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打算自己拍照之交差了事的圖片來源:Engadget 台灣
因為我是果粉,所以對我來說沒有比 AirPods 更便利的耳機了。在不同設備間切換順暢、帶去跑步也不會掉、再多干擾也不斷線,而且我覺得音質還挺能接受的。然而它有一個致命的問題,因為 AirPods 的設定是
「二十四小時(?)都讓你戴著,變成你生活的一部分」
所以儘管它已經極盡能事地消除存在感,但是你總是會走出街上,這時如果隔音太好會造成安全的問題。因此無法隔絕外界噪音就變成它在沒有多餘電力跟計算資源去搞 ANC 的狀況下必須要的一個選擇。
也因此,在公車、捷運跟飛機上,戴 AirPods 就是音樂跟噪音的一場戰爭,受害者就是你的聽力健康。順帶一提,如果有人在公車上戴著 AirPods,你可以肯定他八成是在裝樣子。
前面說了這麼一堆,就是在說明為什麼我這個果粉會屈就,啊,不是,是選擇其他廠牌的耳機。
事實上,我也曾經戴過 Bose QC35 一陣子,不過在夏天實在是受不了,而且 Bose 靜音的音壓對我來說有點難以忍受,所以後來就便宜出掉了。從那之後,我一直沒把握買 ANC 的耳機,對我來說會是好選擇。
一直到今年的 CES,Sony 出了 WI-C600N 這款後頸掛(是這樣稱呼嗎?)的 ANC 耳機,重量輕、價格適中、又有環境音模式,而不太強的 ANC 對於怕音壓的我反而是件好事。我打算買來當作通勤專用耳機,進辦公室後還是用回我的 AirPods。其實我需要它的原因是要在通勤的時候聽外語新聞,因此音樂性對我來說真是一點都不重要,只要能讓我聽清楚新聞內容就是好東西。
拿到手之後,設定是很快的。馬上開機、配對(我是果粉沒辦法用 NFC,能用的話相信會更快)
第一印象是「音量好小」,一般來說我手機音量很少開到一半以上,但是這款耳機我得要開到 75% 才覺合適。
第二個印象是「ANC 的強度真的不高」,而且開始動作大概會隔個一兩秒。QC35 靜音的速度非常快,而且效果非常好。不過既然價格差那麼多,也就不要強求。中午出門,帶到公車上測試。故意坐在後排,引擎震到窗戶玻璃都在響,WI-C600N 的聲音卻相當清楚,ANC 的強度雖然不強,不過要聽清楚內容也不困難。
第三個印象是「低音很不夠」,我其實不聽什麼流行音樂,所以這裡的意思是整個聲音略嫌空洞。不過後來我找到一個簡單的解決方法。
首先是調整 EQ,內建的 EQ 模式有相當多種,選擇一個稍微強化低音的 profile,這是改善的第一步。
第二步是換耳塞。我一向覺得蘋果附的 Beats 矽膠耳塞品質非常好,所以拿了一套出來換上,果然整個聲音脫胎換骨。而且音量也可以降低,可能是原廠的耳塞不合我的耳型,不過我也不想試其他大小了,Beats 的耳塞能用就好。相信如果拿市面上其他的耳塞會有不同的效果。以後再買幾種來試,心得到時追加。
所以我簡單的測試之後的心得是這樣的:
1. 用原廠耳塞聲音品質略嫌空洞,高音中音都不太有,更不要講低音。不過這個可以藉由 EQ 調整跟換耳塞解決。目前我對於聲音的表現算相當滿意。我聽的音樂中低音最重的也就是 MISIA 了,目前的聲音我還嫌低音太多。
2. ANC 的強度真的不高,在公車上還是會聽到機械聲音的干擾,不過它的 ANC 絕對可以讓你降低音量、聽得更清楚。另外對我來說最重要的,沒有耳壓的問題,真是太好了。
3. 環境音模式非常好用,要聽報站、下車過馬路等時候,安全感倍增。
4. 這雖然是他的不戰之罪,不過跟 AirPods 比起來切換實在太麻煩了啊啊啊啊啊。
希望這個簡單評測可以給在考慮要不要買這個耳機的人一個參考。對我來說,剛好符合我的需求,而且價格又相當適中,是一個相當稱職的通勤用 ANC 耳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