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Sony WF-1000XM4 vs. Anker Soundcore Liberty 3 Pro 店內比較心得分享

更新1: 第二次進店裡試聽的心得:
1. 也是搞快一小時,最後依然沒有下決定。但這次XM4的部分有用 Headphones App 去玩! 經過 EQ 「大力調整」(還將 Clear Bass 調到最大)後,多少接近了 L3P 的風格(果然是大家所說的V型),不過,L3P 低音部分的 "punch" 在 XM4 上怎麼調都調不出來,這大概是單體「內在特性」的差異了吧!不過仔細聽,兩款低音都同等存在,沒有誰更深,只差L3P 可以「打」的比較大力,像較大型的喇叭的重低音那樣,且一樣不影響其他音域。就是這種「低音打」的感覺很吸引我.... 這樣下去,感覺XM4若入手了,我會花很多時間去搞EQ.... 這有好有壞吧!一方面有的玩,但另一方面,較不方便。

2. XM4 有個很方便的功能: Quick Attention,就是左耳觸控長按、按住,原本主動降噪模式會變成清晰的通透模式讓你及時跟外界溝通,手指放開則馬上回到降噪模式。這功能配合原文提過的按壓觸控按鈕時感受到的質感,真的讓我感覺到XM4 的高級感。

3. 此次 XM4 配戴感跟原文敘述的一模一樣,還是覺得比較悶耳,且想像一下戴了兩小時後,耳汗配合泡棉耳塞的場景.... 有點讓人卻步啊....除非換矽膠耳塞(會不會犧牲主動降噪?)。

4. L3P 的充電盒雖然較大,但較扁,不但放得下牛仔褲大口袋中的小口袋,還顯得相對自然。XM4 的盒子雖然體積較小,但較寬(不扁),硬塞同樣口袋,會凸起的不太自然,有損整體外觀,會比較傾向充電盒直接放手提袋內。

更新2: 其他想法:
1. 比喻車子,L3P 很像輕巧的C-Class雙門跑車,而XM4很像穩重的E-Class四門房車。

2. XM4 在台灣似乎能用比在美國便宜較多的價格買到,算很有誠意。相較之下,L3P 則看起來是差不多價格 (原價)。

3. 另外考慮了 Jabra Elite 7 Pro,有點被它的配戴感所吸引,很深入耳朵,外露體積超小,還是有質感又可靠的實體按鍵(非觸控),整體感覺又穩又不凸出。不知道有經驗的人對這款與 XM4/L3P 比較起來的感覺如何?


====================================
以下原始文:
====================================
Sony WF-1000XM4 (以下簡稱XM4) & Anker Soundcore Liberty 3 Pro (以下簡稱L3P) 這兩款真無線藍芽耳機這段時間一直在觀望,終於在今天去店裡試聽了,還厚臉皮讓店員陪我罰站將近一小時,結果還是無法下決定,兩款都還沒買。分享一下今天試聽的心得,看看與大家的經驗是否差很多,互相討論蒐集更多意見,對我以及對同樣有選擇障礙的人應該多少有點幫助!對了,先說,我是典型的木耳。

音質:
同樣音樂,L3P 聽起來真的有趣太多,較響亮,低中高分明,細節清楚,XM4 聽起來相對暗淡,相較起來無趣,古典樂的音質聽起來感覺調得比較暖調,豐滿,但對我來說就沒有L3P聽起來爽。因為是店裡試聽,兩者都沒下載app,自然也都沒調EQ。其實,沒直接比較的話,兩款都是很可以接受的。

看了很多 YouTube 影片review,有些有直接放音樂比較這兩款耳機的。有的聽起來,L3P 的人聲相較之下比XM4 單薄、尖銳,XM4 則聽起來較厚實。但自己實際去店裡聽卻沒有發現這現象(不管男聲或女聲)。所以說 YouTube 上的音質測試,真的只能去相信Youtuber的敘述。

