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SONY IER-Z1R 開箱搭配心得

SONY IER-Z1R 開箱搭配心得

SONY在去年同DMP-Z1一起發表了Signature系列中的旗艦耳道IER-Z1R,這是一支燒友們非常期待的耳機,其中之一的原因是MDR-EX1000的成功,但久未有取代的新品,而在這幾年各大廠IEM市場蓬勃發展,各家幾乎是每年一旗艦的客製與升級線,漸漸壓縮了耳罩系統的市場,從各大展場,包括Head-fi主辦的Canjam就可以得知,所以真正的SONY粉絲都很期待這支Universal 版本的新旗艦。

我其實一開始就不算是SONY死忠的粉絲,除了2009年聽過幾次心雪大的經典耳罩R10之外,就是兩年多前為了體驗4.4 mm平衡的魅力入手WM1Z,以及在新加坡試聽過喜歡MDR-Z1的人聲之外沒有入手SONY家其他的耳機產品。

直到今年過年有機會試聽過DMP-Z1與IER-Z1R搭配後才被這支耳機給毒到,當時自己配著LOTOO墨菊聽著,以及搭DMP-Z1,很難忘它的音場,空間感,柔順舒服的高頻,那種感覺就像是消失一樣,且推力大的DAP伺候它,相對於自家的黑金磚,動態跟透明度又好上一大截,也不少燒友用凱音的N8推,實在受不了,直接下訂。
之前的試聽心得
https://www.ptt.cc/bbs/Headphone/M.1549559867.A.62B.html

而事實證明在二月底IER-Z1R一開賣大家都瘋狂搶購開箱,不管是在台灣,香港,新加坡,中國等地或是毒窟群組都有一堆燒友分享它的心得,在臉書粉絲頁或微信群跟我討論它的聲音,主要是大廠,聲音,還有價格可以,加上網路上的媒體文章跟評測心得資料非常多且詳細,規格跟設計可以參考官網,而我也來貢獻一篇跟Z1R用家交流怎麼玩它,包括DAP搭配(墨菊以及DX200),上隨身耳擴的效果(Aroma A100, Phatlab Phantasy ll),升級線對這支耳機的敏感度(怎樣導體材料的線材適合它),耳塞的影響,還有對比於其他旗艦多單元動鐵如VE魔王,Empire Ears Zeus XR,64 audio Sound writer以及動圈耳機FAudio Major,DITA audio project 71圈鐵DUNU DK4001等差異,以及上了家用系統後的聲音用Headamp GS-X Mkll推的實力等。

簡述幾個IER-Z1R重點(Google爬文的)
1.單體設計為兩動圈,一動鐵,12 mm的鎂製動圈周圍鋁製的專利液晶高分子振模負責全音域,自行設計非公版的的鎂合金動鐵負責高音,而最特別的是另一個採同軸設計的5mm鋁製液晶高分子振模負責超高音,這也是說可以達到100KHZ的技術。
2.鎂合金腔體剛性強,氣流控制技術,可能因這樣腔體較大。
3.鋯合金外殼很耐用。
4.無氧銅鍍銀升級線有3.5 mm 單端跟 4,4 mm平衡。
可參考底下介紹文,非常詳細。
https://www.audionet.com.tw/thread-10932-1-1.html

https://www.audionet.com.tw/thread-10932-1-1.html

https://post76.hk/news/2018/11/sony-ier-z1r-dmp-z1-review/

https://www.mobile01.com/newsdetail/27187/sony-signature-ier-z1r

試聽音樂(聽慣這幾首歌很容易知道分別)
1.Olivia Ong-Best of Olivia
Fly me to the moon測試人聲的細緻度,
2. Adele 25-send my love to you
測前奏的低頻跟Adele 充滿爆發力的人聲
3.鋼琴演奏
名琴的朝聖-史坦威之美
4. Alan Walker-Faded

