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說到日本耳機品牌 Audio-Technica 鐵三角,大家可能會想到其經典的監聽耳機或近年普及的真無線系列,並不會直接聯想到遊戲的應用領域。但鐵三角自 2014 年推出旗下首款「遊戲專用耳機麥克風組」(下稱遊戲耳麥)之後亦持續更新這個產品線,去年底上市的新款 ATH-GL3 與 ATH-GDL3 遊戲耳麥延續初代策略,分別採封閉式、開放式的構造,兩機均搭載 45mm 大口徑驅動單元再現遊戲音效細節,透過隨附的兩組可拆卸式導線則能夠對應各個遊戲平台,此外,ATH-GDL3 的重量更來到 220g,是鐵三角歷來最輕量的遊戲耳麥。
這次 JB 也借到了兩款新品進行體驗,在進入體驗報告前也溫馨提醒,文末再次安排了回文抽獎活動,請各位板友務必看到最後喔!
- ATH-GL3 外盒正面
- ATH-GL3 外盒背面
- ATH-GDL3 外盒正面
- ATH-GDL3 外盒背面
- 盒內容物
- 隨附線材
- 耳機正面
- 頭帶調整
- 頭帶
- 橡膠頭墊
- 可調式滑軌
- 耳墊設計
- 耳罩機殼

- 4.4mm 耳機插頭
- 耳機插頭兩端
- 麥克風組裝

兩款遊戲耳麥新品均採有線連接設計,讓使用者不必擔心藍牙無線傳輸會有延遲或相容性狀況,在使用上較為單純、支援度也更加全面。我自己試過包括 PC 桌機、任天堂 Switch、PS5 與 Xbox Series 遊戲主機,甚至是手機都能夠搭配使用,但目前市售的手機要找到備有 3.5mm 插孔確實有點難,這種時候就得靠另購轉接頭來幫忙。
- ATH-GDL3 耳機(黑)
- ATH-GDL3 機殼(黑)
- ATH-GDL3 耳機(白)
- ATH-GDL3 機殼(白)
- ATH-GDL3 耳罩(黑)
- ATH-GDL3 耳罩(白)
- 驅動單元
- 連接埠與控制項
- ATH-GL3 重量
- 連同耳麥與線材重量
- ATH-GDL3 重量
- 連同耳麥線材重量

ATH-GL3 | ATH-GDL3 | |
驅動單元 | 密閉動圈型 45mm | 開放動圈型 45mm |
輸出感度 | 98 dB/mW | 98 dB/mW |
輸入阻抗 | 45 歐姆 | 45 歐姆 |
頻率響應 | 10~35,000Hz | 10~35,000Hz |
麥克風輸出感度 | -43 dB | -43 dB |
麥克風頻率響應 | 30~20,000Hz | 30~20,000Hz |
重量 | 230g / 裝上導線後 237g | 220g / 裝上導線後 227g |
售價 | 2,980 元 | 3,850 元 |
▌聽感體驗

接著進入到遊戲體驗的部分,我則是為這兩款遊戲耳麥挑了《戰車世界》、《極限競速:地平線5》以及《最後一戰:無限》等 3 款不同類型的遊戲來進行遊玩。

首先使用電競筆電遊玩 Wargaming 的《戰車世界》,各式戰車的引擎運轉與砲彈填充聲、甚至履帶接觸路面所傳來的震動等細節均能忠實還原,擊發時的爆炸力道也更為深沉有力,行駛於戰場時可明顯聽見戰鬥機飛越頭頂、自走炮擊發的高爆彈的飛行路徑,令人倍感身歷其境,ATH-GDL3 因周遭環境音開放,寬廣的音場使聽感更自然,而密閉式的 ATH-GL3 由於隔絕環境噪音,細節更豐富,但音場就向內縮了一點。雖然日系路線的鐵三角給人的印象不強調低頻,但在遊玩《戰車世界》時,卻將戰車層層裝甲被擊穿的沉重力道詮釋得非常到位,而磅礡的交響樂 BGM 在大鼓、管弦樂器量感的強化下,也為遊戲體驗帶來加分效果。

接著換到開放世界賽車遊戲《極限競速:地平線5》,ATH-GL3 和 ATH-GDL3 均能精準地呈現競速最重要的方位感,玩家可以清楚辨別身後的車輛從哪一邊加速逼近,進而提前去「卡位」防止被超車。而在本作舞台的墨西哥大地飆車時,無論駕駛的是跑車、Hypercar 極速超跑、拉力賽車或是一般轎車,兩款遊戲耳麥都能將車輛的差異化發揮到極致,大至引擎音浪、甩尾燒胎的爽快感,細微至換檔加速、輪胎的抓地聲,乃至極速下風阻都能感受出每台車輛的不同,同時《極限競速:地平線5》的拉丁電台音樂在耳機的 45mm 驅動單元推動下也十分帶勁。

