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繼去年才成功發表空前絕後的Sennheiser HD800評測報告HD800,也讓不少玩家學習到一些專業古典音樂知識與常識,並了解到古典音樂的偉大藝術價值後。沒想到前一陣子使用多年的SHURE SCL5,因為一邊沒聲音故障。不過個人倒不因此感到可惜,反而覺得是個很好購入新耳機的理由。原本也是有想說現有AKG K374先將就用著,但考慮到自己畢竟是非常懂古典音樂的人。不值得把欣賞音樂的時間花在一些低階耳機上,即使隨身設備也不能馬虎。於是在比較幾家旗艦之後,發現到IE800有非常適合表現古典音樂類型的特點,最終決定購入。如此也理所當然成了台灣少數具備高度古典音樂鑑賞能力,及同時擁有HD800及IE800之聲海雙旗艦用戶!
[開箱]
聲海雙雄 ─ HD800與IE800
![[開箱]「藝術無國界,音樂無貴賤」─ Sennheiser IE800專業評測](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609/mobile01-237b2d93479e38ebf97c221cb8d62f22.jpg)
精湛德製耳機工藝代表 ─ Sennheiser IE800,低調簡約外盒設計仍不失精美高貴
![[開箱]「藝術無國界,音樂無貴賤」─ Sennheiser IE800專業評測](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609/mobile01-be4761a48144e1d174e97fb1917a5cb9.jpg)
如精品包裝般之旗艦耳道式耳機
![[開箱]「藝術無國界,音樂無貴賤」─ Sennheiser IE800專業評測](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609/mobile01-930f48a36f8b87b79e5d0afcd67d28b0.jpg)
高級皮革便攜包
![[開箱]「藝術無國界,音樂無貴賤」─ Sennheiser IE800專業評測](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609/mobile01-25fe75fe6c2458dc30dec66c37dc5c67.jpg)
另附4組耳塞及清潔工具
![[開箱]「藝術無國界,音樂無貴賤」─ Sennheiser IE800專業評測](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609/mobile01-1e5c166a6cf20ffba139d4aa74729940.jpg)
本體及配件總覽。附帶一提,今年的流水編號應該都在3萬之後,購買時可留意這點
![[開箱]「藝術無國界,音樂無貴賤」─ Sennheiser IE800專業評測](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609/mobile01-35ac0ce07195809d6b7d61eb0b5c19d1.jpg)
高級陶瓷外殼本體堅固耐用
![[開箱]「藝術無國界,音樂無貴賤」─ Sennheiser IE800專業評測](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609/mobile01-7cbde74ae49e02d1ba5c706d27e259d3.jpg)
Sennheiser獨家專利雙腔體吸音系統D2CA(Dampened two Chamber Absorbers)
![[開箱]「藝術無國界,音樂無貴賤」─ Sennheiser IE800專業評測](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609/mobile01-62e4c0c0962efd37265cbedff13ac448.jpg)
前段高質感金屬導線接頭
![[開箱]「藝術無國界,音樂無貴賤」─ Sennheiser IE800專業評測](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609/mobile01-3658c4e28bed231fe29f0ebb6daa1f7b.jpg)
兩段式導線設計,因前段設計較短,應該都會用上延長線,後段導線以2.5mm高質感金屬接頭連接播放器材
