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目錄一覽 : |
①. | 文章前言 | (點擊前往) |
②. | 圖文開箱 | (點擊前往) |
③. | Sony XBA-Z5 規格簡介 | (點擊前往) |
④. | 評測前言 | (點擊前往) |
⑤. | Sony XBA-Z5 音質評測 | |
⑥. | ├ 綜合聽感評測 | (點擊前往) |
⑦. | ├ 好讀版&評測版 ♬ | (點擊前往) |
⑧. | └ 深入評測單元 ♬ | (點擊前往) |
⑨. | 整體總結感想 ♬ | (點擊前往) |
⑩. | 延伸閱讀 ♬ | (點擊前往) |
♬ : 含有評測內容
文章前言 : |
Sony作為一間歷史悠久的品牌,不乏也在各大領域有著各別的旗艦產品
而耳機的這塊,過去稱的上"旗艦"的產品應該一隻手也可以數得出來...
像是 MDR-R10 、Q010-MDR1 、MDR-Z1000 、MDR-EX1000
不過在2014年底,Sony久違的發表了全新的旗艦耳機系列,發表會連結
旗艦級的分別是 MDR-Z7 與 XBA-Z5,耳罩式與耳道式耳機各一款
兩款均屬於次世代的產品,且型號皆與主力產品有所區別,一眼即就能辨認
而 MDR-Z7 這款旗艦級耳罩,心得的部分熊過去已經分享過非常多次了
這一次則是選擇了另一款耳道式的 XBA-Z5 來做綜合評測、聽感心得分享
並且準備了Sony原廠升級線與平衡輸出線,配上幾台不同類型的播放器來測試
對Sony產品有興趣或或是正在物色兩萬元左右耳機的朋友千萬別錯過啦~
本次評測附上『好讀版』,減少專業術語和特殊用語,更簡單易懂!
![詮釋新旗艦之名 - Sony XBA-Z5 綜合評測 [附-好讀版]](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606/mobile01-6453869cd84037ef5ca46e6a5feb18e2.jpg)
圖文開箱 : |
▼ XBA-Z5 外盒一覽
![詮釋新旗艦之名 - Sony XBA-Z5 綜合評測 [附-好讀版]](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606/mobile01-60e6fc8330aa02d29a88fcf9e6417724.jpg)
▼ 外盒背面一覽
![詮釋新旗艦之名 - Sony XBA-Z5 綜合評測 [附-好讀版]](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606/mobile01-0bab0ed518378df143eb90fb69a94825.jpg)
▼ 特別介紹本次新世代的混和單體技術,1動圈+2動鐵單元
![詮釋新旗艦之名 - Sony XBA-Z5 綜合評測 [附-好讀版]](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606/mobile01-2ccfb2e1efd23eeb0e2b6c6abc2df7c6.jpg)
▼ 現在的Sony盒子都是這樣抽出式的,跟MDR-Z7完全一樣
![詮釋新旗艦之名 - Sony XBA-Z5 綜合評測 [附-好讀版]](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606/mobile01-6e8c5ca750936c05b60be7e2c5065b7f.jpg)
▼ 打開後盒子是3層式的,耳機的那層拿起可以看到配件與收納包
![詮釋新旗艦之名 - Sony XBA-Z5 綜合評測 [附-好讀版]](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606/mobile01-35d52241040f1b00c8043a80f8743e31.jpg)
▼ 近看一下XBA-Z5的本體
![詮釋新旗艦之名 - Sony XBA-Z5 綜合評測 [附-好讀版]](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606/mobile01-144cc431ca73dc7414853c90b81cda97.jpg)
▼ 配件全部拿出來,有兩種類型的耳塞套和收納包
![詮釋新旗艦之名 - Sony XBA-Z5 綜合評測 [附-好讀版]](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606/mobile01-bb74e067c4f47214c5fa9f63fa9d4010.jpg)
