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於 Fender(Fender Musical Instruments Corporation,FMIC)

一家美國公司,專職於製造樂器(主要生產弦樂器和音箱,如電吉他、聲學吉他),原本並無耳機業務,在收購美國獨立耳機品牌 Aurisonics後才進軍市場。
Fender FXA系列

◎關於 Aurisonics

同樣是位於美國的公司,專職客製化耳機, 產品皆100%在美國設計及生產。
fxa系列與包裝有Aurisonics Brave的影子。
Aurisonics BRAVO系列

更詳盡的資料請至:
巴哈姆特[開箱]Aurisonics AS-2 (一曲清歌, 暫引櫻桃破)
極品 In-ear 新定義 – Aurisonics 全新 BRAVO series 登場
◎開箱前雜談
初次注意這款型號時,是在公館某店fb上,當時就被頗有設計感的外型吸引,再加上對於音感的描述「渾厚又不失細膩」、「整體具有光澤感」、另外一篇音響論壇則是「三頻聲音緊緻、細膩,密度很高。但長時間聽用也不覺會膩」...由此判斷可能是之中高頻走向、解析上有一定水準、聲音不刺激...等,因此促就了這篇開箱文。
=================《 分隔線 》=================
●迅速的順豐包裹


●防護紙盒。

●店家包裝...。

●!!!

●能展示耳機造工的櫥窗設計包裝,順道一提,Fxa系列全系列包裝都相同(


●背面,介紹自家單元技術、3D打印耳機腔體、銅鍍銀(三層銀度層)線、MMCX鍍金接頭。

●側面,配件展示。

●A9的設計,6單元動鐵、24K金導管、3D打印腔體。

=================《 分隔線 》=================
▼蓋子上設計一個提把...雖然不知道有甚麼功用就是了(不會有人會把這種價位商品掛在架上吧?


▼開蓋時請一手緊握黑色盒身,另一手握住上蓋部分,輕輕左右搖晃,以防「杯具」發生


▼透明外殼可清楚看見內部單元,與採用Groove-tuned技術,位於單元前透明通道。

▼輕拉黑色束帶(另一手請緊握包裝)。

▼慢慢拉起盒蓋。

▼小心移動。

▼注意鍍金導管部分有透明橡皮筋,輕輕搬開。

▼MMCX接頭部分一樣有透明橡皮筋,拆開!

▼移除橡皮筋後單體會自動彈開。

▼精簡的配件,SureSeal矽膠耳塞、清潔棒、6.3轉接頭、說明書、耳機包...

▼說明書(1)線材MMCX接頭插拔教學。

▼說明書(2)耳機配戴與清潔。

▼純潔高雅的 Pearl White(珍珠白),FXA9 另有Bronze Pearl(珍珠銅)、Chameleon(變色龍) 總共有三種色系可選。

※外型最為酷炫的Chameleon(變色龍),各個角度都會有不同的風采。

○圖引用自MEN LOGICFender FXA9 「變色龍」極速開箱!
※原廠耳塞對於本人配戴不佳,推薦ATH er-ck55。

▼觸感柔順的3層銀鍍層配線。

▼號稱進化版的MMCX插頭,更為堅固耐用,實測接上不同升級線時,較一般mmcx接口緊實,不易旋轉。

▼精緻的做工。

▼內部單元配置,六單元各自有通道發聲、雖說不設分音器,仍有類似的效果,另聽感更有層次。

▼位於F標誌旁的小孔洞為 Groove-tuned™ 低音反射孔,傳承自BRAVO系列,能夠更有效疏導氣流。

▼與Final audio的「京線」對比,不過京線用於FXA9雖然能提升聲場寬度、但會削弱整體密度,人聲較不討喜。

=================《 分隔線 》=================
◎聽感
這裡使用 OPUS#2、COWON PLEUNE S (3.5單端)做為測試訊源。
對比耳機:
Audiofly AF1120、Fender FXA7、Final Fi-ba-sst、Beyerdynamic Xelento、Westone W80、Rhines 7、Inear ProPhile 8、Earsonics S-EM9
01.Audiofly AF1120、Final Fi-ba-sst

AF1120的聲線偏向高頻,齒音在各式DAP、手機量極少,中頻人聲部分亦有一定的水準,解析在同價位的耳機有一定的優勢,上高階訊源後只差在聲音的細膩度,整體而言是容易發揮的耳機。
Fi-ba-sst同樣偏向中高頻,但是高頻更響、低頻較1120更沉,拜獨家的空氣流動技術所賜,讓單動鐵在三頻層次、解析高於1120不只一個檔次,對於古典樂和交響樂能表現出較自然的聲場(空氣振動的殘響),相對高頻過於刺激,流行樂上容易出現刺耳的齒音。
A9相較於兩者,聲線表現較為均衡,較1120層次更為豐富,聲音密度也高於兩者,三頻所造成的層次與空間A9小勝SST,不過,A9雖有Groove-tuned™技術加持,但空氣感不如Fi-ba-sst,亦及在古典樂和交響樂上,SST能提供更好的體驗,流行樂FXA9明顯好於兩者,以女聲為主的樂曲類型則是不分軒輊,密度上FXA9更勝一籌、響度略敗SST,男聲FXA9扳回一城,齒音的控制上1120與FXA9完勝SST。
02.FXA7