SONY IER-Z1R對比FAudio Major差異
試聽器材是
DAP:LOTOO Paw Gold Touch 墨菊
耳機: SONY IER-Z1R(配原廠矽膠塞)/ FAudio Major (配Final type E耳塞)
耳機線: Major 使用Black Sprite 24 awg Litz Copper 單晶銅升級線
FAudio的Major是一支10.5mm 的單動圈,並採用雙震膜結構的耳機,之前分享過它的心得,它對我而言是一支低頻強勁,音場寬闊,底聲中性的耳機,一般我都配銀鍍金線材如Toxic GW24或是DITA OSLO油浸線讓它更有韻味,而因為要分享所以用Black Sprite原線的底聲能夠更容易比較出與SONY IER-Z1R的差異。
https://www.ptt.cc/bbs/Headphone/M.1538307265.A.E5B.html

先聽Major在Olivia Ong人聲表現,墨菊H 4.4mm開到約42左右對我即有足夠的音壓,人聲一樣是中性偏冷,線條感與解析力好,整體往中高頻偏,偏音響性,單動圈的特性頻段銜接綿密恰到好處,對我少了一點韻味,接著換聽Z1R,墨菊需要開至52左右才夠,相對於Major難推一點,阻抗32歐姆對40歐姆分別,一樣維持著較大的音場以及空間感,以及音響性好,只是明顯Z1R的人聲比較向前一點,結像較好,但不是貼耳型的厚實中頻,維持蠻好的位置,協接非常順,感受不太出是圈鐵耳機,尤其那種中高音是很舒服的自然延伸感,沒有任何的刺激不適感,雖說高頻100KHZ聽不到,但是避免衰減的考量還是挺有效的,同樣是這首歌的背景樂器演奏,Major感覺在某些頻段比較突出刺激,而Z1R的高音不像是一般多單體旗艦動鐵耳機如64 audio Soundwriter 有著Tia高音技術會強迫你吸收很多資訊,雖然解析完整且細節多,但相較下久聽會較累些。

為了瞭解高頻表現又再試了Alan Walker 的電子舞曲 Faded,裡頭的人聲一樣在Z1R呈現是屬於很空靈的,尤其是飆高音時真正感受到原廠提到那種空氣感,背景電子樂協調性也很好。

在這種Olivia Ong, 陳佳等柔順的人聲的音樂表現上,兩支都屬於相對中性的耳機,Z1R整體協調性較好順暢,高音柔美富空氣感,而兩隻的聲場都是屬於大的類型,但Major的舞台空間感更好,只是相對犧牲了人聲的結像,退後較多一些。
接著測試低頻跟人聲爆發力,試聽Adele 25 的Send my love,先聽Z1R,前奏的低頻是屬於有彈性與擴散感的類型,下淺不深,往兩旁去,Adele的歌聲也是中性不暖,背景樂動態與人聲協調性很好,速度快點的伴奏不會亂掉,接著換聽Major,前奏低頻力道強,但擴散感較Z1R小,打下去較散不開,而與Olivia Ong人聲一樣,整體比較退後一點,營造一種回音的空間感,但這類的西洋流行人聲,比較吵的,這兩隻都不比些多單動鐵如NG audio NG10或是VE魔王等動態強的耳機詮釋的過癮。

聽完這兩隻耳機在人聲的表現,調性相似,均是屬於中性染色較少的底聲,但Z1R的整體協調性較好,中高頻延伸滑順且空氣感十足,低頻有彈性且擴散感強,Major則相對人聲較退,空間感較好,而其實如果會玩的燒友,還是可以用換線把Major發揮得很好,我是配DITA OSLO聽,而香港燒友Patrick兄甚至還改了Major機內線成dream duet得到更好的發揮 。

接著試聽鋼琴演奏類型的音樂-史坦威鋼琴之美
這是一張我非常喜歡的鋼琴演奏專輯,2009年入手至今陪我測試過各種音響器材的聲音,
它有一個特點是整張專輯只用了一台史坦威GRAND鋼琴來演奏,為了創造獨特的空間感跟
背景凝聚度還特別在教堂錄音,用來測試耳機的背景寧靜度,樂器泛音跟動態非常合適。
之前在聽Major對比DITA Fealty時提到它的背景乾淨,因為音響性跟空間感好,所以這類型的音樂較乾淨清脆,而Fealty較厚實飽滿,但是當對比於Z1R時,它的背景也是很乾淨,泛音更明顯,這點與人聲表現相同,空間感兩隻一樣好,只是Major的舞台位置又更遠些。


