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心得】RHA CL1搭配RHA Dacamp -『洗練的英式監聽』使用心得

【心得】RHA CL1搭配RHA Dacamp -『洗練的英式監聽』使用心得
(點圖片可看大圖)


CL1我買了一陣子了,購入耳機時我並沒有詳細記錄開箱過程,所以這不是開箱文,只是心得分享,而且日本已經有很多實況開箱放在YouTube了。這些日子使用下來,對它有不少的使用心得與感想,但版上都沒看到什麼CL1的資訊,所以分享一下我的使用心得。

(附上其他人在Youtube的開箱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ryi8dZsCGI


CL1是目前RHA的旗艦款型號,雖然去年好像就有消息了,但我找了好久都不知道要去哪裡可以試聽,當初認識這個牌子也是朋友推薦的,說耳機入門可以先從鐵三角或RHA開始。而這次因為CL1高達150歐姆的阻抗,原廠還特別針對CL1推出RHA耳擴Dacamp來做組合,所以現在又多了一種組合套餐可以選擇了,我覺得很方便,因為我懶得自己挑耳擴,所以就直接入手了,而且沒想到RHA也有跟SONY買小金貼…
(信仰值+0.5)。

【心得】RHA CL1搭配RHA Dacamp -『洗練的英式監聽』使用心得


T20的耳機腔體使用鋁合金澆鑄成型,CL1用上更誇張的二氧化鋯(ZrO2)。想拿假牙的材質來做耳機,可不是澆鑄成型就能交差了事,還不知道要經過多少精拋細磨的工序,光這外殼就不知道成本高到哪去了,理論上耳機就算被車子輾過也沒事吧...我用到現在也幾乎沒什麼刮痕。

翻了一下國外的網站資訊,原廠是希望耳機腔體可以經久耐用,數年也不會產生形變,進而影響音質及聽感。似乎RHA的工程師也挺瘋狂的,不過音響界也總是需要瘋狂的科學家,我們才有幸能見識到像是離子高音或葫蘆單體這類驚世駭俗的產品,也是因為RHA這間廠的用料真的很敢給,我才會選它。
【心得】RHA CL1搭配RHA Dacamp -『洗練的英式監聽』使用心得
(點圖片可看大圖)


至於單體是使用陶瓷板高音單元及動圈中低音混和雙動圈,原廠標示響應頻率為16~45kHz。我從購入到現在耳機應該也RUN了300小時有了,可能是因為陶瓷板震模的特性,中高音的聽感差異並不明顯。倒是低音的部分煲過之後下淺的更深更細膩了點,沒有剛開聲時的生硬感。收放快速毫不拖泥帶水,有股明朗的監聽味,這點在聆聽大編制交響樂時會有很大的優勢。
【心得】RHA CL1搭配RHA Dacamp -『洗練的英式監聽』使用心得
(點圖片可看大圖)


談到CL1的中高音,它的解析度精準銳利,聲底中性偏冷調,就像德國喇叭一樣,嚴謹的調音對失真沒有半點妥協,堅持絕對的原汁原味,而且連最小的細節都不放過。CL1要的不是唯美,而是真實。在CL1上不會聽到韻味濃厚,水分充足的人聲。就算是蔡琴的民歌也會被CL1的高解析卸妝得原形畢露,有如用顯微鏡在鑑賞蒙娜麗莎的微笑一樣。

不過就算CL1的聲底偏冷;監聽味明顯,但不致乾澀。這樣通透直白的聲音很適合聽搖滾、現場、大編制交響樂、古典樂、ACG類型的音樂。當然用在CL1耳機上的音樂,音質不得馬虎,如果檔案音質不好,解析放大後音樂聽起來可是會千瘡百孔的,我選一些歌來分享一下我的聽感吧。