FPS 遊戲代表的《最後一戰:無限》方面,我戴著 ATH-GDL3 遊玩全新 12v12 大型團戰地圖「最後倖存超級戰士」,可以發現到聲音定位比電視或筆電揚聲器來得精準,舉凡敵人進逼的腳步聲、槍枝交火的遠近都能清楚感受到,而且超級戰士沉重的步伐與必殺肘擊聽來也更具厚實力道。而在 Fragmentation 大型團隊死鬥地圖裡,隊友操控著《最後一戰》經典的空中載具從頭頂呼嘯而過帶來火力支援,也都完美展現了聲音的方向性,玩起來真如置身外星戰場般。
- 超心形麥克風
- 海綿防風罩
我將 ATH-GL3 遊戲耳麥接上電競筆電、並開啟遊戲語音軟體《Discord》打給隊友進行通話測試,即便筆電風扇運轉聲超大、身旁又開著除濕機,我的聲音在隊友聽來都十分清晰,沒有被周遭持續性的低頻聲響所干擾,在沒有講話時麥克風也不會把雜音收進去,作為居家視訊會議或遠距教學也沒問題。個人覺得比較可惜的是無法進行通話和遊戲音效的「混音」,因此隊友的聲音很容易被 FPS 遊戲的一些爆炸聲響給掩蓋掉,不過這樣的功能以遊戲耳麥來說也不常見就是。

如果是遊玩主機遊戲,使用者須透過耳機導線連接 PS5、Xbox Series X|S 的控制器,1.2m 的長度其實並不會形成干擾,但由於任天堂 Switch 的 3.5mm 耳機插孔設置在機身的頂部,遊玩時就多少有被導線影響


而在音樂聽感方面,我則是以筆電播放無壓縮音質的 FLAC 格式來進行測試,在英國創作歌手紅髮艾德的《Bad Habits》一曲中,ATH-GL3 的調音偏向中低頻,低頻的 beat 有著不小的存在感,卻又不影響紅髮艾德假音的突出表現,不過下潛深度與回彈度似乎能夠再加強一些就是...我再接著播放日本樂團 YOASOBI 的抒情歌曲《アンコール》,ATH-GL3 能夠還原女主唱 Ikura 高音清透感,但還是有些明顯的齒音存在。那由於是連接耳機導線來播放,這兩隻遊戲耳麥不會有音訊傳輸失真的問題,聲音的解析力也較同價位的無線藍牙耳罩式耳機來得好,更能感受到聲音的形體與細節層次。
開放式的 ATH-GDL3 則是能呈現較為開闊的聲音,但因先天構造上的限制,低頻表現稍弱了些,配戴時可聽到周圍環境的聲音,以我常為筆電設定的 30% 音量(耳機音量 100%) 來說,能夠聽見附近同事敲擊鍵盤、拆包裹或翻書聲,交談內容略能聽見,但就比較難完整掌握,在這個音量下耳機的「漏音」就十分明顯,但基本上還是細微噪音的程度
▌心得總結

這次鐵三角推出的 ATH-GL3 和 ATH-GDL3 使用相同的驅動單體、甚至連外觀都十分相似,那麼兩款遊戲耳麥該怎麼選擇?實際上還是看玩家習慣的聽感─開放式的 ATH-GDL3 強調更為真實的空間感,可在寬廣的音場中感受到清晰的聲音定位,不過同時能聽見外部環境聲音意味著部份細微音效不免被噪音遮蓋,而且傳到你耳朵裡的,別人也聽得到;而 ATH-GL3 則採能夠隔絕外部噪音的封閉式結構,除能夠還原各種細微的音效並營造出色的臨場感外,也有助於玩家磨練「聽聲辨位」、辨別敵我動向的技巧,聆聽音樂時也可以享受更加深厚的低音。

整體來說,鐵三角 ATH-GL3 和 ATH-GDL3 兩款遊戲耳麥聚焦在聲音定位及收音清晰度上,實際打起遊戲有相當程度的幫助,臨場感與音場空間的營造也相當優秀,無論是競速、FPS 或 RPG 遊戲都非常適合,而有線連接也代表能夠傳輸高保真的音質,要享受音樂也是沒問題的。以「電競」產品而言,ATH-GL3 和 ATH-GDL3 沒有 RGB 燈效或「信仰」的標記,造型的確是簡樸了些,不過它極輕的重量、舒適配戴感無疑是同類產品中的佼佼者。比較可惜的是它也無法透過應用程式去進行 EQ 等化器或交談混音等調整,如果能夠在能自定義特性上進一步強化,以其價位來說會是性價比頗高的實用之選!
▌回文抽獎
- ATH-GL3
- ATH-GDL3


◆獲獎名單暨抽獎影片公佈:
◆獲獎名單(站內ID):
得獎順序 | 會員名稱 |
鐵三角遊戲耳麥 | alixanan |
鐵三角遊戲耳麥 | ar07 |
◆抽獎實況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