▼ 其中一種耳塞是矽膠內有海綿的,不過配戴感則見仁見智
![詮釋新旗艦之名 - Sony XBA-Z5 綜合評測 [附-好讀版]](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606/mobile01-3039a0f60b8e146a0a1d2253437b6249.jpg)
▼收納包內有附上一條原廠的特規平衡線 (雙邊3.5mm輸出)
![詮釋新旗艦之名 - Sony XBA-Z5 綜合評測 [附-好讀版]](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606/mobile01-94fa96cdefe137665843b10a26cdd78d.jpg)
▼ 這類型的平衡特規,主要是搭配Sony自家的PHA-3擴大機為主
![詮釋新旗艦之名 - Sony XBA-Z5 綜合評測 [附-好讀版]](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606/mobile01-a22901fbeba3234294e2fd175c8f0056.jpg)
▼ 本次測試的三條原廠線,左上角為Sony官方升級線M12SM1
![詮釋新旗艦之名 - Sony XBA-Z5 綜合評測 [附-好讀版]](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606/mobile01-7773606b726b0acf5260c233d6ebe485.jpg)
▼ 簡單比較一下,看的出來XBA-Z5的單體算是較大的
![詮釋新旗艦之名 - Sony XBA-Z5 綜合評測 [附-好讀版]](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606/mobile01-3c3963f687562b22f873772f7f125492.jpg)
▼ 搭配上原廠升級線MUC-M12SM1,耳掛的部分比較舒適
![詮釋新旗艦之名 - Sony XBA-Z5 綜合評測 [附-好讀版]](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606/mobile01-a138a0e48b94f3ebad05c644b493a4a0.jpg)
▼ 搭配自家的NW-Z100是個相當不錯的選擇
![詮釋新旗艦之名 - Sony XBA-Z5 綜合評測 [附-好讀版]](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606/mobile01-51a18c351c7f0810b5ae7520aad86c12.jpg)
XBA-Z5 規格簡介 : |
驅動單元:Hybird 混和式單體 (16mm動圈+全音域平衡電樞+超高音平衡電樞 )
額定阻抗:32 Ω
靈敏度:107 dB/mW
頻率範圍:3Hz – 40kHz
輸出功率:100 mW
重量:約 11 g
價格:台幣 $20,990
![詮釋新旗艦之名 - Sony XBA-Z5 綜合評測 [附-好讀版]](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606/mobile01-7cced4844050e267a1f1f94b0c32b584.jpg)
評測前言 : |
本次評測使用的設備比較多種,因此每一個器材都會分開單獨處理
並且附上測試時使用的歌曲和器材與線,確保評測的公開公平性
使用耳機 -
Sony XBA-Z5
(原廠3.5mm線 、原廠平衡輸出線 、原廠升級線 MUC-M12SM1)
Sennheiser IE800
(後期版,S/N 299XX)
使用設備 -
Apple iPhone 6S
(飛航模式 開啟、EQ等化器 關閉、使用內建音樂程式)
Sony NW-ZX100
(EQ等化器 關閉、清晰立體音 開啟、DSEE HX 關閉、Clear Audio+ 關閉)
the bit OPUS#1
(EQ等化器 關閉、內建音樂程式)
VentureCraft VANTAM
(HIGH GAIN、DSEF FLAST)
試聽歌曲 -
『320K』
Tank - 專屬天使
蕭煌奇 - 心裡有針
FLOWER - やさしさで溢れるように
Glenn Frey - The One You Love
『Hi-Res 音源』
竹達彩奈 - Miss.Revolutionist [24bit/96kHz]
乃木坂46 - それぞれの椅子 [24bit/96kHz]
