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版上各位大大好
小的每年都有商務出差的需求
雖然商務出差一年就兩次, 但每次時間約三到四週
主要目的地在歐洲, 也因此會有許多內陸班機
含台灣-歐洲國際航程單次出差大約會有8-10趟
在這段時間內常常會覺得無聊, 坐飛機附的耳機也覺得不好戴
於是乎興起了找副無線抗噪耳機的念頭
正文開始
小的對於耳機其實沒有多大研究, 之前有入手過Beats Studio有線抗噪以及忘記型號的鐵三角入耳
在網路上爬文後考慮了下面幾支耳機
- Sennheiser PXC 550
- Sennheiser Momemtum Wireless 2.0(以下簡稱MW 2.0)
- Sony WH-1000XM3
- BOSE QC35ii
- B&O Beoplay H9i
看了很多比較文章以及國外Youtuber的影片最後選定了上列幾支然後到實體店面視聽,本身是台中人所以在台中試聽, 台中的朋友可以參考一下地點
新光法雅客 - SONY WH-1000XM3, BOSE QC35ii
新光B&O - B&O H9i
My Ear - Sennheiser PXC 550, Momemtum Wireless 2.0
下列為簡單試聽心得比較
- 外型: H9i > MW 2.0 > WH-1000XM3 > QC35ii > PXC 550
- 質感: H9i > MW 2.0 > WH-1000XM3 > QC35ii = PXC 550
- 音場: H91 > MW 2.0 > WH-1000XM3 > QC35ii = PXC 550
- 高音: H9i > MW 2.0 > PXC 550 > WH-1000XM3 = QC35ii
- 中音: H9i > MW 2.0 > PXC 550 > WH-1000XM3 = QC35ii
- 低音: WH-1000XM3 > QC35ii > H9i = MW 2.0 > PXC 550
- 抗噪: WH-1000XM3 = QC35ii > H9i > MW 2.0 = PXC 550
- 續行: WH-1000XM3(30hrs) = PXC 550(30hrs) > MW 2.0(22hrs) > QC35ii(20hrs) >H9i(18hrs)
- 科技: H9i > WH-1000XM3 > PXC 550 > QC35ii > MW 2.0
- 收納: MW 2.0 = WH-1000XM3 = QC35 ii > PXC 550 > H9i
- CP值: WH-1000XM3 > QC35ii > MW 2.0 > PXC 550 > H9i
外型上面其實見仁見智, 本身比較不喜歡太刻板的商務耳機FU, 所以投給比較特殊的H9i跟MW 2.0
質感方面H9i完勝其他對手, 大量的金屬感配上小部分的塑料完全贏得我心
音場開闊性H9i也是贏過其他對手, WH-1000XM3和QC35ii都能明顯感受到微悶, 而PXC 550更是悶到不行
高中音很喜歡H9i的表現尤其細節的部分都有處裡到, 而PXC 550和WH-1000XM3及QC35ii相比表現也比較好
低音部分WH-1000XM3完勝其他對手, 但這個部分見仁見智, 本身試聽會覺得WH-1000XM3的低音給的太多而忽略掉了中高音部分, 但如果喜歡重低音的朋友絕對不會失望
抗造能力WH-1000XM3和QC35ii表現最為出色, 但也因為優良的抗噪模式導致在沒有音樂的時會有點耳鳴/機艙感
科技面H9i的透明模式和WH-1000XM3的Quick Attention在日常使用上都很方便, H9i只要在觸控板往上滑就可以開啟透明模式,WH-10000XM3則是右手扶著右耳罩,而PXC 550的部分是輕點兩下控制面板開啟
收納部分大多耳機都能對折收納, PXC 550收納起來比其他競爭對手略大一些, 而H9i則是完全無法收折只能平放
CP值來說首推真的是WH-1000XM3, 個人覺得WH-1000XM3就是為了搶攻Beats和Bose兩大廠的客群而誕生的產品,儘管中音較為模糊但一般流行音樂完全能夠應付得宜
以上是小的這兩天試聽完後的心得, 完全就是個人感受不專業的地方還請多多包涵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