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Rhines Stage7 台灣首開(應該?)


Rhines Stage7 台灣首開(應該?)

聲音概觀:

官方曾有這樣的廣告詞:The Stage 7 is a flat referencequality monitor. 幸好這句話現在已經拿掉了,因為這支耳機一點都不Flat.

Stage7是一隻一方面有強大監聽能力,但又帶著中度音染的耳機。下盤平穩而略為厚重、中頻標準、人聲帶有點感情、高頻自由奔放但不過搶眼的調音使他在能相容多數種類的音樂,並在特定曲風中有極強的感染力。這隻耳機的目的不是表現”聲音是什麼樣子”,而是表現”這片聲音中藏著什麼”。高透明度的聲音呈現方式配上獨特的調音讓音樂的細節無所遁形的同時又不會因為資訊過多失控導致耐聽度下降。

私模在使用相同線材的前提下(許多人剛拿到覺得公模比較好聽常與線材尚未Run過有關)與公模的聲音沒有明顯差異。




聽感比較使用器材為
Rhines Stage7搭配原廠線 / T8ie搭配原廠單端線 / AK240一般版無EQ單端輸出




周杰倫:竊愛

Stage7:聲音呈現方式工整而節制,比起T8ie暗沉一些,但在抓取樂曲資訊方面反而強過T8ie。音場寬大,但由於形體感算較豐滿,實際上空間並不會有空曠的感覺。
開頭Cello的刮弦、殘響都能清楚抓到線條從何開始從何結束,就算後面其他樂器與電音加入後依然能清楚分辨每一軌的聲音。人聲位置中間偏後,本身並不鮮明,但奇怪的事又能清楚抓出咬字與嘴型的輪廓,這部分真是非常不容易,畢竟歌手是周杰倫(?)。

T8ie:聲音明顯明亮許多,低頻比Stage7量略多一些而且比較有彈性,但是在層次上並不如Stage7出色。以欣賞音樂的角度而言T8ie在這首歌的表現明顯較悅耳而色彩鮮明,但在分析音樂的組成與抓資訊的部分就明顯沒有Stage7出色。豎琴撥弦的聲音乾淨而透明,並有悅耳的殘響,但在表現琴弦震動與撥奏的力度方面可以說是0。Stage7雖然音色沒那麼悅耳,但在表現震動與撥奏力度方面就遠勝T8ie。




ダルビッシュP & Keisuke.N Feat. IA:Utopia

Stage7:在這種後製功夫不足導致樂器容易互蓋的曲目中,Stage7沒有愧對他Stage Monitor的身分,依然能清楚的表現出鼓組的所有打點,並成功抓出每一軌的聲音。齒音表現恰到好處,清晰可聞又不致刺耳。英倫需要的穩重、大器與適時的爆發在這支耳機上都成功地呈現。

T8ie:比起Stage7厚重的氛圍,T8ie明亮許多。雖然在呈現資訊上遠不如Stage7來的可靠,在欣賞音樂方面仍有極佳的表現。動圈本身在低頻的彈性上的優勢依然存在,而且個人依然厚愛其清脆的鈸音,雖然偶爾會蓋過其他樂器,但帶來的聽感上的刺激依然無可取代。人聲的部分個人認為T8ie的表現有些單薄,有時無法帶出需要的爆發力。




Yo-Yo Ma, Itzhak Perlman; Seiji Ozawa:Boston Symphony Orchestra:Dvořák: Humoresque#7 In G Flat, Op. 101

Stage7:乍聽之下還以為在聽耳道版的HD600或大推力擴下的IE8,因為管弦樂的音色真的像極了,音色溫暖滑順、氣勢恢弘。不過動鐵聲線較硬的本質依然存在,因此整體聽感比起以上兩隻耳機還是更理智一些。錄音中的呼吸、身體重心移動時椅子的吱嘎作響、手指離弦時細微的彈撥音皆清晰可聞。不過可惜的是音場較窄,在這種小編制室內樂還能有不錯的表現,但到大編制交響樂就很可能會有空間壅擠的狀況發生。

T8ie:T8ie演繹下的幽默曲比Stage7多了一分貴族氣息,不像Stage7對細專注完美近乎苛求的是T8ie更將重心放在讓音樂好聽這件事本身,像是在盡力完美的呈現一場音樂會的美好體驗而非聲音的細節本身。把兩隻放在一起比較,有時會覺得有如T8ie在對Stage7說 ”Why so serious?”





