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拿到Sony WF-1000XM3的時候,沒有換到適合尺寸的耳塞,耳洞大開,還以為主動降噪沒用。換了最大號的耳塞,主動降噪的效果就出來了。
主動降噪的功力雖然比剛出的Bose 700略差,但是差不太遠,畢竟一個全罩一個耳塞。
主動降噪的場景辨識能力不夠準確,我直接關了。反正需要的時候,可以靠觸控左耳開放外界聲音。
原廠的說明文字不夠清楚,搞了老半天才知道,原來要配對新藍芽裝置的時候(例如Apple TV或Macbook Air),都要兩手一直壓著兩隻耳機的觸控鍵🙉,提示音出現之後,就可以從藍芽裝置上看到了。
因為是耳塞式的,每次最多帶兩個小時左右,就覺得需要拿下來休息一下了。
很多人抱怨充電盒太大,我倒是覺得跟裝了保護套之後的Airpods差不太多,還在能接受的範圍。
音質好,沒話說。在專用App上加強重音之後,動次動次的很爽。
缺點嘛,真無線的耳機很不牢靠。都已經是最大號的耳塞了,還是彎個腰耳機就掉了。便宜的話也就算了,這麼貴的耳機掉下去,如果剛好掉在水窪裡面就GG了。
還有一道讓我過不去的坎,通話的時候,我聽對方說話的聲音很清楚,但是對方聽不清楚我的聲音。我要刻意的提高音量。就為了這個坎,打算把它退了,賭Apple九月中iPhone 11新發表會會出至少有被動降噪的Airpods 3。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