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還有沒有人記得,我以前也曾經是個耳機玩家~直到我的膝蓋中了一箭......

距離現在確實有段時間了~而在這之間耳機市場也改變了不少
記得幾年前還是DIY玩家百家爭鳴的時代
不一會兒的時間就變成了大淘寶時代了.....

感覺還真是讓人唏噓阿
不過在這耳機市場DIY逐漸式微的情況下
有家後知後覺的廠商則是在這時候依然決然的推出了耳機端子.....
真是讓人搖頭~DIYer的市場都去多久了~現在才拿這個出來賣有意義嗎??
像這種後知後覺的廠商我本來應該大聲斥責!!但他的端子實在是太正了~~

讓我忍不住喊......

好的~我老實說其實我等他們的端子等很久了~等到忍不住要開酸一下
原因除了正好需要幾條對錄線外!
真正的原因是我愛用的桌上系統~Crown D-45,這台老機

這台老王八蛋從幾年前入手之後我就一直愛用到現在,原因很簡單!除了D類溫度不高外!
他就這麼薄薄的一層~讓人幾乎忘了它的存在......直到他的VR掛點為止
這老雞去年VR開始有點斷斷續續有問題,中途一度幾乎清出卻又捨不得~後來好不容易找了師傅才讓他復活
在這之後總想著該餵他吃點好料了!!conc.
熟悉的郵局盒!!

裡面裝了滿滿的端子

這次的端子主要都以6.3跟3.5為主

這邊是3.5~金銀銠各一對!



這邊是6.3~主要以單音跟雙音端子為主


是說!既然有這麼多好端子~那得用上好線才不會浪費啊!!
………那就出發去買線吧!!

來到了很熟悉的店

繼續在很熟悉的箱子找線

OK!買玩了回家開工!
首先拿出這次主要的3.5端子
必須說我看到這端子時先是這樣

然後是這樣!!

為什麼呢??給大家用看得比較清楚
為了方便解釋我還去買了市面上較常見的端子回來

他們的接點長這樣(拍這張時有點後悔micro鏡拿去送人了)

左邊是一般叫常見的3.5端子
焊接端是右聲道>左聲道>接地這樣
右邊也是常見的3.5端子,左邊跟右邊很清楚這樣
中間則是aeco的新端子!
中間一條柱子~左邊左聲到右邊右聲道這樣!
這是原廠的圖~看了應該會比較好懂

6.3的端子也是一樣~只有單音端子長得跟RCA很像而已



因為單音6.3端跟RCA接頭的焊法我相當熟悉~所以這次就從這裡開始製作


用的是之前買很多留下來的MOGAMI2549

因為距離較短所以預計做成75cm一對給CROWN D-45來用

這台監聽向的D45應該是20多年前的美國製D-CLASS老機了,他的屁眼長這樣

由XLR或單音6.3端子的音源輸入~再由小Y差輸出接喇叭
這種走法在監聽器材很常見!以相當好拔差的單音的6.3接頭來替代RCA對常常需要需拔線接線的監聽設備相當方便!
另外~其實在幾年前我其實就做過一條6.3轉RCA的訊號線了

在電子材料行買得百元單音端子~品質很差~用沒兩年塑膠殼就裂開了

另外一條是OYAIDE用日立名線QAC-222!這條則是場線,買回來試試傳說中的HITACHI!不過認真說身為玩家我還是喜歡用自己做的線

不過其實就聲音來說走XLR當然是比較穩當的選擇~不過這台設定為桌上系統~就選擇我比較方便的RCA跟6.3單音端子.......
好吧!我必須說我哈aeco的XLR端子很久了~不過因為價格不低且他配的線也不能選太差所以遲遲不敢出手!
這是就先試試6.3吧!製作開始~先套上隔離網後上熱縮套

單邊焊上6.3~另一邊在焊上RCA就完成了





三條一起比較下果然還是自己的線最有質感!


接下來進到重頭戲~3.5端子的製作....

先拿一般的便宜端子練習一下好了!!


