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IO M11 Plus 聽感分享|

|FIIO M11 Plus 聽感分享|
|FIIO M11 Plus 聽感分享|
|FIIO M11 Plus 聽感分享|
|FIIO M11 Plus 聽感分享|
|FIIO M11 Plus 聽感分享|
|FIIO M11 Plus 聽感分享|

評測環境與推力

本次評測環境使用「FIIO M11 Plus」的純音模式並開啟 All To DSD 功能,此模式能夠將音源轉換為 DSD格式輸出,算是一種對於低規格檔案強制升級的手段,不過在開啟後會增加機器的耗電量及較高的運作溫度,開啟後會有著可聞的聽感改變,在未開啟前的聽感會較為集中,開啟後的聽感改變近似於上平衡口的改變,聲音會變得更為寬鬆,層次感表現更加,不過在開啟後偶爾會出現播放斷續約半秒的問題,且在切歌時較為卡頓,時常會卡掉歌曲第一秒,這部分或許是提升部分檔案延遲所造成,未來希望原廠能夠透過更新檔來修正此問題。

驅動力及器材匹配部分,「M11 Plus」整體推力十分足夠,單看帳面數據,相較於前代,「M11 Plus」的推力無論是在單端還是平衡都有明顯的提升,筆者本次手邊所測試的器材主要有 Morear ME3、Sennheiser HD660S、Shure SRH840A,三者中最好處理的莫過於 ME3這隻客製化耳機了,搭配上「M11 Plus」僅需中階的增益及10格的音量即足夠,三者中最難處理的即是 HD650 的後繼機 HD660S,雖 HD660S 在前端的挑剔度已是HD6系列中最低的款式,但是根據國外網站測試,HD660S 在100Hz處阻抗依舊有 430 ohm,對於一般隨身器材依舊是不好處理,「M11 Plus」的單端帳面數據也不太足以完全驅動 HD660S,實際測試下 3.5mm 單端使用高增益搭配約使用40格即有足夠音量,4.4mm 平衡端約30格即有足夠音量;整體在推力表現上算是相當 "暴力" 了,尤其在平衡端下的 HD660S 聲音十分舒展,以隨身器材角度來看,「M11 Plus」的推力已十分足夠,對應大多數耳罩都能有著不錯的表現。

藍牙模式

「FIIO M11 Plus」使用 藍牙5.0 版本做連線,相較於前代的 藍牙4.2 版本,藍牙5.0 無論是在連線穩定性、傳輸距離、耗電表現上都比起前者好上許多;在藍牙連線協議上支援 SBC / AAC / AptX / AptX HD / LDAC 等主流傳輸協議。
實際連線至藍牙耳機,在連線配對完成後,「FIIO M11 Plus」即會顯示目前以 "AptX" 規格做傳輸,並馬上就能發覺「FIIO M11 Plus」的基底相當乾淨,相比於手機端的底噪小上許多;在實際聲音表現上,「FIIO M11 Plus」的解析度、寧靜度及各項聲音表現都與手機有著巨大的差距,二者的素質不可同日而語,最明顯的差距在於聲音密度及解析力,手機連接下的聲音十分鬆散、能展現細節卻沒有活生感及層次,而使用「FIIO M11 Plus」下的藍牙耳機則是能讓人有著自己在用有線耳機的錯覺,僅管「FIIO M11 Plus」並沒有太過著墨於藍牙傳輸這部分,不過得益於內部硬體及機身的抗干擾能力,令其在藍牙體驗上依舊就能讓人十分驚豔。

有線純音模式

「FIIO M11 Plus」整體聲音走向十分有過去 FIIO 經典型號 X7、X5k 的味道,有著乾淨、低染色的聲底,近乎白開水般的清澈調音,這也是筆者對 FIIO 家產品的一貫印象,不過相較於過往那種過於注重素質及細節展現的 FIIO家老調音,近年來的 M系列產品線的調音又比過往多了一份情感,在保留細節及素質的前提下,讓整體聽感更為活生,相較於過往的調音更加討喜。

低頻
在低頻區段,「M11 Plus」在此展現其優異的下潛深度及完整性,其低頻有著充分的下潛深度並有著微微的擴散感,在潤飾整體樂曲情感及增加音樂性的同時,卻又控制得恰到好處不致干擾其他頻段,在編曲較為複雜的樂曲中更能體現其良好的控制力及優異的瞬態;整體低頻在表現上屬於有些鬆軟的表現,而這份鬆軟的低頻卻又剛好潤飾了「M11 Plus」整體較為中正的調音,讓中低頻頻段更為豐富,聽感上更富樂趣。