L3P 音質的好評在YouTube以及其他評論網站上氾濫,有些還講得很垮張,甚至還說比XM4好很多 (我有一副XM3,覺得很不錯了) 我還懷疑Anker刻意砸錢買好評,但實際去聽,其實可理解為何會有這樣的評價了。

親自去聽後,個人真的比較偏好L3P的聲音。

配戴感:
兩款戴起來穩定性都很好,應該都不太會有戴到一半掉下去的風險。我之前XM3就有不穩,有次在飛機上戴,我也沒什麼在動,居然沒事不小心掉了一邊,找了好久找不到,真的差點放棄它了,幸好最後決定堅持還是找到了。XM4 戴起來塞滿整個耳朵,很有穩定感,但戴一下下就覺得有悶感,可想像戴一兩小時會很悶,甚至耳汗吧,很可能會影響久戴的意願。而且那是在百貨公司的冷氣環境下,且現在還是冬天,真的很難想像台灣夏天室外的配戴感。

相反的,L3P 就輕巧很多,雖然凸出,但戴起來異物感小很多,也不會覺得悶,感覺會願意戴比較久。不過戴起來有很多的擺動空間,不知道長時間戴會不會不穩,我有試著大力搖頭,感覺是滿穩的,耳翼看來好像有作用。

個人覺得 L3P 長時間戴起來應該會比較舒服。

觸控按鈕:
XM4 大勝,因為塞滿整個耳朵,很穩定,按觸控按鈕的感覺非常良好,有高級感,很可靠的感覺。L3P因為剛剛說過的配戴時有擺動空間,按觸控按鈕時會擺動到它,導致觸控體驗有些下降,可靠度感覺減低,有時會有種不知道有沒有成功按到的感覺。不過看網路 review,L3P 的觸控設定可以自訂很多模式,感覺真的會很方便。其實L3P 觸控的感覺跟 XM3 有些類似,但就是再擺動更多些(可能因為更輕)。

主動降噪:
XM4 大勝,開啟降噪模式後,真的感覺與世界隔絕,一片寧靜(百貨公司很吵的)。L3P 也有作用,但明顯沒有XM4的強大。L3P 感覺會阻隔較低頻的聲音,中高音頻(吵雜的人聲)則只是變小聲,還是聽很清楚,而XM4 除了低頻的聲音外,到中高頻的聲音也阻隔的很多,很神奇。兩者都會塑造一種寧靜感,且跟音質一樣,不比較的話L3P降噪也不會覺得差到哪去,但一旦直接跟XM4比較,就會覺得差很多了。但考量降噪對我來說主要功能在於阻隔飛機上及大眾運輸上的噪音,XM4一定沒問題吧,L3P 不知道效果如何,希望有經驗的人可以幫忙補充。降噪聽音樂方面的話,兩者都能達到目的,吵雜的環境下,音樂不必調大聲傷耳朵。

剛調成降噪模式時,或是剛從收納盒拿出戴上時,XM4 進入降噪模式,要等它「唸」完模式才會開啟,會等個1~2秒吧,但一旦切入降噪模式,這切入前後對比超有感。L3P 剛戴上或是剛調成降噪模式時,則是幾乎立即啟用,但對比較無感,不知道是因為原本就沒差很多,還是因為立即啟用感受不到對比的心理作用。

另外這部分,可能耳塞也有關,XM4使用泡棉的耳塞,以及耳機本體 體積大塞滿耳朵,這些對於被動抗噪應該幫助很大,對於整體抗噪可能也有相當的影響。

耳塞:
這部分比較不解。看其他人的 review,XM4 的耳塞應該是泡棉那種,且都說要先「將耳塞捏小,放入耳朵,讓它自己脹大,塞滿耳道。」但店裡試聽展示用的XM4 雖然也是用原廠的泡棉耳塞,但根本沒有捏的空間了,硬硬的,我都直接就硬塞入耳朵了。這情況我懷疑是泡棉耳塞壽命過了吧,看來泡棉耳塞是消耗品,會比較麻煩,且現在回想一下,乍看之下其實耳塞有點「賣相不好」,外觀噁噁的,有點裂開還黏灰塵。不過即使在這情況下主動抗噪模式效果還是比L3P好這麼多,看來就算耳塞換一個矽膠的,主動抗噪效果搞不好也還可維持一定程度吧? 這部分也希望有對XM4 換過矽膠耳塞 經驗的人能多多分享。