聆聽器材如下
耳機: RHA CL1
試聽訊源: HTC A9 音樂APP: Poweramp(PCM) / 海貝音樂(DSD Native)
USB: RHA Micro USB原廠線
耳擴/DAC: RHA Dacamp

耳機線: RHA原廠鍍銀線(平衡輸入)


專輯:
THE DALI CD 4 – Wheel of Fortune (WAV 16bit/44.1kHz)
【心得】RHA CL1搭配RHA Dacamp -『洗練的英式監聽』使用心得

通常這片子是測試音響用的,怎麼拿來放耳機了?
因為這片CD裡面有首「Wheel of Fortune」是由Hans Zimmer親自操刀的作品,這也是神鬼奇航的主題曲,這曲有著非常豐富的極低頻音樂資訊在裡面。要想表現Hans Zimmer大編制交響樂的氣勢恢弘,音響等級沒Hi-End也要數十萬的Hi-fi。

如果能用耳機體驗一下Hi-End的感覺,又何樂而不為? 我用CL1初聽前奏,音場的開闊度稍微窄了些,但不會擁擠。接著低於40Hz的那種極低頻強襲而來;一口氣爆發,好像大型聯結車開過身邊,震耳欲聾快要耳鳴的感覺。但是就算極低頻一波波的猛催,小號的表現仍然鮮活明確,伴奏中一旁的和聲團以及細碎的鐵鈸聲也捕捉得清楚。樂器之間維持著極佳的分離度,聲音密度頗佳。

CL1冷調跟低失真的特性發揮的正好,低音不是濫炸,而是下淺的深,收放的快,低音細節交代得很清楚。我把Dacamp耳擴的推力轉到最高的HI(300歐姆),暫態反應又更優異些,可以代表說CL1並不好推,但給它充足的推力,它也會忠實的回饋在聽感上。


程璧 - 我想和你虛度時光(flac 16bit/44.1kHz)
【心得】RHA CL1搭配RHA Dacamp -『洗練的英式監聽』使用心得

程璧在發燒友中應該已經頗有名氣。專輯中第一首「給少年的歌」,前奏的鋼琴旋律緩慢,但琴鍵聲的泛音繚繞,有種在空氣中久散不去的感覺,鋼琴的顆粒感分明,帶有一抹RHA鍍銀線特有的光澤,高頻的延伸相當好。

程璧帶有一點空靈的歌聲;巧妙配合著不間斷的鋼琴泛音,共同交織出美好的音樂旋律。琴鍵在CL1上聽起來既飽滿又不失清爽。到了音樂中段的鋼琴伴奏,忽然的一鍵鋼琴低音落下,低音的顆粒飽滿,量感足;質地佳, CL1維持著很好的頻段比例與清楚的音樂細節。


EAGLES - HOTEL CALIFORNIA / 1976年版(DSD64/2.8224MHz)
【心得】RHA CL1搭配RHA Dacamp -『洗練的英式監聽』使用心得

每次聽這張1976年錄音的「Hotel California」,都會再一次的提醒我,當年加州旅館這首耳熟能詳的曲子,骨子裡其實是搖滾樂阿。熱情炫技的電吉他與拳拳到肉的鼓聲,在1994年版的Hell Freezes Over專輯裡可是聽不到的。

DSD跟一般CD(16bit/44.1kHz)的聽感本質上也有差異,這微毫的差異在CL1上是聽得出來的。DSD除了細膩度及層次感較CD豐富以外,音樂還更加鮮活自然一點,看來DSD確實更接近類比聲一些。線條清晰流暢,聲音活潑且透明度佳。這張專輯的錄音本來稍微帶一點暈黃的舊氣,不過在DSD的解碼加持下,用CL1聽這張專輯,聽來就像現代錄音一樣乾淨通透,讓我感覺像是剛從演唱會走一回。