平井堅 - 白い恋人達 [24bit/96kHz]
高橋洋子 - 残酷な天使のテーゼ [24bit/192kHz]
![詮釋新旗艦之名 - Sony XBA-Z5 綜合評測 [附-好讀版]](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606/mobile01-6fb6877847a8dc101ab23eaa6d040d85.jpg)
![詮釋新旗艦之名 - Sony XBA-Z5 綜合評測 [附-好讀版]](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606/mobile01-23ef3669f89a0209df72126927d7d62c.jpg)
Sony XBA-Z5 綜合聽感評測 : |
本次評測以個別的表格來呈現,一個表格為單一器材與測試環境
並且附上『好讀版』,讓不同的讀者群都能輕鬆閱讀。
(1~5含好讀版&評測版 、6~9僅有評測版)
測試環境列表 :
1. Apple iPhone 6S & XBA-Z5
2. Sony ZX100 & XBA-Z5
3. Sony ZX100 & XBA-Z5 & 升級線
4. Sony PHA-3 & XBA-Z5 & 升級線
5. Sony PHA-3 & XBA-Z5 & 原廠平衡線
6. the bit OPUS#1 & XBA-Z5
7. the bit OPUS#1 & VANTAM & XBA-Z5 & 升級線
8. TEAC UD-503 & XBA-Z5 & 升級線
9. TEAC UD-503 & XBA-Z5 & 原廠平衡線
1. Apple iPhone 6S & XBA-Z5 聽感短評 『好讀版』 使用手機直接聽XBA-Z5,聲音是非常熱血的,人的歌唱聲很貼近耳朵 重低音的震動感十足,卻不會讓你覺得說不舒服的太悶的放不開 人聲的各個細節雖不會黏在一起,但是仔細聽會有些刺刺的高音出現 而久聽之後,會有種待在小房間的感覺,聲音的耐聽性質比較弱一些 『評測版』 使用iPhone 6S直推配上原廠線時,其實聲音完整度是免強尚可的 在人聲的距離感屬於比較貼近的,解析上也是屬於透明度偏中性的性質 低頻的量感則算多了點,但因為音場的開闊度比較貧弱,因此也過悶了一些 中頻的溫暖度比較特別一點,後場是偏刺的高頻+厚實低頻、前場是飽和人聲 整體上來說,驅動力較不足,因此三頻的分離度較差,細節量感也較差 ![]() |
2. Sony ZX100 & XBA-Z5 聽感短評 『好讀版』 使用Sony自家的的ZX100播放器,聲音明顯優於使用iPhone播放 在低音比較多的歌,比較不會有過於轟耳的鼓動感,聽久了會比較舒服 人的演唱聲比較沒有像iPhone那麼的貼近耳朵,但距離感也較舒適一些 左右的環繞效果也清楚不少,聲音上同樣清晰了點,寬廣度也優於手機的效果 女聲的歌曲少了前者的那種尖刺感,男聲的歌曲則差異較小,各有好處 『評測版』 使用原廠線的情況,Z5的聲音配上ZX100意外的聲音十分動聽 比較有趣的是,低頻靠的中間一點,人聲貼耳度較高,後場伴奏為主 明明整體的聲音是有點黏濁的,可是卻有另一種清晰的分離感出現 讓聲音有特色又不失解析力,人聲的暖度配合有彈性的低頻相當舒服 唯獨比較可惜的是音場開闊度較差,明顯聽得出後場只有伴奏沒細節 但整體上的表現是明顯優於iPhone直推的,且耐聽度相當的高 ![]() |
3. Sony ZX100 & XBA-Z5 & 升級線 聽感短評 『好讀版』 換上Sony自家的升級線材,同樣的使用ZX100和Z5的組合 一戴上明顯的可以聽出聲音的寬廣度更勝原廠的線,而且氣勢也更壯烈了點 聽一些比較搖滾的歌曲,呈現的熱血動感優於原廠的線,不再那麼的悶躁 低音的部分雖然比較少了一點,可是低音的品質和質量是更優秀的,也更舒服些 演唱人聲的部分,因為聲音的乾淨度變高,因此人聲的還原度也更接近現實 『評測版』 換上升級線,人聲的定位明顯比起原廠線更靠後了些,同時飽和度也上升了 音場的大小有橫向的成長,但在前後的位置上差異不大,人聲延伸性同樣有提升 低頻的量感微量的降低,轉換成比較重的敲擊感,沒有後續的回饋效應,比較舒服些 高頻的女聲會比較柔和一些,沒有XBA40那樣的鐵片敲擊感,女毒的屬性也微量增加 試了首男聲的演唱會Live,聲音完整度相當高,且磁性也有提出來,算是非常有感的升級 ![]() |
