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熊開箱】昔日榮耀的復甦 - McIntosh MHP1000


(Credit: Meteor Juan,圖片均自行拍攝 & 後製。)

首先要感謝朋友外借小弟測試樣機,讓小弟能有機會體驗一下這個傳奇品牌的產品;再來要感謝女王大人抽空處理照片,讓小弟有拿得上檯面的圖片和各位分享;最後要感謝每一位讀者,有你們的支持是小弟撰寫文章的動力,也建議您多參考其他專業評論員的文章,這樣可以得到一個更加客觀的心得。


接下來我們就開始進入今天的主題:

【北極熊開箱】昔日榮耀的復甦 - McIntosh MHP1000



編輯評分
★★★★★
Very Good
--------------------------------------------
●整體評分: 7
--------------------------------------------
●設計: 7

●特色: 7

●聲音表現: 8

--------------------------------------------------------------------------

優點: 優雅、寬鬆的聲音表現、出色的做工品質、舒適的配戴感、內附精緻金屬耳機架。

缺點: 奢侈品級的訂價。

總結: McIntosh MHP1000在各方面都有出色且穩定的表現,傳遞出如同喇叭般滑順、寬鬆的音色,作為該品牌的第一款耳機產品來說,這樣的表現值得讚許,但其奢侈品級的訂價策略,讓其無法在競爭產品中脫穎而出。

--------------------------------------------------------------------------

前言

「McIntosh」- 對於新一代的耳機玩家來說,這並不是一個常見的品牌,但也許您有看過他們家獨特的 "McIntosh Blue" 功率輸出顯示表和搖滾哥德風的Logo;McIntosh是一家美國紐約的音響公司,在1949年由創辦人Frank McIntosh成立,以生產手工製high-end音響設備為主,其中又以喇叭功率放大器為其代表產品,在真空管風靡的60s年代,McIntosh可說是盛極一時,多款經典功率擴大器(如McIntosh MC275後級擴大機)和收音機都是音響收藏家的最愛。

▼ "McIntosh Blue" 功率輸出顯示表和 McIntosh Logo。


除了原本的喇叭擴大器產品,McIntosh也推出了同時支援耳機和喇叭的 MHA100功率擴大器,推出了搭載Tesla技術單體的 McIntosh MHP1000,在聲音調整方面是由McIntosh的資深音響工程師Carl Van Gelder負責領導調整,據Carl Van Gelder透露,他們將 MHP1000 的聲音調整到猶如自家喇叭的聲調,提供柔和、飽滿、久聽不疲倦的聲音性格,再搭配Tesla技術單體的豐富細節表現,似乎相當值得期待,那實際的聲音表現到底如何,就讓小弟來和各位讀者們細細分享!



產品設計和特色

▼ 既然是開箱文,自然一定要從耳機外包裝開始介紹起,作為一款奢侈級產品,MHP1000 的外包裝自然也沒有馬虎,這個箱子非常的大……


▼ 翻開外盒可以看到 McIntosh 相當自豪地介紹他們家品牌的歷史,並且提到1969年Woodstock音樂節由McIntosh設置的「音牆」,將 McIntosh 和搖滾音樂的發展緊密連接在一起。


▼ MHP1000 使用兩個三角形區塊來包裝,內部配置大量防撞泡棉,給予耳機相當好的保護。


▼ 將MHP1000拿出後可以看到內附一個相當精美的金屬耳機架,附贈耳機夾的產品小弟之前只遇過Denon AH-D7100一款,而MHP1000的金屬耳機架質感又更好上一些。


▼ MHP1000的耳墊應該是填充記憶泡棉材質,搭配上皮質外層和適度的內夾壓力,MHP1000在配戴上相當牢固且舒適,但長時間下難免會有些悶熱感。


▼ MHP1000的耳罩部分採用正圓筒形設計,內部搭載40mm 高性能tesla單體。


▼ 耳機本體背板使用銀色飾環點綴,再搭配上McIntosh風格強烈的Logo,雖然不能說是非常突出的設計,但也有其獨特之處,並且對喜歡低調的買家來說,不失為是件好事。


▼ MHP1000在延伸部和轉軸處大量使用鋁合金材質,對於耳機的耐用度有一定程度的提升,不過也使得重量達到接近500公克的水準。



▼ 頭帶部分使用皮革材質包覆,內部有著飽滿的填充物,搭配上精緻的立體縫紉,整體給人的感覺相當良好。


▼ 頭帶正上方有壓印的McIntosh Logo,同時縫線顏色還特地選擇具自家風格的McIntosh Blue。


▼ MHP1000具備可卸除式耳機導線設計,雖然支架連結處的壓力平衡孔只有單一側有,但就說明書敘述,左右耳罩並沒有特別區分,是採用全對稱設計,決定左右耳罩是有耳機導線決定。


▼ 耳機導線具有紅、兩色的輸入端區別,紅色代表右耳、藍色代表左耳,耳機導線同樣也是用McIntosh Blue配色,但可惜線材外包覆層只使用塑料材質,如果可以包覆編織網等處理,會有更好的質感。


▼ MHP1000配備兩條耳機導線,一條為家用6.35mm端子的三公尺導線,另一條為3.5mm端子的1公尺隨身導線,另外還附贈一只絨布材質攜行袋。



主觀聲音評論

本次評測的樣機由網友提供,先前使用狀態不明,所以我們將之進行為期100小時Burn-In ,期望能夠獲得一個穩定的聲音表現;評測的前端主要為Xonar Essence STX和CEntrance DACmini,輔以短暫搭配McIntosh C2200的聆聽心得,同時由於MHP1000具備隨身裝置用的耳機導線,我們也使用部分隨身器材測試,包含HiFiMAN HM-901 & HM-901S 和 FiiO X5;對比的耳機包含 Audio-technica ATH-AD2000X、SONY MDR-Z7、FiSCHER audio FA-003 和 Sennheiser HD 650。