SONY IER-Z1R對比DITA project 71
Project 71是一支DITA audio 為了慶祝母公司71 週年慶限量300對的動圈耳機,好像到處都賣完了,也很多朋友入手,同樣是目前很多人開箱的當紅炸子雞,OSLO油浸金銀粒子無氧銅線,Awesome 插頭,自由更換4.4,3.5以及2.5 mm,耳機本體是黑檀木與黃銅相間設計,標配Final type E耳套,趁這個機會聽看兩者差異,但可以預期一支比較暖有木頭味染色,另一支則較為中性。
先聽Project 71,Oliva Ong请唱,音量调整至51左右,比Z1R稍微好推一點,但聲音差異很明顯,一耳分別,Project 71的聲音比較集中,尤其是樂器演奏,吉他刷弦清脆,人聲也突出帶音染,就像是在耳邊唱歌一樣,讓我想起了Grado RS1耳罩的感覺,可能是因為腔體結構所致,而Z1R一樣是比較寬鬆自然,空間感較好,人聲相比退了一步。
而低頻可能是因為71配的是Final type E,對我比較比較淺一點,而Z1R擴散感比較好。

其實比較完這三隻耳機,差異很明顯,三隻的高頻延伸的空氣感最喜歡Z1R,而Z1R與Major都相對中性,Project 71較溫潤,可能OSLO線材有關係,難怪有些燒友覺得那兩隻耳機的中頻較薄。
這樣聽起來Z1R的可塑性很好,主要是因為相對音染小,用家可以配銀鍍金,讓中頻厚實韻味,奶油一點,可以配單晶銀如Dream duet,增加線條感解析,高頻延伸更好,配上金銀合金銀鍍金的Toxic Medusa讓高頻再飆至另一個等級,等之後換線聽的時候再試試。


LOTOO PAW GOLD TOUCH對比DX200 amp 8推Z1R差異
因為Z1R不是這麼好推,僅比RE2000好搞些,用黑金磚H 4.4 mm催到90左右才有足夠的音壓,聲音雖然不刺激,但是如果聽過DMP-Z1與墨菊/ 凱音N8等推力大的播放器或是上了耳擴,會覺得不夠好,主要是動態,低頻,音場跟透明度差點,有燒友想知道價位較低一點2-3新台幣萬的播放器是否也能夠伺候好,我跟燒友借了DX200+amp8(感謝Ricky)來測試。
Amp 8是4.4 mm版本的擴充卡,推力相當大,來到6.2Vrms,雖不知道負載是多少下測的,但看很多評測跟心得表現應該很好,這邊只管聲音跟搭配表現,兩台的散熱,操作,耗電量等就不比較了。

先聽墨菊H 4.4 mm驅動SONY Z1R,Olivia請唱,在52/100左右達足夠的音壓,RE2000大概6X,一樣很滿意呀,背景動態好,人聲寬鬆自然,音場大,高頻舒服,接著換聽DX200 amp 8,一樣是High gain需要到90/150左右才夠,這聲音對比Amp1提升有夠大,飽滿很多,動態好,背景黑,控制力好一大節,人聲向前,而且這個推力好像比墨菊大點,同樣的音壓下人聲更前一小步也飽滿一點,推起Z1R絕對是沒問題的,硬要挑這兩台的差異還是有,墨菊還是比較細膩點,DX200(amp8)顆粒感較大,稍微轟一點,墨菊在推力以及聲音細緻度取得很好的平衡,其他配如價位較低的海貝 R6 pro,或是高階的AK的SP1000,凱音N8,Cowon Plenue L等DAP就靠其他用家分享了。

SONY IER-Z1R對比DUNU DK4001
DK4001是達音科的新旗艦,並且獲得日本VGP2019年評選中獲得7.5萬日元-10萬日元耳道式耳機大獎,搭配一個13 mm鈹振膜動圈單體混合4個高音及超高音動鐵單體考驗者DAP的控制力,搭過金磚也需要70以上才有足夠音壓,雖然單元配置不同,但與Z1R均是圈鐵耳機,而因為DK4001不太適合高壓擺福大的DAP,如墨菊,會太過刺激,於是測試DX200 amp 8,之後DK4001的分享心得會打的更完整。

