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精音-黑豹DAC聽後感](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801/mobile01-b947f00fa426cd8e0dadc0202d96b6c5.jpg)
沒錯! 這個怎麼那麼像我之前使用的黑龍DAC =口=
實際上,這台確實也是以黑龍為基礎去做改良沒錯,在Mac系統上抓到的USB驅動也直接顯示是Black Dragon = = (完全毫無遮掩Orz),所以使用Windows系統的可以直接用黑龍的driver就好了
![[心得]精音-黑豹DAC聽後感](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801/mobile01-8e14aca777787ad94357fbd789a41522.jpg)
不過有了A281的經驗,其實說真的也會有期待這台黑豹DAC能夠帶來些什麼驚喜,如果能跟黑龍有87分像其實也可以偷笑了
耳機的部分使用拜耳的T1一代改平衡來做主要測試聆聽,分別測試了以下幾項組合:
1.Mac mini-> Singxer附的USB線(當一般小黑看待) -> 黑豹DAC -> 歌詩德H20耳擴 (USB直入)
2.Mac mini-> USB -> Singxer SU-1 DDC -> FA夸父同軸 -> 黑豹DAC -> 歌詩德H20耳擴 (同軸介面)
3.Mac mini-> USB -> Singxer SU-1 DDC -> MPS HD-280 HDMI -> 黑豹DAC -> 歌詩德H20耳擴 (I2S介面)
![[心得]精音-黑豹DAC聽後感](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801/mobile01-544f2b9c15f70543f9df2901a912de54.jpg)
測試曲目如下:
(1)Copland 100/ Minnesota Orchestra / Eiji Oue RR93 - 1. Fanfare for the Common Man.
(2)Nojima plays Liszt Minoru Nojima, piano RR25 - 2. La Campanella
(3)Dances for Piano and Orchestra - JOEL FAN Northwest Sinfonietta Christophe Chagnard, Music Director RR134 - 6. Grand Tarantelle, Op.67
(4)Saint-Saens: Symphony No. 3 Organ RR136 - 6. Maestoso – Allegro
(5)Chasing the Dragon Audiophile Recordings Test CD
(6)Niccoló Paganini / Sonatas for Violin and Guitar (MDG)
(7)瑞鳴-國樂炫技 - 1.十面埋伏、5.高山流水
(8)瑞鳴-伶歌 – 1.將進酒、2.丑末寅初
(9)瑞鳴-藏密 – 2.儀式、6.達果雪山歌、10.夏日的林卡
(10)瑞鳴-三國 – 1.亂、4.三顧茅廬、5.千里走單騎、12.三分歸一統
(11)Giuliano Carmignola - Vivaldi : Le Quattro Stagioni - 6. L’Estate – op. 8 no.2/III in Sol Minore RV 315; Presto、9. L’Autunno – op. 8 no.4/III in Fa Maggiore RV 293; Allegro、10. L’Inverno – op. 8 no.4/I in Fa Minore RV 297
(12)Eagles – Hell Freeze Over(Live) – 6. Hotel California
(13)Adele:Live At The Royal Albert Hall
(14)MISIA 星空のライヴ SONG BOOK HISTORY OF HOSHIZORA LIVE
(15)MISIA Super Best Records -15th Celebration
(16)Christina Aguilera:Keeps Gettin' Better: A Decade of Hits – 3.I Turn To You、6. Lady Marmalade、9. Beautiful、11.Candy man、12.Hurt
(17)Mariah Carey / The Essential Mariah Carey – Emotions、Without you、I still believe、Hero、When you beleive
(18)Celine Dion / The Essential – All by myself、The power of love、Beauty And The Beast、The Prayer
(19)Simon Rattle conducts Beethoven’s Symphonies Nos 1–9
(20)張惠妹:偷故事的人 – 身後、偷故事的人、連名帶姓、傲嬌
一開聲其實就能感覺的到黑龍的影子,原本屬於黑龍的一切黑豹DAC幾乎完全承襲,最讓我有感覺到進步的地方就是人聲表現,黑龍的人聲說真的是唯一比較可惜的點,有些公務員式的表達,情感較欠缺,只能靠周邊去做一些調整。
但黑豹DAC一改這個缺陷,除了有黑龍優秀的音響性之外,音樂性也變得更加優秀,聽人聲更豐富有感情,這個算是我最有感的地方,其他對我來說就像是看到舊情人一般XD,只是這個舊情人變的更漂亮回來了(誤
整體表現的部分跟黑龍其實幾乎完全一樣,甚至可以說還優於黑龍一些,對於我過去長時間持有黑龍的情況下來說,這個部分我還算能夠肯定。看了一下內部圖可以發現,確實有下了些功夫在,黑龍的環變只使用了一大一小兩顆,分別處理數位跟類比信號。
