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務正業護理師開箱]FiiO KA17 隨身旗艦型DAC~以桌機為導向的超強火力小尾巴~

[不務正業護理師開箱]FiiO KA17 隨身旗艦型DAC~以桌機為導向的超強火力小尾巴~
FiiO KA17 機體大小 64 x 27.7 x 12.7 mm ,上頭搭載 0.91 吋螢幕,具備 3.5mm 立體(同時支援同軸輸出)、4.4mm 平衡,支援 Type-C、Lightning 輸入(意即 iOS、Android、電腦皆可使用),且另外有個電力輸入的 Type-C 孔(5V/1A),並貼心的在主機側身加入桌機切換鍵,一鍵啟動火力全開模式,免去玩家進入系統切換的繁瑣步驟,讓 KA17 的使用更加快速簡單。

而最重要的內部架構採雙 DAC(ES9069Q)設計、XMOS 16核芯 XU316、雙振晶,以 4 路全平衡 8 路運放並聯的 THXAAA78+ 耳擴為架構,為豐富安卓用戶使用體驗,可經由 FiiO Control APP 進行十段高精度 PEQ 調節,以及 UAC1.0、UAC2.0、MQA 的支援。

而玩家們在看到 KA17 平衡輸出下,功率可達 650mW + 650mW 時不免有些遲疑,會不會一不小心損壞設備?請您別擔心!KA17 內置溫度與輸出直流檢測,具備防護機制,此外也可以設定最大音量輸出限制,保護設備也保護您的聽力。

(筆者實測過入耳式耳機接上 KA17 的桌機模式+高增益之 4.4mm 平衡端口上,在相同音量格數下,並未出現音量暴衝,請安心服用~🤣)

開箱:

[不務正業護理師開箱]FiiO KA17 隨身旗艦型DAC~以桌機為導向的超強火力小尾巴~
[不務正業護理師開箱]FiiO KA17 隨身旗艦型DAC~以桌機為導向的超強火力小尾巴~
包裝越發有國際大廠之風範👍。
[不務正業護理師開箱]FiiO KA17 隨身旗艦型DAC~以桌機為導向的超強火力小尾巴~
KA17 具黑藍二色可選,隨機附上專屬皮套,並匹配相對應的色澤。
[不務正業護理師開箱]FiiO KA17 隨身旗艦型DAC~以桌機為導向的超強火力小尾巴~
內附雙頭 Type-C 短線與 USB 轉接頭,而另一頭的供電孔,您可任意使用自有線材。
[不務正業護理師開箱]FiiO KA17 隨身旗艦型DAC~以桌機為導向的超強火力小尾巴~
有趣的是還附上二個 Type-C 孔防塵塞🤣。
[不務正業護理師開箱]FiiO KA17 隨身旗艦型DAC~以桌機為導向的超強火力小尾巴~
此線常見於 FiiO 家小尾巴上。
[不務正業護理師開箱]FiiO KA17 隨身旗艦型DAC~以桌機為導向的超強火力小尾巴~
精美而合身的專屬皮套,通常需另購,但這次 FiiO 貼心的主動奉上!
[不務正業護理師開箱]FiiO KA17 隨身旗艦型DAC~以桌機為導向的超強火力小尾巴~
細緻內裏保護愛機。
[不務正業護理師開箱]FiiO KA17 隨身旗艦型DAC~以桌機為導向的超強火力小尾巴~
皮套外觀也參考了 KA17 的本體。
[不務正業護理師開箱]FiiO KA17 隨身旗艦型DAC~以桌機為導向的超強火力小尾巴~
[不務正業護理師開箱]FiiO KA17 隨身旗艦型DAC~以桌機為導向的超強火力小尾巴~
KA17 主機相當精緻迷人,真的很好看!👍
[不務正業護理師開箱]FiiO KA17 隨身旗艦型DAC~以桌機為導向的超強火力小尾巴~
皮套合身且考量了使用便利性。
[不務正業護理師開箱]FiiO KA17 隨身旗艦型DAC~以桌機為導向的超強火力小尾巴~
開口精準。