感覺還蠻OK的~接下來就是直接上場了

剝包皮上套

焊接,一樣是線先吸點焊錫,烙鐵押上去後再補些焊錫

上蓋子

因為3.5的端子很小~最好準備根尖嘴夾子把會因為應力亂翹的線給壓好

搞定三對!!

感想
基本上來說這三種材質的聲音差異可以參照我之前所發的文章
不同電鍍材質對於音響類比端子聲音之影響試聽心得
基本上聲音走向基本上很相似
差異較大的應該就是RCA to 6.3這條線了,因為端子的等級差異時在太大!
剛開聲就可以明顯的聽出aeco的端子在解析跟線條上有壓倒性的差異!
沒有買PA-02來搭實在有點可惜不過想想D-45是D類,還是算了,有預算留給XLR比較實在!
不過有件有趣的是aeco這次的鍍銀相較之前的RCA端子較為來的霧
可能是加工時的差異~不過我比較很喜歡這樣!因為容易跟鍍銠區別!
製作心得
說實話小弟其實不常製作3.5端子....6.3倒是還蠻常處理的
而aeco的3.5端子是自行設計的比起一般上右下左聲道的端子來說其實不難處理
線材也不用特地一長一短,剪平行就可以了!
不過比較麻煩的是焊的面積太小,接地端子又有點卡住烙鐵的動線
最好使用細一點的烙鐵且最好先上官網查一下適合的溫度
像我用40/120W就太高了,碰到塑膠他就馬上融化了
後續
對錄線做完了之後我還多準備了幾個端子來替換耳機線!
拿出跟了我用了很久的HD600!!
上面的鍍銀OYAIDE端子用了好多年了~都變色了!!不過變色的銀依舊是很好的導體(但綠化的銅不是!)
只是長時間使用下來已經有點接觸不良了!趁這個機會把他換了吧!!

這次使用雙音6.3鍍金端子~較符合我平常的音樂走向
6.3端子的面積較大~和焊接起來較不費力

OYAIDE的焊點晶亮飽滿

換成aeco的端子


搞定!......然後發現他的屁眼好醜.....不過使用上沒甚麼問題

再來是我愛用的CD900st~這次目的是把原廠的6.3端子換成3.5

這是CD900st端子的焊點.....

我覺得這個時候應該要上這張圖......這焊點活像是剛來上班沒睡飽的打工仔在下班前隨便焊焊的感覺!

總之換了


搞定.....好吧我焊的其實也沒多好看!

先上機測試看看是否有焊好!若是移動線或出現雜音就得補焊

完成

RUN端子中!

心得
雖然說耳機線跟對錄線的作法幾乎是一樣的
但是在使用的頻率上到是有很大的差異
耳機線所受到的拉扯的頻率遠比對錄線還要多上太多!
因此端子的固定效果就相當的重要
上面幾張照片裡面可以清楚的看到不管是Oyaide的端子或Sony的端子
再接地端都有金屬片以固定線身!
如果你沒看清楚~現在讓你看看

但是aeco的端子設計與他的RCA/XLR一樣,端子本身沒有任何固定處
全仰賴外殼上那顆看起來不怎麼牢靠的螺絲來固定!
雖然在RCA線我是沒還沒遇過任何問題不過以拔插的頻率來說RCA跟3.5端子兩者至少差了1000倍有了
幾乎沒有物理固定的端子只靠焊接的強度我有點懷疑這個端子的強度是否不足
且接地端上那個開孔又太小,我習慣把地線繞過那個孔已加強度的手法派不上用場
希望他能撐久一點,畢竟oyaide的端子就是因為長期拉扯的接觸不良才被我掉換!
結論
說真的這篇文章相當的難寫
aeco若是早個幾年推出3.5跟6.3端子的話我應該不會這麼苦惱
畢竟DIY的市場上除了德國品牌外確實很少像這樣高品質的端子可以選擇
現在一般玩家都慢慢地走向了相當方便的藍芽設備!
aeco的端子雖然設計獨特,聲音也好,價格設定也是精品走向
應該還是能吸引到不少依舊喜歡類比聲音的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