黑豹則是用上三顆Talema環變,沒有很仔細看,但推測應該是數位電路一顆,類比電路用上兩顆去處理,至於類比電路其他用料的地方我就沒很仔細研究了,看了一下用料的評價都是比黑龍使用的料還要更好的,所以聲音能更好其實也不太意外。
解碼的部分一樣還是用了兩顆AKM4396左右聲道分別獨立做輸出,這點跟黑龍一樣,雖然當初買黑龍時也是曾經有疑惑過,為何當時明明已經有4490甚至4495的晶片可選擇,但原廠卻使用這個前一代的晶片?!不過實際聽過黑龍的表現時,可以一掃這個疑惑! 比起市面上其他跟黑龍同等級使用ESS9018做解碼晶片的DAC來說,黑龍整體表現也是可以跟他們一較高下的。而當時聽過其他使用4490晶片的產品,印象確實不是很好……所以這方面可以確信這樣的選擇是很明智的。而黑豹在既有電路上在做了改進,也完成了比黑龍更加精進的聲音表現。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散熱表現,對於過去持有黑龍時最大的問題應該是他的散熱了,熱能通通集中在右半邊,雖說原廠有在上下方開孔,以及左右方做了類似散熱片設計,但效果其實沒那麼好= =,偶爾還是得用電風扇輔助散熱。黑豹在散熱這個部分做了很大的改進,散熱孔改開在左右方,較不容易有落塵進入,且電路設計上應該有做了改良,所以在運作時頂多只感受到有些溫溫的,不再像黑龍那樣會讓人感到燥熱。
唯一缺少的部分應該就是Remote Control這個功能了,不過我想黑龍那支遙控器根本也沒有用家會使用吧= =,稍微有點多餘的設計。然後整體重量上升到達10KG,內部結構看起來也重新作了規劃,應該都是導致好聲的關鍵。
接下來開始實際測試的部分
USB的部分跟黑龍素質其實可以說幾乎一樣,但聽感比起來進步不少。接下來就要提一下經過DDC走同軸後的聲音,由於USB線只是使用SU-1隨機附贈的,不是之前用的Dynamique Magellan,或許會有差異,但應該可以肯定用上好一點的USB線是會更好的。
同軸的部分在經過SU-1處理後能發現樂感跟解析皆稍優於USB,線條更清晰些,樂器質感也更好,音場大小沒有特別的改變,但定位更清楚些。不過說真的,用黑豹DAC再配上H20聽人聲真的蠻令人陶醉的,會不自覺地一直聽下去......
至於I2S這個介面算是意外的小插曲,過去一直沒機會嘗試這個介面,這次只是抱著一試的心態下試著接看看能不能行,想不到訊號真的能過去XD,看來是SU-1對HDMI腳位的定義是剛好跟黑豹相同的。
![[心得]精音-黑豹DAC聽後感](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801/mobile01-235d31c3b1156b8822a77f570e115117.jpg)
![[心得]精音-黑豹DAC聽後感](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801/mobile01-e00c620149facc2e99019dadf42b4b7a.jpg)
接著試聽了一下,有稍微被震撼到,I2S這介面有點強大啊....可以說是USB的完整提升版,解析方面比起同軸還要再更好些,同軸相形之下訊息量稍微有些loss,線條感也模糊了些,I2S音響性提升是非常明顯的,不過論樂感還是同軸會稍微耐聽些,不過個人認為可以無視就是,畢竟這可以從HDMI線來調整。
嘗試換了光南買的普通小黑HDMI線跟MPS HD-280 HDMI,比較過後可以發現MPS的解析、輪廓、空間感都更好。I2S介面下,空間感更大些,高頻更上去些,低頻下潛也更深。以腦內結像來說的話,高頻就是超過額頭,低頻到下巴以下這個概念吧!
另外就是Z軸的表現,這個算是比較特殊的情況,在USB介面下不是那麼明顯,同軸介面才開始有感,I2S介面算是表達得更完整,前後拉得更開,會有一種以自己為中心,然後向外發展一個圓球形的音場,若是現場錄音的話能感受到四面八方來的聲音,尤其是一些演唱會Live的錄音特別有感,不過我不確定會不會因為不同耳機而有不一樣的結果就是了。
整體來說,黑豹DAC的表現蠻讓人驚豔的,不論是古典或是流行都有不俗的表現,雜食性比起黑龍還要再更高些。如果預算許可的話很建議上DDC走I2S這個介面,聽說精音工作室也改良了海蛇Z跟ZPM這個DDC套裝,看了一下流出的內部圖,在線電方面看來有不少的改善,也很期待未來這個套裝組合起來還會有什麼化學變化,至少這可以一圓我過去沒組成套裝的夢想(?)
是的,聽完以後真心覺得少認識一些會害你一直花錢的損友才是上策Orz,這套裝沒意外的話我會收進來做二號系統,畢竟舊愛還是最美(?)
對黑豹DAC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詢問精音粉絲團,當然能夠在自己的系統下試聽還是比較好的,畢竟我會想買也只是因為我剛好喜歡這台DAC的表現啊XD,剛好價格也就2萬多左右,我還負擔的起XD。分享到此,感謝大家花時間看完在下的心得。
![[心得]精音-黑豹DAC聽後感](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801/mobile01-b7846724887b926acc891ca9ba888220.jpg)
![[心得]精音-黑豹DAC聽後感](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801/mobile01-f28d53bdcdbb73c651eb5979e7a1cc01.jpg)
![[心得]精音-黑豹DAC聽後感](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801/mobile01-1cb2d1adddc12e85fbd88d1846f3ca70.jpg)
![[心得]精音-黑豹DAC聽後感](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801/mobile01-5096b081b366b51f3d5675d8019295fb.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