使用方式:

[不務正業護理師開箱]FiiO KA17 隨身旗艦型DAC~以桌機為導向的超強火力小尾巴~
系統支援中、英文。
[不務正業護理師開箱]FiiO KA17 隨身旗艦型DAC~以桌機為導向的超強火力小尾巴~
假如您同我一樣是利用 KA5 那條 LT-LT1 Type-C 轉 Lightning 轉接線,接上 iPhone 前記得關閉 D.MODE ,否則螢幕只會無限循環閃跳 Desktop Mode 而無法正常使用。
[不務正業護理師開箱]FiiO KA17 隨身旗艦型DAC~以桌機為導向的超強火力小尾巴~
但經筆者反覆實測, LT-LT1 Type-C 轉 Lightning 轉接線 用在 KA17 上,因先天供電不足,容易導致 KA17 當機,也就是插上有過電,但播放時耳機是無聲的。
[不務正業護理師開箱]FiiO KA17 隨身旗艦型DAC~以桌機為導向的超強火力小尾巴~
正常狀態下,接上 KA17 時, iPhone 的音量為鎖定狀態,玩家只能利用 KA17 去調整音量,但假如您發現 iPhone 上音量可調整,但播放無聲,就表示 KA17 並未正常工作,此時進入 KA17 系統內回復原廠設置即可解決。而筆者為了測試之穩定,利用原廠的 Type-C 短線搭配 audirect 二代轉接頭,利用此轉接頭就算預先切換成桌機模式,接上 iPhone 還是能正常啟用,直到接上外部電源後,螢幕才會跳出 D ,這點就與 LT-LT1 Type-C 轉 Lightning 轉接線 不同了。

原廠方面表示,此點恐與 iPhone 對外供電限制有關,因 KA17 功率較大,極限音量可能會出現卡頓或無聲,尤其在桌機模式下,因所需之耗電將更大,但應該與線材本身無關。當然,原廠並非只是說明這種可能性,事實上也在不同型號 iPhone 上實測過,但尚未見到這種情況。而筆者也測試過不少小尾巴產品,在不同手機、品牌、系統上,都有可能出現不同且獨特的狀況,例如我有您沒有的問題,或底噪我沒聽到但您有的情形,無奇不有的問題常與自身手機有關,因此最快的方式還是實地用看看,您將會有解答(難道筆者的 iPhone 是機王?🥹)。

測試物件:

前端:
  • iPhone 14 Pro Max。
耳機:
  • Acoustune HS1697 Ti 搭配 COMPLY PREMIUM TIPS SAMSUNG Galaxy Buds2 Pro 海綿耳塞耳塞。
  • beyerdynamic Xelento Remote 2nd。
線材:
  • Vortex Cable Lavinia。
小尾巴:
  • FiiO KA5。
  • audirect Beam 4。
小尾巴轉接頭:
  • audirect 新版 OTG Lightning 轉接頭。
小尾巴線材:
  • RANKO RK RUF-100 金線。

聽感:

KA5 V.S KA17:
小尾巴線材皆使用 FiiO 原廠雙頭 Type-C 短線+audirect 轉接頭。耳機先接上 HS1697 Ti 並使用他原本的 3.5mm 線材,假如讀者們有印象,我常說這耳機原線頗悲劇,讓不少用戶抱怨,但在桌機上就沒有這般難堪,因此將它作為本次測試素材。

人聲方面 KA17 會有一個較鮮明的口型,氣息吞吐多了點綿柔帶狀,並於轉換過程多點細膩,而 KA5 則顆粒感較多,且因結像少了 KA17 所具有的氣泡形體,使得在穿透型女聲上, KA5 顯得單薄而結構有分裂感(太妍-Weekend),這種現象也發生在其他聲音上,因此在結像、瞬態與聲音延展時的方向及細緻度, KA17 有著相當明顯的優勢,讓您一聽即辨。