![[開箱]「藝術無國界,音樂無貴賤」─ Sennheiser IE800專業評測](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609/mobile01-606797f48e363078d563fb79d9df4463.jpg)
頂級音樂與戲劇藝術最高境界:Sennheiser旗艦耳機系列組合
![[開箱]「藝術無國界,音樂無貴賤」─ Sennheiser IE800專業評測](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609/mobile01-8631933f23eb050d4f8f9c35d7fa3979.jpg)
我的行動拜魯特
![[開箱]「藝術無國界,音樂無貴賤」─ Sennheiser IE800專業評測](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609/mobile01-bc7bc05207217d8697ebc7c1ba315eb1.jpg)
[測試條件]
訊源:Sony NW-ZX100
(EQ等化器:關閉 / 清晰立體音:關閉 / DSEE HX:關閉 / Clear Audio+:關閉)
耳機:Sennheiser IE800
[測試曲目]
「藝術第一,古典優先。」買高階音響器材當然優先欣賞高階音樂,就如同上廁所不會先在洗手台小便,再到小便斗洗手是一樣的道理。所以以下公開的測試曲目全部都是古典音樂,且都是高難度高階曲目,不喜歡的、沒興趣的、聽不懂的……歡迎轉台。
1. 華格納《紐倫堡的名歌手》/ 卡拉揚指揮德勒斯登國立管弦樂團1970年錄音 / 2.61GB WAV / 4小時25分
簡介:卡拉揚在1951年拜魯特傳奇名演之後,第二次《紐倫堡的名歌手》全劇錄音,和上次不同的是,這回為立體聲錄音,非live演出。定位感、空間感更好,在錄音與詮釋綜合比較下,這套錄音也是推薦入門首選版本。
![[開箱]「藝術無國界,音樂無貴賤」─ Sennheiser IE800專業評測](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609/mobile01-169af9af777aa161e398d5a160274143.jpg)
2. 華格納《崔斯坦與易索德》/ 貝姆指揮拜魯特節慶管弦樂團與合唱團1966年live / 2.15GB WAV / 3小時38分
簡介:傳奇男高音沃夫岡‧溫特加森(Wolfgang Windgassen)與傳奇女高音比爾吉特·尼爾森(Birgit Nilsson)夢幻組合,也是拜魯特經典名演之一。製作人維蘭德‧華格納在這屆音樂節不久後逝世,堪稱「絕響」名盤。不過這種有點歷史的live錄音,用IE800聽難免有些失真較明顯,定位也較不準,且總有種隔層霧的感覺,但終曲依舊感人。
![[開箱]「藝術無國界,音樂無貴賤」─ Sennheiser IE800專業評測](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609/mobile01-776d19e641ed176fce575b74f072bc1a.jpg)
3. 華格納《崔斯坦與易索德》/小克萊巴指揮德勒斯登國家歌劇院交響樂團1982年錄音(選自DG華格納歌劇大全) / 2.3GB WAV / 3小時53分
簡介:雖然這套被選為日本唱片藝術名曲名盤300之一,但個人並不覺得有多好,倒是讓人聲較遠有特意呈現出的空間感在。
![[開箱]「藝術無國界,音樂無貴賤」─ Sennheiser IE800專業評測](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609/mobile01-929b9b0f54c0f7cd6a7286d9194b0c04.jpg)
4. 華格納《漂泊的荷蘭人》/ 貝姆指揮拜魯特節慶管弦樂團與合唱團1971年live / 613MB FLAC / 2小時14分
簡介:拜魯特傳奇名演之一,高齡77歲的卡爾‧貝姆老當益壯、活力四射,以雷霆萬鈞之勢一氣呵成之權威級詮釋版本。但受限live錄音,用IE800聽聲音稍悶,現場道具、人員移動所產生的雜音較多。雖然一般認為耳機不適合聽老舊錄音,不過從這點另外與HD800做比較卻可以發現到。雖然現場錄音可能較不利耳機表現,但換作是HD800在處理類似這種現場大編制的歌劇歷史錄音,卻仍能保有現場的那種活生感、空間感和精準定位感,確實相當有一套。
