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還記得當時家裡有DALI PIANO家庭劇院,好漂亮,有著獨特鋼琴造型想說別浪費了,硬是當兩聲道來聽。當然入坑就無法自拔了…. 到現在的AUDIO NOTE,也過了差不多十年的時間。
但因為怕吵到家人跟通勤的時後都會想聽音樂,所以開始選購耳機。
我買的第一款耳機就是UE的TRIPLEFi 10,也是第一次買耳機,試聽後跟看到它10單體的結構就下手了。
既然身為跳坑的人,當然也改了耳膜、線材、跟單體,但變得四不像,身為燒友...當然是繼續追求喜歡的聲音。



但我的耳機之路才剛開始。
因為跟風與追潮(當然還是試聽後覺得很滿意),我買下了我第二支耳機
CAMPFIRE仙女座,它的低音夠重,音場又寬,中音也圓潤,高頻我個人覺得較弱,所以十分的耐聽。

後來聽燒友說TAOBAO上有CP值很不錯的耳機,細節普通,但也是很耐聽,只缺鋪地低頻,但我覺得是物理的關係,很難有。

對於一個入坑的人,都會想嘗試每家廠商所推出的耳機,因為每家都會有每家的特色,
每個人會喜歡不同廠商所推出的耳機,所以適不適合自己畢竟還是最重要的。
我很幸運,我找到了我喜歡的耳機.....

陰錯陽差地拿到一張TAA免費入場卷,
為了限量版的CD我就去看展了,
從四樓逛到二樓時,差不多中午了,我看到了耳機展區,
在試聽了幾款耳機後,正感覺意興闌珊
我看到了一個小展間,裡面展出了64AUDIO的產品,裡面零散的有幾個人在試聽,
比起外面的熱鬧,這邊反而冷清得很。
對於這個品牌,我了解的很少,所以開始每款都試聽,
我聽古典樂,所以仙女座對我來說,聽久了感覺一成不變,也不至於不好聽,但之前兩聲道的洗禮就知道一山還有一山高...
等到我試聽最新的NOIR時,我是用我自己的FIIO M11當音源,
一樣的音樂,NOIR給我的是一種很真實的感覺,細節變多但不帶壓力,不做作的臨場感,鋪地低頻,是我聽過最接近兩聲道的耳機,音場深讓我覺得馬勒聽的好精采。高音不刺耳,中音渾厚但不刻意凸顯,雖然四單體,它的動圈讓我感覺利用低頻打底把整個音場變寬深了。真實感的呈現,我認為的是不會讓自己覺得哪個部分特別的好聽,而是聽起來好像是真的。

這款耳機顛覆了我對於耳塞式耳機的聽感,這種寬的音場,鋪地的低頻,我一直不覺得可以在耳塞式中聽的到的。
外觀雖然比較低調,可能也因為只有四單體,NOIR看起來比一般的耳機小(還是triplefi 10比較大?!)。

在得知價格後......

我又很幸運,我找到了我喜歡的耳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