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2013年入手了一副GRADO SR125,並且動手大改造了一番
當時買二手沒有附耳罩棉,因此除了改造木殼,還異想天開的做了轉接環裝上便宜光南耳罩
改裝好KSW之後,聲音整個怪異,很悶而且嗡嗡響的頭很痛
最後還是乖乖的花了好幾百買了GRADO原廠的耳罩棉(ear pads)
聲音總算像是正常耳機。但即使如此我也沒有很常聽它,因為這塊海綿真的很可怕
夏天戴上去能聽完一首歌就不錯了,冬天我也撐不了半小時就覺得耳朵又刺又悶
最後又掛牆了。沒想到的是過了一兩年拿起來想回味一下的時候
.......耳罩棉就分解了....黏黏的小黑顆粒還弄的到處都是,麻痺
過了這麼多年,已經累積了一點不同的想法,也有了3D列印技術
於是重新啟動了耳罩轉接環的構想。
必須強調的是,這個不是原創的想法,早已經有廠商生產了這樣功能的產品
就是GRAIN GAA01,而且說起來也不是很難入手的價格,只是能畫圖能列印,就想自己玩看看
而且要設計就要試著加入改良功能,以下就來看看我設計的版本
改良重點其實就是「可調整的透氣孔」,我們可以觀察出GAA01有好幾個透氣孔
這是因為一般耳罩不像GRADO的海綿是半透氣的設計,而且它顯然關係到調音
之前我沒有做透氣孔就套上光南耳罩,整個氣透不出去
聲音不只悶而且在耳朵與單體之間反射的嗡嗡作響
看到GAA01的設計恍然大悟。但是又覺得或許不同品牌的耳罩有厚有薄,也不一定全都是密封的皮革
或許做成調整式的可以調出自己覺得較好的聲音

這個設計的構成主要就是外環本體、調整用的內環、固定用的墊片與螺絲

調整環的開孔之間有凹槽是要方便手指可以施力推動轉環
單體周圍有加高並且做通道,為了讓空氣可以流通過去而不會讓耳罩完全圈住了
口徑的部份就無法隨時調整了,就要看購買到的耳罩是多少直徑的
在圖面上來調整最外圈的延伸寬度。

跟耳機本體固定的方式是用三個墊片鎖螺絲去夾緊耳機單體外面那個套海綿用的凸邊
螺絲柱刻意採用傾斜角度的設計,可以增加鎖入的行程而且螺絲起子比較不會打到耳機本體

安裝上去的樣子。(先別管我這個木殼長什麼樣子了,它真的太凸出了戴上像外星人)


聲音方面,打開跟閉合透氣孔可以明顯感受聲音的差異。
以裝上便宜光南耳罩來說,是絕對不能把透氣孔完全閉合的,就是會悶住的感覺
完全打開又覺得聲音太遠,我自己喜歡開一半就好,微微的有共振的音色聽ASMR也挺好
聽感我很不會描述而且每個人習慣的聲音基礎不同,就不好意思講太多了
組裝與操作方式我製作了小短片可以參考
對於聲學我是一知半解的,只是好奇心驅使就會手癢玩玩看
歡迎留言說說您的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