先聽DK4001,Olivia 請唱,DX200音量調至72/150就夠了,前奏的樂器表現凝聚,結像好,偏亮一些,人聲的表現偏向中高頻,集中且帶點甜美的音染,可能是鈹振膜的關係導致,接著換成Z1R,音量需至90稍微難推一點,頻段往下拉,背景樂器分析力沒有這麼強,但整體協調性比較好且較耐聽,在音場部份Z1R的優勢出來,整體比較開闊也寬鬆一點。

聽動態點的音樂,Adele請唱,DK4001的低頻在原廠硅膠塞表現比較淺,有彈性但擴散感少,要換小橘子塞配對我較合,且低頻較好,果然這類型的音樂DK4001很過癮,背景動態強,人聲向前貼耳,爆發力很好,而Z1R相對比較中性均衡細膩,搔不到癢處。

其實你聽的出來這幾支耳機基本上素質都是夠的,剩下僅是調音跟風格喜好的問題,可能有人可能會覺得DK4001過於刺激,Z1R較為耐聽,但看音樂類型會有不同選擇。


換線心得:
在Z1R換線之前還是要強調一件事情,換線只是調音,不能飛天遁地,原廠線材有它一定想表達的聲音特性,要先知道自己想要增加的音染或是覺得不足的地方在哪?但是對發燒友例外,還不換爆,我的線幾乎都是CM插針,這邊使用mmcx公轉CM母轉接線聽。

SONY IER-Z1R 搭配 Leonidas ll
作為Effect audio的經典混編結構線材的二代目,也是市面上第一條採用鈀鍍銀與純銀混編線材,介紹評測的媒體網站很多,其中Headfonics的如下:
https://headfonics.com/2018/10/effect-audio-leonidas-ii-review/
搭配Z1R第一個感覺是音場好大,前奏的樂器演奏結像清晰,距離拉的比較遠,到人聲部分向前且細膩帶點寬鬆感(音染),兼具良好的分析力,背景音樂營造的空間感很好,混合線的特性有別於單一銀鍍金或是金銀合金導體,銀鍍鈀+Litz銀線有它獨特的聽感。
簡結:音場大了一圈,人聲變的更柔順細緻靠前,聽Olivia等柔美女聲很棒,但聽Adele的歌動態跟力道較小,希望8蕊版本能夠補回來。



SONY IER-Z1R 搭配Toxic Gold Widow 24 四蕊
作為Toxic cable Frank的最後作品之一(希望四月Max能夠如承諾回來),市面上第一款用Litz 24 awg的金銀合金鍍金線,也是我死都要收二手的好線,之前拋售8蕊因為太重,分享過心得如下:
https://www.ptt.cc/bbs/Headphone/M.1514195356.A.7AB.html
未免太好聽了吧,一定要這樣說,因為收不到了,搭配Z1R對比剛剛的Leonidas ll音場小了一點,沒有這麼轟,結像跟線條感更好,可能是因為鍍金關係,聲音比較沈穩,人聲奶油甜甜的,雖不及GSP8像吃草莓大福,依然維持很好的細節像SW24一樣,不說了,很喜歡,而Patrick大提到Plussound Tri-Silver X6也可以有同樣甜美的人聲,可以試試看。
簡結:阿斯



SONY IER-Z1R 搭配Crystal cable double duet (CCDD)
晶彩Crystal cable家的隨身金銀合金導體線材,有別於另條單晶純銀Dream duet,這是8蕊版本,簡稱CCDD,聽說是用Siltech G7金銀合金導體,分享過心得如下:
https://www.ptt.cc/bbs/Headphone/M.1520435228.A.24F.html

https://moptt.tw/p/Headphone.M.1543851900.A.67A
搭配起Z1R意外的不錯,中頻人聲的厚度有了,更甜美飽滿,比GW24還要厚動態也強一點,因為Z1R配原線的聲音較中性,有稍微覺得中頻薄了一點,這條很適合,本來CCDD搭配VE魔王會太厚,轟,糊,一度想拋售,而dream duet相對較適合,果然線材還是得看搭配。
簡結:它可以讓Z1R的中頻變的更甜美飽滿,動態也補強很多,蠻適合的。