在測試的過程中,我們很快的就可以發現,不同於部分高階耳機偏向錄音室監聽風格,提供雷射般的解析力,但同時也帶來聽覺上的疲憊感,McIntosh明顯選擇另一條路,藉由溫潤的聲音風格,提供更舒適的家用聆聽體驗,精準但圓潤不惱人的高頻表現、下潛極深且控制得當的低頻,搭配上細節豐富並且帶有McIntosh獨特音調的中頻,使得MHP1000呈現出在追求真實重現之餘,同時帶入令人愉悅的色調。

在介紹其他更細節的聲音特色,容我先細細描述MHP1000的中頻區段,McIntosh將之調整為富有鮮明的風格和特色,除了自然溫潤感之外,還具備優異的聲調平衡度和豐富的細節,同時免除任何令人不悅的急促感,樂器有著真實且有著良好的距離感,聲音形體清晰可聞,人聲尾韻緩慢散去,讓演唱者流露的情感歷歷在目,雖然可以聽出MHP1000的中頻並非絕對忠實,但如優雅的調音手法卻也令人讚賞。

低頻部分下潛足夠,在Hans Zimmer 的 The Dark Knight 主題曲中,能夠輕易感受到令人滿意的低頻撼動感,並且在大量電子合成音下,保持非常穩定的聲音表現,足見 MHP1000 配置的Tesla技術單體,的確帶來非常優異的控制力。

MHP1000 的高頻不同於多數Tesla技術耳機那般張揚,雖然在細節揭露的能力方面不如其他高階產品,但不令人感到疲倦的聲音,讓使用者能夠夠長時間體驗音樂的樂趣,同時對於錄音品質不那麼良好的音樂,也有著較高的容忍程度。

而在音場表現方面,如同 McIntosh 資深音響工程師 Carl Van Gelder 所說,他們致力於將 MHP1000 調整到猶如自家喇叭的感覺,MHP1000 的確有著優異的虛擬聲場表現,搭配上豐厚、溫潤的整體音調,有點像在聆聽一對高品質喇叭的感受,並且這是在封閉式耳機中達成,實屬不易。



寫在最後

由上面的論述來看,MHP1000似乎擁有令人滿意的聲音表現?是的,她的確是,考量是McIntosh的第一款封閉式耳機產品,這樣全面性的表現實在令人吃驚。

不得不說,最適合MHP1000的買家,是那群現在已經在社會上有一定成就,並且正在尋找自己年輕時熟悉身影的McIntosh粉絲,不過優異的耳機也絕對不該孤單,雖然價格昂貴,但對於想體驗McIntosh魅力的專精玩家來說,MHP1000是絕佳進入McIntosh世界的機會。

讓我們期待下一款McIntosh耳機會有經典的McIntosh Blue顯示表,隨著我們一起和音樂起舞吧!





技術規格

● 型式:動態封閉式耳罩耳機
● 單體:40mm Tesla技術單體
● 頻率響應:5Hz~20kHz
● 阻抗:200歐姆
● 靈敏度:97dB(1mW@500Hz)
● 線材:1公尺(3.5mm端子)、3公尺(6.3mm端子)
● 重量:464g(1磅)
2016-02-20 13:49 發佈
熊大真是厲害...一出手就是這種有夠HiEnd的耳機,我想如要買這支耳機的燒友還真的要對McIntosh非常有愛!! 不然一支近10萬的耳機要入手也真的手會抖很久吧
所謂令人怯步的售價究竟是多少?
想看看有多怯步
Bear4212 wrote:
熊大真是厲害...一...(恕刪)


感謝Bear大回覆

購買這支的確要對McIntosh非常有愛!!

不過當年喜愛McIntosh的玩家

現在應該也都有一定的經濟能力

也許沒有小弟小弟想的那麼困難

不過對新玩家就
JommyWoo wrote:
所謂令人怯步的售價究...(恕刪)


感謝JommyWoo大回覆

對事業有成的玩家應該還好

就十萬台票附近而已

不過對小弟來說已經要怯步一下了
在當今音響消費者在音質中一味追求是非對錯時像是 McIntosh這樣的發燒大廠卻推出反其道而行的 輕鬆、耐聽、順耳.....我倒覺得是給當今音樂聆聽的一種反思!!就像充斥著高音質HiRes時代的現在老一輩的LP卻也在悄悄的在復興中!!

有一位前輩說過其實發燒到最後有兩種結果 "走火入魔"與"返樸歸真"


YaziLightar wrote:
感謝Bear大回覆...(恕刪)

YaziLightar wrote:
感謝JommyWoo...(恕刪)


實售價沒那麼高啦,我記得當初剛推出時三創5F開的價錢還不到80K....
Bear4212 wrote:
在當今音響消費者在音...(恕刪)


部分認同Bear大的回覆

早先高階耳機大多傾向於犀利的解析,有時候反倒失去了一些音樂該有的韻味,這時候一個更融合的呈現手法,和更接近喇叭還原的音調,才能夠讓使用者更專注於享受音樂的本質;這也許和McIntosh是從喇叭相關產品起家有關,目前聽過幾家由喇叭轉做耳機的品牌,都有相近的趨勢。
當然以上只是小弟個人體驗
jane573906 wrote:
實售價沒那麼高啦,我...(恕刪)


感謝jane大分享資訊

不過即便是這個價格,還是離小弟攻守範圍有一段距離啊
但的確對部分專精玩家來說,可能真的不算什麼就是了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