Blue Coast Collection (flac 32bit/96kHz)
【心得】RHA CL1搭配RHA Dacamp -『洗練的英式監聽』使用心得

來自美國「藍岸精選」的錄音品質絕佳,我也很喜歡聽,這張專輯在業界的評論已經很多了,我便不再加以論述。
有興趣可參考以下網址
http://musicalsound.com.tw/sacd/bcrsa-1012a.htm

第一首「Looking For A Home」,或許是因為陶瓷板震模的剛性,讓鋼弦吉他的存在感更加鮮明。其中最細膩的粹弦聲,平時在音響上是很難聽見的,當然音響跟耳道式耳機的聽感本來就不一樣,但用CL1更能聽得清楚。
男歌手本來略顯滄桑的嗓音,在CL1上聽起來顯得高亢帶有點激情。發燒友口中說的:「先有好的音響性,才能有好的音樂性」這句話放在這裡再適合不過,CL1正是有著高度音響性的耳機。



當初我完全沒想到用CL1聽ACG/J-POP非常合拍,難怪它剛開賣就在日本爆紅。CL1讓我很想拿ACG出來聽,我買的耳機我想聽什麼就聽什麼,滑大師別阻止我,我是不會住手的~

其中特別選幾首讓大家可以參考:
Kalafina - THE BEST RED / 梦の大地(24bit/ 96kHz)
宇多田光 - First Love 2014 Remastered / Automatic (24bit/ 96kHz)
WHITE ALBUM2 / 届かない恋 Live at Campus Fes (DSD 64/2.8224MHz)
三枝夕夏 IN db / 君と約束した優しいあの場所まで(flac 16bit/44.1kHz)
WAVE OF EMOTION / 恋のような(DSD 64/2.8224MHz)

【心得】RHA CL1搭配RHA Dacamp -『洗練的英式監聽』使用心得

這些歌曲都有一個共通點,就是富含大量的細節,而且節奏明快。
在RHA的系統上聽起來就是...





【心得】RHA CL1搭配RHA Dacamp -『洗練的英式監聽』使用心得

這類型的歌就是要在解析度高的系統上聽起來才過癮!! 我舉例其中一首...

WAVE OF EMOTION- 恋のような(DSD 64/2.8224MHz)
【心得】RHA CL1搭配RHA Dacamp -『洗練的英式監聽』使用心得

我要用上「清脆」兩字來形容音樂前奏的混音配樂!!! 前奏讓我感覺就像餐廳端上的前菜沙拉;一口咬下,爽脆鮮甜,水分潤足,好脆! 好甜!!
接著主菜上桌了,華麗的配樂,輕快的節奏;搭上津田朱里的甜美人聲,聽來真是過癮,其中容易忽略掉的細膩唇齒音及換氣聲,CL1表現起來可說是游刃有餘。

我個人不推薦CL1換上純銀線,我覺得原廠附的鍍銀線已經很不錯了,頗有銀線的光澤感,又蘊含少量水分。如果換上純銀線,高音域可能會變得太過乾冷刺激,低頻的速度會收得太快;餘韻太少,當然這部分還是看個人口味啦~


【心得】RHA CL1搭配RHA Dacamp -『洗練的英式監聽』使用心得



總括來說,CL1搭配Dacamp的聲音乾淨純粹,但不致乾澀;音樂形體清晰,速度感優異,力道分明不拖泥帶水,中高低音域都能很清楚的交代細節,且不會特意偏好任何頻段,真的很有英式監聽的味道。

現在耳機市場這麼多優異的新銳耳擴/耳機,CL1不是十全十美,我也不會誇大療效,聽過之後耳朵並不會懷孕 (應該也不會中毒啦)。但我是覺得RHA的東西都挺超值的。畢竟沒有最好的耳機,只有最適合的耳機,透過匹配其他的器材,又能配出不同的音色。我覺得CL1很適合我,我就是想要找尋一組中性高解析的音樂系統。如果覺得聲音太冷,也可以匹配比較暖調的訊源來使用。

