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 年創立的美國發燒耳機品牌 Campfire Audio,在 Hi-Fi 領域的 IEM 監聽耳機耕耘數年累積了許多粉絲,自出道作 Jupiter 開始,已推出數十款應用動圈、動鐵或平板單體的有線耳機產品,而在去年,Campfire Audio 也正式迎來旗下首款真無線耳機 Orbit,並於 12 月底登台開賣。耗時兩年開發的 Orbit 在小巧的機身內搭載 10mm 全音域動圈單體,提供開闊的音場與豐富細節之餘,也支援高通 aptX Adaptive 的高音質藍牙編碼,同時亦可藉由應用程式調整 EQ 等化器,但畢竟是 Campfire Audio 第一次跨足藍牙領域,Orbit 的技能全點在音質表現、而不具備主動降噪等進階功能,不過耳機本體的續航力可達 8.5 小時,並支援 Qi 無線充電。
- 外盒正面
- 包裝內部
- 掀起插耳
- 隨附配件
一如出道作 Jupiter 與後續的星象系列耳機,Orbit 的包裝盒也十分重視開箱儀式感,在展開米色的封套之後,印有金色星星圖案的藍色內盒便映入眼簾,內盒的插耳處還可看到燙金字樣「Nicely Done」,質感細節直接拉滿!裏頭除了充電艙本尊外還有兩個藍色的小紙盒,分別盛裝著矽膠與海綿耳塞各三種尺寸、USB-A 對 USB-C 充電線、迷你說明書,以及 Campfire Audio 的徽章扣,不得不說 Orbit 的開箱過程處處充滿驚喜呀!
- 充電艙正面
- 充電艙底部
- 充電艙內部
Orbit 的充電艙外殼採用啞光的 ABS 質感,上蓋為奶油色、下蓋則是土黃色的搭配,艙體正面以蝕刻呈現 Campfire Audio 的品牌字樣,背面則將所有認證標章集中在一個圓內,較一般放在充電艙底部的作法好看許多,最下面則可看到 Designed in Portland 美國波特蘭設計的小小字樣,至於 USB-C 充電埠則是配置在艙體底部。不只外殼用上雙色,上蓋內側和耳機收納處更以綠松石色營造出跳色的衝突設計(是說這個配色真的是蠻微妙的...),中央除了 4 顆圓型電量指示燈外,還有一藍牙配對/重置按鍵。
- 耳機外側
- 耳機內側
- 耳機厚度
- 耳機導管
耳機本體同樣採雙色設計─外側為土黃色、內側則為奶油色(剛好跟充電艙相反),矽膠耳塞則是接近芥末黃的顏色,搭配起來很有糖果


以出廠預先裝上 Orbit 的中尺寸矽膠耳塞實際配戴,我個人是覺得相當貼合,不過視覺上好像就略凸了一點,建議戴上之後需再順時針將耳機旋入耳道固定,如此一來基本就不會鬆脫,如果換用海綿耳塞,噪音隔絕能力似乎稍有提升,但似乎較難以深入耳道就是,而且海綿耳塞的黑色跟耳機本體也不太搭就是

- 耳機本體重量
- 耳機與充電艙重量
實際將 Orbit 放上電子秤測得單邊 6g 重,加上充電艙則是 46g,雖然耳機算是略重,但充電艙小巧便攜。續航力方面,耳機以 80% 音量播放音樂可使用達 8.5 小時,搭配充電艙則能使用達 30 小時,即便是重度聽友,三四天充一次電也沒問題,而且,Orbit 還支援了 Qi 認證的無線充電板充電。
Campfire Audio Orbit 真無線耳機重點規格:
藍牙版本:Bluetooth 5.2
驅動單元:10mm 全音域動圈單體
頻率響應:5Hz~20,000Hz
音訊解碼:SBC、AAC、Qualcomm aptX Adaptive
電池容量:耳機本體 50mAh、充電艙 270mAh
電池續航:耳機本體 8.5 小時、充電艙 30 小時
防水等級:IPX5 (不含充電艙)
重量:單邊 6g / 連同充電艙 46g
建議售價:7,990 元