收納盒質感:
XM4 的相對較有質感,但肯定不會是耳機界最有質感的吧。XM4 收納盒的體積也比較小,儘管耳機本體體積更大,所以空間利用看來好很多(續航力也沒犧牲)。XM4 收納盒關起來時有強力吸鐵吸住,這關起來碰撞聲聽起來算滿意,夠有質感,爽爽的。L3P 的收納盒比較大些,滑開的感覺也是不錯(不知道滑久了會不會有疲乏的現象造成關不緊?)。總之我覺得L3P的質感輸XM4一些些。不過大概就跟兩者價格(L3P: $4980;XM4: $7990) 成正比吧。兩者耳機吸在裡面時,即使不關盒,顛倒大力晃,耳機都不會掉下來,都吸滿緊的。

取出放入耳機的感受
XM4 勝吧,XM4就差在 因為形狀圓潤及材質的關係,從收納盒取出有點小難度,店員站旁邊看我拿起有些困難還伸手幫我..... 不過取出後,放入耳朵是很順手的。聽完要放回收納盒,極為順手,左右單體就「放進盒子」讓磁鐵吸住就好,不用有任何調整轉向,極為直覺迅速。

L3P從盒子取出沒有XM4困難,但也不是完全順手,常常可能還要抓耳塞的部分。而因為盒內擺放的方式,拿起後要放入耳朵非常不直覺,反正就告訴自己,耳翼向上就是了,要特別轉向。L3P要放入收納盒時也是很不直覺,也要刻意轉向(耳翼朝自己)放入,這設計我實在搞不懂。

通透模式:
這個是我最不在乎的項目,但都有試一下,覺得兩者好像差不多。

以上是親自試聽、試戴的心得。
====================================
下面順便講一下 沒有機會親自實測,純粹瀏覽網路 review (含YouTube) 的心得,特別希望大家能多多補充:

續航力:
兩者差不多。

藍芽連接穩定性(特別是LDAC):
XM4 勝。

聲音延遲:
都有延遲,玩節拍或是槍戰遊戲都不行,但測試數據上 XM4 略勝。兩者都沒有aptX。不過其實我覺得如果真正對遊戲聲音很在乎,就該買有線耳機或用舊的有線耳機了,即使手機沒有3.5mm孔了,還是可以買USB-C to 3.5mm 的轉換器。

通話音質:
從很多Youtube實測看來 L3P 勝,寧靜環境,L3P 人聲聽起來稍微較自然。吵雜環境(含大風)下,L3P 人聲較也相對清晰自然,XM4 在吵雜/大風環境下的人聲常會帶有刺耳的,處理過的背景音。
====================================
大概就這樣吧,發文給自己做紀錄,也希望有多少有幫到人,或能接到更多人的意見或經驗比較,多多交流。
2022-01-10 3:03 發佈
SOUNDCORE 這款確實要實際試聽才準,整體音色相當驚艷
XM4 的儀式感很讚,降躁體感有感提升,還有人是衝著 DSEE(音質強化) 來的

LDAC的部分有試過,這邊是以 SOUNDCORE 測試為主
結論是:LDAC是新嘗試,但確實是新開始

想必很多人買這兩隻,就是想要高品質的藍芽音質體驗(990 kbps 的速率串流)
很可惜的是用安卓手機 調到最高碼率的設定,連線就會極為不穩,以及些許雜音
要用系統預設的調整碼率(當然就不是 990kbps,很可能是 606kbps 或 更低的 303kbps),
就完全沒有這問題,這個現象像「科技狗」頻道也有提過
期待LDAC普及化的那天,990 kbps 的高碼率也可以相當穩定