4. Sony PHA-3 & XBA-Z5 & 升級線 聽感短評 『好讀版』 使用自家的PHA-3擴大機,並使用原廠的單頭升級線 聲音左右的環繞效果比較弱一些,聲音的開闊度也沒有特別寬廣 但低音非常的熱情飽滿,而且不失人聲演唱時的清晰感,聽流行相當適合 另外,演奏樂器的還原感並不是特別優秀,比較沒清脆的嘹亮感受 比較起ZX100使用時,聲音的耐聽程度比較沒有這麼的悅耳,這點比較可惜些 『評測版』 聲音取向偏悶,在低頻量感上屬於中偏多一些,人聲貼近感趨中靠前 齒音的部分則不算多,只有在極高頻的聲音表現類似自家xba40的鐵片敲擊感 聲音分離度較差一些,雖上擴但解析力上並沒有特別的優秀,素質較可惜了些 細聽之下,Z5的聲音走向有點平緩,沒有過多的聲音特色,整體表現平淡 整體下來,聲音有所提升,但更偏向自家的特色音染,並非大眾取向,喜好看個人 |
5. Sony PHA-3 & XBA-Z5 & 原廠平衡線 聽感短評 『好讀版』 使用Sony自家的PHA-3擴大機,並接上原廠的雙頭平衡線 重低音的感覺非常足夠,鼓聲的敲擊聲清晰明顯,回饋感十足 主唱的人聲很貼近耳朵,接近現場的環繞感相當好聽,耐聽度十足 演奏的鋼琴聲清脆悅耳,慢歌或是情歌的音樂感豐富,聽得到該有的細節特色 但是對於一些快歌,Z5的表現會比較普通一些,沒有這麼動感的感覺。 『評測版』 聲音的乾淨度明顯優於單端3.5mm升級線,三頻分離度也有感優化 低頻的質量感高於單端升級線,位置偏的靠後一些,久聽不膩的屬性 人聲距離感與升級線差距不大,但細節上的確有較高的素質表現 速度感偏慢了點,對於快歌的詮釋力比較沒這麼強,就算是平衡了也是如此 另外,中頻與低頻有些過於混和,雖然是很偏Z5本身的過度調音,但並非屬於大眾取向的調音。 ![]() |
6. the bit OPUS#1 & XBA-Z5 聽感短評 『評測版』 使用原廠線的Z5配上中暖聲底的OPUS#1,整體的聲音走向免強算是適合 但在各個細節上,會有種力不從心的感覺,人聲距離感不足、低頻不夠飽合... 等等 僅有在音場的部分有明顯優於ZX100的感受,而樂器的清脆感也同樣優於ZX100 因為OPUS#1本身的推力並不是很大,對於Z5本身的大動圈也是驅動不足的原因之一 換個角度重新切入,因為OPUS#1並非人聲取向,因此在男女聲的細節上就弱勢了些 不過有點值得注意,在ZX100上幾乎聽不到的底躁和齒音,換在OPUS#1上卻出現了 可以確信的是,Z5是有一定程度的分辨力,這點在IE800上也不是每次都會發現的 硬要說起來,OPUS#1跟Z5的確是不太搭,可是聲音是有旗艦的水準,只是調音較特殊 ![]() |
7. the bit OPUS#1 & VANTAM & XBA-Z5 & 升級線 聽感短評 『評測版』 使用OPUS#1連接Line out給Vantam來做純擴大模式,並配上Sony的原廠升級線 這樣的組合主要是為了測試作為"隨身旗艦"的Sony XBA-Z5究竟有怎麼樣的實力 非常有趣的是,比較起前面單獨使用OPUS#1來驅動Z5,配上Vantam後完全不同 聲音的調性變得非常正規,過度的齒音也消失了,低頻的位置靠後面且定位清楚 人聲貼近感趨前,且沒有刮耳的問題,極高頻的女聲表現非常具有毒性,卻又不膩 男聲的聲音厚度略微少於OPUS#1直推,但雄厚的音場配合人聲便是另種舒服的氣勢 整體的速度感明顯優於前面任何組合,聲音是最接近自然的一組,但也少了Sony的特色 如果說,這是真正XBA-Z5該有聲音,我會100%認同、卻又覺得沒有Sony的味道了 ![]() |
8. TEAC UD-503 & XBA-Z5 & 升級線 聽感短評 『評測版』 整體的節奏感比較慢,對於快歌的詮釋力比較差一些 而低頻的量感上屬於中量不過多,但是中頻的凹陷感也浮現出來 音場的開闊度並不優秀,同時久聽之下,會有些許的悶躁感 人聲的貼近感較近,對於女聲的歌曲有加分的效果,且分離度足夠 比較可惜的是對於男聲的歌曲,會有種平淡感,不會特別悅耳動聽 對於女聲的高頻有緩和的效果,雖沒有女毒的取向,但聲音很耐聽 但是,對於大眾類型的流行樂,UD503聲底跟Z5算是頗搭的一組配合 |
9. TEAC UD-503 & XBA-Z5 & 原廠平衡線 聽感短評 『評測版』 使用BAL平衡輸出下,整體的聲音乾淨度是有感的 但沒有連接PHA-3下的那麼明顯,音場的開闊度也比較平淡沒開闊感 仔細聽之下,會有種比較奇特的感覺,似乎不像一般的平衡輸出那麼悅耳 人聲的解析度上的確有提升,但細節量感卻有點少,清晰度則也僅尚可 女聲的毒性也較差,反倒是男聲的磁性和豐富度比較悅耳許多,這點跟單端有異 不過有一點是比較出色的,就是對於快歌的節奏感提升不少,熱情度也同樣有所提升 但論及聲音特色上則是沒有優於單端3.5mm太多,不知道是否跟線也有關係? 整體聽下來,UD503的平衡效果不佳,反倒是PHA-3搭配Z5會有較佳的平衡體驗,不論是聲音還是方便性。 ![]() |
聲音的評測到這邊為主,最後來看結論吧!
