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開始使用著Creative Outlier True Wireless Earbuds出現了戴久耳朵會痛,
又一直掉的情況下,又不想繼續戴就想到了換耳機。
我對藍牙耳機的需求如下,
-電池要夠耐,便宜的幾乎是3~4小時而已。
-可以只用戴一隻,目前的藍牙耳機應該都可以做到。
-最好可以有降噪,主要是爲了模擬環境音的功能。
-聽歌要清晰,低音要比較強。
於是我打算上Sony官網看WF-1000xM3有沒有折扣,就看到這顆新款的。
比較一下這兩顆的差別,還有在我家還在服役的耳機比較:
價錢:
WF-SP800N: SGD 299(沒折扣)
WF-1000XM:SGD 319(折扣后, 剛出的時候我姐姐Preorder SGD 350)
WI-1000:SGD450(當時買的價錢)
Creative: SGD 149(當時買的價錢)
WH-1000:SGD 550 (當時購買好像是這個價錢)
電量:
WF-SP800N: 耳機9小時+耳機盒9小時,一共18小時
WF-1000XM3: 耳機6小時+耳機盒18小時, 一共24小時
Creative: 耳機14小時+耳機盒25小時,一共39小時(這就是爲什麽當初不買WF-1000XM3而選擇Creative的原因)
WI-1000:還沒用到沒電過,肯定10小時以上
WH-1000:還沒用到沒電過
降噪:
WF-SP800N: 弱,有噪音
WF-1000XM3: 中弱,沒噪音
WI-1000: 中強,沒噪音,可以感受到靜的世界
Creative:無
WH-1000: 強,沒噪音,可以感受到非常安靜的情況。
音質(滿分10分)
WF-SP800N: 8,主打低音,只有AAC,(多一分低音)
WF-1000XM3: 9,清晰、人聲不錯,支援LDAP(少一分低音)
Creative:7,主打低音,只有AAC
WI-1000:7,就第一代降噪耳機的音質
WH-1000:8,就第一代降噪耳機的音質
通話音質
WF-SP800N: 好,雙方都算清楚,偶爾有bug 會導致聽到對方機械聲音。兩顆都能獨立童話
WF-1000XM3: 好,對方有時候會聽到我這裏不清楚,店員說天生有一點Bug,有几率聽不到,要從撥。環境聲比較大,兩顆都能獨立通話。
Creative:環境音更大,只有左邊那顆可以通話,不知道是不是右邊的壞了。(這也是我換耳機的一個原因)
WI-1000:好,環境音大。也是有幾率對方聽不到
WH-1000:爛,Mic對頂,對方幾乎聽不到我在說什麽
支援360 :
WF-SP800N: 支援,不過要另外給錢訂閲
WF-1000XM3: 支援,不過要另外給錢訂閲
Creative:支援Super X-Fi,免費,不過我不喜歡使用。(雖然當時買也是看到這個功能)
WI-1000:不支持吧…
WH-1000:不支援吧
舒適度
WF-SP800N: 好,不容易掉,可以連續帶3個小時以上不拿下來
WF-1000XM3: 好,比creative容易掉一些,畢竟比較重,可以戴3小時以上。
Creative:基本不舒服,塞進去的時候就會覺得氣壓壓倒耳膜,目前沒辦法帶一小時以上。
WI-1000:好,畢竟不舒服的時候直接放下來。
WH-1000:很好
附送耳塞:
WF-SP800N: 硅膠4種型號,SS、S、M、L + 硅膠卡耳朵的 M、L (目前用M+L)
WF-1000XM3: 硅膠4種型號,SS、S、M、L + 海綿?3種型號 S、M、L(喜歡用SS,不過是我姐姐的,所以她用S)
Creative:S、L個兩個(目前爲了卡緊一些用了L)
WI-1000:硅膠4種型號,SS、S、M、L(使用SS)(耳塞被側背包卡掉了幾次,另外購買的….)
WH-1000:無
爲什麽我會推薦買降噪耳機?
大家都知道,入耳式耳機能隔絕不少外界聲音。如蘋果耳機那種半開放式的耳機,卻又會導致低音不夠。
降噪耳機除了它的靜,可以讓我們更沉浸音樂外,我更喜歡它的模擬環境聲帶來的好處。
它可以讓我減少拿下來隨便放導致不見。
它可以讓我聽見別人説話,也可以減少頭骨傳導的聲音導致説話太大/太小聲的情況。因爲模擬音也能大略聽到自己的聲音,更容易控制自己的音量。
另外我想說一下缺點
降噪耳機開啓的時候必然開啓降噪,想要模擬環境音就要手動,或者使用彈性音效控制。就不能選擇開機自動關閉降噪/模擬環境音的選擇嗎?
另外不知道是手機原因還是Android系統本身就是這樣,我需要手動開啓Sony的軟體,彈性音效控制才能發揮效用。一天最少一次。
想要增加的功能
希望Sony 能增加助聽器模式,把周圍的聲音放大。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