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次接觸Aure是2019年10月時,Aure TW3.2-V上市之時,耳聞是個超越同等價位的耳機產品,所以就在網路上查了許多有關的資料,像是這間公司是台灣在地自行研發生產的客製化耳機廠商,看到Made in Taiwan就是開心啊!
在爬文之後,發現燒友們不管是對於高階耳機Reshall或是對於這支新的平價系列產品的評價都還不錯,而自己剛好也在尋找差不多5K價位的耳機來替換先前的千元內舊耳機,所以就趁這個特別的機會盲狙了一代的TW3.2-V,而聽感果然也不讓我失望,是個監聽向的耳機,後來換成3D ver.又更好聽了,重點還是免費換新!


一代傾向高低頻加強的調音,採全頻動圈+超高頻動鐵的雙單體耳機(應該沒錯),音響性很足,動圈的自然泛音讓許多歌曲的低頻都非常磅礡大氣,下潛足,高頻清亮,而中頻雖然稍稍有點糊,但配合A.R.C齒音消除的耳管技術,聲音算是乾淨好聽有韻味,與各頻段都銜接的非常通順,層次感極佳,整體算是暖聲,非常順耳。不過小小缺點是,這樣的聲音雖然對我來說近乎完美,都可以直接退燒了XD,但是聽久還是有些刺激,而且配戴的舒適度還是稍嫌不足,戴久會痛,不過也是讓我養成常常聽沒多久就得拔下來休息一下的好習慣。
開心的聽了約半年時間,耳機左邊的全頻動圈單體好像因為保管不當壞了,畢竟是個人生平第一隻較高單價的產品,心痛阿...送去維修後,發現因為是廣告宣傳品,保固只有三個月

廢話不多說,直接上圖。




送來的時候,還多附了一對Aure的小紅塞和一個Aure新出的金屬耳機收納盒,磨砂外殼質感很棒,內部也有較為柔和的布料襯底,較不用害怕刮傷。不過小缺點就是容量有點偏小,OC Studio的線材端子常常只能「凹」進去,對於端子較大的線材不太友善。然而由於是送修,而且先前的線材已有使用痕跡,所以依舊是Gen1 的OC線,不過已對佛心公司超級感動TAT。
Gen2的外觀相較於Gen1圓潤有光澤,配戴感真的大大提升,戴起來非常舒適,一整天也不會痛(可能剛好適合我的耳朵)。簡單的黑色也是質感的代表色,單體拿在手上真的很漂亮,個人非常喜歡。不過導管的部分滿粗的,要換新耳塞可能要稍微用點巧勁。
這次Gen2的配置是跟Gen1相反的全頻動鐵+超高頻動圈,帶來三頻更加平衡的調音,剛開聲有些悶悶糊糊的感覺,想説怎麼好像怪怪的,但經過幾個禮拜的褒機之後,聽感變化頗大。
配置:Aure TW3.2 Gen 2 單體 + Gen 1 OC Studio 線材 +Acoustune AET07 耳塞
經過約半年多的聆聽體驗下來,整體來說高頻雖沒有Gen1清亮,但整體解析還是很厲害,而且是種特別的音色,使得音樂比較溫和耐聽。而中頻的解析及低頻的質感都有明顯的提升,是個非常平均的調音,聽什麼種類的音樂,表現都在水準之上。剛開聲時,用原廠附贈的Spinfit耳塞音場比較小,整體偏向平均的聲音,個人比較不習慣。把聲音視覺化就有點像是奶油在高溫平底鍋內融化滋滋作響的滑順感,人聲悶悶的但解析足夠,溫潤溫潤的感覺。

後來耳塞的部分換成Aet07 / 08 都滿順耳的,尤其是配上07的耳塞,原本擁擠的音場被拉廣了些,有點類似站在小型演唱會中間聽歌手唱歌的環繞感,比較沒有一代的那種貼耳與壅塞感。樂器的定位也都很清晰,特別的是有些低頻會從腦後出現,再加上這支的低頻換上AET07後,相較於一代下潛更深且Q彈,震撼感很足,但量又很剛好,不轟耳,非常適合聽磅礡的電影原聲帶(如Hans zimmer)或是Live現場演唱的音樂。
個人覺得這次的Gen2相當雜食,不管聽什麼音樂都有在水準上,老歌的韻味、電影及遊戲音樂的震撼、女聲的優美、男聲的磁性,都能在這個耳機上初步體驗到,真的是很厲害的一隻耳機,個人覺得表現比起一代更好,調音也更加耐聽討喜,可玩性提升不少,推薦給大家。
之後有機會的話會升級看看線材跟DAP,期望有不同的表現。
※個人聽感僅供參考,實際以現場聆聽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