(或阻尼感)的設計,這部分可能有些聽友會不太習慣就是...
- 隨附導線
- 6.3mm / 4.4mm
- 鐵三角 logo
- A2DC 端子
ATH-WB LTD 隨附兩條 1.2 公尺的雙邊分線導線,一條是 3.5mm 鍍金立體聲迷你插頭,另一條則是 4.4mm 鍍金平衡插頭(另外還有附一顆 6.3mm 的變換插頭,上圖則是直接裝在 3.5mm 插頭上),插頭的尾端也印有品牌 logo,告訴使用者鐵三角在周邊線材也是很重視的!兩條導線均採用高純度銅線 6N-OFC + OFC 的星形四芯絞線結構,可拆卸部分則使用音響用的高品質 A2DC 連接端子,兩邊下緣可以看到 LEFT / RIGHT 的方向提示,只要有對著看就不會插錯邊

- A2DC 端子連接
- 接播放器
上圖就是 A2DC 端子連接的模樣,後面的聽感分享都是使用 4.4mm 平衡導線去接我手邊的隨身播放器 Astell&Kern KANN ALPHA 來聆聽存入的高解析音檔,音量皆設在 75,沒有啟用增益選項...雖然這台已停產的播放器也沒有增益模式就是。

ATH-WB LTD 的重量不含導線約 320g,較 60 週年紀念款的無線耳罩式耳機還要輕 35g,實際配戴起來果然更輕盈,當然也不會有任何的夾頭感,久戴之下羊皮材質的耳墊也沒有出現悶熱的情形,比起我自用的 ATH-M50xBT2 好上不少,但不要問我掉屑問題,畢竟也沒機會長久持有這支限量耳機

Audio-Technica ATH-WB LTD 耳罩式耳機重點規格:
驅動單元:Ø45mm 密閉動圈
輸入阻抗:40 歐姆
輸入端子:A2DC 端子
輸出感度:104dB/mW
頻率響應:5~50,000Hz
輸出感度:104dB/mW
最大承受功率:1,000mW
防水等級:未公布
重量:約 320 g
建議售價:63,000 元

JB 在拿到手上這支 ATH-WB LTD 之前,它已經歷了台灣鐵三角舉辦的三天試聽會,應該也是 RUN 得很足夠了,其聲音的呈現飽滿明亮、解析力強大,能夠聽到滿滿的細節,至於音場算是偏大,但似乎沒有到 ATH-WB2022 那麼寬闊,個人覺得可能跟後者採用麂皮耳墊有關,如果能夠換上包覆感更強的耳墊會更好(當然噪音隔絕能力也是),受益於木材本身的聲學特性,也能夠感受到音場的通透,不過若是硬要比的話,今年初在「鳴神」擴大機體驗會所聽到的黑柿木 ATH-AWKG 各方面還是更優秀就是

延伸閱讀:【採訪】鐵三角「鳴神 NARUKAMI」真空管耳機擴大機登台,60 年音訊技術與頂級材料的結晶!

接著進入到聽感分享的環節,首先是宇多田光本月發行首張精選輯《SCIENCE FICTION》中的《First Love (2022 Mix)》(24bit / 96kHz 的 FLAC 檔),在 ATH-WB LTD 的詮釋下,聲音結像極佳、輪廓鮮明,這位平成歌姬略帶沙啞的歌聲深沉厚實富有磁性,真假音的轉換也極為自然,爆發力與層次感展露無遺,聲音表現極具感染力,能體會到鐵三角官方所形容的「如和煦晴空般的澄澈音色」

再來是首錄於《残酷な天使のテーゼ》專輯裡,由 Claire 演唱的《FLY ME TO THE MOON》(16bit / 44.1kHz,FLAC 檔),在這首爵士風的《新世紀福音戰士》片尾曲中,ATH-WB LTD 的中頻飽滿響亮,同樣也展現了絕佳的空間感與分離度,每個樂器的表現無比清楚,沒有一絲混濁,弦樂器更可聽出明顯顆粒感,尤其低音提琴的下潛恰到好處,均衡而輕快的聽感相當舒服,而 Claire 的嗓音表現醇厚貼耳,未被背景的伴奏搶走風采。那由於 JB 手邊只有鐵家的 ATH-M50xBT2,實際比較之下發現木質耳機在音場與立體感表現上大勝,同時聲音的量感與細緻度,亦有著非常大的差別!

最後要分享的是澳洲搖滾天團 AC/DC 的名曲《Highway to Hell》(16bit / 44.1kHz),音樂一響震撼感變迎面襲來,鼓鈸打擊聲的彈性與飽滿度大概是我聽過最好的耳罩式耳機,吉他的刷弦清晰而帶勁,當進入副歌、樂器齊奏之下也沒有什麼紊亂的感覺,即便鐵家的調音較偏中頻人聲,低頻下手相對不重,但搖滾樂聽下來 JB 覺得還是蠻平衡的,且主唱 Bon Scott 的嘶吼別具力量感,在《Girls Got Rhythm》一曲又更為突顯,在情緒的感染力有著上乘的表現

同樣再接上對照組比較一次,ATH-M50xBT2 聽起來就比較沒個性一點(?),聲音細節也掉了不少,就伴奏來說只有電吉他跟鈸聲比較突顯,但也聽不太出彈性,聽完一首我馬上就懷念起 ATH-WB LTD 的均衡感了...是說聽感部分恕 JB 描述得比較直觀,但高階的木質耳罩式耳機跟一般耳罩式耳機相比,完全不在同一個水平呀!

有別於鐵三角 60 週年紀念款 ATH-WB2022 的獨特定位(即鐵三角首款「無線」木質耳機),ATH-WB LTD 則是回歸傳統,以相同的三層木質與現代設計語彙打造純類比的耳罩式耳機,而在拿掉電池之後能夠換得更長的使用壽命,也更符合發燒友對聆聽設備的追求

MD:Jan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