![[開箱]「藝術無國界,音樂無貴賤」─ Sennheiser IE800專業評測](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609/mobile01-93efe6ec85d0327cd07f2370266cbe75.jpg)
5. 華格納《唐懷瑟》/ 蕭提指揮維也納愛樂1970年錄音 / 877MB FLAC / 3小時07分
簡介:絲綢般的弦樂、堅強的銅管、清麗的木管、厚實飽滿的人聲,音場之廣、動態之大,堪稱歌劇錄音中無與倫比之超示範級版本。70年代DECCA大手筆制作,音質音效奇佳,光聽序曲就足以令人感動落淚。從頭到尾挑不到一絲缺點,加上蕭提大師 敏銳精準詮釋,更是為古典唱片錄音史上建立不可撼動之標竿,強烈建議歌劇迷務必人手收藏一套之終極名盤。另外,此套錄音也是各家版本中少數有採用童聲的,在劇中的牧羊人和終曲的朝聖者合唱終都聽得到。
![[開箱]「藝術無國界,音樂無貴賤」─ Sennheiser IE800專業評測](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609/mobile01-3d145e79235361ebc00ab761336d8a2b.jpg)
6. 華格納《羅恩格林》/ 肯培指揮維也納愛樂1962年錄音 / 2.15GB WAV / 3小時38分
簡介:這是從1986年初版歷經30年EMI老CD擷取的WAV檔,經典名盤,演出者皆一時之選,特別是男高音傑斯.湯瑪斯高貴氣質所樹立的新典範。不過當時的錄音保留較多雜訊,後來再版的版本可能新技術有重新處理。
![[開箱]「藝術無國界,音樂無貴賤」─ Sennheiser IE800專業評測](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609/mobile01-b47d5f7ee9a314b3817758418d2c9a54.jpg)
7. 華格納《羅恩格林》/ 蕭提指揮維也納愛樂1986年錄音(選自DG華格納歌劇大全) / 2.19GB WAV / 3小時42分
簡介:音質好、背景乾淨,錄音相當優秀的版本。但雖然是80年代錄音音質已算非常不錯,卻還是不如同指揮於70年代錄製的《唐懷瑟》。
![[開箱]「藝術無國界,音樂無貴賤」─ Sennheiser IE800專業評測](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609/mobile01-c22955d4896bd31734d1caa696560363.jpg)
8. 華格納《尼貝龍指環》/ 卡拉揚指揮柏林愛樂1967-70年錄音 / 8.89GB WAV / 14小時58分
簡介:和蕭提及貝姆並列三大《指環》名盤之一,也是本人第一套《指環》收藏。而當年先買這套的原因是因為它是DG大花版中價位比較便宜之故,雖看演出陣容沒蕭提版堅強,但也都是一時之選,錄音品質也算不錯。
![[開箱]「藝術無國界,音樂無貴賤」─ Sennheiser IE800專業評測](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609/mobile01-cff75cd94aa5398a04beade9f6db3a1b.jpg)
9. 馬勒《第八號交響曲》/ 阿巴多指揮柏林愛樂1994年live / 337MB FLAC / 1小時28分
簡介:驚天地、泣鬼神;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氣勢磅礡、壯麗輝煌,堪稱古典音樂史上交響曲類型之超級大作。記得剛開始接觸到古典音樂沒多久,立即就陷入古典音樂的狂熱之中。一有空閒時間就往圖書館,瘋狂般的閱讀大量的古典音樂及作曲家等相關資料。其中在讀到馬勒的傳記,寫到關於《第八號交響曲》(別名《「千人」交響曲》)的介紹時,真的越看越興奮,越看越激動,過沒幾天就到唱片行把整套阿巴多指揮的馬勒交響曲給搬回家了。在當時還是窮苦藝術青年的時候,要負擔這2千多塊的套裝CD也確實是不容易的一件事。而在指揮阿巴多過世後不久,DG也重發馬勒交響曲全集以低價發售,但有幾首版本不同。
![[開箱]「藝術無國界,音樂無貴賤」─ Sennheiser IE800專業評測](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609/mobile01-1dc3540cac4b7a5c53b9b6dee39e9dfa.jpg)