Orbit 採用藍牙 5.2 版本的無線通訊技術,連接範圍同樣是 10 公尺內,實際帶出門使用,在捷運站這樣較為複雜的地點偶爾會斷訊個半秒左右,發生頻率並不長、半個月大概 4 次,而藍牙編碼部分則支援 SBC、AAC 和高通 aptX Adaptive,如果你的藍牙裝置擁有後者,就能夠享受 CD 級無損或 24bit/96kHz 的高解析音質。這款真無線耳機的出發點為極簡體驗,初次配對時,掀起充電艙上蓋就能進入藍牙配對模式(或長按配對鍵直至燈號閃爍),接著要在 Android、iOS 或 PC 開啟藍牙設定介面手動連接,老實說我的 Pixel 6 在初次配對時藍牙搜尋到了 3 個 Orbit 裝置,這時要選擇耳機圖示的才能正常使用,因此如果一開始能加入 Google Fast Pair 功能,無疑會便利許多。
- Campfire 應用程式
- 主畫面
- 觸控功能
- 等化器
- 自訂等化器
- 設定介面
Campfire Audio 也為 Orbit 推出專屬應用程式《Campfire》,它的介面跟功能一樣


音質部分,去年 12 月借到的 Orbit 可以說是 JB 心目中 2022 年音質最佳的真無線耳機,雖然月初跟各位分享的 NuraTrue Pro 音質也能排進前三名,但不開啟個人化就沒有作用、相比之下演算法修飾感稍重。我使用 aptX Adaptive 編碼、50% 音量播放存入手機的 FLAC 音檔(均為 24bit/96kHz) 來進行聽感測試,不得不讚賞 Orbit 僅憑 50% 的音量,就能達到多數真無線耳機 75% 音量的量感

首先要跟大家分享的是日本歌手藍井艾露的《心臟》,這首《刀劍神域》劇場版的主題曲中,一開始所呈現的樂器跟人聲的量感非常強勁,藍井艾露的歌聲清亮、透明而偏暖,齒音與換器聲等細節均能清楚聽見,同時伴奏樂器的位置與形體清晰,低頻下潛深度足夠且不會太擴散,鼓聲回彈性佳、貝斯不過於彰顯,能進一步凸顯主唱人聲,鋼琴聲則是頗具顆粒感,一個個琴鍵彈奏出的音符都相當清晰。
第二首分享的是日本搖滾樂團 ONE OK ROCK 的《Save Yourself》,在 Orbit 的演繹下,由貝斯與鼓所組成的低頻格外飽滿,音場寬闊、甚至帶有一點回音感,無需等化器調校就能感受得到(雖然等化器也不好用

再來我也以 Spotify 串流威肯的《Best Friends》、《A Lonely Night》等曲子,即便不是高解析或無損音源,但用 Orbit 聽起來就是充滿力量、瞬態佳,融合 Synthwave 風格的低頻則是相當 Q 彈,很難想像這款真無線耳機的調音能夠將串流品質發揮至此


那畢竟是 Campfire Audio 從發燒領域跨足真無線的處女作,Orbit 無法一次到位地加入所有功能,而主動降噪的缺乏或許會讓追求泛用性的消費者卻步

JBLiao · Campfire Audio Orbit 戶外通話品質測試【Mobile01】
至於 Orbit 的戶外通話品質各位可以參考上方錄音,由於不具備降噪麥克風設計,身旁的車流或風聲雖無法濾除,但也不會完全掩蓋掉人聲而去影響到通話,此外,上方錄音也能聽到人聲在後段出現斷斷續續的現象,如果是在室內使用倒是沒有太大的問題。

其實 JB 這次借到 Orbit 足足聽了有一個月,也有時間跟手邊其他真無線耳機作番比較,只能說不愧是發燒大廠調校

就算音質太對我胃口,但 Orbit 的缺點也不難找,這邊就以功能面、體驗面來評點,首先,它沒有 ANC 主動降噪、環境音模式、多點連線或配戴偵測這樣的進階功能,如果你極度重視泛用性那它基本沒戲了,不過以我的體驗而言,耳機的量感加上耳塞的物理降噪,其實表現真的不差就是;而應用程式介面陽春不說,我的 Pixel 6 在耳機已配對的情況下畫面永遠顯示「搜尋藍牙中」,倒是跟同事借的三星 Galaxy A53 能夠正常使用,不知道是哪裡出了問題...

體驗面部分,Orbit 導管的設計多少影響了配戴感,我自己在配戴時都還要轉一下確認服貼才比較心安,如果是想塞了直接聽是可能掉落的;另一個美中不足的地方則是藍牙連接的「便利性」,初次連接時我的手機搜尋到三個 Orbit (以原生 Android 介面來說,要選擇耳機而非藍牙圖示的),當初若加入 Google Fast Pair 就不會有這個問題了

作為 Campfire Audio 的第一款真無線耳機,Orbit 憑藉著超群的量感、明亮均衡的聲音特性,音質不僅超越原本的期待,更是我個人心目中 2022 最佳,甚至連串流的聽感體驗都一併提升了不少

▌小惡魔福利社










MD:Ki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