測試器材:
安卓手機-ASUS ZENONE8
---
順帶一提,也有用過 IPHONE 測過這兩支耳機,基本上體質都相當好
主要落在預算高低,來決定那一支耳機當新老婆
祝大家開心選耳機!
Todo1156

別期待990Kbps能普及了,藍牙頻寬10幾年沒進步

2022-04-25 19:30
Kyle6268 wrote:
SOUNDCORE ...(恕刪)


我正想到處問連線問題。先不談 LDAC,想請教一下,L3P 這款的AAC/SBC 連線穩定度,你的經驗如何? 這種真的是 店內試聽無法得知的事....

L3P 這款業配文章太多,多到不自然,實在不知道該信誰了,科技狗的批判性質心得我就覺得很珍貴。 不過 XM4 業配想必也是爆多....不過目前對我來說,未知數幾乎剩下 連線穩定度問題。
skywalkerluk123 wrote:
我正想到處問連線問題(恕刪)

我是用AAC來測,連線算穩定,但有遇到一個小問題
平常都會開降躁,常常聽一陣子會斷一下,然後恢復正常
我現在是比較習慣了拉,這不影響使用,但會影響體驗
給你參考~

順便推薦給你 漫步者 neobuds pro,真的很不錯
25周年紀念很有誠意,整體聲音走的偏向收斂,控制力良好
價格也是落在跟L3P差不多位置,喜歡聲音走向可以考慮
(降躁還是SONY比較優喔,價格差異)
Kyle6268 wrote:
我是用AAC來測,連...(恕刪)


謝謝回覆跟分享!

neo buds pro 也有在找我名單內,價格硬是再比 L3P 便宜一千,找時間再去試聽看看!

你有用過嗎?
skywalkerluk123 wrote:
謝謝回覆跟分享!neo(恕刪)


有試聽過,在這預算內很好的選擇,聲音不是走L3P的V型調音(強調低音與高音),屬於耐聽、收斂
重點是也有支援LDHC跟LDAC
推樓主心得,我前陣子也入手了L3P,音質真的很高清,尤其是開了LDAC後
另外配戴上也真的舒服,戴了2.3個小時也不會壓耳
只能說我蠻滿意的,能以這樣的價位買到這副,也祝樓主早日買到喜歡的耳機!
三壘我不知道 wrote:
推樓主心得,我前陣子(恕刪)

謝謝~
你用L3P聽音樂常用LDAC嗎? 有沒有遇到什麼連線方面的問題呢? 有特別像樓上 Kyle6268 提到的,去開發者設定去將傳輸率調低使用嗎? 在 990kbps 的情況下是否會發現不穩?
個人入手L3P, 主要是以目前無線藍芽電池技術2年左右就得換一副前提下的C/P值考量.
這個價位的所得到的品質已可滿足個人期待

LDAC能聽到更多細節, 缺點就是耗電, 以及我大概每聽7-8首歌會出現2秒左右的中斷
一般模式則幾乎沒有斷線狀況.
也得大推下載APP後能夠針對個人對不同音頻的敏感度去客製化的降噪以及EQ, 很有感

配戴穩固性與長時間配戴舒適性取得很好的平衡, 騎單車跑步等運動都沒問題,
一次給多組size的配件也很有誠意.
單耳獨立使用與雙裝置同步待機也是我認為相當方便的,
就是有個不便的點, 取下時偶爾會誤觸啟動降噪或關閉降噪, 下次再帶時又得再確認是否開啟.
我覺得泡棉感覺是實驗性質的,只是不知道SONY為何有自信把招牌系列搭配泡棉,是想增加話題性?
ANKER如果耳機外型可以短一點就會更好了。
song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