10. 馬勒《第八號交響曲》/ 蕭提指揮芝加哥交響樂團1971年錄音 / 805MB WAV / 1小時19分
簡介:"本輯為已故指揮大師蕭提最出色的傑作之一,留聲機雜誌推崇為:「第一個真正偉大的馬勒第8號交響曲錄音」(first really great recording of Mahler's Eighth)。他強力統合芝加哥交響樂團、維也納國立歌劇院合唱團、維也納少年合唱團及多位出色歌唱家,駕馭這超過四百人以上的巨型團體,合力成就馬勒這部編製龐大、結構複雜的「千人」交響曲最熱力四射的演出。錄音亦是DECCA歷年之最,龐大的動態與演唱細節的捕捉鉅細靡遺,更難能可貴的是樂團的層次依然歷歷分明,炙熱濃烈的臨場感更是完整無缺,企鵝唱片評鑑三星帶花桂冠加身乃實至名歸。"
蕭提這套錄音,之前也曾用HD800對照阿巴多的版本做鑑定。雖然兩版各有特色且錄音年代不同,但整體看其實阿巴多的版本在錄音部分還是比較好的。人聲也比較清晰,音場更寬大,顯示新技術4D錄音有其優勢在。而在交響曲這類型作品裡,個人最推薦的,除了馬勒這首以外,另兩首就是孟德爾頌《第二號交響曲》及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
![[開箱]「藝術無國界,音樂無貴賤」─ Sennheiser IE800專業評測](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609/mobile01-b009d0e0e1d5090f21353ac245e1a449.jpg)
[測試成果]
音場大小★★★★
低頻★★★★★
中頻★★★★
高頻★★★★
解析度★★★★+☆
音染★
定位★★★★★
總分 8.5
[聽感總結]
1. 低頻質感、量感極佳,且下潛極深。以馬勒《第八號交響曲》蕭提版為例,開頭管風琴石破天驚般的強奏0'17",很明顯IE800就勝過K3003一大截。但這只有針對少數這類特殊頻段,在大部分的樂段差異似乎不會太大。不過這些都是以古典樂為基準,流行音樂的話個人幾乎不聽,比較難有機會做分辨。雖然在多數用家評論裡,都有對IE800低頻下潛功力不約而同表示讚許。但和其他耳機用家不同的是,本人因為是專業古典樂迷,收藏不少古典音樂唱片,也聽過不少場音樂會演出,對低頻的認知可能和一般流行歌迷有些差異。所謂的低頻下潛不是指流行歌曲中那種廉價低劣的、吵鬧的重低音效果,而是像低音提琴自然樂器音色發出的持續共鳴,一種很特殊的聲波共振的現象,也只有這種低頻才有所謂的深度與質感。
2. 超強背景解析能力,還原樂器自然音色,在腦海內構築獨特音樂空間。一些用家常提到關於IE800的音場如何寬大等等,個人不以為然。首先這些使用者聽的都是一些熱門流行歌曲,製作本身就不講究,很多連基本分離度都不做,定位不清不楚,更遑論細節。甚至很多電子音樂的樂器聲,聽來就像是便宜塑膠玩具發出來的一般,聽這類音樂才來大談音場、細節、定位等等更是引人發笑。況且耳道式耳機受限於本身構造特性,本來就無法呈現劇場空間感,氣勢也不夠龐大。是以音場並非個人對耳道式耳機要求的重點,反而看重的是其對背景的深沉解析能力,使各聲部取得較佳的平衡位置,呈現更豐沛的、栩栩如生的音響效果。但也有個缺點就是,當背景解析過度時,雜訊相對較多,這點相對較不利早期歷史現場錄音。
3. 以耳道式耳機標準,聲音的分離度、遠近、強弱、距離空間感表現佳,樂器失真低。尤其是在一些古典樂曲中的重唱與重奏中,各聲部交織堆疊時表現更明顯。一般中低階耳機解析度較差,在面對大編制古典音樂錄音時通常無法兼顧太多細節。不過有一部分重點還是看使用者個人,沒有十足優秀的聽感是沒有能力承受龐大的音樂資訊量的,一些耳機音響初階玩家老愛用的這些電玩動畫OST細節量根本也不夠,不足以做為鑑定高階器材測試的憑據。古典樂也建議優先選錄音佳、音質好的版本較適合,一些年代久遠的歷史錄音,即使後製再版可能已作改善,但仍免不了聽起來有種隔層紗的感覺。畢竟談論音響首重錄音,有好的錄音才能忠實反應在器材上。
4. 流行音樂的部分個人試聽幾首後覺得還算可以。主要是IE800能將背景音樂拉前至與人聲處於同一平面,卻仍還能保留人聲清晰特色,形成較豐富的音響效果。且IE800也不似一些中低階耳機可能在強調低頻量感的同時,往往會忽略人聲,致使人聲後退;或是有些調音會刻意強調人聲,讓人聲靠前的特殊調音的情況。所以比較起來,IE800相對較自然寬鬆。且若以此為前提做評估,確實和古典音樂比,用IE800欣賞流行音樂的升級感可能就沒那麼強烈,優勢也較無法突顯。畢竟現行時下熱門流行音樂錄音,就是預設給大多數低階耳機音響系統用家,使能獲得較好的聽覺效果而做了若干調整、加工和修改,所以既然要使用高階的耳機當然還是建議以古典音樂為主。聽流行歌想升級器材,差不多就該適可而止。畢竟流行音樂錄音再好最多就一般水平,再上去要說能靠系統調整多好多好只是自欺欺人。不過這畢竟是本人因為具有古典音樂專業鑑賞素養的看法,若是針對其他特殊類型的流行樂欣賞者的特定偏好;例如論壇常見的,什麼女毒的可愛日系女聲,還有一些電子舞曲、重金屬、搖滾、吵吵鬧鬧、嘈雜刺耳的...本人都不愛聽,不予置評。