另外音場鋪墊更為全面,拉出了縱向深度,使得聲音在結像更完善的狀態下,有了更好的擴散空間,高度華麗下保有穩健控制力,並於主聲後閃出細微的迴盪,讓解析有了大幅升級,下盤區間加寬加深,節奏點更為深沉並有具體的回彈感,而極低頻則會在擊出時,往下外方流淌並自然散去不暈染(GARNiDELiA-暁桜),由於解析力對比 KA5 提升很大,也讓(Linkin Park-Castle Of Glass),疊加於主人聲後的和聲相當清晰,這部分在開啟桌機模式後,會具體的浮出檯面,如同背後靈一般,明顯感受到另一層人聲的疊加👍!

假如您正考慮 KA5 也思考著是否該為他補個線材,那麼 KA17 的解析力值得直上,因為在整體表現上, KA17 推出的音色並不遜於 KA5+RUF-100 金線,因此 KA5 用戶們如果想升級,真的可以安心買 KA17

一般模式:
回到 KA17 我們繼續討論,耳機搭配 HS1697 Ti 時,聲底較為寬鬆,低頻擊出後產生部分暈染,但因提供一個較為寬大的音場,因此還是可以產生隔間,但聲音本體四周較模糊,聲音發散後形成綿柔樣貌,而在音色較為溫潤的情況下,不同特質的音色在辨識度上是較不明顯的,整體屬於較柔軟的調性,而女聲也較軟萌柔和(YOASOBI-アイドル),這讓 HS1697 Ti 在對應較單薄穿透性高的女聲上,不再有毛刺感,當然,試過許多容易刺的歌曲也都不會。

而 KPOP 上低頻也是偏軟 Q 的,少了些回彈的實質感,舞台非包覆型樣貌,屬於較開揚的狀態,聲線延展為帶狀綿柔,整體音色耐聽舒適,這也不代表他解析力弱,高複雜度樂曲直推頗穩定(MAN WITH A MISSION & milet-絆ノ奇跡、LiSA-REALiZE),雖然萬箭齊發時因聲音四周較模糊,渲染的柔和帶狀使得無法聽出鮮明區隔,但穩定中求表現已大幅減少本曲的紛亂感,表現力不遜於帶電池的 audirect Beam 4 ,論本曲的把控能力與區隔度,反而會是 KA17 更好些。

而這樣的陳述有點像我先前測試 Xelento Remote 2nd 中所提的,因此我們換耳機試試,雖說陳述上有些雷同,但 KA17 給予的能量較多且質地更為飽滿,尤其低頻力道與人聲結像,並在夾縫中竄出細小的聲音,另外電音在跑時的變化層次也較豐富,而聲音多了回收狀態,我也因為他這個特點,聽見更多極細微的聲音(聲音回收的好,可將空間讓給這些細微聲音)。再者, HS1697 Ti 的部分暈染在 Xelento 2nd 上是沒有的,並給予相當飽滿有力勁之低頻,人聲軟萌近貼,另外音場整體略前靠,並解放出更多細微小配樂,但 KA17 更為驚人的展現則出現在桌機模式下,可進一步解放 HS1697 Ti 被壓抑的能量。

桌機模式:
電力的補給讓 HS1697 Ti 大幅減少聲底濃郁,並讓聲音出現形體,能量補足使得聲線展延凝結有質,也順勢提高了靈動的速度感以及音色辨識度的差異,尤其在低頻表現方面,出現下沉與更具體的擴散樣貌,並讓大動態舒展開,因此大力出奇蹟並非無道理,尤其是在原廠線被唾棄的情況下🤣。