SONY IER-Z1R 搭配DITA OSLO金銀油浸線
OSLO是DITA audio目前很紅的線材,好多開箱文,材質是用油浸金銀粒子無氧銅,等我寫心得,介紹如下:
http://www.erji.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128277
搭配Z1R第一個感覺是Olivia的聲音變的很溫潤向前,還是像無氧銅的聲底,只是整體協調性,高頻延伸控制的更好,尤其是音場寬鬆自然,且維持不錯的細節(當然OCC銅還是更棒),一樣是無氧銅底聲它給我感覺比起Wagnus的三代羊線更喜歡,難怪會紅,只是動態還有分析力還是CCDD較好,而同樣柔化線條感Leonidas ll細緻點,音場大一點,而OSLO較均衡。
簡結:它可以柔化Z1R線條,人聲溫潤向前耐聽,維持一定的細節跟分析力。


SONY IER-Z1R 搭配Han sound audio Aegis 8
Aegis 8是漢聲的一條24 awg金銀合金與銅混編線材,而8蕊與4蕊的聲音差異不小,8蕊則滑順很多,像是兩條不同線材,中頻人聲有點奶油味,也是很多人開箱,自己的HD820也是配這條線材,相關介紹如下:
https://www.ptt.cc/bbs/Headphone/M.1535763929.A.BFB.html
剛聽完OSLO再聽這條搭配Z1R,人聲退了一大步,應該是因為OSLO太前面,無所謂好壞,只有你愛不愛,它讓Z1R補了一點中頻人聲的味道,中下盤比較穩,其他部分搭起來中規中矩,很均衡,也是蠻適合Z1R的。
簡結:它對比原線把Z1R的中低頻氛圍又補強一點,整體均衡,人聲位置適中。



老實說上述幾條依據材質均是金銀合金或是銀鍍金,鍍靶導體或油浸金銀無氧銅導體,除了價位較高之外,都是比較偏人聲的線材,搭配Z1R都很優秀,無所謂好壞,調音線,只有你自己喜歡否,如果我自己偏好如CCDD或是GW24,預算低一點就是OSLO或是Aegis 系列,而Leonidas ll音染很特別,要看口味,小弟更期待8蕊版本。

SONY IER-Z1R 搭配Toxic Medusa 17
來一條不是強調人聲的線材,而是經典作為Toxic cables Frank的最後作品與GW一同發表的旗艦Medusa 17,市面上唯一Litz 17 awg金銀合金與銀鍍金導體,以不同線徑結構multi stand混編,聽古典交響目前難找到比它好的,尤其是高頻延伸美感,早就想拿它搭配同樣是高頻優美空氣感十足的Z1R,而人聲則是淡淡的慢性毒,算是SW22的進化版,線條比較柔。
之前心得如下:
https://www.ptt.cc/bbs/Headphone/M.1514195356.A.7AB.html
這時聽Alan walker電子神曲Faded就對了,搭配起Z1R細節變的更變態,背景很乾淨,人聲如先前敘述淡淡的美,中頻不突出,高頻延伸的空靈感,不打了。
簡結:不打了


SONY IER-Z1R 搭配漢聲限定版線材NUNDU
它是漢聲的香港限定版線材,與先前出過的新加坡限定版Redcore外觀相似,但是結構與設計又不同,二蕊線材是由多股單晶銅+單晶銅鍍銀絞合而成的混編線材,外觀再用紅色批覆做屏蔽,按照經驗這類型的線材應該是分析力強,比較不暖的聲音。
Patrick大的心得如下:
https://post76.hk/thread-284822-1-1.html

果然搭配Z1R,背景變的更黑,聲音的結像更凝聚,人聲位置也是後面一點,現場演奏的還原度好,也是屬於中性的線材,不會有想像中銅鍍銀那種過亮的偏硬底聲,有點向是原廠線材加強版,這種線應該也會適合VE魔王。
簡結:背景黑,中性底聲,結像與凝聚力好。


