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邊幫R2-A跟R2-PRO做個綜合開箱
總的來說這隻耳機可以說是冷門到炸天,連對岸都沒有的好物,亞洲區好像只有日本雅馬遜有在賣
與這隻耳機的相遇是在英國的百貨公司剛好遇到展示出清就帶走了這樣......
這個系列一共有三款,目前手上持有鋁殼的A(黑)跟鈦殼的PRO(銀),不鏽鋼款的S預計下週可以到
讓我做完可能是第一篇的中文完整開箱!?
先看一下外觀吧,由於是5mm的微動圈,size真的很小巧長度大概就男生的拇指指甲寬而已,後面底部可以轉開將線與單體拿出方便維修換線




然後重要的是聽感吧哈哈,下面文中就簡稱A跟PRO吧~~~~
兩隻都是單圈而且是微動圈的設定,線的部分能換(用焊的),機體及小且輕盈極好攜帶唯一美中不足是他的分線器太重了......
聽感比較都是用X7 AM2 音量70去聽,看不出來這小小耳機阻抗倒不小
音場上,兩隻都很優異的真要說誰好,Pro大了一圈,這個音場基本上除了耳罩式耳機很難達到,甚至這隻小小入耳的音場比很多耳罩都來得大,對照比較原線的Rhines7(Stage7的公模板),A的音場與之打平而PRO則更寬上一圈
綜合地講一下兩隻~
解析部分,初聽我以為是兩隻動鐵說實在的,尤其是pro,這個聲音的解析度加上比姆指指甲還小的腔體實在很難想像是一隻圈,當然這也是有所犧牲的,動圈再做小的時候雖然會提升解析的能力與音樂的瞬態感,但動圈優異的低頻就會有所閹割,不過這間公司在低頻上也保持了一定的水準。
低頻部分,A衝一些pro則收斂一些而且控制性好了不少,中高頻跟人聲pro就都在A之上但當然價格放在那裡,不好一點怎麼能貴人家一倍多呢哈哈,不過人聲部分Pro就比A遠了一點
單獨講的話......
先說A吧,人聲分離度優,音場超大並用有不錯的包圍感,定位清楚,樂器的分離度高整體層次豐富,整體空間表現甚至不輸萬元級耳罩,低音量較多聽歐美流行樂表現不錯但這樣的音場還是要聽一聽大編制的交響或聲樂才能更完美的發揮這隻耳機
那Pro呢?聲音上可以說是完勝了A,音場在大一圈超神猛,解析度也直上一階,低頻較為收斂人聲上較為柔和但距離上就遠了A一些,雖然低頻量不及a但畢竟是動圈還是有一定的水平而且直得一提的是中高頻的延伸上比a好上太多了,就連叮叮叮的各種深音都可以漂亮的詮釋,如果一樣拿流行類歌曲我覺得他在日系的音樂表現的蠻好的,人生的吐息跟氣音也較A來的柔和,在大編制的條線下更是A拉開了一段距離,雖然鼓聲啊低音類樂器沒有a來得震撼,但廣大的音場、細膩的定位良好的分離度遇層次感將一個自然的現場帶到聆聽者的周圍,在dsd母帶的音樂環境下,層次感甚至超越Rhines7
單體上Flare的多專利5mm微動圈的效果確實了得,IE800 7mm的音場跟已經有很大的寬度,但R2與IE800相比毫不遜色甚至更寬廣而且不會像800那樣縱向不足,R2的場在縱向的深度上是很夠的,所以也帶來比IE800優異的包圍感,a的解析與ie800旗鼓相當而pro則在ie800之上
然後總結一下
這隻耳機在國外的評論中其實毀譽參半非常兩極,我也大致找到了原因
這隻耳機是我見過最奇怪最吃檔案的東西,所以部分買家由於訊源跟有損檔案的部分會讓耳機很難聽
耳機三頻整體均衡,A偏下盤 Pro偏上盤,所以自行腦補S可能在兩者之間
音場大得誇張,分離度、定位、包圍感都沒話說
解析度也是動圈中優秀的一塌糊塗的產品
當然這都是在檔案規格夠而且訊源有依定水平上的表現
手機推這隻,很吃力,而且效果就萬元內耳機的水平(無損情況,網路音樂會爆炸),要用手機當訊源的直接放棄這個品牌吧
在X7+AM2低增益的模式下:
MP3格式就萬元內水準,3-5M的檔與IE80一戰都有問題,10-15M才能與之一戰
FLAC或其他無損格式上的表現上打IE800與其它這個水平段、價段的耳機,開始他爆CP值的一面
DSD64格式下,與stage7公模板這種頂級旗艦級的耳機互有勝負,甚至在大編制音樂的表現上,無論音場、定位、分離度、包圍感、空氣感都在rhines7之上,即使是R2A也只是在風格上跟PRO不同罷了素質依舊神奇
以上在不同檔案的比較都是用同一個檔案同一個設備時,用R2跟對照的耳機同時評測的情況,總體來說,這隻耳機的表現會跟檔案的素質有絕對關係,而且會隨著檔案素質超大幅直線成長,跟過去國外燒友論壇的評價差不多一致「近乎零失真的耳機」,有意購買的朋友可以考慮手上音源在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