絕大部分的樂曲在桌機模式都有提升,也就不再深究,我們來聊編制樂。在耳機不換線的狀態下, KA17 所帶來的編制樂,確實讓人感受到桌機風範(久石譲 & Royal Philharmonic Orchestra-PRINCESS MONONOKE(「もののけ姫」より)),樂器除了結像外,能量的展延飽滿有質並收束具體,且不同人聲、合聲也不被樂器淹沒,地位明確情感豐富動人,以小尾巴來看有超常發揮之勢,但為了瞭解 KA17 的極限,我們還是換個線材吧。

經由 Vortex Cable Lavinia 調整,聲音在展延時有更細膩的層次(忽大忽小產生了變動波形),管樂拓展上更為強烈而響亮,收放感也是增強的,人聲則提高了氣息轉變,具有潤澤而穿透人心之勢,劃開了主人聲與和聲間的區別。只不過在音場配置上,上盤開揚顯得疲弱,能量主要往聽者端襲來,少了上揚之感,而在能量推到最強的尾部總感緊繃,狀似瀕臨崩解,因此依舊有某些部分未處理好,另外弦樂在細緻度的呈現也是較薄弱的(整體為帶狀少了各自的細節),這個感覺在換成 Xelento 2nd 也是相同的,故以現階段來看, KA17 對我個人而言是個有桌機之勢且音色優質的小尾巴,價位上也是款超值的高階隨身 DAC,而上打桌機就免了,機體那麼迷你,能有這般表現真的很棒了!👍

結語:

「FiiO KA17 隨身旗艦型DAC」具有相當優秀的實力,無論掛載外接電源與否,在解析力上不亞於掛載電池的產品,甚至是附帶專利的高階小尾巴線材,迷你精巧的外型還搭載螢幕,本次還加碼附上專屬皮套,個人覺得 CP 很高,非常適合想升級小尾巴配置的夥伴,假如您被眾多線材與新品搞得不知道要押哪個,那麼 FiiO KA17 值得您下好離手,輕鬆將好聲音收入囊中!

2024-04-10 16:26 發佈
你好 我手機也是14pro max適合這款小尾巴嗎
使用起來會很常當機?
可以哦~只要另外買一條fiio的lightning線,因為我就是14 pro max,當機不常見,但偶出現在外接電源時,
建議您到店家那邊試試哦~

bwwang100 wrote:
你好 我手機也是14pro...(恕刪)
bwwang100

請問audirect 新版 OTG Lightning 轉接頭這條線手機有裝殼會卡住嗎

2024-05-01 0:03
VEN5399

看了樓主的文,預先買了lightning轉C的線以及轉接頭(都是audirect)結果反而是轉接頭會一直顯示電量不足...真是我的人品問題...

2024-08-20 21:53
KA17剛入手 目前總結有以下幾個缺點

1. 蘋果手機(15 pro max)音量小的可憐, 接電腦(安裝驅動後) 音量大概大一倍, 開到40左右就滿大聲的, 接蘋果開到60我都覺得還好小聲, 我的老手機S10+ 音量也比iphone大了20%左右吧, 音量太小一堆細節都出不來.

2. 桌機模式 : 外接電源有沒有裝我感覺不出來有差異, 接上手機也一樣. 然後接蘋果手機 桌機模式加上外接電源音量還是小的可憐..
不務正業的護理師

很小聲啊?幫您回覆給原廠哦~看韌體能不能調整。

2024-10-08 20:14
請問一下 ka17值得入手嗎?
謝謝
9512750 wrote:
請問一下 ka17值...(恕刪)


我個人覺得值得!
值得啦,那次不值得.
開桌機模式,輸出夠,才有音場和完整低音.用4.4平衡.外加電源用一整天,
手機也不太掉電,這是很多有線耳機使用者的願望
--- 很小聲啊? --- 早期版本記得更新韌體
liaotali

Ka17塔ddhifi tc09s 線會很猛喔

2025-05-22 18:1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