5. 耳道式耳機不耐長時間配戴,使用時應留意音量控制。特別是動態範圍小,預設音量較大的流行音樂錄音。建議若要長時間欣賞時,應將音量比平時小一些。
6. 非繞耳式聽診器效應也較明顯,耳塞拆卸容易相對可能導致耳塞較易脫落,且此款需要run-in時間。在訊源搭配上,目前個人使用隨身播放器ZX100感覺應該還可以,尚無進一步更高階訊源測試。
7. IE800依照其特性,在低頻量較足的管弦樂錄音表現最佳。例如蕭提版的馬勒《第八號交響曲》,強烈建議每個IE800使用者都該收藏一套。或想辦法透過網路資源,線上串流都行。試著去感受一下那驚天動地的震撼力、嘆為觀止的壯闊昇華美感、在耳道內形成的強烈共振及超高質感低頻,絕對是永生難忘之聽覺體驗。畢竟「藝術價值決定音樂價值、音樂價值決定音響價值」,不聽古典音樂、不懂古典音樂用再好的配備也沒有用。而IE800的珍貴之處就在於,透過正確音樂與優秀錄音的選擇,能提升藝術價值到更高的精神層面。不然時常在網路論壇上看到許多不專業的建議,動不動就十萬、百萬的在喊,整天拔插頭、玩電線,什麼升級、優化的講一堆。真正好的音樂、好的錄音不選,就光憑幾首流行歌要能把系統推的飛天遁地,這事我才不信。個人建議還是等準備好要欣賞古典音樂,學會分辨錄音好壞,再來考慮怎麼投資器材或許較有意義。
[後記]
1. 整體來看IE800受制於耳道式特性,在古典音樂大動態表現上畢竟不能跟HD800比。例如大編制合唱及大動態時聲音清晰度還是不足,但某些地方又似乎可與HD800形成互補。這對於專業的音樂愛好者而言,無疑是使鑑賞古典音樂藝術作品境界更上一層,評論皆無往不利。流行音樂除非有超高水平製作,不然大概又是聽感覺、聽好玩而已。況且時下流行歌曲內容往往太過膚淺,甚至有些還帶有暴力、情色性質,這些音樂本身就是不健康的。或許現代人音生活壓力較大,但在音樂欣賞的選擇上也不該當成是宣洩情緒的手段。
2. 「古典音樂永遠不會是普羅大眾的主流,但它也是永遠不會消逝的人類珍貴精神資產。」且音響界本來就應該以專業古典音樂為主導,也惟有透過古典音樂豐富的音響性、音樂性,才表現得出器材的級距、差異,及音樂中的藝術精神。在此也給音響玩家提出:慎選音樂類型、要求錄音品質、培養個人聽感這三點建議。破除高檔器材以價論聲迷思,回歸音樂藝術本質,追求更高尚的精神生活。「讓古典音樂深入人心,必能使這個世界更好。」
==========2019/04/26 更新耳塞==========
![[開箱]「藝術無國界,音樂無貴賤」─ Sennheiser IE800專業評測](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904/mobile01-a544fff2885aee1ec36341f1313ddbe4.jpg)
![[開箱]「藝術無國界,音樂無貴賤」─ Sennheiser IE800專業評測](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904/mobile01-710ab6720f127980e86a162e8000fcc9.jpg)
由於IE800耳塞使用久了會有容易脫落的現象,一不小心很容易遺失,或掉地上時不小心踩到。而附送的另外幾組耳塞,太大太小的都不好用。而最剛好的M尺寸又只附一組,且售價又高,原廠報價1600。所以之前就一直有考慮要找替代耳塞,但網路上找很久都沒看到適合的款式,直到COMPLY出的這款IE800專用的才決定買來試試看。
1. 實戴測試,感覺細節部份確實明顯變得較為豐富,但我認為這或許是因為隔音較佳所致。且這點有好有壞,通常隔音好的耳塞,相對適不適合久戴。
2. 耳塞中間套管彈性較強,會感覺比較不好安裝,但相對的應該不易脫落。
3. 因為之前也買過,本身其實不太愛用這家耳塞產品。畢竟材質的關係,泡棉會剝落,又怕碰水,使用壽命很短。經常配戴的話大概一年會換到3-4對,但現階段沒有其他更好的選擇之下,也只好將就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