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聽小心得】Final E4000 E5000/SIMGOT EN700 PRO

先給各位防雷一下 可能是訊源推力不足的原因E4000與E5000在這次試聽下來的感覺都比較偏向負面,以手機族群來說個人覺得同價位有更加優秀的選擇

這次試聽主要的目的是幫朋友挑選耳機其次是之前E4000與E5000上市時就有不少的討論,最近終於跟朋友喬出時間去試聽,順便試試E4000與E5000的表現究竟如何

除了試聽的E4000與E5000外我自己也帶了和朋友預算差不多(3k~5.5k)價位的耳機,分別是Klipsch X6i/X11i 1MORE Quad Driver(E1010)[今過上次跟其它朋友試7k~9k的耳機 無聊拿ie800毒朋友一下害他聽不下去其它耳機後跟朋友去試聽就不敢亂帶ie800給他們聽了...]
另外X6i跟Quad Driver今年4月初就借給朋友,所以朋友對這2隻蠻熟悉的

試聽耳機的訊源皆用iPhone 6與IPC(160G)
朋友:iPhone 4&iPhone 7(不要問我為什麼,我也不知道)
【試聽小心得】Final E4000 E5000/SIMGOT EN700 PRO



E4000:

第一支聽的是E4000,一開始給我的感覺就是低音偏重甚至有點蓋過其它部分的表現,不過細聽後整體低音的深度還不錯但是低音偏向擴散而不是有點彈性的,整體走向給我的感覺跟ie800有點像但是各方面都弱化非常多,聽了3首前後就拿下了

E5000:

再來試了E5000,因為前一隻是E4000所以E5000的平衡度跟細膩度一聽就有明顯提升,低音部分沒有像E4000那麼有力,解析與音場的表現也都蠻不錯的,因為朋友對E4000也有點小失望,所以我拿了E5000給他說E5000比E4000好很多,但當我朋友聽E5000時我拿了自己的Quad Driver來聽,發現Quad Driver整體表現與E5000差距不大(在使用iPhone 6與IPC(160G)的試聽情況下)在朋友聽完E5000後我又稍微認真的對比了2款,最後Quad Driver在解析與三頻略勝一籌E5000則是在分離與聲場更優秀,不過考慮到Quad Driver與E5000有著2k的價差E5000貌似又弱勢了些

(這邊再次強調我本來就看過其它評論說E4000 跟E5000並不好推,所以我這邊是用以手機等級推力的訊源對E4000還有E5000下評論,不是說E4000與E5000的表現就只侷限在這邊,而是以手機用戶來說E4000與E5000不是同價位最好的選擇而已)


E2000&E3000:

在試完E4000與E5000後稍微有點小失望,不過朋友說之前有聽過他朋友的E2000覺得還不錯,隨後就把E4000與E5000還回去又借了E2000與E3000,畢竟只是2k以下的耳機所以沒有以太認真的角度去聆聽,試完之後覺得E2000與E3000都蠻順耳的,一方面也可以說偏向白開水吧!?,不過E2000比起E3000更加柔和一些,2k以下的價位同也考慮到Final的品牌價值E2000跟E3000確實算是很優秀的


最後是SIMGOT的銅雀 EN700 PRO,本來這一支並不在這次與朋友的試聽名單內或者說我原本不知道這間有賣SIMGOT,就在E2000跟E3000還給店員時他就問了聽起來如何,我就把朋友的預算跟預算範圍內的E4000聽感跟他說了一下,之後他拿了鐵家的ls系列(我沒記是哪個型號但是我知道是ls系列的)還有se215se不過這2隻朋友之前都聽過了直接打槍
【試聽小心得】Final E4000 E5000/SIMGOT EN700 PRO


漢聲:
之後就拿了銅雀跟漢聲(型號忘了價錢是2.3k前後)我先試聽了漢聲,試聽前店員就說了漢聲的可玩性跟淺力很高,試聽之後覺得高音部分有比較明顯的缺陷不過這個價位的耳機有明顯缺陷是很正常的,說完聽感後店員還是強調可玩性跟淺力不過朋友是傾向耳機拿來就隨捅手機用對這方面也沒太多的興趣,目前屬於2/3退燒的我平常ie800跟其它耳機也幾乎都是隨捅手機或IPC用,如果是幾年前剛發燒的時候我應該就會對漢聲蠻有興趣的

SIMGOT EN700 PRO:
再來就是銅雀PRO其實去年就時常看到版上有銅雀的討論自己也都保持稍微觀望的情況,不過沒想到第一次試聽銅雀還蠻突然的,試聽前店員就說銅雀有PRO與BASS版本BASS比較偏流行娛樂,PRO則走監聽風 因為朋友本身音樂類型比較多樣,而BASS的風格我也比較沒興趣,所以就直接聽了PRO,銅雀PRO第一耳感覺就是乾淨再來是三頻比例均衡,此外解析與分離還有音場的分配還有比例都非常的剛好(相比起Weston的監聽耳機Weston則是跟著重解析而比較忽略音場),銅雀PRO的表現十分符合監聽耳機該有表現除了乾淨就是均衡,朋友聽過後也覺得很不錯,不過感觸似乎沒有我那麼深就是
不過銅雀PRO的3.5mm接頭對於手機用戶來說比較不友善,有套殼的用戶基本上是一定無法將銅雀PRO完整的插進3.5mm的孔 除非3.5mm那部分殼剛好是裸空的,不過現在大多手機都捨棄3.5mm改用轉接的所以這點應該還是比較好克服的

洛神二代:
店員看我們蠻喜歡銅雀PRO後就跟我們說店裡已經有洛神二代的試聽機不過還沒開賣,表現跟銅雀PRO差不多但是價錢更便宜,不過上次在Quad Driver的預購優惠下就不小心手滑了,怕這次聽了洛神二代又喜歡然後又有預購活動就又手滑下手了,所以自己並沒有聽只有朋友有聽,他聽的時間比銅雀PRO稍久一些(朋友貌似更喜歡洛神二代?),不過得出的結論還是只有蠻平衡這種比較大方向的結論

總結:
朋友最後說他還是比較喜歡X6i...不過洛神二代也放進他了候補名單
2018-08-05 21:43 發佈
文章關鍵字 final 心得
感謝大大的分享。

試過金菊和金磚推E4000和E5000, 各推出不錯的聽感, 這是在High gain 的情況下推的。

E5000要出好聲除了搭配, 另外要在多點推力, 手機試的結果是不佳的。

E4000稍微少點推力,手機上的聲音也不算好聽。

E5000如果推的好, 聲音是不錯的, 解析和空間感不錯, E4000搭的好的話, 聽起來蠻順的。

可惜手上沒DX200或黑磚之類, 不然也可以試試。

個人是比較愛E5000, 不知有沒有大大, 把京線換到E4000, 聽感可能會變很多。
Conordx wrote:感謝大大的分享。試...(恕刪)
感謝Conordx大的支持

隨身幾乎退燒的情況下,磚頭級的訊源已經花不太下去了

之前有看過對岸某篇評論說E5000比較均衡但是比較難推,E4000也不好推但用手機就可以推出不錯的表現,看來還是自己聽過最準...

試聽時有把E4000接上E5000的線,用iPhone跟iPc就聽得出有一定的提升,不過手機級別的用戶不要試E5000接上E4000的線會變得更難推...聲音非常慘烈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