中頻
「M11 Plus」的中頻表現算是令筆者最為驚豔的部分,過往 FIIO 的調音都較為注重樂器及整體的細節展現,在人聲表現通常位置較遠並較為清淡;而「M11 Plus」一改過去筆者對FIIO家的印象,其中頻人聲相當抓耳,演唱者位置稍前,在人聲詮釋上屬於溫潤並飽富厚度的類型,除了硬素質上的高密度外,得益於低頻的潤飾,讓中頻的人聲表現更富感情;在部分歌曲演唱者位置相當靠前,能清晰分辨其演唱細節且無齒音的產生;必須說若是跟筆者一樣喜歡流行人聲的燒友,「M11 Plus」相當值得一試。

高頻
在高頻表現上,筆者個人認為「M11 Plus」的高頻調教較為保守,畢竟其有著出色的中低頻表現,聽者的注意力較易被中低頻段或是人聲吸引,不過這並不是否定「M11 Plus」的高頻表現,「M11 Plus」的高頻滑順、亮度控制得宜,讓整體聽感足夠耐聽的前提下依舊不減樂曲的爆發力;例如 "I'll Never Love Again" 曲目中,能清楚感受到中高頻的爆發力及具有透明感的高頻,此曲中也能同樣感受到「M11 Plus」的低頻能量感相當足夠,大鼓敲下去的 Punch 相當具有氣勢。

音場與細節
在解析力上面,「M11 Plus」同樣有著前段班的解析力及聲音密度,能夠清晰分辨各項樂器的定位,得益於良好的瞬態響應,在編曲複雜的曲目中依舊能分辨出層次感;音場表現部分,在平衡端口下的聲音相較於單端舒展許多,單端下的音場呈現圓形,邊界感較為明顯且相較於平衡擁擠一些,平衡端口下無論是層次、縱橫向音場的深度都有著出色的表現,定位也比起單端更為精準,在音場及解析度方面,FIIO 充分展現了過去引以為傲的硬素質,以這個價位帶的播放器來說並沒有特別明顯的短版。
-
完整開箱介紹可以到我的部落格觀看
https://user88360.psee.io/42l3at
2022-03-14 16:21 發佈
感謝大大的分享
雖然我入手的是M11 Plus LTD版,和M11 Plus只差在DAC採用不同的AK4497EQ .
但相信都有很棒的表現及性價比.同價位應該找不到規格比它更好的產品.
音質很好,推力很足,推各式耳機應該都夠用.
且各種串流都支援,包括Apple Music都能不經SRC源碼輸出.比起使用iPhone接小尾巴聽AM爽度更高.
還有眾多優點特點不及詳述.

若要說幾個吹毛求疵的小缺點...(都不影響本質面)
1.CPU算夠力,操作滑順,看YT/Netflix都不會是問題,打打小電動也OK.續航力也OK.白天帶出門上班可以儘情聽不怕沒電.(以上優點)但快速充電及聽串流時,發熱量高,原廠附的那個皮套又把熱量包住,有點恐怖,所以我是裸機使用.而且這個皮套塞進去就找不到好的施力點方便取出.連充當外出携帶時的臨時保護套功能我都不想.
2.但裸機使用又帶來其它缺點,外型稜角要很小心注意,另外螢幕出貨時就幫貼好保護貼(算優點),目前己經撞傷二個角落,所幸尚未傷及觸控螢幕,可見不貼不行.究其原因,還是在太有稜角的外型造成各種携行上的風險.
3.另外,音量鍵優點是按壓感確實,但有點太長了,握持時時常會去壓到.
4.不只支援3種有線耳機孔,無線藍牙甚至有支援到LDAC收發模式,但藍牙AAC接收模式下好像無法配對Apple TV的藍牙音訊?
5.藍芽音訊輸出至耳機的音壓感覺比正常值小聲.這種設定其實會造成連接一般藍牙耳機時,藍牙音質不夠飽滿略有缺撼.除非藍牙耳機有內建不錯的耳機內耳擴線路才稍能彌補藍牙音壓偏小的問題.
亮哥+ wrote:
雖然我入手的是M11...(恕刪)


請問除了A.M., 其他像是Tidal, Qobuz, KKBOX...有裝嗎?也都可繞開SRC?
亮哥+

Tidal及KKBOX沒試過.Qobuz沒問題.[微笑]

2023-01-05 8:48
請問這台 操作上會卡嗎
亮哥+

Snapdragon 660 CPU效能不錯.別家3,4萬機種才會用上這顆.我覺得很順.連打小電動.看影片都OK.另外Android 10版本也很新.別家很多都還是8或9.

2023-01-13 8:58
請問跟Sony的黑磚比哪個比較好
我這個新手最近想入坑😂
上次去法雅客聽黑磚跟507

還蠻喜歡黑磚的表現
不知道這台的水準有沒有得比
ak4750r wrote:
請問跟Sony的黑磚...(恕刪)

黑磚聲音比較細緻,但是M11+推力強
最近在這台、山靈M3 Ultra跟山靈M6 Ultra做選擇,不知道該選哪台好 @@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