先分享到這邊,等有時間再補充一些其他的心得吧~
2017-11-08 17:18 發佈
你的cl1應該是舊版的, 所以材質很棒, 新版的就差很多了

the_magician wrote:
你的cl1應該是舊...(恕刪)


就小弟所知,CL1並沒有新舊版之分耶,你應該是記錯型號了?
最近也在關注這支和 JVC HA-FW01

但網上開箱文極少

感覺耳機版和幾年前比退燒了不少。

之前聽過 RHA T20I

還蠻喜歡的

可惜不能換線作罷

大大提到這支聲音偏冷

是因為 mini XLR 銀線的關係嗎?

如果換上另附的 3.5mm OFC 無氧銅線

還會偏冷嗎?

最後請問大大的入手價?

87PD wrote:
最近也在關注這支和...(恕刪)


換回OFC無氧銅原廠線可以改善一些,不過相對的因為沒使用平衡輸入,儘管會犧牲一點點的動態跟細節,但這樣聲音也更接近中性一點,我這樣子聽覺得也還不錯。

換訊源會有更明顯的改變。
我在家聽的時候,會看心情更換我自己的DAC聽
我自己的DAC解碼晶片使用PCM1794,OP換上大S的NE5532 (Dacamp用的DAC晶片是ESS9018K2M)
我這樣配置的DAC韻味十足,搭配CL1可以中和一下,滿適合放輕鬆聽音樂。

另外RHA Dacamp有個好功能,就是他可以調整EQ。出門在外聽的時候,偶爾覺得高頻太燥的話,Treble調降個一兩格也可以輕鬆改善。雖然我一開始也擔心耳擴負調整EQ的功能會不會影響音質,甚至劣化...不過Dacamp的EQ電路設計似乎還滿優秀的,調整EQ時背景依舊很黑,沒有什麼雜音,而且EQ的高頻滾降我覺得挺自然的。

至於入手價我是直接網路刷卡21500

smithereenssec wrote:
換回OFC無氧銅原...(恕刪)


使用的機器是 nuforce hdp

算是中性

如果換上 OFC 無氧銅改善後還是偏冷

可能就不適合自己的口味,可惜了

對 RHA 印像還蠻好的。

這支售價真是高呀

多出 JVC HA-FW01 將近一倍

兩支也幾乎沒開箱文可爬(是因為兩支都不好推嗎?)

所以還在猶豫

話說大大之前沒考慮過從國外入手嗎?

感覺國外 CP 值蠻高的

87PD wrote:
使用的機器是 nuforce...(恕刪)


你可以試試看粗一點的編織銅線,或是帶你的器材跟線材去試聽看看比較準。
他還有一隻新耳機叫做CL750,T20跟CL750就沒那麼冷調。



另外關於海外訂購或代購,我一開始也有先去找




我換算過國外售價跟匯率,就算海外代購也開價近兩萬左右,有些甚至還比台灣定價貴




那我直接在台灣買21500還比較划算,如果需要維修也比較方便




smithereenssec wrote:
你可以試試看粗一點...(恕刪)


聽過 T20i 還蠻喜歡的

但就是不能換線作罷

看了大大的代購貼圖

感覺價差也太少

代購都不像代購了

87PD wrote:
聽過 T20i 還...(恕刪)






剛剛社團朋友傳給我這個,不知道是真的假的,如果是真的的話
說不定可以有更超值的入手價!!
87PD wrote:



使用的機器是 ...(恕刪)

分享一下fw01的聽感⋯
相較於之前大熱門的fx850, fw01的聲音變暗了,我個人猜測JVC是想要改善FX850的一些弱點(徧亮、音場不太寬、聲音太突出而雜亂、低頻比重過多),結果Fw01的調音就變成比較暗、不刺激、略微均衡的調音,但也失去了FX850鮮明的風格,變成很一般的感覺!有種各方面都不太到位的感覺⋯⋯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