![詮釋新旗艦之名 - Sony XBA-Z5 綜合評測 [附-好讀版]](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606/mobile01-214b6a58b8a9b50b429e11d1ef88e115.jpg)
整體感想總結 : |
經過一連串的測試下,其實可以清楚的看出一點,Z5配上Sony自家的產品有優化...
一開始其實自己是不太信這一套的說法,可是當認真的比較之後,這個理論也浮現出來
不管是後來自己接上Marantz的HD-DAC1,推力已經足夠了,但聲音還是不如ZX100
這點非常的有趣,從使用OPUS#1直推時,感覺得出來推力不夠,但接上DAC1也不好聽
反倒是推力最小的ZX100,聲音完整度和悅耳度是最佳的一組,甚至略勝PHA-3的單端輸出
搭配自家的ZX100,聲音有個性、也有特色,對於這個旗艦耳機的層級,特色是很重要的一點
像是舒爾的SE846、AKG的K3003、聲海的IE800... 甚至是JH Audio的Angie/Layla
這幾隻耳機都屬於旗艦級,Sony的XBA-Z5同樣也是這樣的頂端產品
當我使用OPUS#1與Vantam去極度改善Z5的調性後,變得相當好聽、卻有失去該有的特色了
因此,這幾隻沒有說誰一定是最好聽、或是完勝哪一隻的,因為各隻的聲音特色皆有不同
XBA-Z5正好是隻很偏低頻+高頻綜合起來的耳機,適合給喜歡刺激感的使用者族群
![詮釋新旗艦之名 - Sony XBA-Z5 綜合評測 [附-好讀版]](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606/mobile01-ccbd3602038f6f983bd681b68f2934af.jpg)
談談"平衡輸出"這一樣東西,近幾年開始比較有逐漸普及的一項技術
Sony的PHA-3,正是一台Sony首次發表的具備平衡輸出的隨身擴大機,與Z5/Z7一同發表
也可以說PHA-3是為了處理好Z7/Z5這兩隻耳機所誕生的,也是個新科技的展示
因為"平衡輸出"這樣技術,目前在隨身的產品上共分為幾種類型 :
1. 2.5mm 單端 4極 平衡輸出 (主流,AK播放器 / OPUS#1 / Fiio X7... 等等)
2. 3.5mm 雙端 3極 平衡輸出 (Sony PHA-3 / TEAC UD-503)
3. 3.5mm 單端 4極 平衡輸出 (HIFIMAN 產品)
4. RSA 4pin 單端 平衡輸出 (Pioneer XPA-700)
Sony所使用的這項規格是比較麻煩的一種,因為同時需要兩個端子來連接
因此在隨身的影音產品上,除了PHA-3以外,有這項功能的非常非常少
那麼家用機呢? 對... 就是TEAC的UD-503,也是近期發售的新產品才有這功能
可是當我使用UD-503的平衡輸出時,XBA-Z5的聲音就是不太對,表現非常平淡
但在PHA-3的情況下卻完全不會這樣,也驗證了Sony要搭自家的產品才適合...
最後,稍微講一些個人的心得,這是個人第二次使用XBA-Z5了
對於Sony這次的調音,個人認為是還不錯的一步,因為他綁定了自家的產品來優化
使用ZX100這樣的中低階播放器,卻能發揮XBA-Z5近7~8成的聲音實力和效果
同樣的效果,要使用OPUS#1+Vantam才能達成,價格已經超過ZX100的2倍了
這一種方法的確也好,但也少了不同家產品搭配時的可玩性,算是有得也有失
像是在PHA-3搭配Z5的平衡輸出時,那樣的聲音真的很獨特也有高解析的水準
但入手的的價格也是高了一些,且對於長期攜帶的使用者來說也不是很方便的機子
那麼XBA-Z5的訂價20,990是否值得呢? 這點我真的也不好說
因為2萬內的這價位,大多還沒到別家的旗艦等級,僅有少部分的次旗艦款可以選擇
這價位的耳機調性也略有所不同,不會刻意的對某些聲音去極端的調整
但XBA-Z5卻是隻極度極端調音的耳機,這點在這價位是比較少見的,因此也有特色
究竟有沒有旗艦的聲音表現,其實是有的... 但還是要看使用者的習慣和喜好來選擇
![詮釋新旗艦之名 - Sony XBA-Z5 綜合評測 [附-好讀版]](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606/mobile01-04e556859aebad7b5b09f799e05ac8a7.jpg)
本次的評測到此結束,感謝各位的賞文
有任何的問題歡迎在文章底下留言提出,謝謝~
參加Sony耳機隨你找樂子活動分享
延伸閱讀 : 藍牙觸控與熱情之聲 - Sony MDR-1ABT 開箱&綜合評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