線材先到這邊,還有好多沒寫,銅線們PWaudio 1960K, 1980, BW22 V2還有Dream duet等等,再配下去其他想分享的不用寫了,之後有時間再慢慢弄XD。



SONY IER-Z1R搭配不同耳塞的聲音
原廠給了六對Triple-comfort耳塞(很像是海綿),外加七對複合式矽膠耳塞,上述聽感都是搭配複合式矽膠,耳塞這個東西便宜,但對聲音的改變明顯,算是比線材還要更好的投資,對比原廠的Triple-comfort耳塞,Symbio W,E Pro號角塞等找到適合我的聲音。

先比較原廠提供的兩款耳塞,Triple-comfort耳塞的聲音比較厚實飽滿一點,而矽膠的相對瘦跟高頻延伸飄逸一點,但老實說對我而言要反覆AB幾次才聽出差異,其實原廠調出來的調性相似,兩款配戴都蠻舒服,尤其是Triple-comfort耳塞。
接著對比Symbio W小橘子塞跟Triple-comfort耳塞,小橘子塞的聲音配起來人聲退了一步,聲場也小一點,整體較集中,改變挺大的,但這樣Z1R的特點就走鐘了,不是很喜歡搭Z1R。
試試看同樣是矽膠塞,原廠的混合型對比EPRO耳塞,它是一款號角型並且是石墨稀材質耳塞,讓Z1R整體的聲音變的更薄一點,往中高頻走,高頻更飄逸,但失去原廠所強調的均勻性。

簡結:小橘子塞跟EPRO都是很棒的耳塞,對於Z1R的聲音改變很明顯,遠比原廠兩個不同塞子來的大,只是喜好得看人,使用Z1R而言,個人還是覺得原廠配的耳塞比較對味。


SONY IER-Z1R 搭配Phatlab Phantasy ll隨身耳擴4.4 mm輸出
雖然它難推,但基本上大推力的DAP應該都可以應付得很好,這邊只是想知道它的極限,使用了Phatlab Phantasy ll隨身耳擴,40歐姆的阻抗對它應該還是能找到適合的輸出,壓下Lo-Z按鈕即可。

同一首歌對比墨菊4.4 mm High gain輸出,差異非常大,在墨菊推的同樣音壓下,中頻厚度顯的較薄,多了Phantasy ll後變的非常厚實飽滿,背景動態也好很多,不管是低頻力道,還是高頻細緻度跟控制力,這比剛剛換這麼多線與耳塞的感受更強烈,二代的確在推力上比一代來的優秀,會變的厚實有可能是因為Phantasy ll是真空管機,比較溫暖,接著試試看Headamp GS-X mk ll。


SONY IER-Z1R 搭配家用小系統
軟體: Roon labs
訊源: MSI筆電-> Crystal cable diamond USB->Chord Qutest(PLIXIR linear power supply)。
耳擴: Headamp GS-X Mk ll(with Cello string 1 RCA cable)+ Hovload Reference power cable
耳機: Sony IER-Z1R

之前分享過Chord Qutest的搭配心得如下:
https://www.ptt.cc/bbs/Headphone/M.1548857650.A.B6E.html

而Headamp GS-X Mkll一週前才剛到,值得一提的是本來一直擔心兩台疊在一起放大線路會受到電源變壓器磁場影響,但是實際上在測試時,不管是用HD820或是Empire Ears Zeus XR IEM還是聽不到任何干擾跟底噪,好奇問了一下Head-fi討論區的用家,提到近幾年有做些調整,幾個人回饋去年到現在收到的版本,疊在一起都沒遇到任何問題,而我因為空間有限,所以就不分開了,我頂多疊個Cardas木塊在中間,可能是變壓器設計有改進,如果空間夠有音響架,還是建議能分開聽。

開始接上GS-X Mkll,動鐵或動圈IEM們使用Low gain 即可,接上Z1R後單端輸出音量需要轉到12點鐘左右即有足夠音壓,一樣中頻出來了,飽滿細緻,跟墨菊DAP直推實在差太多,只能證明Z1R的潛力很大的,但是這台推起來有點刺激,可能還得在調整一下系統的聲音才能夠發揮更好,不想再用筆電,而墨菊+Phantasy ll相對單純一點。