對比前同家前旗艦,A7整體表現上並沒有遜於A9,因A7的動圈單元能提供量足質好的低頻,大鼓、BASS較A9立體、真實,A9則是贏在解析、高頻延展,A9的低頻更多是用在空間層次,A7則是重於節奏,喜愛搖滾樂、重視低頻量感的聽眾選A7,喜愛層次豐富、高頻悠揚的女聲選A9。
03.W80

不得不說,WESTONE在本次旗艦下足了工夫,細小的腔體塞進8個單元、找來線材名廠做原生配線,但是對訊源推力十分要求,普通手機完全無法體現W80的身價,完全驅動的W80,是只均衡的動鐵塞,均衡為它的優勢,也是劣勢,相較其它同價位的旗艦,W80對於高頻、低頻、人聲、聲場上,沒有一項有特殊加乘,可以是適合所有類型的樂曲、也可以是甚麼類型都欠缺一點味道的雜食塞,對比A9,提供的資訊會較為充足,但是層次感較為平面,以一個樂隊比喻,A9可能是主唱在前、吉他手伴於其左右、鍵盤、BASS手在第三排、鼓手最後,W80則是重疊在一起演奏,人聲上A9有特殊的音染加乘,大部分的人聲樂曲較80討喜。
04.Xelento

T8IE的同門兄弟,但是走向完全不同,Xelento有著更廣的聲場、更好的高頻延伸與空氣殘響,低頻在該價位中有質有量,有著同於SST的空氣感,但Xelento更擅於用低頻朔造空間,SST反之,與A9相比Xelento解析與層次上稍微不足,人生的高頻延展稍差、後退,低頻部分在質與量上都好於A9,古典樂和交響樂上是Xelento的天下,人聲上A9偏向女聲,Xelento男女皆可,流行樂撇除低頻過強的樂曲,其泛用性不亞於A9。
05.Rhines 7

7個動鐵單元,其中一個重低音單元用於營造氛圍,包圍感、密度、低頻下潛好於A9,可以理解為重口味的A9,缺點是過高的密度容易讓耳朵疲乏。
06.ProPhile 8

完美均衡的調音,對訊源要求也頗高,屬性類似w80,但有著更豐富的細節與層次,在細節上a9無法提供如此龐大的資訊量,但是層次、人聲上能扳回不少分數。
07.S-EM9

相較A9有著更好的動態、密度稍高的高頻,前提是要提供足夠推力的訊源,沒有3d聲場、空氣技術的加持,因此空間層次較平面,在流行樂來說,搖滾樂、重節奏的電音表現會好於A9,但是悠揚高頻的抒情樂,可能就不如A9有感情。
總結:
FXA9最大的優勢是,在任何訊源上(包含手機)空間距離的遠近拿捏得恰到好處,亦即文中多次提到的「層次」,難得的是大部份的樂曲都能受到這種加乘,在此同時何一項屬性能保有一定的水平,高頻延伸、響亮,但沒有產生齒音,低頻有質量足,中頻厚度適中,人聲不會過於單薄、直白,如果您的音樂是人聲為主的流行樂,特別是女聲、抒情,A9必將會是口袋名單之一。
Fender一改從Aurisonics開始就長期使用的二鐵一圈的圈鐵配置,大膽嘗試全動鐵單元與新技術的組合,在本次旗艦上贏了不少的分數,靚麗酷炫的外型在能在第一時間擄走不少目光,當然聲音在眾多高階旗艦亦有相當水準,在聽感與素質間取得一個不錯的平衡,普通手機也能發揮旗艦般的水平,上高階訊源能有更好的表現。
《FXA9 產品規格》
單元:Fender 製動鐵單元 x6
頻率響應:12Hz ~ 22kHz
靈感度:121dB @1mW
阻抗:21 Ω +/-10% @1kHz
抗噪:NRR(Noise Reduction Ratings)22dB
外殼: DHT™ 技術3D 打印成形,適合約 95% 耳形
線材:專利 MMCXi™ 耳機插頭耳機線
配件:SureSeal™ 耳塞(特大/大/中/小)、3.5mm to 6.3mm 轉接頭、便攜盒
顏色:Pearl White(珍珠白)、Bronze Pearl(珍珠銅)、Chameleon(變色龍)
產地: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