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之經過一翻挑選後入手了 MOTO VERVE RIDER+,約2.6k因為價格只比VERVE RIDER稍貴但有IP57防水也許較堪用吧!
簡易規格如下:
重量:40克
藍牙版本:4.1
傳輸距離:最多45公尺
其他:A2DP 1.2 /HFP1.6 /HSP 1.2 /GAVDP 1.2
同時連接兩個同步設備,如手機,平板電腦
播放時間:約12小時
通話時間:約15小時
待機時間:約30天
IP57防水:承受最多至3英尺的淡水浸漬達30分鐘
支援aptx,3種EQ設定
好了,廢話不多說先上開箱圖
正面:

背面:

內附大中小耳塞:

IP57防水/HD音質/12小時連續撥放/45m傳輸距離/智慧語音/震動提醒

簡潔的包裝擺設,亮眼的橘黑配色,另外可看到耳機線是扁線且從後方連接

開箱後正面來一張,全機大多是塑膠不過質感做工還可

兩側的撥放鍵與接聽鍵有磁吸功能,可固定耳機位置

頸圈外側有一條條紋路,也許能增加一點點結構強度,不過內側是平滑的

配戴後右手側上放可控制音量大小與長壓換曲功能以及麥克風
另外同時長按某幾顆鍵可切換EQ設定

與aptx字樣

右手側前方有播放暫停鍵

右手側下方則為usb充電孔(以軟橡膠覆蓋)與電源鍵(長壓五秒鐘開機)以及led提示燈

左側只有簡潔的接聽通話鍵

耳機上有MOTO的標誌,金屬質感

將耳塞拆下後可看到耳管與機體像是半分離的,而且不是在圓心,這讓龜毛的我有點介意

套上耳塞後便這樣歪歪的,不過對於配戴舒適性並無影響

使用心得:
先說結果,我退貨了。等等!先別急著按上一頁。
說說這副耳機的優點:
1.輕量
2.極舒適的配戴感,不管是掛頸的部分或是耳塞的設計都很舒服,常常忘記自己正戴著耳機
3.非常棒的設計,耳機線連接在後方,完全不會被干擾到或是有拉扯感,機身的設計也看不太出來有什麼脆弱易壞的地方
4.續航力十分不錯(正常使用五天之下充了一次電應該是有接近撥放12小時的能力)
5.連接快速且穩定,而至於45m的距離我無法測試,但是穿透力的部分,因地方與建築而異,在我的租屋處(套房)隔幾公尺到廁所就
幾乎要斷訊,可能是水泥牆比較厚的關係,但是在家裡我手機放房間在隔壁廁所(也是隔一道水泥牆)則完全沒問題
6.音場感覺滿大的
7.麥克風的部分通話正常沒有人跟我說聽不清楚
8.控制音量與換曲在耳機與電腦的撥放器下運行正常
9.可同時連接我的手機與筆電(但也有缺點)
10.語音提示功能(但同時也是缺點)
再來是缺點啦(有點雞蛋裡挑骨頭)
1.耳管的位置不正
2.同時連接兩個裝置時判斷哪個裝置在撥放有點困難(當然也不可能兩個裝置同時撥放)後來了解了一下他同時連接兩個設備時是採用立體聲(媒體撥放)與免持兩種方式,像電腦與手機的話可能就會電腦是立體聲而手機為免持裝置方便接聽電話用,但如果此時你用手機撥音樂之後又用電腦撥音樂的話,他也許會錯亂不過偶爾他會很聰名的連接你正在撥放的裝置,不過大多數情況下會錯亂就是了。
3.語音功能有點太大聲,一開機就會有大大聲的 "Welcome to Verve Rider +"並且告訴你電量剩多少,例如12小時、9小時、6小
時、3小時,一開始聽到十二小時以為他這麼厲害可以用時間報電量,但其實也就是滿、高、中、低而已嘛。
而切換EQ時也有大聲的"EQ Changed"但是卻沒說是切到哪種EQ模式,對於木耳的我情何以堪!不過這也是我太挑剔了。
4.因為太輕所以在運動時無法很安穩待在頸部,如果只是掛在頸上用磁吸固定,大力跳動耳機會甩掉。
那麼優點這麼多,缺點又都是可以接受的,那為什麼我要退貨呢?底噪。
只是單純連接裝置的話是沒有底噪的,但是當開始撥音樂或是看YOUTUBE時就會聽到作動的聲音並且伴隨著底噪,而底噪實在太大了,我音樂要開大聲才能蓋過去,雖然很HIGH但我不想變聾阿! 不撥放後幾秒鐘底噪的斯斯生又消失,再撥放又出現,這實在很煩人,完全蓋過了它所有的優點。雖然我知道藍芽耳機或多或少會有這個問題,也有心理準備,不過沒想到影響這麼大。
希望這篇文章對正在挑選環頸式耳機的人有幫助。
最後,我不確定是否是這款耳機本身的通病或是我運氣不好的關係,我認為後者可能較大(希望也擁有此耳機的人能提供一下意見),不過最後的下場就是退貨啦,之後買了LG HBS-810目前使用良好中,有機會再分享使用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