SONY IER-Z1R 對比旗艦多單體動鐵耳機 VE Erlkönig(魔王)
這個有空再慢慢寫了。

結論:不知不覺打好多,幾個重點
1.IER-Z1R的潛力非常大,需要大電流的DAP伺候,或是上個耳擴,效果比一般用黑金磚好多了,預算夠用DMP-Z1也可以,墨菊跟N8以及DX200(amp 8) 均是不錯選擇,或者您想上個隨身耳放如Aroma A100, Phantasy ll或是Mass kobo 404效果應該也不錯,先把這個搞定,還可以省線材錢。

2.因為它相對中性,線材部分我會選擇金銀合金或是銀鍍金線材,補一點中頻厚度,最喜歡的是Crystal cable double duet跟Toxic GW24,預算低點可以選DITA OSLO或是Aegis 8,其實這個沒標準答案,調音吃喜好。

3.耳塞您還是用原廠的吧。

這篇比較像是跟IER-Z1R的用家分享一點搭配心得,也讓大家參考目前幾支紅的耳機們彼此差異,下個目標就是大家推薦的女帝SONY MDR-Z1R耳罩,耳擴太多了應該可以努力伺候好,先升級DAC再把房子裝潢弄好,裝個音響架再解放,這也意味著要定居海外了,感傷,台灣的兩聲道系統要出清了,一點心得供大家參考,感謝。

開箱圖輯,我這支300號喔!















































2019-03-07 18:23 發佈
火力展示



想問一下

最後面那個是說明書嗎 還是什麼的產品簡介?

哪個是裡面附的喔,產品說明吧。
eddie0817 wrote:
SONY IER-Z1R...(恕刪)
eddie0817 wrote:
Z1R呈現是屬於很空靈的,尤其是飆高音時真正感受到原廠提到那種空氣感

從N年前買了大家很好評的EX1000.聽沒幾次之後就被我收進防潮箱.
到這幾年被它新產品的表現重新接受它.特別是它耳機能表現出來的空氣感讓我很回味以前聽大喇叭的感受,這在耳機上很少見
MDR-Z1R跟IER-Z1R各有不同的味道
很巧我的序號剛好是你的前一號
建議你聽
1.Thomas Bergersen的 ILLUSIONS - Merchant Prince
2.Audiomachine的 Chronicles - Battle Of The Kings
你會體會到不同的感受
忘了說...很認同你的心得
感謝Twin大分享
小弟聽看看
同是Z1R用家


twin12 wrote:
從N年前買了大家很...(恕刪)
eddie0817 wrote:
感謝Twin大分享小...(恕刪)

我跟你一樣本來也不是索粉,到現在……
一切都是SONY的罪過,就為了這個空氣感,害我老來花
我買IER-Z1R是為了要取代Shure se846當手機隨身機,因為846的空氣感不好,那想到手機推ier-z1r普普.推力不夠無法發揮ier-z1r那個氣勢
剛好拿到300號,太幸運了吧
另外問一下,Z1R的配戴感如何,有辦法戴到3個小時以上嗎
終於等到蓮蓬頭的心得拉~~長的真的很像XD
感謝E大分享這麼仔細的文章讓我們購買時有參考方向!
不過 也想問配戴感的問題 文章內比較沒有提到到底能不能久待 重量會有拉耳朵的感覺嗎?

另外就是 自己本身是黑磚用戶 其實蠻怕買了推不好
可能比手邊的 SW25.5+營火 獵戶座還差
看起來線應該是不用換表現就很不錯了!
我還沒有機會可以帶三小時聽音樂,不過半個多小時試過,對我右耳有點痛,
但還可以接受。


Todo1156 wrote:
拿到剛好300號,...(恕刪)
感謝

黑磚推不會刺激,那個聲音比較潤,只能說耐聽,動態沒有出來,音場,細節也是,您可以試試看個耳擴
或是換個推力大一點的DAP :)



neal5205 wrote:
終於等到蓮蓬頭的心...(恕刪)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