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數碼多評測總結:
索尼ZX2的聲音表現沒有客觀測試指標那么莫名其妙,配合比較優質的小耳塞時聽感相對中性,但中頻偏軟略顯塌陷,中高頻通透感不足,動態偏弱等問題讓它挑戰同級別、類似價位播放器根本沒有可能。即便不與國產飛傲、HiFiMAN等6000以上級別播放器去對比,在國外品牌中,ZX2這樣的聲音表現也很那和IRIVER的AK系列抗衡。還好,與vivo X6 Plus相比,索尼ZX2的高頻解析力方面還是有一點優勢,但中頻音色方面X6 Plus更為柔和,和ZX2的動態接近。作為索尼的旗艦型號,在明知有幾萬元的AK240、AK380的情況下,而只定價4000、6000元恐怕也是“聽”出了差距。但遺憾的是,核心架構的明顯缺陷并沒有引起索尼的注意。
從多年來我們測試索尼Walkman情況來看,S-Master顯然是索尼發展隨身聽產品的瓶頸,S-Master數字功放從任何一個方面來看都沒有比現有的DAC晶片具有優勢,而從最終的指標和聽感來看更是漏洞百出。放棄S-Master,使用傳統DAC設計,索尼打造出更好的播放器應該沒有什么難度,具體效果其實可以參考不是S-Master的PHA2、PHA3音效卡。而ZX1、ZX2等播放器使用Android作業系統反而成了累贅,核心硬體還停留在4-5年前主流手機處理器水準,這樣的智能又有什么意義?
或許和很多ZX2用戶的感受一樣,ZX2的價值更多體現在了外觀上,的確在今天各類隨身裝置、數位裝置的設計風格受到蘋果、安卓系統影響太大。而隨身聽這種小眾裝置就像耳機一樣需要體現個性,更需要講究操控時的手感和把玩時的精致感,ZX2相比ZX1在這方面走出了以手機主導的設計語言的禁錮,重新找回了設計隨身聽的感覺。或許ZX2是一款外觀專業,內心業余的產品,雖然離敗絮其中還差得遠,但想要做出好產品,留給索尼反省的時間已經極少了。
原文地址:
http://www.soomal.com/doc/20100006603.htm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180&t=4802658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180&t=4802707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180&t=4802720
(部分連結需要登入才能查看)
Michael.L wrote:
引用數碼多評測總結...(恕刪)
我從剛才就觀察到現在,
你PO了無數次垃圾說,
又被版主刪了無數次,
然後又故意PO了一篇沒主文的連結,
要人家進去看你的垃圾說,
然後再次被版主以版規第4條刪除,
最後才勉為其難擷取了大陸評測總結,
刻意的拿來充當本篇主文,
掩護你那被無數次刪除的垃圾說連結,
目的還是硬要人家看你的垃圾說。
意思就是不管怎樣不擇手段,
就是硬要罵ZX2垃圾就對了,
只能說這種心態真的滿可議的....
是自己買了之後發現不符預期想發洩?
還是過度雞婆要警告即將入坑者?
或者是單純恨透SONY?
又或者只是想激怒SONY產品的持有者?
相信我,不管你目的是哪一個,
都顯示出你心理不太健康....

就知道ZX2的音質高大上,絕對物超所值。
最好就連PHA-3一起購買,
那就更高大上,更物超所值了。

Apple 蘋果 iPhone SE 智能手機 - 音質測評 - 頻響掃描[48kHz]
原圖出處:
http://www.soomal.com/doc/20200006542.htm

Fiio 飛傲 X1便攜式播放器-頻率掃描@48kHz
原圖出處:
http://www.soomal.com/doc/20200005343.htm
不過有人卻硬要把垃圾說為寶,
而且管理員又不處理我比較好奇這是什麼一回事呢?
(上述在我心中垃圾音質的Fiio X1不用千元港幣)
SEAN7382 wrote:
我從剛才就觀察到現在,
你PO了無數次垃圾說,
又被版主刪了無數次,
然後又故意PO了一篇沒主文的連結,
要人家進去看你的垃圾說,
然後再次被版主以版規第4條刪除,
最後才勉為其難擷取了大陸評測總結,
刻意的拿來充當本篇主文,
掩護你那被無數次刪除的垃圾說連結,
目的還是硬要人家看你的垃圾說。
意思就是不管怎樣不擇手段,
就是硬要罵ZX2垃圾就對了,
只能說這種心態真的滿可議的....
是自己買了之後發現不符預期想發洩?
還是過度雞婆要警告即將入坑者?
或者是單純恨透SONY?
又或者只是想激怒SONY產品的持有者?
相信我,不管你目的是哪一個,
都顯示出你心理不太健康....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