Hoobastank:Inside Of You

Stage7:一聽就有種”這耳機就是該拿來放這個”的感覺。一方面不遺失任何細節,另一方面又成功把音箱的溫暖、厚度與類比味表現無遺。Stage7成功重現在演唱會現場才會有的音色,一語蓋之,身歷其境。

T8ie:比起Stage7少了分厚度,音箱的溫暖跟類比味少了一些。雖然感情少了點,但對電吉他的音色表現得比Stage7更鮮明許多。鼓組雖然沒有Stage7精準而清晰,但動圈再呈現鼓皮的彈性還是比動鐵更為適合。不過整體而言個人還是更喜歡Stage7的表現方式。





這支耳機從訂購到拿到可謂一波三折,除了一些意外之外,由於個人的耳道較小,原本的Stage5與耳膜都無法有足夠的空間塞下七顆單體,因此又在台灣重新取一次模寄去德國,同時原廠乾脆直接把原本的Stage5打掉重做。雖然歷時好幾個月,但最終拿到聽到聲音後就覺得一切的等待都是值得的。戴上去就如當初Stage5一樣,一次就Perfect Fit。外觀方面雖然對個人來說耳機只是工具,但不得不稱讚跟當初的Stage5相比,Stage7不論圖案的精細度或樹酯的透明度都有顯著的進步。雖然嘴巴上說不在乎外觀,但誰不喜歡東西長的漂漂亮亮的?雖然以個人的標準這樣的外觀已經很夠用了,畢竟外觀終究跟聲音沒有任何關係,但是離完美還有一些距離,假如對外觀(尤其是自製Artwork的精細度)十分重視可能還是要慎重考慮。

最後感謝加煒不厭其煩地幫我來回跟原廠溝通處理耳膜問題,雖然過程有些小波折,但依然覺得加煒的服務十分令我滿意,加上無償提供良好的試聽環境,真的是台灣最值得支持的耳機店家之一。







之後假如有空會再補上訂製的升級線的聽感
2016-06-25 23:16 發佈
ben31yq48 wrote:
聲音概觀:官方曾有...(恕刪)



Stage系列試聽後最中意這支的聲線

入手耳機種類數目累積: 耳罩109 + 耳道42; http://sopp06.blogspot.com/

ben31yq48 wrote:
聲音概觀:官方曾有...(恕刪)


很榮幸的拜讀這篇文章

小弟也很喜歡 Stage 7 (S7)

不管搭配手機 或 專業的 DAP 都蠻Match 我的歌曲

對比以前的兄弟 Vision Ear VE6

S7有相對的包圍感 及溫潤的人聲 及低頻

感覺比較有血有肉

聽者聽者 就很想替手上的Fitear TG334找個夥伴

有幾件問題想問版大

1. Stage 7製作須時大概要多久呢?

2. 看文章說你是把Stage 5 拿去升級喔 聲音的差別有很大嗎?

3. 公私模的差別在哪呢?

感謝版大了 每次到台北加煒聽客製化耳機 都會特別拿Stage 7 去享受一下
耳機之路有極限,但音樂之路是浩瀚宇宙呢!
羨慕

小弟的stage7還在難產中....據說原廠人手不足,看來是有的等了
Sopp:個人認為Stage7可以算是聲學上的傑作。



lf2416126 wrote:
很榮幸的拜讀這篇文...(恕刪)




1. Stage 7製作須時大概要多久呢?
若一切順利在下單到拿到三個月內。


2. 看文章說你是把Stage 5 拿去升級喔 聲音的差別有很大嗎?
Stage5是在與VE分家前就已經調音完成的作品,與Stage7的調音理念有很大的差異。音響性上也有一段明顯的分別。

3. 公私模的差別在哪呢?
基本上聲音無明顯差異


貢丸:
你不會想知道我這隻等了多久XD
不過假如你希望心理平衡一些的話可以私訊問我(?
等了 半年 強者 我的Aya 等了2個月 我就不耐煩了 去了日本中野看到了

白色 aya 一整個悶 ,改天來去聽聽

請問你的打掉重做 是用 5的殼下去放單體 ,還是用5的殼去再翻模 做全新的耳殼

重做是在台灣重新取膜,寄回德國原廠,然後原廠直接做一隻新的。
是否有沿用舊單體這部分我就不清楚了。
抱歉 我的問題是 你因為耳道較小

所以是用5 的舊耳殼下去放新的單體

還是 用5的耳殼再翻一個新的耳殼

因為VE 升級是用舊的耳殼 再放新單體

感謝分享介紹 剛試聽了一下你推薦的曲目
古典樂的部分因為我比較懂 通常不參考其他人意見

相反的流行歌我較不擅長 就會比較好奇其他人聽什麼
以這首周杰倫:竊愛來講 我覺得以流行歌標準錄音算好
聲音分離度都有做出來 問題是聽他歌的80%應該都是中學生
用的不過都是百元千元耳機 藍芽喇叭
我很好奇如此等級系統聽得出周杰倫錄音在這部分的用心之處嗎?
不過周杰倫本人也是要檢討 出道時歌迷多是中學生 唱了這麼多年
當年中學生可能很多都當爸爸媽媽了 但他的歌迷到現在還是中學生
歌曲風格好像也大同小異 可見得他本人也沒有什麼進步和改變吧
你怎麼不會去想說聽HI-END的大叔不見得有時間上網但卻有時間聽周杰倫......小弟的音響不算HI-END但我出社會20年我也還在聽周杰倫.....


pariah.T wrote:
感謝分享介紹 剛...(恕刪)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